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九百三十二章 战略纵深

大清巨鳄 第九百三十二章 战略纵深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四轮马车在平滑的柏油路面上平稳的前行,威妥玛面无表情的坐在车厢里,普法战争才结束,法兰西战败,德意志完成统一,获得五十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还割占了资源丰富并且是重要工业区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可以想见的,将法兰西踩在脚下的德意志必然会迅速崛起,一跃成为欧洲大陆实力最强的军事强国,这不仅破坏了大不列颠一直以来奉行的均势政策,更有可能象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一样直接对大不列颠构成巨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大不列颠应该理智的回避与清国这个正在快速崛起的东方帝国爆发冲突或者是战争,但是清国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波斯湾,大不列颠能忍,但是南非,绝对是无法容忍的,必须向易知足晓以利害,让他放弃这种愚蠢的挑衅举动,南非不是波斯湾,大不列颠不可能容忍清国插上一脚!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书桌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三叠电报、书信和名帖,易知足慢条斯理的一份份翻看着,前往青岛一去月余,积压了不少的人事,他必须逐一甄别,按照轻急缓重来排列处理,实际上书记处已经初步的进行整理排序,他只是再审一遍。

“大掌柜。”林美莲在门口轻声禀报道:“英吉利公使威妥玛到了。”

“请他进来。”易知足吩咐道:“让行之代我去迎接一下。”

很快,易正行陪同着威妥玛缓步进了房间,易知足起身相迎,寒暄见礼落座之后,他才道:“威妥玛先生何时来的上海?”

“两天前。”威妥玛看着他道:“在收到贵国南洋海军舰队大举进驻马普托的消息之后,我就直接赶来了上海,不知是否确有此事?”

“是有那么回事。”易知足轻描淡写的道:“随着蒸汽船的发展,我国需要在东西方航线上拥有属于自己的港口以方便进行沿途补给。”

对于这个解释,威妥玛自然不会相信,他哂笑道:“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商船队再绕道好望角了。”

“苏伊士运河的航线确实能大幅缩短航程和时间,不过苏伊士运河却是掌控在贵国和法兰西手里。”易知足不紧不慢的道:“为了避免受制于人,我国依然十分重视好望角航线。”

这个解释未免也太牵强了,威妥玛也不与他兜圈子,他急于弄清楚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当即直接问道:“殿下是逼迫葡萄牙割让马普托?”

“我国与葡萄牙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怎会行逼迫之事。”易知足缓声道:“我国买下了赞比西河以南至马普托的大片土地。”

威妥玛心里猛的一紧,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该死的葡萄牙竟然私下向清国出售在南非的殖民地!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清国买下赞比西河以南至马普托的大片土地,等于是名正言顺的在南非站稳了脚跟。

沉默了片刻,他才开口道:“殿下打算在南非扩张?”

易知足听的一笑,“赞比西河以南至马普托那块地盘确实有点狭小,缺乏战略纵深,我确实有向西扩张的打算,不过,贵国也无须担心,我国对于南非的野心并不大,只是需要一个战略纵深而已,与贵国在南非的扩张不会发生什么冲突。”

威妥玛这几日恶补了有关南非的功课,一听对方要向西扩张,他十分警惕的道:“殿下是打算向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扩张?”

“金伯利发现金刚石矿的消息我已经知道。”易知足缓声道:“放心,我不会与贵国争夺金伯利的金刚石,我需要只是一个战略纵深。”

尽管对方明言不争夺金伯利的金刚石矿,威妥玛依然不放心,“殿下应该清楚,若是贵国吞并德兰士瓦,必然与我国向北扩张形成冲突。”

听的这话,易知足神情一冷,“我并无吞并德兰士瓦的野心,不过是想拓展一下战略纵深,另外,我不希望与贵国发生冲突,但若贵国执意要挑起冲突,我国也不惧,非洲那么大,我国需要的不过是一隅之地。”

见他态度强硬,威妥玛话头一转,“听闻贵国运送了大量的机器前往马普托?”

瞥了他一眼,易知足语气淡然的道:“我打算修建一条铁路.....。”

修建铁路?威妥玛心里一沉,不问可知,这条铁路定然是向非洲腹地延伸,什么只是需要一个战略纵深之地,全部都是鬼话!沉吟了下,他才道:“我想我有必要提醒殿下,作为我国商业—移民殖民地,我国对于南非极为重视,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波斯湾。”

易知足扬了扬眉头,“我可以理解为威胁吗?”

“不,不是威胁,是事实。”威妥玛放缓语气道:“贵我两国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我们也不希望两国之间因为一些细小琐碎的矛盾而爆发冲突。”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我想,我们可以坐下来磋商一下南非的势力划分范围,我的胃口并不象贵国想象的那么大。”

如果能够采取谈判的方式缓解双方有可能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那自然是好事,威妥玛满面笑容的道:“我也很赞成殿下的提议,不过,我必须向国内请示。”

送走威妥玛,易正行斟酌着道:“如果能够通过谈判将德兰士瓦纳入我国的势力范围,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哪有这种好事。”易知足笑道,“发现金矿的地方距离马普托足有千里之遥,英国人绝对不会同意将诺大一块地方划成咱们的势力范围,对于咱们来说,谈判的好处,就是便于争取时间。”

犹豫了下,易正行才道:“为了德兰士瓦金矿与英吉利开战,是否值得?”

