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七百六十四章 沉住气

大清巨鳄 第七百六十四章 沉住气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也未免太牵强了,因为这句话就能断言易知足不会起兵造反?咸丰显然是不相信的,不过,他对于易知足也着实是抱有极大的侥幸,以元奇的实力,易知足既不举兵作乱,也未割据称王,极不符合常理,也难免他不心存侥幸。

虽说奕訢这话有点牵强,但想想也不无道理,易知足是道光元年出生,已经是不惑之年,自然不可能再活五十年,更为重要的是,易知足已经是不惑之年,在完全有实力有机会的情况下却一直没有举兵,反过来说,是不是意味着他确实没有做乱为祸之心?

略微沉吟,他语气平稳的道:“接着说。”

“皇上。”奕訢缓声道:“易知足的预见能力惊人,这是毋庸置疑之事,暂且抛开这点不说,易知足与懿贵妃素不相识,亦无仇怨,懿贵妃既不能威胁元奇,更无法威胁到易知足,他为何非要置懿贵妃于死地?这完全是出于公心!

通过这件事可以一窥易知足的心思,他希望朝局稳定,换而言之,元奇不会作乱为患,至少在目前是如此。臣弟窃以为,朝廷如果能够主动缓和与元奇的关系,易知足可能终其一生都未必会反,从这份电文来看,他是希望大清国诈长存的。”

这话倒是提醒了咸丰,易知足这份电文虽然过分,但却是出于公心,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有这个态度!想到这里,他暗自长松了口气,这些年来,元奇就象是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安排身后事,他最担心的也是元奇。

转而,他又想到易知足的预见能力确实惊人,尤其是在部署西北方略的时候,他印象极为深刻,大清能在西北扩张的如此顺手,全赖其准确的预判,津京之战也是如此,英法四国等于是被易知足牵着鼻子一步步拉进津京这个包围圈的。

不过,那些事情都能说的通,懿贵妃这事却是令人有些匪夷所思,他指了指电报,奕訢连忙将电报呈了上去。

玉座珠帘五十春,临朝三度抱冲人。大清绵延五十亡,三代帝王为傀儡。这意思很明白,是指女主临朝五十年,三立幼君,导致大清在他之后只延续了五十年就覆亡。

肃顺折返回来后跪在奕訢身后,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沉声道:“皇上,珠帘临朝,五十年内,三立幼君,这种事情绝不允许发生,即便是一丝可能,也必须杜绝......。”

奕訢跟着磕头道:“皇上,为着大清江山社稷,宁可枉杀,错杀,也务必永绝后患,臣弟恳祈皇上慎决。”

这是在逼宫呐!咸丰心头有些恼怒,他还没死,这就逼着他杀自己的贵妃,自己死后,留下孤儿寡母还不知道会被怎么欺负?他冷冷的看了一眼低伏在地上的两人,紧呡着嘴没吭声。

房间里气氛一瞬间就凝重起来,奕訢、肃顺登时有若芒刺在背,极度不安,就在这时,绵愉进了寝殿,跪下道:“臣绵愉恭请皇上圣安。”站起身,他才察觉殿里气氛不对,心里不由的警惕了几分,连忙趋步上前,与奕訢跪在了一排。

咸丰沉默了一阵,才道:“将电报与他看。”

一看电报,绵愉不由的暗暗叫苦,这事他无论如何是脱不了干系的,咸丰若是震怒,他们仨怕是一个也讨不了好,他不由的暗自埋怨易知足,有必要将事情弄到如此毫无斡旋的地步吗?咸丰病情明显好转,就不能徐徐图之?

他心知这事不能隐瞒,当即摘下顶戴放在地上,又磕了几个头,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听的是载淳满月之时,易知足就善意的提醒,咸丰也是大为震惊,半晌才闷声道:“这事你为何不报?”

