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综] > 341|故国神游(2)三合一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综] 341|故国神游(2)三合一

作者:林木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23: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故国神游(2)

乾隆皇帝一生6次巡游江南, 5次西巡五台山, 3次东巡泰山。每次巡游时间长短不一,多在数月之间。这还不算去木兰围场,不算在京畿之地的巡查。

明的出去晃荡的记载就已经这么多了,还有暗地里悄悄出来的溜达的,那就更多了。反正这孩子就是憋不住, 不出去花花钱心里就不舒坦型的。

根据打探来的消息,再结合西巡的时间点,大概的年份现在确定是乾隆十五年二月。外面依旧是春寒料峭,四爷当时的身体情况跟桐桐最初是一样的,带着他根本不能往远处走。两人又是黑户, 能暂时落脚的还是早前天地会带着林雨桐去的那个庄子。

她的神秘消失, 叫对方不敢在此处逗留。毕竟是皇陵附近,也真的做了贼了,不跑等什么呢?猜到他们人跑了,林雨桐直接将四爷给带来,两人暂时在这里安置。

这些人走的匆忙,把能带的带走了, 带不走的就都留下了。当然, 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这就可以了, 足以叫四爷和桐桐在这里休养生息。

至于说两人以后怎么办的事,还没来得及商量。但是肯定不会直接去找弘历,说是你皇阿玛和皇额娘又回来了。坐在皇位上都得防着亲儿子造反,还指望已经坐在皇位上的儿子相信这种怪诞不经的事情请你回去做太上皇?

做梦!人家就是真信了, 他也会假装不信,然后再把亲爹装一回棺材板!

所以啊,来了就会发现,保命很重要。这要是哐当一下跑嘉庆朝了,那随便溜达,因为见过这两人的人都已经作古了。可现在呢?这两张脸是最大的麻烦。

就算住在这么偏的地方,可官府真要是查起反贼来,人家天地会的隐藏在民间还有个身份文牒啥的伪装身份,自己和四爷就真没有。不过林雨桐心大,她也不愁,弘历主张‘尚宽’,官员贪腐比比皆是,还买不来身份文牒了?

这话以说来,四爷就一脸便秘:你叫朕去贿赂官员?

“……”不是!你不去,“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四爷上下打量桐桐,大有‘你还记得你是谁不?’的意思。还你去贿赂!你去贿赂跟我去贿赂有啥区别吗?

那谁去贿赂?好吧!不能说是贿赂。

林雨桐赶紧补充,“您就当是我钓鱼执法了,去试探试探。”回头谁收的银子就把谁办了就是了。那不然呢?

一提起这个,四爷更生气了。

要么说人死了就得老老实实的躺在棺材里呢,一死百了是最好,别觉得再活过来有多好。真的!死人不会说话,那是后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活人不行啊,有些事我不能由着你胡说对吧。

四爷就很客观的说弘历:“施政宽松这个事,在当时没错。新帝登基,没有班底,示下以宽……就算是赦免了再不该赦免的人,那也行。缓和一下当时的政治气氛。这都不算是错的。但宽得有个度啊……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等等这些,都是好的。但是,吏治却是万万不敢撒手的!”

是!雍正朝整顿吏治,下了多大的功夫,结果全白费了。等到宗室里弘晳宏昇谋逆了,意识到这么宽下去是不行了。既然觉得宽不行了,你就下杀手啊!

结果人家是下手了,可下手之前人家是这么说的:“皇考尝以朕赋性宽缓,屡教戒之。朕仰承圣训,深用警惕。”

啥意思呢?意思是我皇阿玛当年就说我这性子太宽和了,这个不好。甚至还好几次为这个训诫我。现在想起这些,觉得还真是得好好警惕呀。

所以,你们犯事了,我也很难为呀!处置严一些,狠一些,从朕的内心来说呢,还真是不想啊!可圣训在耳,岂敢不听?实在不是朕要下狠手,是我皇阿玛的教导我时刻不敢忘啊!

