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二十三章 马关海峡

大清巨鳄 第八百二十三章 马关海峡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倭国,博多湾,箱崎。

肖明亮骑在一匹矮小的倭国马上眺望着水天一色景色优美的博多湾,半晌,他才转身问道:“蒙古人当年就是从这里登陆?”

“是。”参谋长郭仲牟笃定的道:“根据史书记载,元朝至元十一年,至元十八年,蒙古大军两次征倭皆是从博多湾登陆,第一次是在箱崎,第二次是在距此不远的九龙山。”

肖明亮摩挲着下巴的短须,“当年蒙古人战力无双,居然两征倭国不下,究竟是怎么回事?”

郭仲牟不假思索的道:“以属下之见,蒙古人战败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选择的季节不对,两次皆是选择季风季节出兵,这有可能是因为当时要借助季风横渡对马海峡,但最终却是遭遇台风,损失惨重。

二是后勤补给跟不上,尤其是第二次远征,远征军规模庞大,需要强大的后勤补给支撑,但因为缺乏足够的船队,远征军的后勤补给不是以海路为主而是以陆路为主,穿越朝鲜半岛抵达对岸的合浦。

三是倭国当时准备充分,抵抗顽强,军队素质和武器装备皆不逊色蒙古人,双方激战一个多月,蒙古人并未占到便宜。”

肖明亮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咱们这次征伐倭国,需要注意什么?”

“不论海军陆军,倭国的军队素质、武器装备、战略战术都无法与我军相提并论,后勤补给我军素来也最为重视.......。”郭仲牟犹豫了下,才道:“属下窃以为,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台风,当年蒙古人远征船队在博多湾遭遇持续四天之久的台风,战舰几乎被摧毁殆尽......。”

“你说漏了最重要的一点!”肖明亮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当年蒙古人对于倭国的了解太少了。”说着,他拨转马头举起马鞭冲着东边扬了扬,“我们与蒙古人不同,从在倭国驻军的那天起,我们就开始对倭国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可以说为了征伐倭国,我们已经进行了二十年的准备,对于倭国,我们是了如指掌。”

一骑疾驰而至,到的跟前,骑手利落的一圈马头纵身下马,禀报道:“禀总指挥,总参谋部来电,攻占马关海峡。”说着,他紧趋几步递上电报。

看过电报,肖明亮才问道:“杨秀清的新六军前锋已抵达什么位置?”

郭仲牟连忙回道:“船队一日前已过上海,上海至福冈五百余海里,预计三日内就能抵达博多湾。”

“征集马匹,做好战前准备。”肖明亮吩咐道,马关海峡的西岸就是长州藩地盘,攻占马关海峡就是对长州藩全面开战,对此他是早有计划,海陆并进,杨秀清的新六军是陆战的主力。

对于马关海峡,易知足并不熟悉,但是对于马关这个地名,他却是熟悉不过,因为后世鼎鼎有名的《马关条约》就是在马关海峡的春帆楼签订的,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并且印象深刻的名字!

仅仅一个《马关条约》清国就向倭国赔偿白银二亿三千万两,并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也正是因为了解那段屈辱,易知足才对倭国有着刻骨的仇恨!

易知足用手指轻轻地在地图上的马关海峡上叩着,“马关海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长州藩苦心经营的战略要地,长州藩必然会竭尽所能防守,这一战,要争取全歼长州藩的有生力量。”

燕扬天沉吟了下,才道:“是否该让朝廷下旨公开征伐西南四藩,如此,也好麻痹幕府.....。”

易知足点了点头,转头看向赵烈文,“惠甫拟份折子,以西南四藩弑君犯上,大逆不道,罪无可赦为名,奏请征伐,以稳定倭国朝局。”

话才落音,林美莲正在门口禀报道:“大掌柜,醇亲王奕譞、怡亲王载垣前来拜访。”

醇亲王奕譞?易知足皱了下眉头,“有请——。”说着,他又吩咐道:“一块迎迎,这奕譞多半就是朝廷领军征伐倭国的大将军。”

在院子门口迎上微服前来的奕譞、载垣二人,易知足满面微笑的拱手道:“哪阵风将七爷吹来了上海?”

