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九百四十四章 元旦立宪

大清巨鳄 第九百四十四章 元旦立宪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捏着一份电报满面笑容的走进房间,瞥了一眼正在谈话的易知足父子俩,喜滋滋的道:“大掌柜,德兰士瓦电报,金矿已经投入开采,预计年产黄金二十五吨。”

二十五吨?易知足接过电报扫了几眼,笑道:“二十五吨折合多少盎司?八十万盎司,加利福尼亚金矿当年是什么情况?”

“加利福尼亚金矿是1848年发现的,开采的第一年,产量只有四十万盎司,1849年暴增到二百万盎司,到的1853年时,达到三百多万盎司。”赵烈文如数家珍一般随口说道:“德兰士瓦金矿第一年预计产量八十万盎司,已经远远超过加利福尼亚金矿了。”

德兰士瓦金矿储量超过加利福尼亚金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两者可谓是天壤之别,南非黄金储量号称占据全球黄金储量一半以上,这可不是吹的,易知足笑了笑,道:“南非用兵,所费不菲,况且还要长期驻兵,仅是这个产量,怕是难以服众。

再则,推行金本位已是刻不容缓,如今元奇黄金储量不足,若要尽早推行金本位,需要国人对元奇有十足的信心,这个产量尚嫌不足。”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回电,加快金矿的勘探和开采,国内竭尽所能支持南非金矿开采,明年的黄金产量务必高达百吨!”

一百吨是三百二十万盎司,真要能够达到这个产量,大清就会一跃而成世界产金大国,更为重要的是,百吨黄金以现在的金银兑换比相当于七千万两白银,这绝对是一笔极为恐怖的收入!

一年七千万,易正行心头狂跳,迟疑着道:“年产百吨,德兰士瓦金矿能开采几年?”

“这得看德兰士瓦金矿的储量了。”易知足笑道:“想来开采三五十年应该没问题。”

怕吓着对方他没敢说实话,我记的很清楚,南非南德金矿储量高达五万吨,就一年百吨的产量,几百年也开采不完,就他知道的,南德金矿不仅是世界最大的金矿,含金品味之高也是罕见的,年产量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千吨!

三五十年!易正行、赵烈文依然被吓了一跳,三五十年就意味着三、五千吨黄金!

见的两人神情,易知足暗自好笑,转移了话题,道:“冯子才提到,德兰士瓦组建军队,需要购买军火之事,回电告诫他需要格外谨慎,布尔人虽然数量不多,却骁勇善战,南非金矿开采非是一朝一夕之事,须得遏制布尔人坐大,最好是借英军之手,最大限度削弱布尔人势力。”

记录好电文,赵烈文才斟酌着道:“学生不解,为何不灭了布尔人,效仿英吉利,将德兰士瓦直接变为我国在南非的殖民地。”

易知足笑道:“我也想直接吞并德兰士瓦,不过,这不现实。”顿了顿,他接着道:“若是咱们灭了德兰士瓦,与英国人在南非的战争可能就会无休无止,英国人不仅眼馋德兰士瓦金矿,还要担心咱们在南非进一步扩张威胁他们在南非的殖民地,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再则,眼馋金矿的欧洲各国,势必也会以咱们灭了德兰士瓦而群起攻讦声讨,这有可能导致欧洲各国联合出兵南非,咱们没必要冒这风险。

留着德兰士瓦,咱们可以通过挑起布尔人与黑人的战争,不断的削弱布尔人的实力,然后扶持黑人,如此,就可以逐步掌控整个德兰士瓦,这比直接覆灭德兰士瓦要安全的多。”

“嘀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易正行连忙起身上前拿起电话,询问几几句之后才转过身道:“是恭王来电,说是立宪在即,询问父亲是否进京参与资政院正式成立大会?”

