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七百八十七章 棘手外交

大清巨鳄 第七百八十七章 棘手外交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对于俄国外长哥尔查可夫的到访,易知足颇为重视,着总理衙门以高规格接待,并于当日就在总理衙门正式与其会见,当然,在正式会见的场合,双方谈论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题,诸如促进两国的和平发展,经济贸易合作,合作修建欧亚大铁路等等话题。

次日一早,哥尔查可夫就在普提雅廷的陪同下登门拜访,易知足则在春晖园接见两人,一番简单的寒暄落座之后,易知足便关切的问道:“波兰大规模暴动平定之后会否留下隐患?”

为镇压波兰大规模起义,俄国调动了三十多万大军,这还得益于元奇的二千万银元的借贷以及为后续大规模用兵提供借贷的承诺,听他问及此事,哥尔查可夫微微欠身道:“波兰暴动得以迅速平定,得益于阁下以及元奇的积极援助,对此,我国皇帝陛下以及所有国民对阁下以及元奇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顿了顿,他才接着道:“波兰情况很复杂,英法等国借助波兰削弱我国在欧洲的势力的意图十分明显,虽然暴动已经平定,但还是需要是驻扎一定规模的军队,而且还是长期驻守。”

这等于是摆明了说,因为要在波兰大规模驻军,短时间内无力偿还元奇的贷款。易知足实则也没指望俄国能及时的还歀,这不现实,目前的俄国恨不得一个银元掰成两半用,压根就没能力偿还元奇的借贷。

听的翻译,易知足缓声道:“英国奉行的是大陆均衡政策,法国则是一心称霸欧洲,两国皆是极力遏制贵国在欧洲的势力,贵国由西南方向欧洲扩张的机会微乎其微,此次波兰暴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听的这话哥尔查可夫已是猜到对方想说什么,索性直接点破,“阁下的意思,我国应该继续寻找老对手奥斯曼土耳其,向黑海方向扩张?”

易知足听的一笑,“贵国难道还有其他的选择?”

俄国在东西两个方向的扩张受阻之后,确实也唯有向南——向土耳其扩张的可能,这是俄国对外扩张唯一的选择,虽然俄国目前无力大举扩张,但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二世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外扩张寻找出海口的念头。

克里米亚战败,俄国黑海舰队损失殆尽,还丧失了黑海的控制权,更不能在黑海建设海军,对于俄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抚平的伤痛,俄国也确实希望能再度掌控黑海,重振帝国雄风。

听的翻译,哥尔查可夫沉吟不语,对方暗示或者说是鼓励俄国向土耳其扩张,是出于什么目的?稍一沉吟,他便缓声道:“以我国目前的情况,尚且无力对外大举扩张。”顿了顿,他接着道:“我国皇帝陛下希望能尽快的勘定两国在哈萨克的界线。”

“哈萨克的边界线确实应该尽快勘定,否则这不利于贵我两国长期友好和平的发展。”易知足缓声道:“我国已委任新疆总督左宗棠负责两国边界勘定事宜,相信在明年年底之前能够完成勘定。”

清俄两国之前就有个初步协议,以巴尔喀什湖东端与咸海北端之间的直线为两国分界线,以北归属俄国,以南归属清国,西边则以咸海为界。哥尔查可夫此番前来就是要落实此事,听的清国已经派人勘定界线,他沉吟了下,才道:“既是两国边界,我想应该是两国共同派员进行勘定。”

“应该如此。”易知足颌首道:“欢迎贵国派员参与边界勘定。”顿了顿,他接着道:“勘定边界签订协议之后,我希望两国另外再签一份互不侵犯协定,以此来促进两国的和平相处。”

互不侵犯协定?哥尔查可夫心里一喜,笑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我想我国皇帝陛下应该十分赞同。”

清俄两国结盟,签订互不侵犯协定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俄国不可能反对,哥尔查可夫的反应早在易知足的预料之中,有意停顿了一下,他才开口道:“贵国若是有意向土耳其扩张,我想,我们还有更大的合作余地.......。”

什么意思?哥尔查可夫一楞,“贵国也对土耳其有兴趣?”

