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九百九十八章 恩威并济

大清巨鳄 第九百九十八章 恩威并济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奕?心里是倾向于于交换的,因为他很清楚,朝廷虽然拥有德兰士瓦金矿的二成股份,但却不可能拿到分红,至少在十年八年之內不用想,因为朝廷向元奇的巨额借贷都是以金矿分成作为抵押的。

听的伍长青的判断,他很是有些意外,连忙问道:“果真如此?”

伍长青笑了笑,才道:“德兰士瓦金矿的二成股份,可以说是元奇白送给朝廷的,王爷就没想过,元奇为什么要白白送给朝廷二成股份?”

听的这话,奕?、肃顺都是一愣。易知足当初送给朝廷二成南非金矿的股份,是打着需要朝廷倾力支持的幌子,可实际上南非一战,根本就无须朝廷协助,不论是海战陆战元奇都占据压倒性的优势,那二成股份确实可以说是元奇白送的。

迟疑了下,肃顺才道:“易国城当初白送南非金矿的两成股份难道就是为了今天的交换?”

“难道不是?”伍长青反问了一句,这才缓声道:“南非金矿的二成股份好送,因为当初面临一场难以预料胜负的一场战争,元奇上下没人敢反对,但元奇投建的大型厂矿企业的股份可不是那么好白送的,易国城即便是元奇大掌柜,也不得不顾忌元奇上下所有股东的反应。”

奕?疑惑的道:“易国城处心积虑的白送元奇投建的所有大型厂矿企业的三成股份给朝廷,目的是什么?”

“那的去问易国城了。”伍长青道,顿了顿,他接着道:“北方这场罕见的大灾才开始,元奇在各省就投建了多少大型的厂矿企业?这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元奇对于在各省投建大型厂矿企业早就有充分的详细的周密的计划,再则,元奇已经拉开了全面推动工业化的序幕,眼下,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为什么我说元奇现在和以后投建的大型厂矿企业的三成收益以后会远远超过甚至数倍于德兰士瓦金矿的二成收益,就是基于这两点判断,金矿的收益有限,元奇投建的厂矿企业却是持续不断的,有可能是上百家或者是数百家。”

奕?看了肃顺一眼,默默的递过去一支香烟,元奇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在辽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成立了数十家厂矿企业,要说之前没有详尽的计划和准备,显然是不可能的,矿藏的勘探,厂址的选定,交通运输等等因素都是事先必须考虑的。

持续四五年的大旱这才是开始,后续元奇肯定还会陆续投建厂矿企业,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元奇也不会提出这个交换,此举明摆着的是要朝廷倾力支持元奇推行全面工业化。

良久,奕?才开口道:“这不是小事,须的召开内阁会议与众国务大臣商议。”

伍长青点了点头,“这事牵扯甚大,王爷最好是能亲赴上海与易国城详细谈谈........。”

略微沉吟,奕?才道:“此事虽大,但却不急,当务之急是须的先向朝野上下表明朝廷的态度.....。”

次日,光绪明发谕旨,指出大清欲富国强军,必须优先发展工业,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各省以及地方府县士绅不能为一己之私利而反对、阻扰发展工业,所有反对发展工业者皆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同日,奕?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在报纸上公开声明,所有反对和阻扰发展工业的州县,一律取消赈济钱粮,州县主官一律就地免职。

最近一段时间,北方各省舆论一直在指责和攻讦元奇借赈灾之机大肆招收工人,严重破坏北方各省农业,甚至有报纸直言元奇居心叵测,谁也没想到形势会如此急转直下,元奇没发声,朝廷居然以少有的强硬态度力挺元奇,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第二天,《京报》在头版刊载了一篇文章《论欧洲各国圈地运动》,文章详细介绍了欧洲各工业强国以国家法令强制将农民驱离土地的圈地运动,公允的客观的评价了圈地运动对发展工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文章同时也明确指出,圈地运动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场灾难,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其实质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欧洲各国发展工业奠定了基础。

文章最后高度肯定了元奇以提高工薪,利用灾荒等举措吸引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工厂转化成为工人的做法,要远比欧洲各国的圈地运动更为温和。文章的署名赫然是爱新觉罗.奕?。

这篇文章实则是肯定了元奇变相实行圈地运动的说法,但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如果反对这种温和的圈地,则势必逼迫大清仿效欧洲各国采取强硬的血腥的措施推行圈地运动。

同一日,《沪报》头版也刊载了一篇文章——《农业革命》文章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农业机器诸如耕田机、播种机、割草机、收割机、脱粒机、抽水机、磨面机、碾米机、轧花机、榨油机等等。

层出不穷的农业机器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大规模的农庄,传统的农业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革命——农业机械化,大量的农民正逐步被农业机械取代。

文章最后还指出,上海农业机械厂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出售,而且元奇正逐步在各省投建大型农业机械制造厂以迅速推广和普及农业机械,并且还顺带介绍了十多种农业机械。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赵烈文放下手中的报纸,笑道:“这几篇文章可谓是恩威并济,一边是告诫地方士绅不得反对发展工业,不得反对阻扰招收工人,一边又给他们指了条明路,可以用农业机械弥补劳力的不足。一旦灾荒之后,农业机械的销售必然会迎来一波**,实实在在的一举两得!”

李鸿章犹豫了一下,才道:“这些个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修,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罢?”

“那是自然。”易知足点了点头,“对于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来说,购买一批农业机械再养几个专业技术人员,其收益要远比将土地租出去收租子高得多,可以说能轻松将收益提高数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