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三十九章 杯弓蛇影

大清巨鳄 第八百三十九章 杯弓蛇影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以金刚手段显菩萨心肠?易知足咂摸了一下转过身来含笑道:“这话说的好,看来惠甫是想通了。”

赵烈文一笑,一边摆放茶水一边道:“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是德,能祛人之恶全人之善,是大德,大掌柜以国家民族长远利益和安全为重,即便是屠灭倭国,也是大善大德。”

“无须宽慰我。”易知足缓步踱过去坐下道:“以金刚手段显菩萨心肠,这话可有出处?”

“有。”赵烈文朗声道:“这是出自《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说的是佛主未得到菩萨果位之时,为了救一船商人而将一个匪徒杀死的故事。”说到这里,他已是反应过来,“大掌柜是想在军中宣传一下?”

“政治工作需要。”易知足颌首道:“屠灭倭国与军中素来的政治思想教育相悖,不少官兵颇有抵触情绪,新六军在长州和萨摩的作为在军中有不小的非议,不少指教员反映,思想工作不好做,这个说法颇为合用。”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大掌柜还的将倭国的潜在危害仔细说一下,学生也好进行整理。”

倭国的危害?这让他如何说,他总不能将后世的倭国侵华说出来吧?易知足端起茶杯啜茶不语,略微思忖他才缓声道:“倭国与英吉利一样,都是岛国,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生存环境恶劣,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性和侵略性。

前明之时,倭国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就是欲以朝鲜为跳板向我中华大陆扩张,还有前明中后期的倭寇祸乱东南沿海,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倭国一旦强盛,将会对我国造成极大的威胁!

如今的倭国已经开始觉醒,欲推翻幕府统治,效仿西洋推行立宪,发展工业,以倭国超高的教育普及程度,一旦全面西化,势必迅速崛起,而崛起之后,则必然积极对外扩张,势必与我国争夺亚洲霸权,爆发大规模战争。

倭国甚至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英吉利,满世界扩张,争夺殖民地,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们不能容忍,也不能够坐视一个强大的近邻崛起,因为这是比西洋各国更为危险的敌人!必须乘其弱小之时,彻底歼灭,永绝后患!”

赵烈文一边听一边心里暗记,琢磨了一阵他才道:“倭国即便推行宪政发展工业,起步也比我国晚了二十年,还能对我国构成威胁?”

“当然。”易知足微笑着道:“这正是工业时代的魅力所在,工业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即便是后起之秀,也有可能超越老牌的工业国家,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强国相继崛起的时代。”

顿了顿,他接着道:“好好整理一下,草拟一篇告全军书,宣扬倭国的潜在威胁论,鼓励全军将士,以国家和民族长久的安全和长远的利益为重,坚决消灭倭国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赵烈文动作很快,到的下午就草拟了一篇《告全军书——金刚手段菩萨心肠》,易知足正仔细推敲,却是闻报杨秀清在外求见,“让他进来——。”说着,他放下文章笑道:“僧王打大阪,新六军看来是急了。”

杨秀清进来敬了个军礼,便一脸抱怨的道:“大掌柜,听闻大阪城与京都城都是倭国的‘三都’之一,极为繁华富庶,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却也不能总让咱们啃骨头喝汤不是。”

“谁说让你们啃骨头喝汤来着?”易知足含笑道:“倭国三都——江户、京都和大阪,说起来是齐名,实则京都和大阪加起来也只及得上江户,知道江户多少人口?上百万!是与京师同等规模的大城......。”

听的这话,杨秀清不由的心花怒放,连忙追问道:“大掌柜是说,江户留给我们新六军?

虽然他清楚铁定是要攻打江户的,但江户毕竟是倭国实质上的都城,在他看来,江户必定是留给元奇嫡系的,不仅仅是功绩,更因为江户的繁华,易知足言下之意是让他们新六军打江户,怎不让他欣喜万分!

见他一脸的欣喜,易知足笑着点了点头,道:“且别急着高兴,江户是块肥肉也是块硬骨头,小心别蹦了牙。”

“大掌柜放心。”杨秀清精神抖擞的道:“咱们新六军有一副好牙口,最喜欢啃硬骨头!”

易知足含笑道:“去吧,去找肖明亮商议具体的部署。”

“属下遵命。”杨秀清连忙敬礼告退。赵烈文听着他的脚步声走远,这才道:“大掌柜,真让新六军打江户?”

易知足笑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犹豫了下,赵烈文才道:“在下听闻新六军军纪极差,且军中又未派遣政治军官,江户城乃是倭国二百余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若是毁于一旦未免可惜,还有,江户城聚集的财富.......。”

“江户城的财富,新六军带不走,缴获归公,这是元奇新军的铁律,没有如任何一之部队能例外,打完仗再跟他们集中清算。”易知足缓声道:“至于江户城.......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大掌柜打算毁掉江户城?”赵烈文一脸的错愕,上百万人口的城池,倭国两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付之一炬,着实是太令人惋惜了。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易知足道:“江户历史虽不长,却是倭国近二百多年来实际意义上的都城,既是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必须毁于战火。”

“可惜了的.......。”赵烈文苦笑着道:“学生还想着能有机会前往江户一游。”

“倭国繁华不下于江南,放在以前确实是值得一游。”易知足含笑道:“不过,现在却是没有游玩的价值了。”顿了顿他接着道:“准备下,咱们也该回上海了。”

赵烈文点了点头,前来倭国也有些时日了,也确实是该回去了,不过,这一趟倭国之旅却是让他颇觉失望,大多时间都呆在马关这个小城,想到这里,他笑问道:“大掌柜对马关似乎情有独钟?”