“当然值得。”易知足道:“德兰士瓦的金矿储量之大超乎想象,比旧金山,新金山的储量总和还要大上数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只要咱们能掌控德兰士瓦的金矿,就足以动摇英吉利的英镑霸权。”

德兰士瓦金矿的储量居然如此之大?易正行愣愣的半晌说不出话来,见他发愣,易知足笑了笑,转身踱回房间,端起凉茶呷了几口,易正行随即跟了进来,道:“难道不能隐瞒德兰士瓦金矿的储量?”

“大规模的开采如何瞒得了?”

“小规模开采呢?”

“纵然是小规模开采,也瞒不住。”易知足缓声道:“德兰士瓦金矿蕴含在石头里,必须采用机器作业,布尔人不是黑人,想瞒住他们可不容易。”

“那暂缓开采呢?”易正行不甘心的道:“过的数年,国力强盛起来再大规模开采也不迟。”

“金伯利发现金刚石矿,本身就会促使英吉利加快向北扩张的步伐。”易知足缓声道:“在意识到我国欲向德兰士瓦扩张,打通德兰士瓦东面出海口的威胁之后,必然会进一步刺激英吉利加快北进的步伐,过的数年,不定金矿区已经纳入英吉利的势力范围。”

易正行道:“可以扶持布尔人抵抗英国人。”

“只有让布尔人清楚的知道国内有着庞大的金矿,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易知足道:“不要忘记了,布尔人是从开普敦一路逃离到现在这块地方的。”

易正行登时不吭声了,易知足瞥了他一眼,“害怕与英吉利开战?”

“不是害怕,只是觉的现阶段与英吉利为敌,颇不明智。”易正行斟酌着道:“父亲不是也一直说,如今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要尽力避免大规模的战争......。”

“我们可以通过扶持德兰士瓦和祖鲁王国来牵制英国人,从而达到掌控德兰士瓦金矿的目的。”易知足缓声道:“有可能会直接与英吉利开战,但为了储量如此大的金矿,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而且就算会与英吉利在南非爆发战争,也必然是数年之后的事情,不用太担心。”

说到这里,他话头一转,“小成功靠朋友,大成功靠敌人。这句话听说过没有?”

易正行一愣,迟疑着道:“父亲的意思,是要刻意树立英吉利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

“不是要刻意树立,而是本来就是!”易知足说着慢条斯理的点了支香烟,“作为世界工业霸主、金融霸主、经济霸主的英吉利本来就是每一个意图崛起的国家的敌人。

俗话说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作为一个国家,每个发展阶段都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强敌劲敌,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国家不断进步和发展。”

话才落音,赵烈文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大掌柜,胡雪岩来电,德国在欧洲几大金融市场大量收购黄金,抛售白银,白银价格快速下跌......。”

接过电报扫了两眼,易知足缓声道:“德国这是在储备黄金,为实行金本位做准备。”

大清也在储备黄金,这几年接连不断的提高金银兑换比,以此吸引西洋各国投机商源源不断的向大清倒腾黄金,如今被德国这么一冲击,甚至有可能造成黄金倒流回欧洲,但若是继续提高金银兑换比,势必进一步加大白银贬值的幅度,甚至可能引起大规模的抛售白银,对于拥有巨额白银的大清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德意志实行金本位,势必对欧洲各国产生巨大的影响。”易正行斟酌着道:“极有可能会促使使用金银复本位制的欧洲各国也转而实行金本位......。”

“到了那个时候,白银的价格必然是大幅跌落。”易知足接过话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赶在欧洲各国普遍实行金本位之前实行金本位的原因,一旦落在后面,流通量巨大的白银就会损失惨重。”

赵烈文谨慎的道:“若是咱们跟德意志竞相抛售白银,同样也会引起白银大幅贬值。”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货币贬值也不是什么坏事,陪德国人玩一把,继续提高金银兑换比,不能让黄金回流欧洲!”

听的这话,易正行连忙道:“父亲三思,白银持续贬值,必然导致物价飞涨,可能会引发恐慌......。”

“放心。”易知足缓声道:“德国人也不会无限制的降低白银价格,毕竟他们现在也需要进行黄金储备,银价过低,他们也是得不偿失,再则,欧洲现在使用金银复本位的国家不在少数,以法兰西为首的拉丁货币同盟过、北欧各国、沙俄、美利坚都是金银复本位制。

一旦德意志的白银抛售完毕,白银价格也会随之回升,毕竟受影响的不止咱们,没必要过于担心。

另外,咱们还可以借着这一波白银价格下跌的机会提高工人工薪,制定制度,规定工人最低工薪。”

提高工人工薪?赵烈文一愣,“白银贬值本就会引发物价上扬,再提高工薪,这岂非是雪上加霜?”

“雪上加霜也是没法子的事,迟早要经历这一关。”易知足缓声道:“先给银行总部去电,提高金银兑换比,略高于欧洲即可。”

待的赵烈文告退,易正行才一脸不解的道:“工人工薪这些年一直在不断的稳步提升,为何还要借这机会提升?”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虽然我国一直在不断的提升工人工薪,但相比起欧洲各国,我国的工薪还是相当低,你在欧洲多年,应该很清楚这一点罢?”

相比起欧洲各国,大清的工薪水平确实还很低,伦敦熟练工人月薪约在四英镑,而大清的工薪虽然一直在提升,目前的平均工薪也才达到七块银元,相差一倍以上,略微沉吟,易正行才道:“工薪低,则成本低,有利于增加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难道不是好事?”

易知足听的一笑,“工薪低是好事,也是坏事,不过,总的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