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八十章 彻底死心

大清巨鳄 第八百八十章 彻底死心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用过早膳的慈安正打算批阅折子,就听的太监禀报,荣禄三人到了,她略微沉吟了下才吩咐道:“宣鄂安泰觐见。”

北洋水师在很多方面都承袭南洋海军,风气开放,受西洋影响颇深,上下官兵大多赞成立宪,但也不乏保皇派,荣禄三人的青岛之行自然瞒不过慈安,在证实易知足也去了青岛之后,她既惊怒又忧惧,若是北洋水师倒向元奇,不论是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必然对朝廷必然造成沉重的打击。

鄂安泰没想到慈安居然会先召见他,心里颇为忐忑,这还是他头一遭面圣,进的暖阁叩请圣安之后,他有些紧张的起身在珠帘前的毡毯上跪下,随即就听的一个甚是悦耳的声音,“青岛如何?”

“回皇太后。”鄂安泰强自镇定的道:“青岛乃元奇一大军工基地,烟囱林立,工厂众多,有二十余万之众,居民大多皆是元奇新军历年退役之官兵。”

慈安听的一楞,青岛建港作为元奇军工基地以及东海舰队基地乃是咸丰初年的事,因为青岛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再加上这些年国事纷繁,朝廷对于青岛港几乎已经遗忘了。

乍一听闻当初即墨县的一个小渔村如今已变成拥有二十万之众的军工基地,她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二十万之众!一般的府城也没有如此多的人口!

很快,慈安就反应过来,这事不难查证,对方绝对不敢在这事上信口开河,略微沉吟,她继续问道:“是易知足邀请你们前往青岛?”

鄂安泰不敢隐瞒,连忙道:“微臣等确系应易知足之邀,易知足说青岛有五艘新式蒸汽炮舰低价出售给北洋水师,让我们去验看。”

五艘蒸汽战舰就让你们巴巴的跑去青岛?当本宫是三岁孩童?慈安脸上闪过一丝怒意,

却是没有发作,而是继续问道:“验看的如何?”

“回皇太后。”鄂安泰将原本低伏的身子伏的更低一些,“微臣等没看到新式的蒸汽炮舰,但却看到了新式的铁甲舰和新式火炮。”

铁甲舰?新式火炮?慈安对于铁甲舰并不是一无所知,元奇报纸在对美利坚南北战争的报道中就提及到了铁甲舰,她有些意外的道:“元奇能造铁甲舰?”

鄂安泰奏对的这些话都是在来京的路上荣禄三人反复思虑精心编排的,见的慈安顺着话头往下问,他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语气也沉稳起来,“回皇太后,微臣等在青岛看见了至少十艘大小不一的铁甲舰。”

元奇居然拥有如此多的铁甲舰?慈安微蹙起眉头,道:“新式火炮威力如何?”

鄂安泰琢磨着她对火炮不了解,简洁的道:“以一当十!”

以一当十?慈安明显有些不相信,略微沉吟,她追问道:“易知足邀你们前往青岛就为看铁甲舰和新式火炮?”

鄂安泰连忙道:“易知足与荣军门私谈了一次。”

沉吟了一阵,慈安声音低沉的道:“你可知欺君之罪?”

“微臣不敢!”鄂安泰连连磕头道:“微臣所言,句句是实,若有半句虚言,天诛地灭!”

“暂且在殿外候着。”慈安吩咐道,待的鄂安泰躬身退下,她随即吩咐道:“致电山东莱州府和即墨县、胶州县,青岛是否烟囱林立,工厂众多,人口稠密宛如府省?着令即刻回奏。”

青岛乃元奇一大军工基地,有二十余万之众,居民大多皆元奇新军历年退役之官兵,已建造了大小不等的十艘铁甲舰,又研制出了以一当十的新式火炮,如果鄂安泰所说属实,慈安有些不敢往下想,却又不得不想。

铁甲舰在西洋各国海军中应该都算是一大利器,元奇居然拥有十艘之多,而且还有新式火炮,如此强大的海军实力和工业建造实力,朝廷要想依靠英法援助,几乎是没有可能!一旦英法得知这一情况绝对不敢明目张胆的支持朝廷,而以朝廷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抗衡元奇!