绵愉登时一脸的苦涩,报?怎么报?懿贵妃才诞下大阿哥,正得宠,他要敢如实禀报,这会怕是坟头的草都老高了,他连忙磕头道:“臣最该万死。”

听的这话,奕訢和肃顺两人却是心头一松,咸丰这语气明显是松动了,奕訢不敢迟疑,连忙道:“当年汉武帝立储,便是立子杀母,后世对此褒多贬少,再则,朝廷也须的照拂易知足的颜面.......,这封电报直接发送的军机处,怕是瞒不住。”

他话没说透,但咸丰明白,若是不杀懿贵妃,元奇与朝廷的关系必然会恶化,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激化易知足举兵造反,他若不想给儿子留下一个无法收拾的局面,就必须牺牲掉懿贵妃。

实则在早上肃顺献上钤印制度时,他就起了除掉懿贵妃的念头,但却下不了决心,倒不是顾念夫妻之情,而是不忍儿子载淳跟自己一样,从小就失去亲娘,如今看来,却是没法保了,到了这个地步,留下懿贵妃,必然是后患无穷。

沉默了一阵,他才轻声道:“拟旨,懿贵妃那拉氏违背祖制,妄议朝政......着赐死。”说完这到谕旨,他似乎也轻松不少,他很清楚自己的性子,知道这事不能犹豫,也不能拖延,否则就会动摇。

叫来总管太监用印之后,咸丰沉吟了下,才道:“奕訢、肃顺,随行监督。”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临近黄昏,易知足正打算回后院,曹根生脚步轻快的赶了过来,道:“大掌柜,京师电报。”

电报是两封,奕訢和肃顺两人各发了一封,意思却是一样,他二人亲自监督赐死懿贵妃那拉氏。

终于除去了这个祸患,易知足长松了口气,在电报上签字之后还给曹根生,他浑身轻松的出了房间,虽然他确定就算那拉氏不死,也难以垂帘听政,掌控朝局,但这女人的存在必然会成为朝廷推行虚君立宪的最大阻碍,将其除掉,虚君立宪将会容易的多。

仅仅只过了两天,七月十七日早上八点,易知足刚进长乐书屋的院子,赵烈文、曹根生两人就匆匆追了上来,“王爷,皇上驾崩了!”

那么快?易知足不由的一楞,闻知咸丰病情稳定下来,他估摸着可能会拖上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的,至不济也会拖个十天半月的,没想到这才过了两天,咸丰就驾崩了,幸好他及时出手,没有观望,否则咸丰一死,要除掉那拉氏,就会麻烦的多。

电报是奕訢发来的,他纯粹将电报当做了书信,详细说了咸丰临终前的情况以及人事安排,咸丰死的很突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七月十六上午都还很正常,可到了下午就突然晕厥,晚上清醒过来之后,一连发了两道谕旨,都是早已经准备好的。

一是册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二是任命奕訢、绵愉、载垣、端华、肃顺、文祥、杜翰、匡源八人为顾命大臣,赞襄一切政务。

最后,奕訢在电文中问及,推行虚君立宪以何时为宜?

沉吟了一阵,易知足才道:“给恭王回电,虚君立宪不可急于求成,当务之急是先制定出合乎国情的宪法,西洋各国立宪皆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虽可借鉴,但不宜照搬照讨,一国之宪法,必须合乎本国的实际情况。”

说着,他看向赵烈文,“皇上驾崩,应有的规矩一应遵循,不过,公共租界之内,倒是无须约束,另外,吩咐下去,今天不见客。”

待的两人退下,易知足点了支香烟,咸丰驾崩,他多少有些伤感,在他看来,咸丰应该是大清目前为止最苦命的天子,自御极登基以来,战争灾荒就接连不断,在位十二年,可没太平几年,这还是得益于元奇。

对于咸丰,他没多少反感,在他看来,咸丰比道光更为激进,至少道光是不会如此大胆的进行变法革新,推行新政,当然,对于他来说,年仅六岁的新君载淳即位,对他对元奇对大清来说都更为有利。