奕譞不过二十六七,刻意蓄起的八字胡让他看起来成熟不少,与易知足他也不是初次打交道,连忙拱手还礼笑道:“镇南王这是明知故问,还能有什么风,自然是东风。”

载垣上前拱手笑道:“好在是现在开通了铁路,否则老夫一年倒有半年时间在往返京沪的路上......。”

“二爷该在上海置座别园才是,往来下榻方便。”易知足打趣他道,这几年载垣前来上海的次数着实不少。说着,他将燕扬天向两人引见,少不了又是一番寒暄。

进屋落座,载垣熟知易知足的谈话风格,也不兜圈子径直就道:“征伐倭国,国城兄是打算循朝鲜例?”

“不错。”易知足干脆的道。

载垣追问道:“为什么?”

“为什么?”易知足嘴角一勾,哂笑道:“朝廷接管朝鲜的时候,好象没有问为什么?”

载垣讪笑着道:“此一时彼一时嘛。”

“是皇太后不放心吧?”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朝廷若是有难处,元奇不介意接管倭国。”

“国城兄别误会。”载垣连忙道:“有朝鲜的例子在前,朝廷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随口一问。”

“倭国对于元奇而言只是鸡肋。”易知足缓声道:“由朝廷建省遣官,利于长久的的将倭国并入大清疆域,朝廷毕竟占据着大义名分,再则,朝廷财政拮据,倭国也算富庶,给予朝廷,多少能缓解一下朝廷的窘迫财政。”

这话有几分能信?载垣敢肯定,这绝对不是真正的原因,不过,他也不敢再问,对于朝廷来说,这毕竟是件好事,况且,对方不愿意说,他就再问也是白搭。

见的载垣不开口,奕譞开口道:“朝廷已经同意协同出兵两万伐倭......。”

“很好。”易知足颌首道:“如此,元奇就没有必要从西北抽调兵力,放心,伐倭部队的一应开销元奇全部包揽,不过,粮食除外,另外,元奇还需要朝廷提供四十万石粮食。”

四十万石粮食值不了多少银子,相比起元奇伐倭的开支根本就不值一提,载垣还真不好意思让元奇花钱买,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他当即爽快的道:“这没问题,朝廷会尽快在天津备足元奇所需的粮食。”

“好。”易知足颌首道:“具体如何协同出兵,七爷可以与燕总参谋磋商。”

听的这话,燕扬天站起身伸手礼请道:“还请醇亲王移步总参谋部。”

待的奕譞、载垣告辞,赵烈文忍不住道:“大掌柜真打算将倭国拱手送给朝廷?”

“什么叫送?”易知足笑了笑,道:“有区别吗?元奇又没打算割据自立,况且,战后的倭国还能有多大的价值?”顿了顿,他吩咐道:“赶紧将折子拟出来。”

赵烈文道:“遣使册封,可要同时进行?”

“当然。”易知足颌首道:“遣使册封不可再拖延,否则倭国难免疑神疑鬼。”

三日后,朝廷明发谕旨昭告天下,倭国长州、萨摩、肥前、土佐等西南四藩勾结谋反,弑君犯上,十恶不赦,倭国幕府久剿无功,求援请剿,授醇亲王奕譞平寇大将军,率军前往倭国平叛。遣礼部右侍郎邵亨豫出使倭国册封。

博多湾,福冈,东海舰队大营,指挥部。

参谋长郭仲牟指点着墙上的大幅地图缓声道:“马关海峡是濑户内海的西门户,我国和朝鲜的商贸船队大多都经此海峡进入濑户内海,自古以来就是倭国兵家必争之地。

马关海峡长28公里,中央水道深15-20米,西部在10米以下,最狭窄的海域只有约600米宽,海流湍急,是倭国有名的航海险处。

长州藩对于马关海峡极为重视,沿线修筑了不少炮台,布置了一百二十门重型火炮,在海峡的最狭窄处的前田炮台和坛之浦炮台规模最大,防守兵力在二千左右,不过,近日听闻在不断增兵......。”.

