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之宅行天下 > 第二章 建安五年,多事之秋

三国之宅行天下 第二章 建安五年,多事之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9:4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二章 建安五年,多事之秋

时赤壁之战后,曹军受挫,退至荆州江陵,二度来到了这座城池。

去时大军数十万,回时寥寥数千人……

当然了,其中自有夸大之处,总体说来,得以返回的曹军,四、五万还是有的,然而在这其中,尚能再战,且愿意继续留在军中的,却确确实实只有数千人了……

曹军并未入城,或许是无颜入城,亦或是无力入城,亦或是出于其他原因……

蔡瑁遵照曹操、江哲的意思,征招民夫在城外东面建了一座军营,这在以往,显然是看不到的……

营寨三日乃落成,随后,熙熙攘攘而来的败军入驻其中……

或有断臂的,或有瞎目的,或有伤重难起的,数万败军一声不吭走入营中,场面很是凄凉。

虽说在此战之前,疫病之事后,江哲便对众人说起过,众曹军心中早已有了准备,然而待眼下亲身遇到,他们还是倍感失落……

败了!终究败了!

虽败在天时,然总归是败了……

古人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确实有理!

次日,江陵城外军营中爆发兵变,规模倒不是很大,仅仅是数百战败士卒与当地荆州守军起了冲突,理由也显得有些可笑,不过是当地荆州守军望曹营押运米食时,两方起了嘴角,其中,有一名荆州守军冲着一名失去右腿的曹兵骂了句,“瘸子事多……”

还没等那名躺在草榻上的曹兵回过神来,顿时,营内有些曹兵自是心中憋屈,无从发泄,当即气得面色通红,抽出战刀,将那名荆州守军砍成肉泥,在其余众多前来运粮的荆州守军面前……

于是乎,这事上升为械斗……

短短一盏茶光景,营内已有百余名荆州守军与百余曹军败卒加入了混战,待得蔡瑁闻讯赶来时,事已糜烂,营内嘈杂不已,千余人互相厮杀,难以罢手。

蔡瑁二话不说,一面将此事禀告曹操,一面从江陵调来三千守兵,勉强将两方拆开。

等了半柱香,没等来曹操与江哲,倒是等来了曹纯,以及三千虎豹骑……

“曹将军,敢问曹公与司徒……”

那曹纯淡淡望了一眼营中乱局,皱眉说道,“主公头疼病犯,此刻卧病在床……主公吩咐了,这事蔡将军酌情处置便是!”

“酌情处置?”蔡瑁一脸惊讶之色,继而问道,“那司徒呢?”

“司徒啊……”曹纯微微叹了口气,摇头说道,“这段日子,司徒不曾有几夜睡好,昨日照着主公的意思,在城中小歇,这事,主公不曾告知司徒……”说着,曹纯走上前去,冲着两拨人吼道,“还有谁敢动手的?给我放下手中兵刃!”

摆着三千策马而立、面色冷然的虎豹骑在旁,只听一阵‘叮铛’之响,两拨人相继低头弃了手中兵刃。

酌情处置?怎么个酌情处置法?

蔡瑁苦笑一声,与蔡仲、蔡和商议了一番之后,终究决定,两方各做处置,荆州守军重罚,曹军轻罚……

对于那些骂自己‘小人’的荆州守军,蔡瑁无动于衷,心中却是冷笑:也不看看眼下是什么时候,愚蠢!

确实,眼下是什么时候?

眼下正是曹军鏖战赤壁罢、黯然撤军、曹操急欲提高军中将士归属感的时候!

果然,在听闻蔡瑁将‘重犯’数十人当场斩杀之后,曹操一脸平淡,军中将领,自是激气不已,若不是蔡瑁率先动手,若是叫闻讯而来的夏侯惇动手,恐怕此事……嘿!