言下之意,你们也知道我皇阿玛这个人的对吧?他就是那样严苛到不行,对谁都苛刻的人。你说朕能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皇考的话都不听吧。你看朕生日的时候,弘晳以旧日东宫太子自居,制鹅黄肩舆送给我,我当是要是不要,他肯定要留给自己用的。我早就察觉到他有不轨之心了,但我怎么做的呢?‘因事未显著,是以从轻归结,以见小惩大诫之意’。你看,我之前这么的仁慈,都不追究,结果换来了什么?这叫我多伤心的。罢了罢了!还是按照我皇阿玛说的办吧。

四爷这么一番说下来,林雨桐:“……”其实我是真不知道该说啥。

她就是看史书,她也就是看看。知道事情的始末就完了,大致给这个人做个结论,考试能答题,这就很可以了。她是真没有记下谁说了什么的习惯,除非古文言里的名言名句。

好么!四爷这个较真的性子,竟是将这些都给记下了。她都不知道他是啥时候记下了。

林雨桐干巴巴的道:“史书嘛,真真假假的,也当不得真。”

呵呵!史书只能更美化!

“……好吧!”林雨桐表示无奈,以前是隔着史书,自己放心心里气一气就算了。毕竟史书真的是有偏差。但就算是这样,四爷还把这些话从史书里摘出来给记住了,可见当时看到的时候,这位皇阿玛有多吃惊多生气。

现在,特别直白的直面亲儿子甩锅,四爷那心修的再好,估计也有点承受不住。史书上只大事,现在可是屁大点的小事都瞧得见。看着吧,热闹的日子在后面呢。

她不厚道的笑,自打回来,她就是这么个状态,怎么想怎么觉得可乐。

还有工夫笑?

四爷左右看看,“这是天地会的地方?你怎么知道天地会里就没有早年放出来的宫女太监?”

“呃……”林雨桐看四爷:“你认真的?”

当然是认真的。宫女子二十五岁放出宫,以这样的年纪来说,年纪可算是大了。放出去之后过的好的少。而这些组织呢,想打探宫里的消息,必然是积极的拉拢这样的人。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有人看中你,重视你,甚至是经济上接济你,你就说你有什么理由不跟人家走的近。

自己跟桐桐这两张脸,叫人家认出来试试?

没人会觉得死了的人会复生,但是如果利用这两张脸能给朝廷更大的打击,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两人现在其实是哪边都不敢靠的。

奇货可居是什么意思吗?这两张脸放在时下就是最好的诠释。

林雨桐摸摸自己的脸,所以说,还得化妆?

四爷先躺下了,这个身体还是有些累的:“不急!不急!叫我想想。”

这一想就是半个月。

四爷的身体也恢复了,这里也确实不好留了。对方就算是暂时躲了,可若是发现最近因为盗墓的事并没有传出什么风声,那必然还是要回来的。所以,这里不能留了。

要走的时候,林雨桐给炕桌上放了一个银锭子。

自己用过这里,只要那些人回来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与其叫他们心生怀疑,倒不如坦荡一些。她是真感觉这个世界对自己和四爷不是那么的友好,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那就做事坦荡一些。下次真要是见面了,你可别说我是不辞而别的。我来过了,可是没见到你们。在这里等你们了,没等到。留了银钱,算是谢礼。

这才跟四爷上了马车。劣马配了一辆破车,勉强能用而已。

林雨桐坐马车里,四爷带着个黑色的围帽,在外面驾车,林雨桐看了看,这是往京城的方向。

京城故人多呀!怎么还往京城去?

四爷就道:“带你去个你不知道的地方。”

哟!秘密还挺多。

京城还是那个京城,别管皇位上的人换了几拨,一代新人换旧人,离了谁大家的日子都是一样的过的。

车没有进内城,而是寄存在外城的一个客栈。

外城也一样的热闹,大小铺子林立,路边到处都是摆摊的小商贩。

可从这里去内城有些距离呢,走着去还是雇车去?