杨秀清当然知道奏折是特意为他奏折新上任的副总指挥讲解的,看了一眼肖明亮,他才道:“攻打马关海线沿线炮台,是否需要陆军配合?”

“不需要。”肖明亮干脆的道:“倭国的岸防炮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水平,一色的青铜前膛炮,对于我军的战舰不构成任何威胁,我军战舰完全可以在对方火炮射程之外定点拔除所有的炮台。陆军要做的是,在海军战舰火炮的炮火压制之下登陆。”

“有海军配合,这仗打起来就轻松的多。”杨秀清轻笑道,随即才问道:“倭军的陆军装备是不是也停留在上个世纪?”

“不错。”郭仲牟回道:“因为长期的闭关锁国,倭国的火器一直没有多大的改进,甭说后装线膛枪,就是米尼枪也没有,使用的依然还是前装滑膛枪。”

听的这话,杨秀清不由的想起了太平军当年用滑膛枪对阵米尼枪吃尽了苦头的情形,忍不住笑道:“这那里是打仗,纯粹就是屠杀.....,长州藩一共有多少兵力?”

“一万五千兵力左右。”郭仲牟说着看了肖明亮一眼,对于这位太平军这位大名鼎鼎的东王,他也是有所耳闻,知道其骁勇善战且是身经百战,犹豫了下,他还是忍不住在提醒道:“长州军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在倭军中也算是精锐,擅长近身肉搏战,而且这一战对于长州藩而言,是生死存亡之战,必然会顽强抵抗......。”

“第六军也擅长近身肉搏,所有官兵都是血海里厮杀出来的。”杨秀清一脸轻松的道:“别说现在的装备好的不能再好,就是换做以前的烧火棍,咱们也不会将这些长州兵放在眼里。”

元奇新军不是不能肉搏战,但却不得不承认,在肉搏战方面太平军绝对是更胜一筹,毕竟元奇新军极少能遭遇到肉搏战,而太平军几乎就是靠肉搏战起家的。

肖明亮笑了笑,道:“第六军的战力不容置疑,不过,我们希望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顿了顿,他才斟酌着道:“我想第六军在步炮配合方面可能会有所欠缺,对于迫击炮和手榴弹的运用方面也不是太熟练,抢滩登陆,还是东海舰队的陆战队打前锋.......。”

“别别......。”杨秀清连忙摆手道:“前来的路上,我军配备的参谋已经将各种战术详细的讲解,而且,我也多次见识过这些新式战法,我相信在实战中学习效果更好,毕竟陆战将会以第六军为主。”

话才落音,一个参谋快步进来敬礼禀报道:“报——,京师来电,朝廷已经明发谕旨,征讨长州萨摩等西南四藩。”说着,大步上前递上电报。

看过电报,肖明亮随手转给杨秀清,这才问道:“朝廷的八旗新军可有动静?”

郭仲牟连忙道:“正向天津集结,还没收到电报,想来应该还没出海。”

“八旗新军也参与伐倭?”杨秀清看着手里的电报,一脸的郁闷,从金田起事太平军就跟清军打死打活,如今居然要联兵一处征伐倭国,只是想想他心里就老大的不舒服。

“你现在是元奇新军,不是太平军。”肖明亮微笑着道:“以前的梁子早该放下了。”

杨秀清嘀咕着道:“咱们又不是兵力不足,让朝廷来掺和什么?”

“让朝廷协同出兵伐倭,既是姿态,也是实际需要。”肖明亮缓声道:“咱们这次是要彻底的灭掉倭国,目前的这点兵力,还嫌不足,后续可能还需要朝廷增兵。”

听的这话,杨秀清笑道:“我是担心下面的兄弟们知道这事之后心里不舒服,毕竟与清妖....清军打了那么多年,早已是仇深似海。”

“放心。”肖明亮道:“朝廷的八旗新军是独立作战,不会与第六军联合作战。”说着,他抬腕看了下手表,道:“传令,明天一早向马关海峡挺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