待得醒来的江哲听闻此事,暗暗一叹,当即下令闭了寨门,遣回众荆州守军。

然而此事,却还没完……

三日后,营中又生事端,一名曹军都伯来到后军李典处,要求退出军中,随之而来的,便是数以千计的曹兵……

虽说李典也是知道,军中要行整编之事,叫难以再复作战的伤残士卒卸甲归田,可这并不包括眼前这位四肢健全的都伯啊?

望那数千人的行伍中,亦有不少无病无伤的曹兵……

堂堂一将军,竟被自己麾下数千人堵在帐外,这事,好笑么?可怒么?

李典并不觉得好笑,也不感觉愤怒,仅仅是叫人将此事禀报了曹操与江哲,毕竟,就算他是将军,此刻也无权、也不敢对此作出定夺……

得问此事,曹操并不感觉意外,因为江哲、郭嘉、荀攸对此早有预料……

待那些意欲退伍的曹兵望见曹操并江哲、郭嘉、荀攸一干人走来时,百余名四肢健全的西征军将士,悄悄退出了,随即,便是东征军……

最后,站在曹操面前的,唯有三、五千人……

望着那些低着头,不敢抬头望向自己士卒,曹操心中并不觉得气氛,反倒是倍感凄凉,暗暗一叹,大吼道,“我曹军将士们,抬起头来!”

众曹军惊疑抬头,却见曹操深深一记大礼,沉声说道,“诸位将士并未对不住我曹操,反而是我曹操对不住诸位……赤壁恶战,何等惨烈,然我四十万曹军,无有一人投贼,曹操心感荣哉,若不是诸位,曹操岂能立足于此?请受曹操一拜!”

“主公!”众曹兵惊呼一声,眼睁睁望着曹操又行了一记大礼。

“诸位俱是我军中好儿郎!”大声喊了一句,曹操回顾身旁李典,略显叹息道,“曼成,从后军军需处,将运至的军饷取来,或有我军欲归其故乡,除犒赏、抚恤外,另发一万钱路费……”

“一万钱?”李典瞪大眼睛,反观身旁众将,亦是一脸惊色。

要知道,普通士卒的军饷,仅仅是两千钱而已啊!

无视李典的惊呼,曹操回顾望着面前众曹兵,歉意说道,“诸位不惜性命助我曹操平世间战乱,可惜时不与我等……曹操别无他物,仅以此微薄,解心中不忍,要我说,我军中健儿,皆是天下豪杰,岂能区区万钱可比?然,近年兵事连连,曹操无甚闲钱,亦不忍苛刻百姓,唯有……唯有叫军中诸位将士……唉!请再受曹操一拜!”

“主公不可!”随着一连串的惊呼声,众曹兵面色激动,梗咽喊道,“曹公待我等,无以复加,若是我等尚可复战,定要助曹公平定此乱世……”

“曹公!”

于是乎,又有一批身体健全的曹兵悄悄退出了行伍,剩下的,确确实实是四肢不全,难以再复战事的……

“好家伙,”远远望着那处,司马懿低笑对身旁贾诩说道,“三拜,外加区区万钱路费,便叫此些将士……嘿,此事多半是司徒主意吧?”

“哼!”只见贾诩冷笑一声,低声说道,“莫要以为天下皆同你一般,居心不良!司徒可是真心发放路费……区区万钱?除去犒赏、抚恤,军中本就已无闲钱……换做是你,嘿!另外,曹公能听得司徒善言、屈颜如此,方真是天下英雄!”

“嘿嘿!”司马懿嘿嘿一笑,低声说道,“说得好听,亦不过是收买人心罢了!”

闻言,贾诩淡淡瞥了一眼司马懿,抚须不语。

此刻的曹操,当属说一不二!

