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汉阙 > 第68章 生与死的楼兰

汉阙 第68章 生与死的楼兰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1:4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从伊循城去楼兰王城的路足足要走一整天,城主伊向汉为了表明心迹,亲自带着上百人,浩浩荡荡地护送使节团向西南方走去。

而一路上,这些楼兰人算是给任弘展示了,西域省人民能歌善舞是有老传统的。

像是接力赛一样,从伊向汉到他手下的仆兵们,个个都一展歌喉。

伊向汉唱的是歌颂上一代楼兰王的歌谣,歌很长,翻译成现代汉话是这个意思:

“昆其元孟啊,楼兰的王,蒲昌海上升起的一轮红日,你的光辉普照大地,在向人间布施恩泽时,你的话语像百灵鸟在唱歌,众人听了心旷神怡。”

“你身上的丝绸像七色彩虹,你有良田万顷,一眼望不到边,奴隶在你的田地里劳作,收获的粮食重得牲口都背不动,你遇到受难孤儿,必定伸出救援之手。”

“你的三百匹骏马体壮膘肥,你身披盔甲,冲锋陷阵,矛头指向若羌和且末,上天赐给你两个儿子,安归和尉屠耆,匈奴送你阏氏,却又从你手中刮走大量牛羊……”

但更多的歌谣,是献给“贤善河神”的。

这是楼兰人对孔雀河的尊称,相比于对楼兰王的称颂,献给河流的歌词更加肃穆崇敬,卢九舌翻译给任弘听,话语里尽是“母亲””**““甘露”之类的比喻。

确实没说错,楼兰之所以能存在,完全是托了孔雀河的福。

孔雀河,汉人称之为北河或敦薨之水,它发源于天山,注入博斯腾湖,又继续向南流淌,在尉犁与塔里木河合流后,绕过壮丽的库鲁克塔格山,穿过干燥的沙漠戈壁,最终汇入罗布泊洼地。

它成了楼兰最重要的淡水来源,胡杨木在河流两岸生长成林,芦苇、白草等也十分茂密,与后世干涸的死河床全然不同。

对这条给楼兰带来生命的“母亲河”,楼兰人很知道感恩,倾尽所有去供奉爱护。快到河边时,伊向汉特地请求使节团,距离河水十步之内的树木,请千万不要砍。

“河边生长的草木,都是贤善河神的头发和睫毛,万万不能冒犯,所以楼兰自有律法,若连根砍断者,无论是谁都罚马一匹,若砍断树枝者,则罚小牛一头!”

任弘听后想为其鼓掌,楼兰人不错啊,这么早就有森林保护法,意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了?

郑吉很奇怪:“那汝等平日用来修屋、造船的树是哪砍的?”

伊向汉道:“只有那些远离河流的树木,才是贤善河神赐予楼兰人的。”

正午时分,任弘他们便趟过了这条碧绿色的大河,深度大概有四五米的样子,宽度则达到上百米,得用船慢慢载过去……

卢九舌蹲在船侧玩水,一边对任弘道:“听楼兰人说,这条河每年夏秋涨水,因为雪山上的冰化了,眼下则正是枯水季,不过这水比去年春吾等路过时,又更小了些罢?”

“确实小了不少。”奚充国和孙十万回忆去年的场景,颔首赞同。

上了岸后,伊向汉也证明,孔雀河今年是比往年水小了些,恐怕要影响地里的收成了。

“从十年前,水就一点点变少,也不知是为何,汝等看那河床,昔日有水的地方,如今干了许多。”他唉声叹气。

孔雀河在汇入罗布泊前,形成了一大片广阔的三角洲,楼兰国适合耕作的土地,全集中在三角洲上。

任弘他们一路上尽见到三角洲的河流支叉旁,全是楼兰人在开渠引水耕作,当水流入干燥的土地的那一刻,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跪拜稽首,口称“贤善河神”。

路上还遇上了一位“水祭祀”,是个典型的西域小老头,留山羊胡子,头上裹着巾,光着脚,小腿的绔捋得高高的,正指挥几个农夫引水灌溉。

他认识伊向汉,两人停下脚闲聊起来。

二人说话很快,卢九舌低声给任弘翻译道:“那水祭祀跟伊向汉说,他昨晚梦见,贤善河神没有接受自己供奉作为祭品的五岁母牛,反而索要了一头两岁的公牛……”

楼兰王和城主管着城邑,而三角洲的广袤乡村,则是由十多个水祭祀负责的,他们带领村民祭祀贤善河神,并收取水费——也就是一头祭祀用牛,连同每村的粮食,一起上交给楼兰王,这就是楼兰国的赋税了。

这时候,那水祭祀发现身后的楼兰农夫偷偷将引水的渠多挖开了一尺,立刻黑着脸过去呵斥!