四爷没答,却拉了林雨桐的手,抬脚就走。

大街的对面,在很多个光鲜亮丽的铺子中间夹着一个不怎么起眼的铺子。林雨桐抬头看看,铺子的招牌只两个字——茶馆。

她还刻意的多看了两眼,匾额上真就没有别的了。

这么一耽搁,四爷抬脚已经进去了。两人带着围帽,进来的时候客人还都朝这边瞧了两眼,然后就都各自喝茶去了。

大厅里也就四五张桌子,可饶是四五张桌子,此刻也没坐满。当中间的两张桌子上有人,靠墙放的三张桌子都是空着呢。

小二迎过来,“二位客官,您这边坐。”

一进来林雨桐其实就闻见了,这里的茶香非同一般。这绝对不是小茶馆能找到的货色。一般贡品的茶叶也就是这个味道了。

这个地方竟然藏着这么一家茶馆!

她跟着四爷坐下,不解其意。那边小二哥跟过来,“二位客官喝点什么?”

四爷点了点挂在墙上一排木牌,那上面写着各种的茶名,就跟饭馆挂着的菜单是一样的。林雨桐顺着四爷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听四爷道:“最上面的来一壶。”

最上面?

墙上挂了三排,整整齐齐,每排都有八个。最上面的……最上面确实是有个牌子,但那面牌子上什么也没写。

小二哥之前特别像是小二,可以说就是个小二。可等四爷说要最上面的的时候,他脸上憨厚的笑意一下子就不见了,眼神竟然还带上了几分锐利。

可这锐利在四爷‘嗯?’了一声之后,瞬间就没了。他重新躬下身子,带上憨厚的笑,“客观您稍等。”

稍后,他上了一壶茶来,是上好的茉莉花茶。挂在墙上的牌子第一个就是这个茶。这个茶的味道浓郁,滚水浇进去,便满室飘香。另外两桌客人之前还不明白这个最上面的茶到底是哪道茶呢,结果就是它呀。好奇心瞬间就没有了,有人把第一个叫最上面的一个,别人也管不着不是。

茶上来了,小二哥给两人斟茶,然后就道:“二位客观慢用,茶点马上就来。”

说着话,他反身退出去,掀了门帘朝后头去了。

后头是个院子,院子里的摇椅上,坐着个五十来外的老者。这老者眼睛微微闭着,嘴里哼着曲子,手里转着两个玉石蛋子,很惬意的样子。这会子听见脚步声这才微微睁开眼:“有事?”

小二哥走到跟前,低声道:“……有人点最上面那道茶了!”

什么?

老者蹭的一下坐起来,手里的两个玉石蛋子也瞬间掉在地上。

他顾不上其他,抬脚就往前面去。可这里坐的除了那两桌熟客,再没别人了。老者就回头看小二哥,“人呢?”

小二哥朝刚才两人落座的地方看去,哪里还有人?

桌上的茶还烫手呢。

他急忙朝外追去,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上哪找这两人的踪影去。他带着几分懊恼的折返回来,熟客正跟‘掌柜’的老者说,“结了账才走的,银子再柜台上,我们帮着看着呢。”

老者抱拳致谢,往柜台去。柜台上放着一个小银锭子,挪开银锭子,却发现他的账本子上,被银锭子压着的地方,有个笔迹还新的符号。

他的心疯狂的跳动起来,将账本子合上,去了后院进了书房。在书房里插上插销,他将手腕上的佛珠摘下来。手腕的内侧,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刺青。刺青也是个很繁复的图案。

他将手腕上的刺青给拓印下来,然后将两个半拉子拼接在一起,严丝合缝。

怎么可能呢?

这怎么可能呢?

主子已经作古十五年了。这个东西是怎么冒出来的?

而这边两人上了去内城的路了,林雨桐也坐在车辕上,这才问四爷:“那是粘杆处?”

粘杆处主要是刺探消息收集情报用的。

但如何保证粘杆处内部的忠诚呢?必然是有制约的。

后来粘杆处改名叫尚虞备用处,弘历应该还在用。

但不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话,就只历史上的四爷死的突然,必然很多隐秘并没有来得及交代给继位之君。对方连知道都不知道,又怎么会启用。

没人启用,这就闲置了。

林雨桐就比较好奇,“这些人能用?”