后世大名鼎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地,易知足能不情有独钟?不过这事没法解释,他语气平淡的道:“谈不上情有独钟,只不过是图个清净罢了。”

这话,赵烈文自然是不信的,对方在上海就直接指定与倭国谈判在马关春帆楼举行,岂是图个清净那么简单,不过对方不说,他也不好追问。

大清,京师。

夏季的京师白日就象一个蒸笼,天黑之后,暑气才慢慢消退,不少贪图凉快的老少爷们光着膀子摇着蒲扇坐在门口纳凉闲侃,当前最热门的话题自然是伐倭。

大清这些年对外扩张的厉害,可谓是频频用兵,但基本没朝廷兵马什么事,新建的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只是参与了征伐朝鲜,而且还只是从旁协助。这次伐倭却是不同,抽调了四万八旗新军,独立攻打倭国都城,自然是让人津津乐道。

十余万八旗新军和两万北洋水师,基本都是从京师及其周边府县招募的,其中又是以京师旗人为最多。

虽说废除了八旗制度,旗人这个身份已经从所有的官方文书中消失,但京师却依然有不少旗人放不下自己的身份,只不过,丧失了旗人特权的旗人如今也只是虚有其名,不再有昔日高人一等的身份。

唯一让他们还能挂在嘴边的就是军属身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子弟在八旗新军或者是北洋水师,而且新军的军饷远远高于以前,可以说家中有一人当兵,足以维持六口之家的基本开销。

天子脚下消息自然是灵通,家中有子弟远征倭国的就更为上心,四处打探消息,一到晚间就三五扎推的相互卖弄或者是打探交流。

肃顺一副寻常闲汉打扮,摇着一把折扇一步三摇的穿弄过巷径往恭王府而去,原本年少之时他也是成天在四九城闲逛的主,这些年身居高位,出入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威风八面,今儿他嫌坐轿子太闷,当然也是为了避人耳目。

一路微服而行,他时不时的停下来听街头巷尾的闲侃,一路下来,听的都是与伐倭相关的,他不由觉的有些乏味,掏出怀表看了看,见的短针已经指到九,他便加快了步伐,跟在后面几个闲汉装扮的扈从也赶紧的快步跟上。

西城区非富即贵,一家一户占地广阔,也因此显的清净,肃顺熟门熟路的抵达恭王府后门,早有人恭候着开门领了他进去,进的书房,奕訢撇了一眼他的装扮,忍不住笑道:“即便要避人耳目也无须如此装扮罢。”

肃顺拱手笑道:“聊发少年狂而已。”

奕訢随意的抬了抬手让座,而后道:“倭国可有消息?”

“大阪屠城三日,如今正在修整,准备向京都进军。”肃顺缓声道:“大军一应所需,皆由北洋水师舰队负责运输供给。”

“我那位七弟是个谨慎人。”奕訢缓声道:“伐倭之战这才开始,还早的很,不着急。”

“易国城回上海了。”肃顺道:“看样子他是想避嫌”

“他避避也好。”奕訢说着话头一转,“僧格林沁前往倭国,太后乘机掌控了西山大营,并且填补了西山大营的缺额......。”

听他话语里颇有责怪之意,肃顺苦笑着道:“僧格林沁既与易国城有旧,又与王爷走的近,在八旗新军中素有威信,断无遣往倭国的道理,谁知太后会反其道而行之,况且遣其前往倭国,理由也冠冕堂皇,压根就无从反对。”

奕訢看了他一眼,轻声道:“立宪之期已不足两年,一旦帝后反悔,咱们即便贵为宗亲也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王爷过虑了。”肃顺不以为然的道:“这些年朝野上下频频宣传鼓动宪政,各种宪政思想已是深入人心,太后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兵行险着?”

奕訢缓缓摇了摇头,道:“事关大清国运,也关乎你我以及众多官员的身家性命,再如何谨慎小心也不为过,这段时间,太后频频调换顺天府官员,颇有些异常,不可不防。”

肃顺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无论如何,慈安也不敢冒险,朝廷的新军压根就不是元奇的对手,一旦慈安敢向他们下手打破现在的均衡局面,易国城绝对会以此为借口举兵北伐,那大清还真就是离亡国不远了,连带着还会让数百万满人陪葬!

见他不吭声,奕訢冷笑道:“有多少人盯着咱们,雨亭应该清楚,就算太后忌惮,不会轻举妄动,但难保下面的人不会邀宠冒进?另外,还有不少人巴不得天下大乱!象你这般微服出行,以后万万不可,别给人以可乘之机!”

这是连元奇也怀疑上了?未免有些杯弓蛇影了吧?肃顺迟疑了下才试探着道:“那依王爷的意思......?”

“出京。”奕訢道:“咱们两人一人出京,一人留在京师,但有一人在外,太后都不敢轻举妄动。”

听的这话,肃顺不由的暗自腹诽,他是首席军机,如何能长期离京,能出京的只能是对方,过,转念想想,这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他们两人虽则是自成派系,却都是推行宪政的领军人物,不能够一网打尽,慈安不敢轻举妄动。

略微沉吟,他便颌首道:“此计甚妙,在下身为首席军机不能长期离京,王爷寻个外事借口,前往上海罢,在下留守京师。”

奕訢微微点了点头,他确实是打算离京,这段时间,他敏锐的察觉到京师的气氛有些异常,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他的身份,自然不愿意轻易冒险,目前的情况,最好最省事的法子就是他离京一段时间。

只要他不在京师,慈安就绝对不敢妄动,略微沉吟,他才叮嘱道:“雨亭独自在京不可大意,出入一定要严密防范,不可稍有疏忽,这不仅关乎你个人安危,也关乎大清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