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三十章 赴倭谈判

大清巨鳄 第八百三十章 赴倭谈判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邵亨豫遇刺身亡?奕譞大为惊诧,随即又惊又怒,转而又觉的这事不可能,五艘战舰,上千官兵护送,另外还有倭国水师协助,怎会遇刺身亡?但转念又想到如此大事,断然不可能有误。

他正打算去总指挥部问问详细情况,亲卫进来禀报道:“王爷,奕增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奕譞连忙吩咐道,俟奕增进来见礼,他劈头问道:“钦差遇刺身亡,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大将军。”奕增连忙道:“末将方从总指挥部赶过来,消息是阿克敦以鸽信发送给釜山基地,然后以电报转给福冈,鸽信简洁,只禀报遭遇夜袭,钦差遇刺身亡,舰队伤亡甚微,正全力缉凶。”

如此说来,这事已是确定无疑,奕譞阴沉着脸沉吟了一阵才道:“倭国人居然如此胆大包天?”

“倭国人敢毒杀倭王,行刺幕府大老,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奕增道:“肖总指挥担心护送舰队再出意外,特命末将派遣舰队前往接应......。”

五艘战舰,一千多官兵,派舰队接应自然是应该,奕譞对此并不反对,不过让北洋水师前往接应,他有些放心不下,略微沉吟才道:“北洋水师对倭国的海域和情况都不熟悉......。”

“肖总指挥说了,派三艘战舰协助。”奕增连忙道:“他说的很直白,担心阿克敦舰队发生意外,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因此才让北洋水师派战舰前往接应。”

“既是如此,你自行安排。”奕譞缓声道:“讨伐土佐可以稍稍押后。”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随手将电报转给赵烈文,看向曹根生道:“原文转给军机处、政务督办处和南洋总理衙门。”

赵烈文看了他一眼,道:“大掌柜不打算表明态度?”

“电报原文转发给他们,就足以说明元奇的态度。”易知足缓声道:“这事咱们反应不能太激烈,邵亨豫是朝廷遣往倭国册封的钦差。”

“大掌柜的计划是先灭西南四藩,然后灭幕府,让倭国陷入混乱,最后才全面灭掉倭国。”赵烈文斟酌着道:“学生担忧朝廷反应过急,直接下旨征伐倭国。”

“惠甫多虑了。”易知足摆了摆手,“征伐倭国,元奇才是主力,朝廷下旨伐倭,岂敢不征询我的意见?”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慈安皇太后抬眼扫了跪在珠帘外的奕訢以及肃顺等一众军机大臣,语气冷淡的道:“服倭册封钦差遇刺之事,众卿是何看法?”

“回皇太后。”文祥率先开口道:“倭国目无宗主,公然刺杀前往册封之钦差,无论是何原委,倭王以及幕府将军都难辞其咎,微臣窃以为,当明发谕旨,昭告倭国之罪,而后公然讨伐!”

“皇太后——。”奕訢连忙道:“全面征伐倭国,须的倚重元奇,微臣窃以为,明旨讨伐,还须先知会元奇,大举征讨,元奇亦须早做筹备。”

“微臣附议。”肃顺接着道:“既是昭告天下,明旨征讨,则势必灭倭,否则有损圣上和朝廷威信!”

慈安缓声道:“本宫记得,遣使赴倭册封,乃是应元奇所请......。”

这话是什么意思?是怀疑钦差遇刺乃是元奇谋划?一众大臣都是人尖,都听出这话背后的意思,若真是那么回事,元奇推动大举伐倭的背后是什么目的?这事太大,没人敢轻易开口。

奕訢可谓是最清楚易知足的目的,心里也隐隐猜测这极有可能是出自元奇的谋划,毕竟元奇需要一个全面开战的借口,不过,就算如此,他也必须力挺元奇,他还指望着全面开战之后,乘机攫取兵权。