四爷心里也有几分复杂,其实挺不愿意承认此四爷便是彼四爷的,但如今试了一下,两人很多想法都出奇的一致,就连这些东西的设置上都一模一样。他还能说什么呢?

至于眼前这些人能用还是不能用,他其实也不知道。

“今晚吧,今晚先见见再说。”

那今晚去哪儿?

去哪不用林雨桐操心,跟着进了城,在城里转悠了转了半晌之后,马车停在一处宅子的门口。

这宅子黑漆大门此时洞开,门口一个四五十岁的仆从打扮的人在擦门上的门环。见马车停在门口,就立马垂手肃然而立,头低着,眼皮都没抬一下。

林雨桐哑然,必然是茶馆那边的消息已经送到这边的宅子里了,这边已经有了准备。四爷扶她下了马车,携着她的手一路往里面去。

院子不大,打扫的很干净。进了正厅就发现这里连摆设都是四爷的风格。

两人没在外面耽搁,直接进了书房。饭是那仆从送进来的,很规矩并没有抬头看过一眼。

饭菜林雨桐检查了一遍,没有不妥当。不仅如此,这菜色还都是四爷喜欢的口味。两人默默的吃了饭,谁都没说话。掌灯时分,仆从又进来将烛火点亮了,随后又一声不吭的退了出去。

四爷从书架上随意的抽了一本书扔给桐桐,自己也拿了一本消磨时间。

书并没有翻两页,外面穿来脚步声,紧跟着人站在门口了,隔了得有半分钟,门被敲响了。

四爷头都没抬,只说了一句:“进!”

只这一个字,外面那位老者差一点跪下。

这个声音!对!就是这个声音。他不会忘了这个声音,这个说话的强调,说话的语气。

手搭在门上,半天不敢推开。那股子惊吓过去之后,他稳了稳心神:作古了就是作古了,从古至今,从未见过死而复生之人。

这人学的再像,也不能就是。

他这会子心有疑虑,是不是那些反贼在作怪?

当然是!除了他们这么处心积虑也不会有别人了。那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呢?他的眼里闪过一丝冷意,这样的人留不得。

心一旦定下来,他就稳当了。手稳稳的推开门,大胆的抬眼看过去,只这一眼,他的膝盖一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了。

像!太像!这就是三十多岁的主子,那个时候的主子就是这个样子的。

四爷没说话,靠在椅子上叫他看的更清楚些。

看的很清楚,是真的太像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脸。可……死人能再活过来吗?

还是那个答案!不能。

他勉强压下心里的惊慌,如果这人不是主子……当然不可能是主子。可不是主子那也是跟主子有莫大关系的人,否则,不会这么相像。

难道是遗落在外面的先帝皇阿哥?

可这年岁怎么现在才找来?为什么主子将这么隐秘的东西给了此人。

但不管是为了什么,这人都必须放在眼皮底下。不看着不行,只凭着这一张脸,撒出去不知道要惹多大的乱子。

杀又杀不得,那就先看着,看看此人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这么想着,他跪好,额头贴在地上,郑重的见礼,别管是老主子还是新主子,按照规矩,拿出印信便是主子。

“奴才德海叩见主子。”恭恭敬敬,一丝不错。

四爷伸手端了茶,“起来吧。你这样……很好!”

德海心里一跳,那种感觉又来了,就是那种一眼就被主子看穿的感觉,久远却始终不曾忘却。

四爷这才朝桐桐指了指,“去见个礼吧。”

桐桐坐在暗影里,她随时戒备着。这种事匪夷所思到没人会相信,那么,什么意外都可能有。这会子见此人在一瞬间仿佛有了别的打算,她反倒是心安了,这才是人之常情。既然没打算动手,那正好!于这段时间的四爷和自己而言,这些就足够了,也算是两两相得。

德海之前就知道眼前这个神秘的疑似遗落在民间的先帝皇阿哥带着女眷,所以,进来之后就没敢看。可如今对方说叫见礼,他这才侧身看过去。

这一眼看的他不由的朝后退了半步:福晋!不是……是皇后。

皇后娘娘?

