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是你们逼我成巨星的 > 第三百零六章 金色的鱼钩

是你们逼我成巨星的 第三百零六章 金色的鱼钩

作者:巫马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4:33:0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酒是二锅头。

入口很辣。

顺着嘴流进喉咙,周洋只觉得嗓子发烫,同时呛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对于本来就很少喝白酒的周洋来说,二锅头实在是重口味酒。

但似乎老人们特别爱喝这一口。

特别是那位名叫老杨的独臂老人,稍稍熏了一下味道,便沉浸其中,只见表情非常享受地小酌了一口。

“老杨你还是那么斯文……”

安筱的爷爷名叫安剑武。

谁都想不到,这个笑眯眯,看起来慈祥无比,像是邻家老大爷的老人竟然是十三岁投军参加抗日、内战、抗美援朝、指挥过对越反击战、华印边境反击战,甚至建国的那一刻,他是站在伟人边上,永远被留在画中的那一小撮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人,更是当今活着的两位元勋之一。

这是方才做菜的时候,看周洋懵逼的时候,唐笑小声跟周洋说的。

周洋这种小人物,何曾接触过这种阶级的人?

对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又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到他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给这样牛逼的老人写剧本,万一写得不好,这不是……

“首长说笑了……”独臂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要是这酒有当年的味道……”

其实真正的二锅头喝完是不会感觉特别辣,也不大容易上头,只会感觉特别劲爆,但两位老人似乎并不喜欢喝那种精酿的。

冰天雪地的那一年,一口烈酒,不但能驱散严寒,更让人振奋精神,催生艰难前行的动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以后,周洋听到两位老人们聊起了很多故事。

不知不觉聊起了曾经的那段岁月,聊到了爬雪山,过草地时候的光景,也聊起了指导员。

“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什么能吃就吃什么,炊事班长看到我们几名小同志饿得实在走不动,就把装粮食的口袋翻过来,用水淘洗,煮成“米汤”给大家喝,那碗几乎没有米的“米汤”,把奄奄一息的我和战友从生死边缘救过来……”

“遇到水的时候,就算知道里面有鱼,我们也无能为力……”

“我当时没力气蹚进水沟捉鱼,即使有力气,也不敢下去,曾经好多战友陷进这样的水沟,再也没出来了……”

“后来,老班长想到了身上的那根缝衣针……”

“……”

酒微熏。

杨老看到桌上的那一条,顿时鼻息酸涩,眼圈不自觉就泛红。

纵然已经是和平年代,物质丰足,但回忆到那些年的情景,也依旧泪眼婆娑。

生死边缘活过来的人,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那是爬雪山过草地的岁月。

周洋听得鼻子酸涩,这个和原先类似的世界,有着类似的历史,也有着那一批在艰苦岁月中,步步前行的先驱者。

听着听着……

他突然依稀间想到了原先世界,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小学课文。

(这篇课文的原作者存在两个争议,据【工人日报】1959年8月1日版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杨旭先生。据华夏军网相关报道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陆定一先生。)

当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以后,周洋竟觉画面越发清晰了起来,甚至课本里的大部分文字,周洋都记忆犹新。

那篇课文有两千多字,周洋上小学的时候曾对这篇课文非常恐惧,因为这篇课文是班主任特地强调,必须要全文背诵。

后来这篇课文实在是有些长,除了少部分记忆好的孩子能背诵以外,其他孩子磕磕碰碰了半天都背不出来,最终,班主任老师这才允许这篇课文可以拆成一段段背诵,但是拆成的那一段段,必须具有完整性。

当时的周洋也被这篇文章折腾得死去活来,后来,等到周洋小学毕业没多久,听说这篇文章被改版并且删减,换成了《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那个时候……哎……”

杨老叹了一口气,又喝了一口二锅头,心中分外感触,抹了抹眼泪以后,目光看着屋外的天空。

夕阳已经西下。

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虚空,光芒透过云层,照耀在这片大地上。

周洋低着头。

脑海中一度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身处于这个世界,还是原先的那个世界。

仿佛一切都像是一场无比真实的梦想,甚至都觉得自己还在梦中尚未苏醒。

在场的所有人似乎都被情绪所感染,最终怅然若失。

“安总……”

“嗯?”

“这个世界的小学课本里有《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吗?”

安筱听到周洋这个问题以后,迟疑了一下,似乎陷入了回忆,最终摇摇头:“应该没有,这篇课文是什么内容?”

“就是……跟杨老说的那样的内容。”

“哦,确实是一个让人感慨的年代。”

“是啊。”周洋低着头,脑海中那篇课文的记忆随着杨老的声音,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

“小周,你们又在说什么悄悄话呢?”

“爷爷,周洋刚才跟我说了《金色的鱼钩》……并询问是否可以将杨爷爷的故事,编入小学教材里面。”安筱看了一眼安剑武,随后又看着杨老。

杨老愣了愣,随后又错愕地看向安筱:“你的意思是……”

“杨爷爷,很多故事,我觉得应该被纪录下来,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正因为和平年代,所以更要警醒,和平从来都是来之不易的,但愿朝阳长照我土,勿忘烈士鲜血满地。”安筱说出了这番话。

“小周,你打算怎么写?”当安筱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杨老并没有回答,而安剑武安老爷子则看着周洋,目光带着些许好奇。

周洋突然很紧张。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紧张,甚至有那么一丝的压迫感。

安志斌目光依旧有些冷冰,唐笑则是鼓励,杨老则依旧有些错愕。

周洋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杨爷爷,我能用……您的口吻,复述您的话吗?”

“好。”杨老愣了愣,随后下意识地点点头。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

开头的那一段话,周洋实在是太熟悉太熟悉了。

他读了不知道多少遍,也背诵了不知道多少遍,曾经被班主任折腾得深恶痛绝的他,此时此刻竟觉得感触颇深,鼻息间竟涌出阵阵酸涩感。

那是,那个时代的记忆。

杨老听得愣住。

本来稍稍好的眼圈,顿时再次泛红了起来。

曾经的一幕幕,仿佛在眼前如清风一般拂过,那些记忆中的人或事,开始变得很清晰,仿佛触手可碰。

他下意识也跟着站了起来。

安筱也闪过一丝震惊。

周洋说出的很多内容,都是杨老并没有讲过的,甚至那个“老班长的具体模样”,杨老都不曾描述过。

唐笑和安志斌两人也是难以置信地看着周洋。

周洋的声音很温和,说这么一段段描述故事的时候,仿佛是当事人亲眼见证了一幕幕,又仿佛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自述。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当周洋看着天花板,念出这一段的时候,杨老眼圈越发的红了,再次抹了一把眼泪。

“杨爷爷,纸巾……”

“没事,没没事……”

杨老并没有接过唐笑递过来的餐巾纸,而是用那只手摸了摸眼眶,心中难受得紧。

那一段段故事,仿佛就在昨日,是那么的清晰……

那些战友们的喜怒哀惧,一幕幕地在他眼前呈现,虽然时间已经过了几十年,沧桑岁月变幻,但音容却依旧在耳畔响过。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周洋眼圈也开始微微泛红,不知道是因为原先的那一段记忆,还是因为课文里的这些内容。

明明是很简单的文字,却充满着复杂的情感,跃然纸上的内容,到底充满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遵循着记忆念叨着,有些曾经背下来,却模糊的内容,周洋不自觉添加进了自己的描述内容。

两千多字的课文,竟是异常的顺畅……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周洋念着念着。

不知怎的,眼眶也湿润了。

当念头最后一句的时候,全场一阵寂静。

寂静持续了许久,许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