“确切的说,是对波斯湾有兴趣。”易知足缓声道:“我国希望在波斯湾占据一席之地。”

听的翻译,哥尔查可夫不由的又惊又喜,惊的是清国野心勃勃,居然妄图一直打到波斯湾,如此一个野心勃勃的邻居对于俄国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喜的是有清国阻拦英国的威胁,俄国可以肆无忌惮的向土耳其扩张。

他很清楚,一直以来英国都在积极的向波斯湾渗透,并且还意图将波斯帝国变成英吉利的殖民地,俄国在稳固高加索之后不敢肆意的向波斯湾扩张,怕的就是与英国爆发大的冲突,如今清国掺和进来,西亚的局势必然发生巨变!

俄国外长哥尔查可夫的来访,元奇的报纸并未进行报道,不过身为首席军机的肃顺还是第一时间就获知这一消息,这让他着实感到意外,他是真没想到俄国人来的如此之快,这段时间忙着推行三七五减租之事,他早就将清美俄三国结盟之事抛诸脑后,俄国外长的到访,让他意识到这事不能再拖延了,还不清楚易知足与恭王奕訢是否已经沟通好了。

下值班制后,他回到府中,待的天黑之后这才换了身微服,径直乘轿前往恭王府,闻报肃顺前来拜访,奕訢显然是有些意外,沉吟了下才吩咐道:“领他去书房,我随后过去。”

刻意拖延了盏茶时间,奕訢才缓步踱进书房,见的肃顺起身见礼,他摆了摆手,“无须多礼。”随即接着道:“直隶减租一事颇为顺利,此举利国利民,实是朝廷之福。”

肃顺从这话里听出一股酸溜溜的味道,不由的暗自好笑,更是为上海之行而暗自庆幸,他不敢失了礼数,躬身见礼之后,才道:“三七五减租虽则利国利民,却不利官绅士商,借用易国城的话,下官这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易国城岂会让雨亭粉身碎骨?”奕訢说着伸手让座,落座后,他才道:“减租将官绅士商得罪一尽,难不成亦是为了促进立宪?”

见他对减租颇为反感,肃顺却是一点也不以为意,缓声道:“这要看王爷怎么看了,减租利于缓和业佃矛盾,利于稳定地方,利于争取民心,显然是有利于促进立宪,再则,通过减租,鼓励官绅士商将富裕资金从土地转向兴办实业,也利于促进立宪。

另则,易国城说,富民,利于大清形成广阔的国内市场,利于大清发展工业,长期而言,对于朝廷,官绅士商、百姓以及元奇都是大有裨益,可谓是一举数得。”

见他一口一个易国城,奕訢心里颇为郁闷,径直问道:“雨亭今日前来,亦是为有易国城之事?”

看来,三过结盟之事对方还不知晓,肃顺沉吟了下,才道:“确实与易国城有关,俄国外长哥尔查可夫抵达上海,王爷应该听闻了罢?”

奕訢主管对外事务,俄国外长哥尔查可夫的到访不是小事,他自然是听说了,当即便颌首道:“咱们与俄国是近邻,往日有多有摩擦,能促进两国正常外交,对于大清来说,是件好事。”

“不只是俄国,美利坚国务卿不日也即将到访。”肃顺道:“易国城准备与两国缔结三国同盟.......?”

“元奇?”奕訢心里一沉,连忙追问道。

“是大清。”肃顺道:“是清美俄三国缔结同盟。”

奕訢脸色登时就阴沉下来,朝廷与英法的关系易知足又不是不知道,却无端弄出一个清美俄三国结盟,这是刻意要离家朝廷与英法的关系?