如果有一个相似的这叫巧合,毕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可要是两个呢?如果这个疑似主子的人是皇阿哥,可从哪再找一个孝敬宪皇后去?

他觉得他真的就要信了,信这个荒诞到了极致的事情了。可最后一点理智还是将他给拽了回来。他想:就算是主子要回来,也绝对不会带着主子娘娘回来。

想到这里,他霍然开朗!虽然给见礼了,可更坚定的认为了,这两人的出现就是别有用心的。

眼前这人见过乌拉那拉,但乌拉那拉绝对记不得有这么个人。林雨桐当然就更不可能知道。她喊了免礼,对方这才起身,然后又躬身面向四爷,说了一句:“主子有何吩咐?”

四爷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吩咐?暂时什么都不吩咐,就这么着就是最好的了。

却说德海一出去,就抹了头上的汗。连主子不高兴的时候那个气场都是一模一样的。虽然心里坚定的认为是假的,可还是被生生的吓出了一身汗。

他回头看了一眼书房,交代看门人,“你在外面,不要打搅主子。”

看门人一如既往的沉默,点头表示明白。

德海想再交代两句,想想还是算了,下面的人都没见过主子。以前有事禀报的时候都是自己跟主子禀报的。这些人只知道现在不被闲置了就完了,多的不必知道。

从院子里出去,上了马车。赶车的正是店小二,他低声问:“掌柜的,现在去哪?”

德海咬牙,“去恩济庄。”

恩济庄是雍正十二年,先帝赐给内监的坟茔所在。苏培盛在乾隆十二年死后就被安葬在这里。要是这个人在就好了,眼前这个事他肯定能给出答案。他是打小就跟着主子的,一直到主子驾崩,都是他在伺候。不管是死而复生还是主子在外面有别的皇子,都瞒不过这个老阉货的。可这老小子这不是死了吗?

马车在恩济庄停下来,入夜之后的坟地有些瘆人。老鸹不时的叫几声,叫人很有些烦躁。

德海从车上下来,看向坟场边上的那一间茅草房,此时里面黑着灯,压根就看不出来这里住着人。

小二不明所以,“您这是要祭奠苏公公?”

德海不答,“你守在这里,不要跟过去。”

是!

德海一步一步的朝前走,快到茅草屋的时候,屋里点起了灯。里面有人问了一声:“谁?”

“我!”德海在外面应了一声。

门吱呀一声就开了:“原来是德爷爷,小钱子给您请安了。快里面做。”

此人叫钱盛,是苏培盛那么多徒弟中的一个。先帝没了,苏培盛也不风光了,别的人看着风向都跑了,临了了,还是这个最不起眼的伺候了苏培盛终老,然后一直在这里给苏培盛守孝。

钱盛朝里让人:“您老进去坐,外面风大。”

德海摆摆手,朝边上走去。沿着门口的小路走过去,就是苏培盛的坟茔。钱盛跟过去站在边上,也不言语。他本来就是御前随侍的,一站一天不说话也是常事。大人物总也有大人物要想的事,能来这里必然是有事,他只做他的本分就好。

德海沉默了良久才问说:“你师父去了也快三年了吧。”

“是!”钱盛点头,“两年零八个月了。到今年七月就满三年了。”

守孝二十七个月即可,钱盛守了三十个月了。

德海点头,“我记得,你也是在先帝御前伺候过的?”

“是!”钱盛身子恭的更低些,“从潜邸师父就带着小的了。只小的嘴笨,给师父丢人了。”

当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现在虽然还是名不见经传,可也算是老太监了。德海心里一叹,又问了一句:“你可还记得先帝爷?”

钱盛失笑,“德爷爷这话问的,小的就是忘了自己个是谁,也不敢忘了先帝爷呀。”

德海回身来,靠近钱盛:“这话你可得记着。德爷爷现在有点事得烦你一趟……说不得你暂时都不能回来。”

“您给小的差事是瞧的起小的。”钱盛赶紧低头,“您有吩咐,只管言语,不敢说劳烦。”

德海点头,又低声问了一句:“你可知道,对先帝熟悉的宫人,有哪些还活着?”