不过半个时辰,众曹兵面前,已放满无数木箱,而在木箱之内的,尽是暗黄略显无光的铜钱……

望着那些铜钱,众曹兵呼吸有些沉重……

“发钱!”曹操挥手喊道。

只见李典皱皱眉,犹豫地望了眼那些木箱,挥了挥手,当即便有数员军中小校并数百众位将军亲兵,逐一发放犒赏、抚恤,以及那万钱的路费……

就像司马懿说的,不过是区区万钱罢了……

然而便是这区区万钱,带给众曹兵的冲击,却是无以复加……

“到你了!”一名亲兵抬头望着眼前的同泽,随即便望见了他空荡荡的右臂,低声说道,“兄弟,别愣着,过来领钱……”

“唔!”那人应了声,走前一步,却见那名亲兵抬头望了眼那人铠甲式样,一面取钱,一面说道,“什长职位……犒赏,这些,这是抚恤,外加万钱路费,好了,在这里了,可要点点清楚?”

“……”望了眼那亲兵拎着的钱袋,王二张了张嘴,默然接过,转头一望,却见不远处,已升至都伯的陈二狗正一脸难舍地望着自己。

嘿!当初只想着赚些军饷便借故退伍,谁能想如今……

王二缓缓抬手,却并非是接那钱袋,而是拭了拭眼角的湿润……

那亲兵倒也不急,其余曹兵亦是不急,静静望着王二深深叹了口气,望了一眼自己空荡荡的右臂,缓缓接过钱袋……

“下一个!”

“……”

“伯长职位……”

那沉甸甸的钱袋,便如同王二眼下的心情,一掂钱袋重量,便知其中丰厚,若在平日,王二早已咧嘴大笑了,而眼下……

或许是因为这钱是用自己一条手臂换来的,或许是因为将要离开军中……

自嘲着摇摇头,王二忽然望见面前多了一人,抬头一望来人,苦笑说道,“怎么,过来看我笑话不成?”

“哪里敢,”来人正是陈二狗,只见他一面与王二并肩走着,一面诚恳说道,“若不是王哥,眼下站在那的,恐怕就是我了……”

“呵,”王二淡淡一笑,摇摇头说道,“谁叫王哥我是你小子手下什长呢?”

“并非如此吧,”陈二狗微微一笑,忽而抱拳正色说道,“王哥救命之恩,小弟不知今生是否能报。但得王哥有何差遣,小弟力所能及,义不容辞!”

“得了,”掂了掂手中钱袋,王二下意识想拍拍陈二狗肩膀,却猛地面色一变,继而微叹说道,“虽说不是衣锦还乡,总好过战死在外,这样也好……”

“……”

抬起头来,王二转头正色说道,“记住了,二狗,活着,才能做得都伯职位,若是不慎伤残,你便只能像我这般……”说着,他掂了掂手中的钱袋,继而说道,“再若是死了,便要劳其余兄弟,将你抚恤、犒赏,以及骨灰送回乡中了……”

“王哥的意思,小弟明白了!”

“明白就好,”自嘲一笑,王二上下打量着陈二狗身上铠甲,忽而笑道,“还挺合身,不错,人模狗样……”

“王哥别取笑我了……”

“得了,既然做了都伯,抽空改个名,二狗二狗的,总归不好!”

“唔!”

“那……那我就……”

两人一阵沉默。

而就在此时,营中却传来一人大喊。

“诸位领了钱的弟兄且莫要离营,主公传来话来,欲在江陵城外立一座‘万军冢’,以告慰我战死将士在天之灵,盼诸位缓离几日……”

“理当如此!”还不待那人喊完,附近曹兵大声回道。

“万军冢么?”王二淡淡一笑。

“弟兄们,方才从曹公身旁亲兵弟兄口中得知,曹公欲在万军冢上立一巨碑,将此战我军所有将士名讳记载于碑上,流传于世……”

“所有?”王二愕然回头,黯然的眼神闪过一丝光亮。

“当真?”

“竟有此事?”如王二这般,营中顿时热闹起来。

而与此同时,曹操与江哲、郭嘉、荀攸一干人早已悄悄离开,入了营中帅帐。

听闻营内猛地传来一声欢呼,江哲微叹说道,“我等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守义之策好是好,”摇头晃脑望了一眼江哲,郭嘉笑道,“不过守义,这么一下,可不下于许都一载的税收啊,更连累主公……”

“奉孝此言差矣!”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曹操,只见他打断了郭嘉的话,微笑正色说道,“损操区区颜面,得以叫麾下将士宽心,别说三拜,便是三十拜,三百拜,那又如何?”