思忖了半晌,慈安才命人将常贵祥叫了进来,略微问了一下,常贵祥的回复与鄂安泰可谓是同出一辙,待的常贵祥跪安退出,莱州府、即墨县、胶州县的回奏也到了。

莱州府语焉不详,但即墨和胶州两县回复则是十分明确,青岛确系烟囱林立,工厂遍地,人口众多,繁华甚于府治莱州,且环胶州湾之土地尽数为挂千倾牌之大户所拥有,寻常士绅百姓欲抵达胶州湾亦是难事。

看着这三份回奏,慈安脸色极为难看,那些个挂千倾牌的大户不问可知必然都是元奇的人,真真是好手段,以上海广州吸引世人的目光,暗地里却处心积虑的经营青岛,不声不响在朝廷眼皮下建立了一大军工基地军事基地!

“宣荣禄——。”

冷眼看着荣禄进来叩安之后在珠帘前跪下,慈安缓声道:“令祖令父皆是为国捐躯,瓜尔佳氏累代忠义之名不会葬于你这一代罢?”

荣禄心里一惊,连忙叩首道:“微臣世受国恩,断然不敢辜恩悖主,不敢有污列祖列宗之英名。”

慈安接着道:“擅离职守前往青岛私会易知足,你做何解释?”

“回皇太后。”荣禄连忙道:“元奇半价出售五艘蒸汽炮舰,且声明是新式炮舰,微臣青岛之行,乃是应邀前往验看炮舰,事前并不知晓易知足会前往,再则,元奇素来对青岛封锁甚严,有机会前往青岛一探究竟,微臣亦甚为心动。”

慈安冷声道:“事前为何不奏请?”

“微臣是在前往旅顺巡查途中遭遇东海舰队......。”荣禄语气有些迟疑的道:“当时来不及电奏请示,又觉机不可失......。”说着他连连叩首道:“微臣胆大妄为,擅离职守,还望皇太后降旨责罚,以儆效尤。”

慈安半晌没有吭声,荣禄跪伏在地上心里七上八下,私会易知足不能定罪,但擅离职守的罪名却是一点不冤枉他,慈安若是抓住这点不放将他革职问罪,他也没话说。

就在他忐忑不安,紧张的手心冒汗之时,慈安终于开口道:“易知足为何私下约见你?”

“回皇太后——。”荣禄犹豫了下然后以一副豁出去的语气道:“易知足说朝廷向英吉利订购了大批军火,意图挑起战端,诓骗微臣前往青岛,意在震慑恐吓,让北洋水师严守中立.......。”

向英吉利订购大额军火之事堪称绝密,易知足是如何得知的?慈安愣愣的半晌说不出话来,她是真没想到,事情的起因竟然是军火贸易走漏来消息,这消息是如何走漏的?

马上她就反应过来,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这事,略微沉吟,她有些狐疑的道:“只是让北洋水师严守中立?”

“是。”荣禄连忙道:“易知足明言,之所以让北洋水师保持中立,乃是希望尽可能的避免爆发战争或者是尽量缩减内战规模。”

慈安接着追问道:“铁甲舰和新式火炮,你皆是亲眼目睹?”

“易知足安排微臣等乘坐铁甲舰并近距离观摩新式火炮实弹炮击,着实是威力惊人,非现役的风帆战舰和火炮能抗衡。”说到这里,他重重的磕来个响头,沉声道:“青岛人口众多,居民大多为元奇退役官兵,工厂工人和在校学生也都进行准军事化训练,一旦有战事,能迅速组建一支数万规模的大军........。”

慈安半晌没有吭声,元奇的兵役制度她是知晓的,八旗新军原本也打算仿效,但却因为无法落实退役官兵的安置而搁置,有些东西,就是想学也学不来,暗叹来一声,她才道:“听闻青岛有二十多艘铁甲舰?”