啊?

钱盛愣了一下,不明白怎么好好的问起先帝时的事了,“这些旧人大都恩养回老家了,后来如何,便不得而知了。若说还有先帝亲近的宫人,就非太后身边的陈福和张保二人莫属了。”

德海知道这两人,这两人是先帝驾崩前赏给熹贵妃的,其实还是为了监视之用。只是这事没多久,先帝便驾崩了。

人走茶凉,别管为什么去太后那边的,如今先帝走了,那二人倒成了顶顶有体面的人。他们代表的是先帝给太后的荣宠。

钱盛见德海不说话,以为对方觉得这两人不好联络。人家现在是红人,怎么会搭理他们这样的人呢?连师父在世的时候人家都不给面子,更何况其他。这么想着,他就又想起另一个人来,“还有当时传奏事首领太监王进玉。他倒是还在京里。”

德海皱眉,“当今陛下身边的副总管王进保是王进玉的……”

钱盛身子压的更低了,“是!王进保是王进玉的兄弟,亲哥俩。”

这个事他早就知道,也将密报禀报给先帝过。王进玉早就是当年的宝亲王的人了,但是先帝还是将此人留下并没有处置。

他不想将这位神秘的突然出现的‘主子’的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想叫宫里知道,因此,暂时不打算兴师动众。见确实是再问不出深来,他就道:“你收拾东西,咱们这就走。有位主子你要小心的侍奉,多长几个心眼。”

钱盛有自知之明,连一句反驳的话都没说,给他师傅磕了头,抬脚就能走。

上了马车,钱盛一直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然后马车连夜里又不知道拐进哪里了,钱盛一直在马车上等着,连车帘子都不曾撩起。今晚的事情不同寻常,他不敢起一丝一毫的好奇心。

德海也没管钱盛,从车上下去,敲开了一出女观的后门,不大工夫,从里面出来一个年老的姑子来。这姑子也没换衣裳,直接就上了马车。马车上挂着一盏灯,钱盛这才敢抬头看,却不想这一看就吓了一跳,“芳姑姑?”

被叫做芳姑姑的女人朝钱盛看了一眼,就又闭上眼睛。

一行人在路上颠簸了一晚上,在城门开的时候第一个进了城。

等进了院子,芳姑姑这才问德海:“伺候什么主子?什么章程?”

钱盛也垂着手好好的听着,伺候人不怕,伺候惯了的。但至少得知道,伺候的事哪位主子吧?

德海将两人叫到房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说了一遍,“此事事关重大。若叫此二人生出事端来,那便是顶天的大事。我对别的老宫人不熟,也就是跟苏培盛有几分不知道算不算是交情的交情,这才认识了二位。”

其实就是在苏培盛死后,照佛这二人而已。

可现在却是唯一敢相信的人了。

这两人都是在宫里呆老了的人了,从先帝在潜邸就在雍王府中,主子可以不熟悉奴才,奴才不可能不熟悉主子。

芳姑姑皱眉,她知道自己的事,她本也不是什么皇后身边得力的人。平时也就是伺候主子沐浴更衣的奴才。她跟苏培盛熟悉,那是因为,她还负责给苏培盛传递关于女主子的一些消息。

一听说有人冒充先帝和皇后,她皱眉看向德海就像是看智障:这是能冒充的吗?

哪怕是孪生,也没见过一模一样的。先帝才走了十五年,你就忘干净了?连人都认不出来了?

这种事一听就麻烦的很,说实话,她是一点也不想掺和到这些事里来的。

可既然来了,德海把话都说透了,自己是万万走不了的。真要这么走了,这个神神秘秘的德海怕是不会叫自己活着离开。秘密这种东西,当然还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了。

她跟钱盛对视一眼,算是服从这个安排。

都是专业人士,很快就先把自己收拾利索了,换了一身衣服等在外面随时候命。

外面一站人,林雨桐就醒了。她扭脸看四爷,四爷早醒了。她依偎过去,“说实话,诈尸这事,一点也不好玩。”

没人想这么玩的。

四爷就看她,“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逍遥快活去?”