见他不吭声,肃顺大致也能猜到他的心思,当初他乍一听闻,也是如此反应,当即缓声道:“易国城说,与美俄结盟,利于提高大清的国际地位,利于大清长期稳定的发展,也利于元奇在西北的扩张,他还打算与俄国签订互不侵犯协定。”

西北还有必要继续扩张?奕訢暗自腹诽,却也没有多问,他清楚,如此大事,况且还是外交事务,易知足绝对不可能绕开他,略微沉吟,他才问道:“雨亭同意三国结盟?”

肃顺看了他一眼,道:“朝廷若是不同意,易知足必然以元奇的名义与美俄缔结盟约,这会促使元奇逐步走向割据,甚至是自立,况且这不是小事,以东南的新闻自由,报纸绝对会公开报道,届时,朝廷如何自处?”

奕訢点了点头,这事确实有些棘手,朝廷如今不能跟元奇反目,就是他也想着争取元奇的支持,不过,这事对于朝廷的影响怕是不小,天津开埠,朝廷还指靠着英法帮着筹建军工厂以实现军火自给摆脱对元奇的依赖,如今可如何是好?

默然半晌,他才开口道:“此事怕是皇太后也未必会同意,易国城这是给咱们出了一道难题。”

肃顺前来与奕訢商议,担心的就是慈安皇太后不同意,听的这话,也不由的轻叹了一声,慈安皇太后一心为小皇帝着想,朝廷在英法的协助下创办军工以自强自立是朝廷对抗元奇的唯一办法,她岂会同意与美俄结盟而开罪英法,从而使朝廷自办军工的希望成为泡影?

两人相对无言,良久,肃顺才开口道:“要不试着劝说一番,陈明个中厉害。”

“不会同意的。”奕訢缓缓的摇了摇头,“预备立宪是因为有九年预备之期,三七五减租,确实利于绵延大清国祚,也利于提振皇帝圣誉,这三国结盟对于朝廷有弊无利,她岂会同意?

况且,经历了预备立宪和减租之事,她对咱们对元奇的防范之心亦是越发的重,即便是陈明个中厉害,她也断然不会应允。”

“这可如何是好?”肃顺一副愁眉不展的神情,这事虽然是以奕訢为主,但他却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朝廷若是咬着不与美俄结盟,易知足铁定是会以元奇的名义结盟的,如此一来,元奇与朝廷就会形成明显的对立,而且英法美俄还会牵扯进来,他可不希望大清成为西洋各国角力的战场,那对大清而言对朝廷而言都没有半点好处。

“愁什么?”奕訢瞥了他一眼,“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要想妥善解决还得着落在易国城身上。”

送走肃顺,奕訢转身就吩咐管家,“安排一下,明天本王微服前往上海。”他很清楚,这事不是电报和书信能说的清楚的,易知足不可能来京师,只有他自己再跑一趟上海了。

上海,镇南王府,春晖园。

在上海实地考察了两日的哥尔查可夫一见易知足就满面笑容的道:“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上海都是一个奇迹,真令人难以相信,这绝对是我见过最具活力也是最文明的城市之一。”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善于创造奇迹。”易知足丝毫不谦逊的道:“阁下去京师可以找机会去看看万里长城,那才是真正的世界奇迹。”

“我一定会去看一看。”哥尔查可夫爽朗的笑道,这两天在普提雅廷等驻沪外交官员的陪同下他实地考察了上海新城旧城以及宝山的工业城,对于上海的发展速度赞不绝口。

进屋寒暄落座,哥尔查可夫便径直道:“我国皇帝陛下对于横跨欧亚的大铁路的修建进程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多次表态,集中俄国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尽快修好这条铁路,这不仅会成为铁路史上的创举,也必然极大的繁荣两国的商贸,促进两国的交往。”

听的这话,易知足不由的暗自好笑,俄国如今还有富裕的财力修建这条横跨欧亚的大铁路,如此说无非是表明亚历山大二世对于这条铁路的重视而已。

不料,哥尔查可夫话头一转,“对于我国国内的情况阁下也是很清楚,目前我国无力抽调巨额资金投入这条大铁路的修建工程,元奇能否低息借贷一笔资金专门用于俄国境内段的铁路修建,我国可以用经营权作为抵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