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九百三十六章 纵论未来

大清巨鳄 第九百三十六章 纵论未来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易正行不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外交谈判,这种奇葩的逻辑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布尔人原来属于开普敦殖民地的臣民,所以布尔人在其他地方建立的国家都属于开普敦领地,属于英吉利在海外的领地,这种逻辑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尽管觉的荒唐好笑,他却是一脸严肃的端坐着,这种场合不是他能随意开口的,他的任务是历练,需要他开口的时候,老头子自然会有所暗示或是提醒。

对于这种荒唐可笑的逻辑,易知足却是一点不觉好笑,也没有出言讥讽嘲弄,这种委婉的语气和荒唐的逻辑,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个台阶,对方明显是不希望两国在南非爆发武装冲突或者是战争。

略微沉吟,他才道:“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独立在1852年就已经获得了贵国的承认,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也在1854年获得了贵国的承认。

我国在今年已经承认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并且与两国建交外交关系,互派大使级外交代表,还与德兰士瓦签订了一系列的商贸经济条约和协定,另外还有安全保障条约。

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立宪过渡时期,所以暂时还没有公开,稍后就会在报纸上正式公布与两国的外交关系。”

安全保障条约?军事同盟?威妥玛不由的大为意外,他没想到清国不是要进行扩张吞并德兰士瓦两国而是采取承认扶持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渗透,看来,清国在德兰士瓦发现金刚石矿和金矿的消息也能确定是真的了。

这下好了,借口都不用找了,只要打德兰士瓦就能直接对上清国,不过,话说回来,德兰士瓦的金刚石矿和金矿究竟有多大,值得清国如此不遗余力的为德兰士瓦撑腰?

尽管明白知道不该问,他还是忍不住问道:“听说贵国在德兰士瓦发现了金刚石矿和金矿?”

易知足笑了笑,道:“我国在南非需要的只是足够的战略纵深,与其劳师远征,不如扶持两国,顺带还能发展商贸。”

威妥玛听的暗自冷笑,元奇什么时候改吃素了?还不是担心他们出兵干涉,这才改变策略,不过,对方不愿意说,他也不好追问,而且就算是追问也不可能有答案,他当下话头一转,“听闻贵国与俄国正在修建一条横跨欧亚的大铁路?”

“贵国消息可真是灵通。”易知足浑不在意的道:“是有这事,我国大力发展西北铁路以保障西北的安全,俄国提议连通我国西北铁路,不过,此事还没最终商定。”

还没最终商定?威妥玛也不知道对方说的是真是假,当即委婉的道:“还望殿下慎重考虑此事,俄国素来野心勃勃,克里米亚一战之后,元气大伤,可一旦舔好伤口,必然故态复萌,届时,贵国和欧洲都有可能成为其扩张的目标。”

“阁下提醒的是。”易知足微笑着颌首道:“我国乘着俄国在克里米亚战败之机出兵收复了西北广阔的领土,确实必须防范俄国人卷土重来。”

见他这态度,威妥玛也不好说什么,当即换了一副诚恳的语气道:“贵我两国分属东西方大帝国,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皆是当世屈指可数,而且有着长期友好密切的商贸往来,衷心希望贵我两国能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易知足点了点头,赞同的道:“这也是我所希望的,现在的战争,尤其是大规模的战争,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美利坚的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都是前车之鉴,我真诚的希望,贵我两国能够世代友好和平相处。”

告辞出来,上了马车,挥手告别,待的马车开动,威妥玛才轻叹了一声,“这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没有必要,还是不开战的好。”

一直闷不吭声的麦华陀开口道:“清国这是在争取时间以尽快强大起来!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顿了顿,他接着道:“要打断清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不是什么难事,清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几个城市,摧毁沿海几个工业城市,不仅能摧毁清国的工业基础,也能促使元奇破产倒闭,没了元奇,清国也就该覆灭了。”

说的倒是轻松,广州、上海,青岛、天津是那么容易摧毁的?威妥玛没心思驳斥,他心里隐隐有几分不安,在大清呆了三十年,对于这位元奇大掌柜,清国的镇南王,他自问十分了解,易知足不仅眼光长远,善于把握时机,也善于隐忍,而且十分谨慎。

这样一个人,绝对不会为了德兰士瓦的金刚石矿和金矿而冒险,而且元奇并不缺乏资金,相反元奇这些年在欧洲和美洲圈了不少的钱,只有一个可能,清国的军事实力,甚至是海军的实力都已经超过了英吉利!

虽然这个想法有些荒唐,但却是唯一能解释的通的理由,清国在染指波斯湾之后,又染指德兰士瓦,如此接连挑衅大英帝国,岂能没有底气?

书房里,易知足点了一支香烟,神情凝重的道:“如果说之前还不能确定英吉利会否挑起战端,那么现在就可以肯定,这一战已经不可避免!”

赵烈文闷声道:“是因为欧亚大铁路?”

“相比起海运,铁路运输不仅安全,也更为快捷。”易知足缓声道:“欧亚大铁路一旦开通,必然对东西方海贸构成巨大的冲击,这对于以海贸为主的英吉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另外,德兰士瓦的金矿也无法遮掩,我们在德兰士瓦大肆圈地已经引起了英吉利的高度怀疑,对于实行金本位并且极力推行英镑霸权的英吉利来说,不可能会放过近在咫尺的金矿。”

“父亲——。”易正行犹豫了下,这才斟酌着道:“孩儿窃以为,欧亚大铁路确实应该慎重考虑,俄国确实是野心勃勃,一旦强盛,必然会对外扩张.....。”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缓声道:“行之是担心与英吉利爆发战争?”

