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八百九十四章 纵容教案

大清巨鳄 第八百九十四章 纵容教案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天津城东门外,三岔河口。

三岔河口是天津海运和漕运的必经之地,也是天津最早的货物集散地,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天津有名的商业中心之一,随着铁路的开通漕运的衰落,这里一度有些萧条,但在天津开埠之后,海运越发的兴盛,三岔河的繁华更胜往昔。

在距离狮子林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圣母得胜堂,因教堂是在原来的‘望海楼’旧址上建立的,天津人都称之为‘望海楼教堂’,这是法国人修建的天主教教堂。

紧邻着‘望海楼教堂’的则是教堂开办的一家名叫‘仁慈堂’的孤儿院,因为主要以收养婴幼儿为主,所以又叫‘育婴院’。

一辆马车缓缓的在‘仁慈堂’大门对面停下,三十出头的杜明堂坐在车里没下车,而是静静的打量着大门紧闭的‘仁慈堂’。

元奇在广州和上海都开办有规模不小的义学,主要生源就是来自各地赈灾时收容的孤儿和一些弃婴,当然弃婴基本都是女婴,这次天津赈灾,遭遇西洋教会肆无忌惮的跟他们抢生意,这事还真有些出乎杜明堂的意料。

起初他也没当回事,西洋教会开办孤儿院收容孤儿,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在各个通商口岸都有,毕竟西洋教会在大清传教不易,开办孤儿院既是做慈善也能培养教徒,可谓是一举两得,花银子奖励送孤儿来的人也无可厚非,毕竟当初元奇急于扩大义学规模时也采取过奖励的措施。

不过,在得知‘仁慈堂’收养的婴幼儿接二连三的死亡这一消息之后,杜明堂对‘仁慈堂’立刻生出来浓厚的兴趣,他隐隐觉的这个一个机会。

车门一开,一个二十多岁留着辫子穿着长衫一副士子打扮的宋子皋钻了进来,“杜兄怎的突然对‘仁慈堂’感兴趣了?”

杜明堂径直问道:“仁慈堂死了不少婴幼儿,可是确有其事?”

“有!”宋子皋干脆的道:“这段时间确实是死了不少,应该有五六十个了.......。”

杜明堂眉头一皱,“怎么回事?疫病?”

“不清楚。”宋子皋摇了摇头,沉吟了一下,他才道:“一直以来,仁慈堂收养的婴幼儿死的都挺多,能存活下来的极少,十不存一。”

十不存一?这是什么情况?杜明堂一双浓眉登时皱了起来,婴幼儿的死亡率是高,但怎么也不至于高到如此地步,“这’仁慈堂‘是不是有什么有古怪?”

宋子皋低声道:“其实很多婴儿送进去的时候,已经快死了。”

杜明堂追问道:“快死了还收?还拿银子买?”

“其实也不是拿银子买。”宋子皋道:“起初只是奖励那些捡到弃婴并将婴儿送来’仁慈堂’的好心人,以鼓励更多的好心人将捡到的弃婴送来‘仁慈堂’一来二去就变了味,见的有利可图,不少游手好闲,市井无赖或是买卖搜罗或是坑蒙拐骗,将婴儿送往‘仁慈堂’以获取奖励。”

杜明堂追问道:“快死的也要?”

“要。”宋子皋点头道:“只要是还喘气的都可以,奖励都是一样的。”不等杜明堂追问,他就直接道:“没人知道那些个洋教士是怎么想的。”

这事不仅是透着古怪,而且透着邪门!杜明堂沉默了一阵,沉声道:“查,尽快查明这些个西洋教堂的育婴堂有什么猫腻!”