“哈哈,”郭嘉哈哈一笑,拱手拜道,“主公真明主也!”

曹操自得地一抚胡须,笑着说道,“守义妙思,如此巧妙便安抚了将士心中怨愤……”

“不止如此哦,主公,”轻笑一声,荀攸温温说道,“在下以为,此事之后,主公贤名当四海皆知,人人慕投我军,我军凝……凝……”

“凝聚力!”江哲淡笑说道。

“对!”善意地望了眼江哲,荀攸继而说道,“就如守义先前说的,我军凝聚力更强!”

“不错!”曹操一拍面前桌案,忽而说道,“万军冢之事,自有蔡瑁等人督造,不过是祭文……操不善于写这类祷文,守义、奉孝、公达?”说着,曹操将视线放在江哲身上。

“哲不善于此事呀!”江哲面上有些难色。

也是!守义善于的是军事、内政!曹操恍然,随即又望着郭嘉。

“别别,在下亦不善于此事!”郭嘉连连摆手。

确实,奉孝亦是……

苦笑着,曹操终于望向了荀攸……

“这个,”只见荀攸满脸为难,犹豫说道,“在下不曾写过呀……”

张张嘴,曹操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筹措半响,忽而说道,“陈琳何在?”

“此人尚在许都……”郭嘉讪讪说了句。

“那这……”嘿嘿一笑,曹操不怀好意的眼神在江哲、郭嘉、荀攸三人中来回扫视着,却见三人凝神望着自己,当即面色微变,咳嗽说道,“或有人讹传操精于文辞,实乃荒谬!守义、奉孝、公达,此事便交与你等三人了!休要再提!”

话音刚落,帐外有人走入,愕然一望帐中。

四人转头一望,却是贾诩与司马懿二人……

“司徒,且商议何事焉?”贾诩低声问道。

江哲还不及开口,曹操却问道,“文和,你可善于书写祭文?”

“祭文?”贾诩愣了愣,当即醒悟过来,微笑拱手道,“回曹公话,在下不擅此事,不过,在下倒是有一人选……”

曹操一愣,忽而想起什么,惊声说道,“莫要说是那狂士祢正平!”显然,曹操对其仍是心怀不忿。

嘿!司马懿冷笑一声,若真叫那厮写祭文,那可有意思了!

“非也非也,”苦笑着摇摇头,贾诩凝声说道,“在下所荐之人,或许亦不精此事,然此人博闻强记,文才出众,盛传荆襄,如今,亦在曹公麾下……”

“当真有此等人物?”曹操抚须皱眉问道,江哲亦是惊讶地转过头来。

似乎是瞧见了江哲望着自己,贾诩笑着说道,“说起来,此人与司徒,倒是有些渊源!”

“文和说的是……”

“王粲,王仲宣!此人曾师从蔡祭酒,随后入刘表帐下,曹公与司徒攻荆州之后,此人乃在蒯异度手下理事,曹公若要用,只需一匹快马,不日将至!”

“原来是他!”江哲恍然。

确实,说起此人,江哲倒还真是与他有些渊源,然而正因为如此,当初江哲重封荆州官员时,却不便提拔这王粲,只将他调入蒯越手下理事。

而他王粲,似乎也不愿阿附江哲以图荣华,与蔡瑁一样,从未去过江哲居于襄阳时的府邸……

“若是如此……”曹操微思一下,当即喝道,“来人!”

当即便有一名亲兵走入,抱拳唤道,“主公!”

“你速速跑一趟襄阳,叫王粲、王仲宣快马赶来江陵,我有大用!”

“诺!”

