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一十章 亏本生意

大清巨鳄 第八百一十章 亏本生意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京师,督办政务处,签押房。

恭王奕訢微微蹙着眉头看着易知足的回电,与未来强国建交,这是大清外交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无疑是赞成大清向北德意志联邦发贺电和派驻大使正式建交,但后面这句‘国与国之间,利益至上,历史渊源,传统友谊甚至是鲜血凝就的友谊都抵不上利益二字。’是什么意思?暗示朝廷不能过分依赖英法吗?

他正自琢磨,一个章京走到门口躬身禀报道:“王爷,英吉利驻华公使华尔森和法兰西驻华临时代表苏阿尔前来拜会。”

“有请——。”奕訢说着放下电报站起身整了整衣冠这才缓步迎了出去,心里却是琢磨着,英法两国公使一道前来不知道是为什么事情?

在仪门迎上英法公使,礼貌的寒暄了几句之后,奕訢将华尔森一行礼让至二堂,礼让着落座之后,华尔森便试探着问道:“两京铁路只抵达盛京,预计再有两年时间就能全面完工通车,贵国东北地域辽阔,不知道贵国可有打算将铁路继续向东北延伸.....?”

什么意思?修铁路?朝廷哪来的银子继续向东北延伸铁路?再说了,朝廷一直是将东北作为最后的退路,根本就没有继续修建铁路的意愿,略微沉吟,他干脆的道:“很抱歉,我国目前并无将铁路向东北继续延伸的计划。”

华尔森很不甘心,继续道:“贵国东北地域辽阔,物产富饶,如今又正在大规模移民进行开发,很有必要将铁路继续向东北延伸,这将会极大的促进东北的开发。”

英法两国不会是觊觎东北吧?这个念头一闪,奕訢马上就否定了,英法感兴趣的只是沿海港口,不可能会对东北感兴趣,那鼓动朝廷修建东北铁路的目的是什么?赚钱?

他也没多想,摊了摊手,道:“修建铁路需要巨额的资金,东北地广人稀,无法就地募集资金,我过朝廷的资金正投入天津的工业,没有富裕的资金修建东北铁路。”

华尔森微笑着道:“资金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提供大额的低息借贷。”

上赶子提供借贷修建东北铁路?奕訢心里登时大为警惕,略微沉吟,他才试探着道:“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我国计划修建京师至张家口的铁路.......。”

华尔森倒也并非只是对东北铁路感兴趣,他来京师已有数年,虽然没去过张家口却也知道张家口是一个沟通山西蒙古的交通中心,当即便道:“京师至张家口的铁路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我国乐意提供大额贷款,只需以运营权作为抵押......。”

看来对方是想承揽大清的铁路修建工程,奕訢微微点了点头,含笑着道:“修建铁路不是小事,贵国既然愿意借贷资金,本王会向朝廷奏报此事。”

华尔森接着道:“听闻贵国在修建西北铁路,连通新疆和新建的安西省?”

“只是连通新疆。”奕訢谨慎的道:“那条铁路是元奇负责集资筹建,朝廷并未插手。”

一直没吭声的法兰西驻华临时代表苏阿尔开口道:“我们希望能够参与贵国内陆各省的铁路以及西北铁路的修建,没可以给予最优惠的价格,并提供最新的铁路修建技术。”

略微沉吟,奕訢才缓声道:“我想二位应该很明白,我国目前主要任务不是修建铁路而是兴办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我们更欢迎欧洲各国来我国投资建厂。”

“我们一定会尽力协助贵国筹建军工体系。”华尔森斟酌着道:“不过,天津的工业基础太薄弱,需要一段为时不短的时间才能发展起来。”顿了顿,他补充了一句,“铁路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之一,贵国要发展工业,必须尽快完善铁路交通。”

苏阿尔则直接说道:“我们不仅希望与贵国朝廷合作,也希望能与元奇合作,希望承揽更多的铁路修建工程。”

“是的。”华尔森颌首道:“我们准备去一趟上海。”

英法与元奇合作,对于朝廷来说意味着什么?奕訢心里一沉,对方这是威胁朝廷?还是确实想跟元奇合作以争取更多的铁路修建工程?相比起北方各省,东南各省的铁路修建可谓是如火如荼,确实是有更多的机会。

奕訢没急于表态,也不敢随意表态,含糊其辞的将两人打发走之后,他琢磨了半晌,这才决定给易知足发封电报,毕竟对于欧洲的情况,易知足远比朝廷更为了解,他隐隐觉的这事有点蹊跷。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伦敦金融市场的动荡不仅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进一步扩大。”易知足扫了孔建安、解修元、赵烈文三人一眼,缓声道:“奥弗伦-格尼银行因为投资的两家铁路承包商破产,从而引发市场恐慌,导致出现大规模挤兑,最终在挤兑中倒闭。

奥弗伦-格尼银行的倒闭引发了席卷英吉利全国的大规模挤兑风潮,许多银行和金融公司的股票下跌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甚至六分之五,股票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天,市值损失高达13000万英镑。”

抖了抖手中的电报,易知足语气严峻的道:“我现在可以很肯定的说,英吉利新一轮经济危机已经来临,鉴于英吉利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必然又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英吉利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了,孔建安、解修元都是一脸的忧色,如今广州上海的金融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爆发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会对大清的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易知足在一年就准确判断英吉利会爆发经济危机,元奇有着充裕的时间进行准备,虽然避免不了会蒙受损失,却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损失!同时,还对上海广州两地的金融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整顿。

点了一支烟,易知足接着道:“18857年的经济危机,英吉利的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都大规模停工、减产,物价急剧回落。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英吉利利用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低价对外倾销,1857年至1859年间,英吉利的棉纺织品输出额从2900万英镑增至4800万英镑。印度是主要的倾销地,输往印度的棉布,比输往欧洲大陆和美利坚的棉布总数还要多一倍!