‘仁慈堂’收容的婴幼儿频繁的死亡不仅引起了杜明堂的注意,也在天津逐步的散播开来,加上天津城里婴幼儿失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都将怀疑的目光对准了买卖婴幼儿的‘仁慈堂’。

城内外也是谣传四起,有说洋人吃婴儿心肝来延年益寿;有人说洋人专门挖婴儿眼珠、心脏做药引;还有说婴儿眼珠能炼水银,各种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传言跟长了翅膀一样四处传播,弄的天津人心惶惶。

恰在这个时候,乱葬岗又发现了大量的婴幼儿尸体,尽皆是开膛破肚,惨不忍睹,消息一传开,更是坐实了那些个谣传

天津县衙抓住了两个人贩子,其中一个还是‘教民’,无独有偶,天津百姓也当场抓住了一个用迷药迷昏孩子正准备拐走的人贩子,当场就扭送县衙,一审之下,三个人贩子尽皆供认是将孩子卖给了‘仁慈堂’连价格都是一致,一个孩子五块银元,而且还供出是‘望海楼教堂’华人司事王三提供的迷药。

这一来无疑是坐实了‘望海楼教堂’买卖婴幼儿的事实,不过,知县刘杰却是犯难了,他很清楚这事一个处理不好,就是丢官革职的下场,当即就上报给知府张光藻。

知府张光藻是个官场老油子,升衙细审之后心里暗暗叫苦,直接向坐镇天津管理洋务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禀报。

第二天一早,完颜崇厚就带领知府、知县提押着人犯前往‘望海楼教堂’,天津百姓一看这架势,纷纷跟随在后去看热闹或者是说为父母官们壮胆。

崇厚的本意是逼迫教堂交人,当堂审讯,与几个人贩子对质,但望海楼教堂压根就不理会,直接说教堂里没有王三这个人,崇厚既担心事情闹大不好收场,也没胆子公然强行闯进教堂搜捕,他很清楚,涉外的事情很麻烦。

交涉了一番之后,教堂一口咬定没有王三这个人,崇厚在无奈之下也只得率领一众官员衙役悻悻而去。

官员们走了,围观的百姓却没散去,毕竟是铁案如山,再则天津的百姓对于洋人不仅不怕反而还有种优越感,毕竟当年天津一战,大清可是将英法西荷联军打的溃不成军。

被那么多人堵在大门口,教堂自然不干,派出一些教民驱散劝解,双方很快就发生口角,继而相互谩骂,进而发展到相互殴打。

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毕竟是占据着主场优势,很快,汇聚到望海楼教堂的百姓就越来越多,见势不妙,教堂人员连忙紧闭大门,躲在教堂不敢出来。

围观的百姓不解气,开始向教堂里扔石头、垃圾。估计什么烂菜叶、破鞋底儿都被掷了进去,什么恶心扔什么,什么解气扔什么。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曹根生快步走进房间,朗声禀报道:“大掌柜,天津爆发大规模突发性**,数千百姓围攻法国望海楼教堂,据悉,是教堂涉嫌买卖残杀婴幼儿。”说着,他上前两步呈上电报。

看完电报,易知足脑子里立时蹦出一个名词——天津教案,略微沉吟,他才吩咐道:“密切关注!随时禀报情况。”

待的曹根生退下,赵烈文有些疑惑的道:“天津这事难道还会进一步发展?”

天津教案是颇为有名的教案,易知足印象颇深,自然清楚这事没那么简单,不过,这事也不好解释,笑了笑,他才道:“惠甫不会觉的这事很简单罢?”

这事不简单吗?赵烈文琢磨了一阵才道:“不会是保皇派想利用民意抵制洋人,继而以此做文章反对宪政罢?”

天津教案的背后有如此复杂?这想象力真够可以的,易知足当即顺水推舟的点了点头,“不排除有这个可能。”

见他赞同,赵烈文连忙道:“眼下是朝廷推行宪政的关键时期,不可掉以轻心。”

“如果真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或者是推波助澜,咱们也是鞭长莫及。”易知足缓声道:“暂且观望罢。”

天津的局势很快就进一步恶化,推波助澜的不是大清的官员,而是法国驻天津的领事——丰大业。

天主教教堂被数千百姓围着丢石头丢垃圾,虽然人员没什么伤亡,但教堂的玻璃被打烂不少,更为严重的是这无疑是在践踏法兰西的尊严,身为法国驻天津领事,军人出身的丰大业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立即派人找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让他派兵镇压。

