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七百五十四章 内战前夕

大清巨鳄 第七百五十四章 内战前夕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易知足确实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英吉利的“勇士”号可谓是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铁甲战列舰——铁甲铁壳船,从各方面都碾压法兰西在1859年建造的‘光荣’号——木壳铁甲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重点不是这艘铁甲战列舰,而是英吉利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船舶制造能力,继“勇士”号之后,英吉利陆续制造了无数铁甲舰,开启了巨舰大炮时代。

任安接着道:“两艘‘勇士’级由设计师艾萨克?瓦茨设计,已经下水的这艘舰身长128米,舰宽18米,吃水8米,动力应该是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排水量应该在9000吨之上,只高不低。”

易知足面无表情的沉吟了一阵才开口道:“继续密切关注,另外,尽量刺探阿姆斯特朗公司的火炮研制情况,这两艘铁甲舰应该都会装备阿姆斯特朗火炮。”

“遵命。”任安沉声道,阿姆斯特朗火炮是英吉利最新研制出来的后装火炮,保密程度很高,想要刺探,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易知足接着又道:“克虏伯公司可有进展?”

“进展不大。”任安低声道:“克虏伯在研制后装火炮,这一情况属实,但却无法进一步刺探。”

“元奇与克虏伯有火车轮毂订购合同吧?”易知足缓声道:“我让元奇组建一个考察团去克虏伯参观,他不仅对他们的火炮感兴趣,对他们的铸钢工艺更有兴趣。”

顿了顿,他接着道:“元奇与克虏伯会进行长期的合作,这些事情最好不要用自己人,不要怕花钱,元奇不缺钱,也舍得花钱!”

“属下明白。”任安连忙道。

“去忙吧。”易知足轻声道,克虏伯大炮他可谓是耳熟能详,克虏伯的崛起也就意味着德意志的崛起,如今已是1860年,距离普法战争已经不远了,统一后的德意志不仅是打破欧洲现有的格局,也给欧洲带来巨大的灾难,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过,对他来说,死一次世界大战太遥远了,他怕是没机会看到了,但是德意志的统一,元奇还是可以大加利用,至少德意志的崛起能极大的牵制英法俄三国。

转而他又想到英吉利的‘勇士’号,即便他有先见之明,但元奇在船舶制造方面的基础以及底蕴却是太差了,根本无法与英法相提并论,因此,他之前一直不敢大张旗鼓的进行铁壳铁甲船的研制,怕走漏风声刺激英法两国。

好在这二十多年来,元奇不惜高薪从英法美三国聘请了不少船舶制造方面的技术人才为元奇培育积累了大批的专业船舶制造技术人才,如今算是有了点底气,至少在这个即将拉开的巨舰大炮时代,中国不会落后多少。

略微沉吟,他才叫来林美莲,吩咐道:“给青岛造船厂发电,英吉利9000吨的‘勇士’级铁壳铁甲战舰已经下水。”

青岛造船厂成立的时间不长但也不短,创建于咸丰三年,所有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色都是中国人,都是广州和上海造船厂培育出来的精英,主要任务就是研制铁甲舰。

可以说在铁甲舰的研制方面,元奇比英法还要早,不过,这些年青岛造船厂一直都处于经验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阶段,之前尝试建造的都是一二千吨、三四千吨的小吨位的铁壳船,主要是用来练手。

毕竟这玩意太烧银子了,即便元奇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胡乱折腾,随随便便一艘铁壳船那都是数十万两银子,象英吉利那种9000吨的,至少也得三四百万两银子。

也就是在获知英吉利开始订制‘勇士’级战列舰,易知足才下令,着青岛造船厂开始着手尝试制造八千吨以上的铁壳船。

易知足自己给自己放了个大假,带着许怡萱、林美莲微服到杭州无拘无束的游玩,去了吴山大观、游了西湖、访了净慈寺,到侯潮门外观钱塘潮,白堤上漫步,断桥上留影,涌金门内闲逛,足足玩了半个多月,他似乎意犹未尽又去了江宁游玩,一直到临近年关,这才心满意足的返回上海。

易知足不知去向一个多月时间,美国公使伯驾差点疯了,元奇在美利坚的一连串异常举动,美利坚反应再迟钝,在一个月后也渐有察觉,深入一调查,随即就给在上海的伯驾发电报,让伯驾了解事情背后的争相。

以至于伯驾最近一段时间天天登府打探询问,偏偏谁也不知道易知足去了何处,就连发电报都不知道该发到何处,这可把他急的够呛,同时也意识到这事非同小可,易知足的不知去向,绝对不是巧合。

一得到易知足回府的消息,伯驾就匆匆赶来过来,两人一见面,伯驾就不满的道:“你是不是有意躲我?”

“这一个多月,我是外出去处理一些私事。”易知足一脸的微笑,明知故问道:“是因为元奇撤回留学生和关闭工厂和分号的事情?”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如此大的事情,难道不能事先告诉一声?”伯驾苦笑着道:“现在总该说了吧。”

“我只是预感到贵国极有可能会爆发大规模战争。”易知足缓声道:“这些举措只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仅仅只是预感,就做行如此大的反应?这话鬼才相信,伯驾脸上的神情登时异常严肃,“只是预感?”

易知足笑道:“事实证明我的预感一直很灵验,贵国的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阿拉巴马州已公然宣布脱离贵国。”他实际上也是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才返回上海的。

密西西比等三州宣布脱离美利坚这事伯驾自然知道,但他不认为会爆发大规模的内战,当即便道:“国内正在想方设法避免爆发战争,尽力维护联邦的统一......。”说到这里,他打住话头,道:“究竟是什么预感?”