三日后,贾诩口中的王粲便奉命而来。

待其与曹操以及江哲、郭嘉、荀攸等人见礼罢,曹操直接问道,“今,我要用你写一篇文章,悼念我此战战死将士,以安其亡魂!”说着,便将此战经过一一告知王粲。

“这有何难?”王粲淡淡一笑,当即应下。

见他如此自信,曹操亦有几分惊讶,抬手喝道,“来人!取笔墨来!”

不时,便有曹操亲兵取来笔墨,呈于王粲面前。

只见王粲望着那纸闭目半响,忽而提笔,挥笔疾书,期间不曾有半分犹豫。

不过一盏茶光景,王粲便投笔于地,起身拱手道,“文章已成!”

“什么?”正端着茶盏饮茶的曹操面色大愕,惊异不定望了王粲一眼,忽而放下茶盏,皱眉说道,“取来我看!”

王粲恭敬呈上,只见曹操粗粗一看,已是面色大惊,再细细一望,更是为之动容,一面将那文章随手递给身旁江哲,一面笑着说道,“我府中缺一人撰笔,你可愿意屈就?”

“曹公抬爱了,如此厚恩,在下岂有不尊之理?”王粲恭敬说道。

“哈哈,”朗笑一声,曹操对江哲说道,“守义,你觉得如何?”

只见江哲对王粲回以善意笑容,点头说道,“确实好文章!”

“哦,叫我看看,”随手夺过江哲手中文章,郭嘉细细一品,亦是连连点头。

“来人!”面色一正,曹操起身喝道,“传令下去,三日之后,我要在江陵设坛,以祭我数十万将士亡魂!”

“诺!”

建安五年正月,曹操在江陵建万军冢,又立一巨大石碑,将此战四十万将士名讳,一一列于其上,工程浩大,年逾方止。

期间,曹操在此设祭坛,以告慰四十万将士在天之灵。

荆州百姓、曹军上下,皆围观一旁。

置香案,铺祭物,列灯八八六十四盏,以作扬幡招魂。

待得旭日升起时分,曹操身着华服,头顶金冠,亲自临祭,拄剑而立。

而读祭文之事嘛,自然落到了江哲身上……

只见江哲着一身白色素服,面色肃然,微吸一口气,待得台下人声乃止,缓缓读道:

“维大汉建安五年春正月四日,武平侯、司空、领兖州牧、司隶校尉曹操,谨陈祭仪,享于故殁战事军中将士曰:我大汉禀天而盛,威传日泽,名播鸟瞰。江东小偶,不遵天命,妄自割据,纵虿尾以兴妖,盗狼心而逞乱,实为不赦!我奉天命,问罪江东;大举貔貅,悉除蝼蚁;雄军云集,狂寇冰消;才闻破竹之声,便是失猿之势。

然天有不测,军中疫发,乃叫江东得逞,实乃天时!

但士卒儿郎,尽是九州豪杰;官僚将校,皆为四海英雄:习武从戎,投明事主,莫不同申三令,鏖战贼子;齐坚奉国之诚,并效忠君之志。

何期汝等偶失兵机,缘落奸计:或为流矢所中,魂掩泉台;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今日我军欲还,献俘将及。

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随我旌旗,逐我部曲,同回上国,各认本乡,受骨肉之蒸尝,领家人之祭祀;莫作他乡之鬼,徒为异域之魂。

汝等各家尽沾恩露,当年给衣粮,月赐廪禄。用兹酬答,以慰汝心。

生者既凛天威,死者亦归王化,想宜宁帖,毋致号啕。

聊表丹诚,敬陈祭祀。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精妙用词,配合着江哲温温略微沉哀的声音,只听着台下无数曹兵梗咽不已,众江陵百姓,亦是面有戚戚之色。

而与此同时,张白骑调集十万兵马,以大将马超、庞德、马岱为先锋,猛寇汜水关。

汜水关守将守将钟繇一面征调中牟、长社、官渡兵马,一面连连发书至许都,得此噩耗,程昱手下无兵权,无奈之下,唯有派出十余路信使,赶赴江陵……

其余,以文史卫铠为首,乃意图尊曹操自立为帝……

果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建安五年,确属多事之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