崇厚却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儿的态度,不肯派兵。

到的下午,围在望海楼教堂的百姓不仅没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丰大业再也坐不住,率领着租界的‘救火队’怒气冲冲的赶到三口通商衙门,直接闯了进去,一见崇厚就破口大骂,并且掏出随身佩戴的手枪随手放了一枪。

见的丰大业开枪,崇厚吓得连忙躲进了房间,丰大业不依不饶的在客厅里摔茶碗、拍桌子骂个不休,崇厚只得出来好言好语的将其打法走,心里却琢磨着该怎样杀杀法国人的气焰,挽回点颜面。

此时的衙门外已经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片百姓,都是从教堂那边跟随着丰大业过来的,有看热闹的,也有威慑的意思,天津知县刘杰在闻报之后生怕出事带着三班衙役匆匆赶来维持秩序。

丰大业从衙门出来正好碰上匆匆赶来天津知县刘杰,他清楚知道这件事情都是因为这个天津知县而起,放才一枪吓住了崇厚,他又故伎重演,拔枪出来随手一枪,不曾想刘杰身边的一个长随应声而倒。

一见洋人开枪打死了人,围观的百姓登时一拥而上,将丰大业乱拳打死,连同他的随身秘书也跟着被打死,而用来装门面的‘救火队’一见这局面,立马四散逃命。

愤怒的人群随即又赶回望海楼教堂,冲进教堂杀死两个神父,把天主堂烧了;再到天主堂东边的领事馆,杀死了另一个秘书及其妻子。

彻底失去控制的人群又到仁慈堂杀死1 0 个修女,放出150 多个孤儿,然后将仁慈堂付之一炬。

整个天津城彻底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人群,见洋人就杀,连信教的教民也不放过,见教堂就烧,短短三个小时,4 座英国人的教堂与2 座美国人的教堂也被烧毁。

一直到大批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北洋水师官兵进城实行戒严,天津城才安静下来。

京师,紫禁城,军机值房,总理大臣恭亲王奕?焦头烂额的看着手中的电报,三个小时的骚乱,七座教堂被烧,二十多个洋人被杀,除了法国人之外,还有三个俄国人(被错认为是法国人),另外还有四十多信仰西洋教的教民。

他很清楚,天津这场骚乱必然震惊中外,西洋各国必然会联名抗议,这事若是不能妥善处理,直接影响大清在世界各国的形象!

只是,天津这个烂摊子,该派谁去收拾?思来想去,还是让元奇派人最是适合。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看完电报瞟了一眼站在窗口抽烟的易知足,说实在的,天津这事如此急转直下,令他心里十分震惊,多大点事,居然引发如此大的骚乱,要说这事背后没人操纵引导,他还真不相信。

沉吟了片刻,他才斟酌着开口道:“会不会是太后?”

“不太可能。”易知足转过身来,“这事针对的是法国人,若是针对的英国人,或许还有可能是太后。”

赵烈文微微点了点头,如果说要利用民意制造事端,蓄意挑起战争,英国人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法国人!等等,法国人?他眼皮一跳,该不会是易知足在背后操纵吧?

易知足哪里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缓声道:”出了那么大的事,法国人会是什么反应?”

赵烈文不假思索的道:“强烈抗议,以战争威胁!”

“这个可能很大!”易知足点了点头,“极有可能会联合英国一起出兵。”

赵烈文反应一点不慢,当即试探着道:“大掌柜该不会是在为出兵西北寻找借口罢?”

“能有借口自然更好。”易知足缓声道:“毕竟西北扩张国内有不少人是持反对态度的。”

赵烈文看了他一眼,“会不会影响普法战争爆发?”

“不会。”易知足笃定的道:“欧洲才是英法的根本......。”

话没说完,曹根生快步进来禀报道:“大掌柜,内阁总理大臣来电,希望元奇派员前往天津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