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宋帝王 >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大宋帝王 第六十一章 滚刀肉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0:56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大早,开封府的衙署前,就已经挤满了人群。数不清的百姓家属,萦绕于内外,人人伸长了脖子,等待着什么。

终于,从衙署之内,走出几个吏员,他们手里捧着一张文书,来到衙前的榜墙之上,将文书贴上。

更有一个官员,走到榜墙前的高台上,环视着百姓,开口宣示:“奉官家德音,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吴公遵路,晓示汴京内外士民:蒙祖宗之佑,感生帝显圣,以授寿国公种痘法,今已案得太医局所验,确为良法,官家德音内降,诏以开封府先种百姓,后种官员,圣德之恩,深如渊海!开封府谨奉德音,推陛下之德,量祖宗之福,今定种痘,百姓每人百文一次,由开封府并太医局共行……”

“此示: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吴遵路!”

“直集贤院、开封府通判李淑!”

“翰林医官使提举太医局许希!”

“庆暦元年五月丙辰(初八)……”

随着这官员的声音,衙署内外,立刻爆发出震聋欲耳的欢呼声。

无数人面朝皇城方向,大声呐喊、膜拜:“官家圣明,官家圣明!国公大德,国公大德!”

因为这官府晓示,每次种痘只要一百文!

这简直太良心了!

完全称得上是皇恩浩荡!

因为,汴京城中的底层百姓,每日基本生活开支,就是一百文。

也就是说,这种痘法所耗,也就一个底层百姓一天的生活费,完全在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

便是再穷的商贩、小民,也能负担的起。

………………

而在三衙中,情况比开封府这里还要炙热。

因为,就在刚刚,枢密院都承旨董公路和殿前司都指挥使曹佾、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高文、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韩相,这枢府与三衙的重臣,共同召集了殿前司、侍卫亲军马步军以及皇城司诸指挥,向他们宣读了来自官家的恩诏。

恩诏内容,主要是两点。

第一,禁军家眷,在京者优先种痘。

第二,种痘费用,官家垂恩优免。

禁军三衙及皇城司有关殿直诸卫指挥使以下将士家眷,按照上、中、下三级优免。

其中,上军免除所有费用,中军每人每次仅需十文,下军则在中军基础上,增加十文。

这自然立刻让禁军上下,欢喜鼓舞。

一百文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一家一日之费了。

而大宋禁军,便是上军,其实生活也很艰苦、窘迫,许多人一家老小,都指着在服役的人这么点军俸和禀米过日子呢。

所以,禁军才会爱财如命。

于是,从五月丙辰日开始,汴京城诸厢坊以及三衙禁军,开始并同种痘。

厢房百姓由开封府与太医局负责,在各坊的官衙中进行,三衙禁军则由皇城司与太医局并同负责,在各指挥官署进行。

这牛痘法种痘,只要经过训练,速度是很快的。

因为,这种方法非常简单。

只需一把经过消毒的小刀,在受种者的手臂上轻轻一划,刺破表面后,将刚刚挤出来的牛痘脓液,挤入受种者的皮肤里,再拿块小布一包扎,就算完成了。

当然了,每一个受种者的父母都会在受种后被告知:此法,每三年需种一次,循环往复,则可令之永无痘疾之忧!

这也是在赵昕的前世,翰林医官种痘券能卖的那么好的缘故——市场需求在这里。

于是,整个五月,汴京城的百姓,都只在忙一个事情——排队带子女种痘。

而,在这个过程中,受种的百姓,没有出现一个有不良反应的。

所有受种者,全部安全受种成功!

于是,到了五月庚申日(十二),大臣们就坐不住了。

特别是禁军三衙的高级将官们,都已经知道了,本来官家是要优先给两制以上大臣种痘,但首相吕夷简和他的参知政事们,在面对官家的恩德时,竟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差点让官家下不来台!

顿时,这些武臣就暴走了。

大宋三衙的指挥们,脾气和性子,可素来都是儒雅随和的。

口吐芬芳是他们的强项,一言不合就祝福两府双亲的事情,他们从来没有少干过。

于是,在第二天,也就是辛酉日(十三),轮到首相吕夷简知印坐堂的时候。

这位首相的轿子,被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韩相在东华门下拦了下来。

“元台!”韩相一身戎装,来到吕夷简的轿子前,拱手行礼,躬身下拜:“末将有一事不解,伏乞部堂明示……”

坐在轿子里的吕夷简,微微的抬眼,从轿子的帘子向外瞟了一眼,但人却纹丝未动。

因为他是吕夷简!

礼绝百僚,群臣避道的首相!