哪来的二十多艘?荣禄想都没想就回道:“回皇太后,微臣在青岛港湾只看见十七艘大小不一的铁甲舰,不过,据易知足透露,创办青岛造船厂的目的就是为来研造铁甲舰。

目前元奇已经能够建造排水量八千吨的巨型铁甲舰,微臣揣测,元奇已经具备建造各类铁甲舰的能力和基础,未来十年二十年,元奇海军将逐步列装铁甲舰。”

顿了顿,他接着道:”易知足还说,铁甲舰取代风帆战舰成为海军的主力战舰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大连一是一个极适宜建造造船厂建造铁甲舰的的港口,欢迎朝廷派大员前往青岛考察学习.......。”

什么考察学习,慈安一听就明白过来,这是知道她不会轻易相信荣禄三人所言,让她派大员前往青岛证实。

她心里顿时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缓缓的靠在椅背上,朝廷与元奇的差距太大了,大到来令她绝望的地步,一切的努力一切的挣扎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枉然,甚至是一个笑话!这一刻她甚至有些后悔向英吉利采购大数额的军火。

山东,青岛,沧海园。

赵烈文快步走进易知足的书房,一脸微笑的道:“军机处来电,拟派以怡亲王载垣、军机大臣冯桂芬为首的考察团前来青岛。”

正在画图的易知足放下笔笑道:“果然还是不相信,回电,我们派战舰去天津迎接。”

赵烈文连忙道:“大掌柜,是不是限制一下他们的人数,来的太多不利于保密。”

“限制一下也好。”易知足沉吟着道:“不超过十人罢,至于保密,无需担忧,不会给予他们荣禄三人的待遇.......。”

赵烈文有些担忧的道:“即便只是让他们远观,元奇能建造大型铁甲舰的消息也会散播开去。”

“咱们研造铁甲舰也不是什么机密。”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咱们在刺探西洋各国的情报,他们也同样在刺探咱们的,青岛这个军工基地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他们难以进入罢了。”

顿了顿,他接着道:“将铁甲舰和火炮适当的伪装,让他们远观即可,不准拍照,不准画图,泄露不了多少机密,若是仍不放心,再限制一下,只允许四十岁以上的三品大员前来。”

赵烈文笑道:“还是大掌柜考虑的周到。”

“打退不如吓退。”易知足道:“能够避免一场内战,就算是泄露一点机密也是值得的。”

赵烈文却是试探着道:“大掌柜是不是在青岛等候他们?”

“没必要。”易知足摆了摆手,“朝廷既然派大员前来青岛实地考察,就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晃大半个月,怡亲王载垣一行匆匆从青岛返回京师,如实的向慈安奏报了在青岛的见闻,确证了荣禄三人所言不虚,元奇在青岛不仅拥有大小十七艘铁甲舰而且还有规模极为庞大的造船厂,拥有雄厚的建造铁甲舰的实力,新式火炮也威力不俗,堪称以一当十。

慈安至此是彻底死了心,她很清楚,英法等国素来是利益至上,虽然希望通过朝廷在大清谋求更多更大的利益,但如果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们绝对会望而止步。

再退一万步说,即便是朝廷争取到了英法的大力支持,也无法与元奇抗衡到底,打仗说到底打的是钱粮,朝廷根本就没有与元奇长期抗衡对峙的本钱。

不与元奇反目,预备立宪期满之后老老实实的推行宪政,还能虚君立宪,大清国祚还能绵延,满族也能得以保全,一旦反对立宪,挑起战端,不仅大清亡国,满族亦会灭族。

决定放弃不切实际的挣扎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了慈安面前,即便是推行宪政,该选择或者是说该支持谁来组阁摄政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皇权,维护宗室勋贵和满族的利益?

组阁摄政呼声最高的莫过于恭亲王奕?和首席军机大臣肃顺,元奇会选择谁?而她又该选择谁?

她不认为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便她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有支持的权利,以她的身份地位,在距离预备立宪期满还有一年多的情况下,支持谁,谁就有更大的胜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