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回皇太后,大清乃是倭国宗主国,倭王新立,遣使册封乃是朝廷分内之事。”

肃顺接着道:“护送钦差前往倭国京都册封的乃是北洋水师,目前情况未明,应着平倭大将军迅速查明事实真相。”

见的肃顺有意将罪责往平倭大将军奕譞身上推,奕訢不由的暗自叫好,他最担心的是慈安找借口从倭国撤军,如今钦差被杀,朝廷再无退兵的可能,若是再能将奕譞这个平倭大将军撤换下来,那自然是锦上添花。

慈安沉吟了一阵才道:“拟旨,着奕譞、奕增迅速查明事实真相回禀。”

倭国,江户,将军府。

半躺在病榻上的德川家茂在看到送来的急报之后,不由的又急又怒,赴倭册封钦差遇刺身亡,清国必然震怒,极有可能大举征讨,那对于倭国来说无异于一场天大的灾难!他心里十分清楚,倭国目前的实力与清国根本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主君。”老中松平康英轻声道:“必须尽快平息清国的怒火,否则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争。”

德川家茂虚弱的点了点头,道:“如何平息?”

“全力缉拿凶手.....。”松平康英犹豫着道,他自己也清楚这并不是什么好办法,从多度津港夜袭的情况来看,分明就是一次策划缜密组织严密的行动,要想尽快缉拿凶手谈何容易。

老中酒井忠惇迟疑了下道:“主君,清国的钦差在多度津港被刺杀,无论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要想证明幕府的清白,唯有请清国海军参与协助调查......。”

他话未说完,稲叶正巳就很不礼貌的打断了他的话头,“不行!”顿了顿,他接着道:“夜袭多度津港有着众多的疑点,参与者有数百人甚至是上千,牵扯颇广,一旦让清国海军参与协助调查此案,必然会被无限扩大......。

还有,此番征讨西南四藩,清军兴师动众,怎么看也不象只是为了征讨西南四藩那么简单,还是慎重的好。”

“慎重?”酒井忠惇讥讽道:“你以为清国会给为我们多少时间?战争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尽快表明态度,消弭这场战争!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必须阻止战争的爆发,一旦战争爆发,就只有一个结果,亡国!”

稲叶正巳沉声道:“如果是清国蓄意要挑起战争呢?”

“要什么给什么!”酒井忠惇不假思索的道:“竭尽所能阻止战争爆发,即便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也比亡国强!朝鲜就是前车之鉴!”

“不要争了......。”德川家茂摆了摆手,“跟清国谈......,只要不开战,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朝廷只是电旨,着奕譞、奕增迅速查明事实真相回禀.....。”易知足说着看了赵烈文一眼,道:“惠甫对朝廷的反应是何看法?”

“赴倭册封钦差被刺杀,这是难以容忍之事,朝廷却只是要求查明真相,这反应确实是太平淡了。”赵烈文斟酌着道:“朝廷会不会是不愿意扩大对倭战争?”

“恭王和肃相必然是支持扩大对倭战争的,这一点无须置疑。”易知足缓声道:“反对扩大战争的,只能是太后,但是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官兵却都渴盼通过对倭战争获取战功,即便是太后,也不敢明着反对。”

“所以说——。”赵烈文接着道:“太后有可能利用这事做文章,从倭国撤军。”

易知足微微颌首道:“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否则不至于反应如此平淡。”

“真要如此......太后就有可能向元奇泼脏水!”赵烈文沉声道:“必须先发制人,进行舆论引导。”

“说的是。”易知足缓声道:“咱们先进行舆论引导,不给朝廷一丁点机会!”