易知足道:“贵国新当选的总统,林肯先生听闻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废奴主义者?”

“你这消息有误。”伯驾不假思索的道:“确实,总统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坚定废奴主义者,但现在的他,只能说是一个保守圆滑的废奴主义者,相对于联邦的统一,蓄奴废奴都不值一提。”

易知足听的一笑,“贵国总统大选之时,南方向元奇订购了一批一千多万两白银的军火,在林肯当选之后的第二天,完成的交割,并且他们继续下了一千多万两白银的订单.......。”

话没说话,伯驾的脸色立时就变的异常惨白,“最新式的步枪和子弹?”

易知足点了点头,轻声道:“还有一部分火炮和大量的药品。”

伯驾吃力的道:“阁下打算支持南方叛乱?”

“若贵国真的爆发大规模内战,元奇会坚决支持贵国联邦政府。”易知足毫不迟疑的道:“之前是因为不知道内情,但在判断出贵国可能会爆发内战之后,元奇就已经停止了继续向南方出售军火。”

“我想我应该代表联邦政.府对阁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伯驾语气诚恳的道,说着,他站起身来,“我必须尽快将这消息向国内汇报。”

“我这里有电报房。”易知足殷勤的道。

咸丰十一年春,正月。

美利坚的局势彻底恶化,南部六个州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并迅速组建属于美利坚联盟国的军队,推选出联盟国的总统——杰斐逊·戴维斯。

美利坚一场规模巨大的内战——南北战争已经无可避免。

就在美利坚联盟国的组建自己的军队之日,两支满载军火和药品的船队分别从广州和上海起航远赴纽约,随行的还有一批元奇海陆军军官,他们前往美利坚不是为了参战,而是观摩,另外,还有一批战地记者。

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大掌柜打算象克里米亚战争一般,连续报道美利坚的这场内战?”赵烈文缓声问道。

“对于这个世界发生的每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元奇的报纸都应该连续追踪报道。”易知足道:“这是难得的让国人了解世界的机会,美利坚与咱们大清商贸往来密切,而且是西洋民主共和的典型,借助这场战争,能够全面的了解美利坚,再说了,国人也普遍对战争感兴趣,此举也有利于提高报纸的销量。”

“直接开通了与美利坚的有线电报,如今可算是派上了大用。”赵烈文含笑道,随即又追问道:“美利坚这场内战真有可能媲美克里米亚战争?”

“可能会超过克里米亚战争。”易知足道:“这是一场值得密切关注的战争。”不仅咱们关注,朝廷也会关注。”

这段时间,受易知足的影响,赵烈文对美利坚的情况也是密切关注,听的这话,他迟疑着道:“大掌柜的意思,咱们大清目前的情况与美利坚颇为相似?”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美利坚这场内战,实际上是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所引发的,元奇与朝廷,可不仅仅只是经济制度。”

见他似乎不愿意多说,赵烈文转移话题道:“欧洲各国对于这场战争会是什么态度?支持南方?”

“欧洲各国,尤其是英法等强国,不会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统一又野心勃勃的美利坚。”易知足缓声道:“对于欧洲各国来说,他们最希望看到美利坚一分为二,如今更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因此,他们会支持南方,毕竟南方的棉花是英法两国都迫切需要的。

但如何支持,支持的力度多大,欧洲各国也需要平衡,美利坚如今也算是西洋一大工业强国,不是奥斯曼、波斯、印度等国能相提并论的,而且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他们也不得不谨慎。”

略微沉吟,他才接着道:“能够有实力干涉美利坚这场内战的,也就英法俄三国,俄国距离太远,且海军式微,目前国内又正推行农奴制改革,不可能干涉。

剩下的就只有英法两国,英吉利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加拿大与美利坚接壤,且防御薄弱,再则英吉利是大海军,小陆军,不适宜大规模的陆战,尤其是疆域辽阔的陆战,另外,津京一战,对英军的震动应该不小,估计直接武力干涉的意愿不是很强烈。

法兰西情况不同,法兰西在美洲的殖民地——墨西哥与美利坚南部各州接壤,他是迫切希望南方独立,这将便于法兰西殖民墨西哥,不过,法兰西是陆军强,海军弱,只有与英吉利共同武装干涉,才有十足的把握。

当然,美利坚北方联邦不会对英法坐视不理,而是会积极的开展外交,尽力促使英法不干涉他们的内政,保持中立,毕竟西洋各国都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谁也不至于吃相那么难看。以我的预计,美利坚北方联邦极有可能会做出一些重大让步以获取英法保持中立。”

若是英法武装干涉,元奇的棉花霸盘也将崩溃!赵烈文实在有些不明白,在这种元奇无力左右,情况又极为复杂的情况下,易知足还有胆子孤注一掷,倾元奇所有去搞棉花霸盘,这要是崩溃了,元奇会是什么结果?

二月,胡光墉从伦敦发来电报,伦敦市场棉花价格并未因美利坚战争迫在眉睫而涨价,价格依然维持在9美分一磅,他已顺利吃下四十万包,并且购买了大量的棉花期货。

看到这份电报,解修元、赵烈文都是忧心忡忡,毕竟这个情况实在是太反常了,这说明英吉利纺织商、棉花商压根就没在意美利坚即将爆发的战争,或者是说,英吉利商人根本就不认为美利坚的战争会影响到南方棉花的供应,元奇这次可是下了血本,一旦亏损,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易知足却是浑不在意,回电着胡光墉放开手脚,不可迟疑,但凡是欧洲证券中心、商贸中心与棉花有关的债券、期货、实物,一概大量吃进,无须担心资金,后继还会继续大额注入资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