这次的经济危机,英吉利多了一个倾销地,那就是咱们大清!朝廷为了争取英法的支持,不顾咱们反对,在我们商议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关税,这等于是将北方市场向英法敞开!

咱们的民族企业可以是才起步,竞争力差,面对英吉利的工业产品低价倾销,如果缺乏必要的保护,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倒闭破产风潮,为了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我打算进行补贴,以增强咱们民族企业的竞争力。”

补贴?孔建安和解修元不由的面面相觑,就连赵烈文也是心头一跳,大幅实施补贴,对于元奇来说,绝对是巨额亏损!

“大掌柜。”孔建安连忙道:“咱们完全可以采取措施限制北方市场商品南流,只须在水陆关卡设卡抽税就成,简单有效。”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孔掌柜的意思的将北方市场拱手让给英法?”

见的孔建安吃瘪,解修元连忙道:“大掌柜,元奇如此做会出现巨额亏损,只怕一众股东会极力反对,能否设法降低原材料价格,或者是降低工薪......?”

“就算是要压低原材料价格和降低工薪,也必须是在低价竞争过程中实施。”易知足沉声道:“再则,我并不赞同这样做,这会损害民间的购买力,不利于培养和扩大国内市场。

我们发展工业起步晚,民族企业缺乏竞争力,要想壮大发展,必须立足于国内市场,破坏国内市场,长期来看,危害更大。”

顿了顿,他语重心长的道:“元奇很少做亏本的生意,但象这种情况的亏本生意,元奇必须做,因为只有元奇有如此雄厚的财力,金融和实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金融崩溃,实业必将出现大规模的破产,同样的,实业大规模破产,金融也必然面临萎缩甚至是崩溃。

救实业实则就是等于救金融,更何况,元奇不只是金融,名下还拥有众多的实业,而且在不少实业中都拥有不少的股份,于公于私,我们都必须如此做。”

“大掌柜说的是。”一直没开口的赵烈文突然开口道:“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元奇可以一家独大,一枝独秀,但元奇不能独善其身,大清的商业繁荣,工业发展不能只靠元奇。”

“言之有理!还是惠甫说的透彻!”易知足颌首道:“你们与一众董事洽谈一下,尽量说服他们。”

待的孔建安、解修元起身告退,赵烈文才缓声道:“大掌柜,朝廷向英法开放北方市场,是否就存了利用英法打压元奇的心思?”

这个还真不好说,易知足半晌没吭声,降低关税的危害他已给奕訢解说的十分清楚,可结果依然如此,他心里也是有几分怀疑。

曹根生这时走进来禀报道:“大掌柜,恭王来电。”

“念——。”

“英法主动提请借款修建京师至张家口之铁路,甚觉蹊跷,却百思不得其解,还望镇南王不吝点拨。”

易知足缓声道:“看来,英法也已经意识到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来临,迫切想要开拓大清的市场。”

赵烈文却道:“大掌柜,朝廷缺乏资金,英法主动借款修建京张铁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况且,这事只怕元奇也无法阻止......。”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起身到书桌上翻出一份资料,扫了几眼才道:“回电,英吉利金融动荡,爆发全国性挤兑风潮,股市暴跌。

同时,英吉利工业产值大幅下降,棉花纺织工业生产缩减四分之一,丝织品、毛纺织业出口下降三成。生产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重工业,铁路建设工程量缩减一半,造船量减少四成,苏格兰地区137座炼铁炉大半停止生产。

一切迹象表明,英吉利正面临一场规模巨大的经济危机!”

待的曹根生快速记录好电文,易知足检查了一番之后签上名字这才吩咐道:“一式三份分别发给皇太后、恭王、肃相。”

待的曹根生离开,赵烈文才一脸狐疑的道:“大掌柜这份资料......?”

易知足听的一笑,“这是1857年经济危机时的资料,稍稍改动了下,英吉利爆发经济危机这事是铁定的,即便不能阻止,也要让朝廷明白是怎么回事,别做冤大头。”

慈安皇太后和肃顺收到这份电报,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无端端的元奇给他们发这么一份资料是什么原因,英吉利正面临一场规模巨大的经济危机,这对于朝廷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奕訢在收到电报之后才明白英法两国主动要求借款修建京张铁路的原委,他很快就上了一份折子奏请修建京张铁路。在他看来来,英吉利爆发经济危机对于大清而言绝对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铁路修建和船舶制造,这都是朝廷目前急需的,况且,借此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英法的关系!

向英法借款修建京张铁路的折子很快就在京师官场引起了轰动,两京铁路的修建是英法变相的战争赔款,朝廷虽然也出来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总得来说投入有限,而京张铁路却是全额借款,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数额,但谁都清楚,绝对是一笔巨款,这对于本就拮据的朝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更何况京张铁路并不急迫,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

肃顺对此也是拿不定主意,有心想去电询问一下易知足,但想到之前元奇发来的资料,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很显然,元奇是打算置身事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