除了在当朝官家和那位寿国公面前,他从未在任何人之前退让半分。

相反,便是政事堂的参知政事和枢府的枢密副使们,若与他说话说得久了一点,马上就会有他的身边人提示:“元台请自重!”

于是,参知政事与枢密副使就会识趣的告罪拜辞。

即使在他面前的人是韩相,太祖的义社十兄弟之一韩重赟的孙子!

吕夷简也浑然不惧,面不改色。

寿州吕家,论家世底蕴,任何一项都不逊韩家。

何况,他吕家是文官世家,地位天然高于韩家。

禁军的这些人,吓唬一下不知情的地方州郡官还可以,想和两府掰手腕,那就完全不够格了。

因为两府死死的攥着禁军的命脉——军饷与禀米。

不客气的说,吕夷简只要想,他完全可以决定像韩相这样的高级禁军将领的命运!

因为,官家在文臣与掌握禁军的武臣之间,一定会选文臣。

故而,吕夷简坐在轿子里,轻声问道:“韩指挥何事?”

“元台!”韩相心里面当然也有数,不过,他也不怎么怕吕夷简,毕竟,只要不撕破脸皮,便是首相,也奈何不得三衙,大小相制,异论相搅的祖制之下,说不定官家还会很喜欢看到三衙大将与两府宰臣不合呢!于是他上前,问道:“末将闻之,元台日前在延和殿中,竟拒绝官家大恩……末将实在不解,伏乞元台教训!”

吕夷简眉毛一挑:“韩指挥,莫要忘记了你的身份!”

“什么时候,三衙官能过问正府了?”

“莫非,这就是韩家的家教?”

“那吾倒要去官家面前好好说道说道了……”

“元台何必如此心虚?”韩相笑了:“末将何曾过问元台与两府宰执的国事了?”

“只是,元台当日在延和殿御前,却私自以正府而代表枢府、三衙以及皇城司……”

“末将窃以为,元台未免也太过刚愎了吧?”

“难道元台以为,枢府无人,三衙无将了?”

面对着韩相的咄咄逼人,吕夷简终于色变:“放肆!”

“末将不敢!”韩相于是屈身拜道:“只是末将实在无法理解,假若元台对枢府、三衙稍有尊重,又岂会做此等沽名钓誉之事?”

吕夷简于是气的眉毛都瞪了起来,却也是对韩相无可奈何。

大宋禁军,从来都是些滚刀肉。

这些人仗着官家和皇后的庇护,素来和两府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当然,他们真要和两府关系很好,那么,等待他们和两府的也就只有一个下场了——全部滚出汴京!

因为,即使官家能容,其他人也容不了。

祖宗的大小相制,异论相搅,可不仅仅是官家在有意的维护,其他大臣、武将也会自动帮着官家修理那些违反了这个制度的人。

吕夷简于是只好不再理韩相,催促轿夫:“走!去政事堂!”

但韩相岂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虽然不敢强拦吕夷简,但也追着吕夷简的轿子,一直在吕夷简身后追着问:“元台!元台!您难道连一个正式的答复都不愿给末将以及枢府、三衙的同僚吗?”

吕夷简立刻就没了办法。

一个韩相好对付。

但加上三衙和皇城司以及枢府,那他吕夷简就算有三头六臂,也要败下阵来。

于是,他只好又停下来,掀开帘子,对韩相道:“韩指挥且回去,此事,吾与正府必会给指挥一个交代!”

但心里面却是烦躁的不得了。

因为他很清楚,当日他若在君前答应了下来,那么,恐怕,就不需要今天韩相跑来找他麻烦了。

怕是当天,整个汴京都要炸锅。

两制以上的文臣武将,都会找他麻烦,特别是韩相这样的三衙官。

这些家伙素来如此。

有好处不给,就死缠烂打,但稍微有点风险,就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

谁让他们受损,他们就和谁纠缠到底。

张士逊怎么下台的?

除了昏聩无能,三川口之败后,只知道疯狂甩锅,引起了上下的不满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位前首相居然敢对禁军下刀子,要裁撤撵官院的撵官。

于是,禁军就给他一个好看——上千被裁撤的撵官,拖家带口,在他家门口和御街散步,还拦着他不让他去政事堂点卯。

于是,事发第二天,张士逊就上书致仕。

现在的这个事情,三衙虽然不敢和上次一样搞个大新闻出来。

但他们完全可以叫他吕夷简这个首相当的没有滋味。

想到这里,吕夷简也忍不住的揉起太阳穴来。

他知道,这个事情要解决,就只能再去君前。

可是,上次他和参政们都已经在君前被架在火上了,若就这样到了君前,官家问起来,怎么回答?

难道说:“臣等现在看到汴京百姓种痘都没有安全问题,所以,不想谦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