作为唯一的淡水来源,孔雀河径流虽大,却不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枯水季里,在这绿洲小国,由于供水紧张,国王、城主和祭祀牢牢掌控着水利的分配权。

这楼兰人口少,土地多,所以耕种面积,不是取决于占有土地的多少,而取决于水有多少……

那水祭祀与众人道别时,还告诉他们:“楼兰王和阏氏主持的祭祀贤善河神仪式,在城外祭坛举行。”

听卢九舌翻译后,郑吉顿时眼睛一亮,在休息时来到傅介子身边,低声道:

“傅公,既然楼兰王及其阏氏双双露面,吾等要不要在祭坛处动手?”

任弘下意识地觉得不妥,说道:“我听说,在西域诸邦,杀掉一位王,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换一个就是了。”

“但若是冒犯了他们的习俗祭祀,就是大事了。

傅介子颔首:“汝等可还记得方才路过河边时,伊向汉说的话?”

他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楼兰人砍伐河边树木要被处以重罚,但贰师将军征大宛时,吾等士卒不知,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便砍了许多河边的树造船架桥,烧火做饭。楼兰人却因这事,记恨了整整一代人,后来楼兰偏向匈奴,安归被立为国王,也有这原因。”

只是匈奴人太过贪婪,勒索楼兰太甚,而二十年前的事也渐渐淡去,楼兰人这才念起汉朝的好来。

“楼兰对祭祀河神最为看重,因为这事关一年收成。若吾等在祭坛击杀安归,楼兰人多半不会耻吾等杀其王,反倒会记恨吾等坏了他们的祭祀,这对日后大汉长久经营楼兰不利。”

“原来如此。”

任弘了然,跟西域接触几十年后,汉使算是找到跟西域各邦打交道的方式了,不同于汉武帝时简单粗暴的手段,素质低下良莠不全的使者。

如今的汉使行事,变得更加专业,手段灵活精准。

再上路时走了半刻后,当他们登上一座土丘时,楼兰城已在眼前。

远远望去,楼兰城位于一个由两条孔雀河分流后的河道所包围而成的岛状地域之上,城池比伊循城足足大了三倍。

而祭坛,则设在河边空地,地表有7圈规整的环列木桩,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环圈外,有呈放射状的四向展开的列木,井然不乱。

楼兰城里一半的人都来了,黑压压上千人围在祭坛圈外,圈内是跪地向河神祈福的楼兰王夫妇,楼兰王安归长得很瘦小,他的阏氏则有些胖,身上穿戴着草原民族喜爱的金饰物,烁烁反光……

而祭坛的最中央,楼兰国最德高望重的水祭祀,带着有些诡异的木质面具,敲打着手中的鼓,祭品被一样样送了上来:

有一桶桶的葡萄酒,不要钱似的倒入河中,也有各村落上交祭祀用的牛羊,当场宰杀之后,水祭祀手持木瓢,往在场众人头顶撒了血。

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祭品,是一对年轻的奴隶……

一男一女穿着盛装,被灌了许多葡萄酒,醉醺醺的被抬上一条胡杨木船上,里面还躺着许多半人高的木俑,以及干燥的红柳枝芦苇杆。

楼兰王的武士点燃船只,推着它往下游一送,这船儿便熊熊燃烧着,朝河口方向飘去。

在水祭祀和楼兰王夫妇带领下,所有楼兰人,都面向孔雀河,高唱起颂扬贤善河神的歌谣,对给予自己生命的母亲,神情虔诚无比。

“贤善河神,你给予楼兰生命。”

“而楼兰,也还予你生命!”

楼兰人相信,生与死,是必须保持平衡的。

于是便有了这场古朴野蛮的祭祀,用两个奴隶的死,换来整个楼兰的生。

伊向汉也虔诚地拜倒在地,放眼祭坛周边,千余人尽跪,唯独三十四名汉使依然站着,他们或好奇,或鄙夷,或如任弘般,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而当歌谣结束后,伊向汉才走上前去,向楼兰王禀报,告知他汉使到来的消息。

或许是被去年傅介子在龟兹斩匈奴使的事吓到了,安归果然疑神疑鬼,怂得不行,竟不敢靠近来迎,只远远隔着几十个楼兰武士,朝傅介子行礼。

不等楼兰王有下一步的安排,他身边那胖胖的匈奴阏氏,却灵机一动,一指使节团,用楼兰话大声说道:

“今年河水小的原因找到了!”

“是汉人的到来,触怒了贤善河神!”

……

PS:鄯善国的“森林保护法”佉卢文简牍出土于楼兰古城。

另外推荐狗皇帝新书《大明优秀青年》:我就是要做个优秀的人,谁想让我挪坑,我就送他去见太祖皇帝!

轻松幽默,上架已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