“不是。”易正行连忙道:“只要我们不放弃德兰士瓦的金矿,与英吉利开战就在所难免,孩儿担心的是俄国,西北广袤之地以及西伯利亚,我们都可以说是趁火打劫,乘着俄国虚弱之际强取巧夺,一旦俄国强盛,势必会秋后算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易知足缓声道:“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在一旁虎视眈眈,不是什么坏事。”顿了顿,他接着道:“凡事皆有利弊,重在权衡,贯通欧亚的大铁路自然也有弊端,但其利更大。

目前我对国对外贸易只有海运,主要是两条航线,一是北美,一是欧洲,基本是被英吉利和美利坚所垄断,开辟欧亚大铁路,我们的对外贸易就能从陆路延伸到东欧的俄国,甚至可以延伸到北欧和中欧、西欧诸国。

如此一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就是海陆并进,不仅能极大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也避免了遭受威胁,英吉利号称海上霸主,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一旦我国与英吉利开战,我国对外贸易就会被英吉利掐断,但有了欧亚大铁路,情况就大不一样!”

迟疑了下,易正行才道:“铁路速度并不快,从上海到欧洲需要多长时间?”

“即便不快,也比海运要快!而且也比海运安全。”易知足轻笑道:“如今主要交通工具主要是海运和陆运,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不论是海运还是陆运都在迅速的发展。

海运方面,轮船的建造技术越来越成熟,动辄数千吨,甚至是上万吨,以后还会有更大的,数万吨甚至是十万吨级的巨轮也不会太遥远。

陆路运输目前主要是铁路运输,这是无法淘汰的,而且铁路运输的发展同样很迅速,火车的速度在不断的提升,时速由最初的5公里到10公里、20公里到现在的40公里。

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不是极限,而只是一个开始,火车的速度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火车的速度可能会达到你们你们无法想象的地步,比如时速200公里、300公里。”

时速200公里、300公里!易正行和赵烈文都一脸古怪的盯着他,火车能够达到如此快的速度?那一天能跑多远?上海到京师岂非只要半天?这如何可能?还有,十万吨级的巨轮,那的大到什么程度?

见的两人一脸的惊愕,易知足笑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千万不要被固有的思维限制你们的想象力。”

“大清发展工业这三十年来,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上海、广州,简直令人不敢想象。”赵烈文笑道:“如此快速的变化,咱们本身已经有些难以跟上,更遑论如大掌柜这般想的长远。”

说着,他将话头拉了回来,“英吉利号称海上霸主,若真是在南非挑起战争,海战不可避免......大掌柜可有把握?”

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惠甫何曾见我打过无把握的仗?”

听的这话,赵烈文顿时放下心来,笑道:“无怪大掌柜敢于火中取栗,原来早就胸有成竹。”

“今天兴致好,多聊几句。”易知足随手抽出一支烟来接着烟屁股点上,“我以前就说过,当今世界是群雄并起,争夺霸权的时代,类似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不过,春秋是七雄争霸,当今世界真正有实力争夺霸权的,只有四国或者说四个地区。

英吉利自然是算一个,我国当然也算一个,剩下的两个,一个是美利坚,还有一个是俄国。”

易正行疑惑的道:“为什么会是美利坚和俄国?”

“因为战争。”易知足看了两人一眼,缓声道:“普法战争的结束和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为欧洲埋下了大规模战争的祸端,也就是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欧洲各国都会被卷进去。

战争足以毁灭一个强国,也能缔造一个强国,有了欧亚大铁路,对于欧洲的战争,我们既可以坐山观虎斗,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直接介入欧洲战争,记住一点,要想获得最大的战争红利,就必须介入战争。”

这才是修建欧亚大铁路最主要的原因?易正行、赵烈文两人不由的面面相觑,半晌,易正行才道:“不可能世界一统罢?”

“当然不会。”易知足颌首道:“战后的世界格局,可能是四极——中英美俄,可能是三足鼎立——中美欧或者是中美俄,也有可能是两大阵营对峙,一国独大,力压群雄的局面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不可能象秦国一统中国那样世界一统,不过,类似于英镑霸权的货币霸权却是有可能出现,那需要雄厚的军事实力做后盾,。”

易正行有些疑惑的看了他一眼,道:“英镑直接与黄金挂钩,能够随时兑换黄金,英镑霸权似乎并无多大实际作用......。”

“如果不与黄金挂钩呢?”易知足看着他道:“如果纸钞仅仅只是凭借信用发行,却能在世界各国通用,那会是何光景?”

易正行讶然道:“那如何可能?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易知足缓声道:“不论金本位还是银本位仰或是金银复本位,迟早都会崩溃,都会被淘汰,各国的货币最终都会实行不兑现的货币信用制度,也就是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担保的纸币。”

“绿币?”易正行脱口而出。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绿币就是信用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信用货币。”

赵烈文不解的道:“既然如此,大掌柜为何还要实行金本位,还要设法攫取德兰士瓦的金矿?”

磕了磕烟灰,易知足才慢条斯理的道:“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至少还需要一个世纪,要想推行货币霸权,首先必须有足够庞大的黄金储量,至少是黄金储量世界第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