目前朝中局势,奕訢、肃顺在他的影响下都成了革新派,而且变法革新、推行新政是咸丰在位时开展的,可以说,目前的形势一片大好,变法革新,新政已成为主流,任谁也无法阻挡。

至于京师的朝局,他如今不急于插手,先观望一阵再说,奕訢倒是乖巧,第一时间就知道来电通报,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姿态,肃顺在这方面可就差的远了,不过,肃顺胜在锐意革新,勇于任事,是变法革新,推行新政不可多得的人选。

转眼就是深秋,棉花的采摘已经进入尾声,易知足也将主要精力放在棉花霸盘上面来,美利坚内战方兴未艾,南北双方的战争规模逐步升级,双方开始大规模的募兵,正逐步从有限战争转向全面战争。

但这场战争对欧洲的棉花市场似乎影响并不大,棉花市场不仅不缺货,棉花价格也并未上涨,期货、债券等也同样是不温不吐。

这一日,解修元捏着一封电报快步走进易知足的书房,拱手见礼后便道:“大掌柜,这是胡雪岩从伦敦发来的电报。”说着,他将电报递了上来。

胡雪岩在电报中介绍了欧洲棉花市场的情况,提及英法两国和美利坚南方联盟组建了规模庞大的走私船队,北方联邦对于南方的海岸封锁形同虚设,并说欧洲不少投机棉花的商人对棉花的前景感到失望,纷纷抛售手中的现货和证券。

见的易知足放下电报,解修元缓声道:“大掌柜,咱们在棉花上面投入巨额的资金,北方海军舰队如果无法进行有效封锁的话,棉花前景则确实堪忧,咱们是不是也抛售一部分?”

“金融市场有句名言。”易知足缓声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解修元一楞,“大掌柜的意思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略微一顿,他接着道:“大掌柜对美利坚北方的海军实力应该很清楚,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封锁,以咱们的资金实力根本无法进行霸盘。”

“我之前就分析过,影响南方棉花出口欧洲的,不仅是北方海军的海岸封锁,还有南方自身的原因。”易知足不急不缓,语气从容的道:“打仗打的是钱,南方是种植园经济,无法支撑一场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

当南方意识到战争会不断升级而且是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南方会怎么办?他们会极力要求英法进行干涉以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在英法已经表态中立的情况下,南方会采取什么措施?

除了在欧洲金融市场发行债券之外,就只能是进行威胁,用棉花进行威胁,对于英法来说,南方的棉花是不可或缺的,这其实也是南方敢于主动挑起战争的底气。”

说到这里,他慢悠悠的道:“不要着急,南方很快就会主动开始限制棉花出口,以此来要挟英法支持他们,英法等国也肯定会进行变相的干涉,对于大清来说,这是一场难得的好戏,咱们得沉住气,慢慢欣赏。”

沉住气?解修元一阵无语,元奇几乎是将家当都压上了,一旦判断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叫他如何沉得住气?欧洲的棉花投机商都失去了信心,这主子倒是自信的很,真不知道他的底气从何而来。

不过这主子的秉性他清楚,认准了的事情,根本没有更改的可能,略微沉吟,他才委婉的道:“元奇如今发展势头良好,没有必要冒此奇险,不如少投入一点,万一有甚不测,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知道一艘铁甲舰的造价是多少吗?大型舰造价上百万两白银,打建一支舰队要多少银子?至少三五千万两白银。普及新学,一年得花多少银子?修建铁路一年又要花多少银子?

是的,以元奇现在的发展势头,稳打稳扎,不消几年也能熬的过来,但元奇的股东不愿意熬,我也不愿意熬,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棉花霸盘,咱们能够沉重的打击欧洲的金融业,如此难得的机会,若是白白放过,对咱们以后可不利,此即所谓,天授不取,必受其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