话才落音,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福冈来电。”

“念——。”

“倭国幕府将军德川家茂来电,恳请海军参与并协助调查刺杀赴京都册封钦差一案,并恳请遣派使团赴沪商议善后事宜,愿意接受一切条件。”

赵烈文缓声道:“看来,家茂将军是意识到了元奇是蓄意挑起战争以灭亡倭国,遣使团来沪是想尽最大努力阻止战争爆发。”

“一直以来,倭国就有很强的危机感。”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朝鲜的覆灭更是让倭国分外警惕,此番征讨西南四藩重兵压境,且又断绝对倭贸易,他们有所猜忌也是正常。”

赵烈文试探着道:“大掌柜的意思是暂时同意倭国的请求,虚与委蛇?”

“倭国的这个举动可以说是一个试探。”易知足缓声道:“若是咱们不同意,则蓄意吞并倭国之心暴露无疑,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之下,倭国有可能会促进公武合体或者是大政奉还,形成统一的对抗外敌的局面......。”

公武合体,又称为公武合体论、公武合体运动、公武一和,是倭国近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政治理论,主旨是联合朝廷(公家)和幕府(武家)改造幕府权力。

这一政治理论获得了幕府和部分大藩属的支持,主要目的是要结合朝廷的权威,压制当时的尊王运动,进一步强化幕府的地位,以避免幕府倒台。

孝明天皇之妹和宫与将军德川家茂联姻,其目的是想通过政治婚姻推动公武结合,堪称是公武合体的代表**件。

所谓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实则就是幕府将军将权力返还给倭王,结束幕府统治。

不过,随着孝明天皇早逝,德川家茂病重,公武合体的声音逐渐弱了下来,尊王派的大政奉还、王政复古声音渐渐高了起来。

略微顿了顿,易知足才抬头看向曹根生道:“回电,同意幕府所请!谈判改在马关春帆楼举行,我亲自与他们谈。”

赵烈文有些不解的道:“谈判改在马关春帆楼举行?有什么深意吗?”

听他如此问,易知足笑了笑没吭声,将谈判地点改在马关春帆楼举行,没什么深意,只是满足他的一个恶趣味,因为他那个时代的《马关条约》就是在马关的春帆楼举行的。

见他不愿解说,赵烈文也识趣不追问,转而道:“既是与倭国虚与委蛇,舆论引导之事拟可暂缓,不过,朝廷方面有必要敲打一下。”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头,道:“给养心殿去电,灭倭,势在必行,朝廷和元奇皆应以国事为重,我即日赴倭。”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慈安放下电报暗叹了一声,这易知足仿佛是知道她的心思一般,她还没有采取任何动作,这警告就来了,不过,瞧着话的意思,似乎也是在向他保证,以灭倭为重,不会对征倭的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不利。

虽说这只是暗示,却也足以让她轻松不少,不过,即日赴倭是什么意思?倭国的情况难道出现了什么变化?需要易知足亲自前往倭国?

思忖半晌,她才吩咐道:“给奕譞去电,询问倭国是否有甚变故?”

倭国,江户,将军府。

听闻老中酒井忠惇一字一句的念完电报,德川家茂犹不放心,接过电报亲自看了一遍,这才彻底放下心来,易知足亲自赶来福冈参加谈判,足见对这次谈判的重视,他相信,只要幕府能够拿出足够的诚意,是完全能够避免这一场战争的。

“主君。”稲叶正巳轻声道:“尽管易知足同意前来福冈参与谈判,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清国几乎吞并了所有的藩属国......。”

德川家茂看了他一眼,道:“我想亲自去马关见见那位易大掌柜。”

“主君不可。”酒井忠惇连忙道:“主君身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身涉险?况且主君之身子也经不起舟轿颠簸。”

稲叶正巳也连忙开口劝阻道:“马关谈判,必然是丧权辱国,主君岂可亲自参与?”

对于名声,德川家茂倒是不在意,即便他没参与马关谈判,奏折名声也不会好动哪里去,毕竟他才是幕府的将军,不过,他的身体状况他自己很清楚,怕是难以支撑到马关,当下也就不再坚持,只是无比惆怅的轻叹了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