“回复恭王,我就不去凑热闹了。”易知足笑道:“届时,我会给他们发贺电。”

易正行刚放下电话,林美莲在门口禀报道:“大掌柜,胡光墉、霍启正在外求见。”

“让他们进来。”易知足随口吩咐道,心里估摸着应该是调查境外资本的事情有了眉目,自美利坚南北战争爆发以来,元奇抽调资本先后在美洲和欧洲的金融市场搅风弄雨,很是大赚了几笔,要说欧洲资本没有察觉,那纯粹是自欺欺人,对于欧洲资本前来大清,他自然是警惕万分,他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才培养起来的金融市场被欧洲资本搅弄的一地鸡毛。

胡光墉、霍启正两人进来见礼落座之后,胡光墉就直接禀报道:“经过这些日子的暗中调查,确实有大量的欧洲资金流入广州上海两地,粗步估计,数额应该在一千万英镑左右,而且还在持续的大量流入。”

霍启正接着道:“股市企稳反弹,流入股市的外资并不大,以属下猜测,对方应该是在等待机会......。”

等待什么机会?南非战争爆发?等的股市大跌之后再乘机入场?易知足点支香烟没吭声,看来,对方是算准了大清不会放弃德兰士瓦的金矿,而且对于大清打赢南非这一仗有着十足的信心........不对!

不对,除了寥寥几人之外,能会对大清在南非之战充满信心?欧洲资本怎会对大清充满信心?真要如此,英吉利也不会贸然向德兰士瓦宣战!

这事有蹊跷!磕了磕烟灰,他才沉声道:“流入股市的资本真的不大?”

迟疑了下,霍启正才道:“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确实不算大,估计在四、五十万英镑左右,大都是低位时吃进的,咱们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也不敢深入仔细打探......。”

胡光墉帮腔道:“一般资金过大,都是通过大大小小的经纪行和经纪人分散入市,以免暴露,而经纪行和经纪人对于客户的也是严格保密,一般手段很难查。”

顿了顿,他接着道:“属下窃以为,欧洲资金在英吉利向德兰士瓦宣战之际大规模流入,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一是打击广州上海股市,一旦股市崩溃,爆发大范围金融危机,元奇必然无力顾及南非。再有就是赚钱,资本逐利,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必然是为利润而来。”

赚钱?如何赚钱?赵烈文一脸不解的道:“欧洲那些银行家总不会认为咱们大清能够赢得南非的战争吧?”

易知足沉声道:“金银兑换比!”

“大掌柜明鉴。”胡光墉点了点头,“德意志实行金本位之后,欧洲的金银兑换比已经稳步回落,如今已经回落到1:20,但我国的金银兑换比依然维持在1:22的高位,流入广州上海的英镑都尽数兑换成了白银。”

赵烈文愕然道:“英镑可以自由兑换黄金,他们如此好心,促进我国推行金本位?”

“他们哪里是好心!”易知足冷声道:“他们是想引起大规模大范围的挤兑风潮!”

“还是大掌柜看的透彻。”胡光墉接过话头道:“他们源源不断的大规模兑换白银,一旦爆发战争,必然引起恐慌,从而引发大规模大范围的挤兑风潮,届时,股市同样会因为爆发战争而大跌,两下里一冲击,必然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赵烈文倒吸了口冷气,“一石二鸟之计?”

“不错。”胡光墉点头道:“确实是一石二鸟,既能引发挤兑,又能打压股市,而且他们还能稳赚不赔,将白银运回欧洲他们也能稳赚一笔,若是咱们为了应对挤兑向他们兑换白银,他们还能坐地起价。”

房间里登时一片安静,欧洲资本这不是阴谋,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这是看准了大清这些年为了兑换黄金,不断提高金银兑换比而导致白银外流严重。直白的说,这纯粹是拿黄金砸人,你要吸纳黄金,就让你大量吃进,吃到吐出来为止!而一旦往外吐,这损失就不是一般的大!

见的没人吭声,易正行开口道:“主动降低金银兑换比如何?”