那怎么可能!?

看吧!你都不乐意了呗。

四爷起床,“吓着吓着就习惯了。”他往起一坐,喊了一声,“来人。”

钱盛习惯性的缩起来,垂着脑袋往里走,哪怕知道这只是相似,可还是被这个相似度给吓的不轻。一边伺候一边小心的打量。四爷看了钱盛一眼,在久远的记忆里找出这个人了,“你师父呢?”

钱盛吓了一跳,噗通一声跪下去,“回皇上的话,奴才的师傅已经追随先帝去……”这么说好像也不对,他不由的爬在低声咚咚咚的磕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起吧!”四爷绕过他,坐在对面的榻上去了。

相比起四爷来,林雨桐对这个伺候自己的嬷嬷一点印象都没有。她没印象,可对方却对她现在这个身体却熟悉的很。伺候熟悉的整个过程受这嬷嬷都是抖的。

芳姑姑看见这个‘骗子’的右耳垂后面有个芝麻大的黑痣,女主子这里也有。

林雨桐仰起头擦脸,芳姑姑的视线又落在她的下巴上,下颌的位置,主子娘娘那里有一颗不大明显的痘印。因为一般人看不到那里去,所以没人注意过。主子沐浴的时候,脸仰着,她几乎是天天都能看见的。这个痘印位置大小跟主子娘娘都是一样的。

洗漱完了,外面送来两箱子衣物。她请主子更衣换鞋袜的时候,看见了双脚还有脚踝上的红痣。

芳姑姑越看她越是害怕,手抖的给主子把衣服都穿不上了。林雨桐拂开她,“摆饭吧。”

芳姑姑应了一声‘是’,悄悄的退出去了。出去之后一脸惊恐的看着德海,压着声音道:“这就是主子娘娘!不会错的!肯定是了。”

类似的话钱盛刚才出来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德海看了二人一眼,里面这两人当真都做到以假乱真了吗?那就更不能叫人脱离掌控了。

他示意二人,“赶紧摆饭去吧!既然是主子,那就好好伺候……”别的跟这俩人倒是说不着了。

而这两人却觉得这是卷入宫廷秘事里了,越发的不敢多话。

吃饭的时候四爷就问德海:“近来可有什么大事?”

大事?

有大事我也不好跟你说呀?说当今西巡归来,许是不日就要进京。

这事当然不能说的。

他捡了一件说大事不是大事,说小事也不是小事的事:“……这两日和亲王府里遍寻民间名医……”

四爷皱眉:“弘昼?他又怎么了?”

叫亲王的名字叫的这般顺口,跟叫亲儿子似的,这般理所当然的语气。

德海不动声色,“回主子的话,和亲王安好,据说病的是大阿哥。”

“永璜?”林雨桐想起来了,永璜死在乾隆十五年三月。

四爷看了德海一眼:“备车!”

啊?

您这是要去啊!

他没动地方,四爷抬眼又看了他一眼,他几乎是条件反射似的低头,一边应是,一边往出急退。

而此刻的弘昼,正在大阿哥府里,太医束手无策,民间大夫找了一拨了,皇上还没回来,这可怎么办?别看这孩子活着的时候皇上不爱搭理,可这人要是真没了,试试就知道了。

这会子正一筹莫展呢,管家进来了,递了一面牌子过来,“王爷,门外来了一辆马车,说是送了好大夫过来……”

“谁家送来的?”如今敢搭理永璜的可不多了。他一边问着,一边伸手接这牌子。可牌子拿到手里一瞧,他就微微皱眉,这牌子是旧年还在雍王府的时候用过的牌子。难道是王府旧人?

这会子也管不了其他了,吩咐管家,“有请。”

可管家怎么也没想到,从车上下来的是个妇人,穿着一身汉家衣裙,盘着妇人的发髻,脸上还带着面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