“没必要。”易知足哂笑道:“主动送上门来的黄金,哪有往外推的道理,继续吃,我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资本。”

赵烈文迟疑着道:“不担心挤兑?”

“担心什么?”易知足沉声道:“只要咱们及时打赢这一仗,就能稳定局势,没什么好担心的。”

听的这话,易正行担心的道:“战争未知因素太多,尤其是海战,如此,会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压力是有,但不会太大,不用担心。”易知足说着看向胡光墉,“就佯装没有察觉,由着他们折腾。”

胡光墉神情有些凝重的道:“大掌柜,对外放贷是否暂时停止......?”

这是担心对方大额借贷,应景的时候再大肆挤兑,易知足略微思忖才道:“眼下临近年尾,若是停止放贷,必然会引起各种猜疑,甚至是引发恐慌,不过,放贷越多,应景的时候挤兑的压力也就越大,提高利率罢,控制放贷规模。”

虽则是暗流涌动,但表面上却是风平浪静,因为易知足的有意误导,朝野上下都认定大清不会为了一个金矿而与英吉利在南非爆发战争,随着股市的强劲反弹,挤兑的情况也迅速平息下来,元奇银行突然提高放贷利率,朝野上下也没引起什么反应,倒是证券市场颇为敏感,强劲反弹的势头顿时为之一挫,股指开始掉头向下。

转眼便是1872年元旦,已经亲政的大清皇帝祺祥颁布谕旨明谕天下,正式宣布大清虚君立宪,同时还颁布了《大清宪法》。

同一日,京师资政院正式挂牌成立,各省府县三级咨议局也纷纷挂牌成立,大清朝野上下一片欢庆,上海自然不会例外,所有衙门、学校、工厂都放假三天庆祝,不论旧城新城都沉浸在喜庆之中,江苏咨议局门口鞭炮声不绝于耳,各种欢庆活动层出不穷,比春节和元宵还要热闹几分。

这年头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百姓们因此也更喜欢看热闹,平时里难得统一放假的宝山工人,在校学生都齐齐涌到上海接头,上海的几条大街尽管宽阔的不像话,也依然被挤的水泄不通,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尽是人头。

易知足却是安静的呆在镇南王府里,这种情况下,除非是非常必要,他一般是无法出门的,主要是安保的难度太大了,一旦被人认出,那绝对是灾难。

着人发了几封贺电之后,他便返回后院陪着几位妻妾打马吊,这是上海上流社会新流行开来的娱乐,不过,比之后世的麻将,现在的麻将牌有些小,不过材质却是没的说,低挡的骨牌,高档的用象牙、玉石精心雕刻制作的,自然也就不会大。

易知足平素里根本没时间打麻将,况且这年头的麻将也复杂,陪着几个妻妾,他纯粹是送财童子,几个妻妾都是心花怒放,一家人正玩的开心,一个丫鬟怯怯的进来禀报道:“王爷,赵先生来报,说是肖明亮求见。”

一听肖明亮来了,易知足笑道:“他倒是会挑日子来。”打完一局之后,他才笑着起身,“你们先玩着,一会我再来陪你们。”说着,他扫了一眼屋子里的几个丫鬟,道:“今日立宪,普天同庆,都有赏,所有丫鬟小厮杂役等,一律赏一个月月例。”

听的赏一个月月例,屋子里几个丫鬟顿时大为欣喜连忙行礼齐声道:“谢王爷赏。”

易知足一笑,摆了摆手缓步出门,出的门来一眼瞥见林美莲站在院子里,他不由的有些意外,走到跟前才笑道:“不是去逛街了?”

“街上到处是人,大小商铺也是人满为患。”林美莲笑道:“所以就早些回来了,不想却在门口遇见肖明亮。”

易知足听的一笑,“我正奇怪呢,赵先生也是一早就出门会友去了,怎的回来如此早,原来是你。”

林美莲笑道:“老远就听的里面欢声笑语,属下可不想做恶人,只好借了赵先生名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