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历史扳道工 > 第239章 不做而做

历史扳道工 第239章 不做而做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4:18:3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以和议争取时间,重整军备,以利再战的事例,但宋朝统治者与此不同,其处理和战的基本程序是始而被迫应战,战而后和,和而后安,根本没有与强敌重新角逐的算盘。在签定澶渊之盟后,富弼曾沉痛的说:“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议和之后,武备皆废,以边臣用心者谓之引惹生事,以缙绅虑患者谓之迂阔背时,大率忌人谈兵,幸时无事,谓虏不敢背约,谓边不必预防,谓世常安,谓兵永息,恬然自处,都不为忧。”富弼之言可以说是澶渊之盟后宋朝廷以和为安、文恬武嬉的生动写照。富弼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是按照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惯例,他不能诿过于君父,而只好归罪于臣子。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富弼与范仲淹、韩琦都属于改革派,受保守派的排挤,离开朝廷外任。仅仅十年之后,富弼和韩琦先后回朝任宰相,却被保守的官场磨光了锋芒,依旧安常习故,不思变革。

从那时起,不但对辽,后来宋朝处理对西夏和金的关系,也往往依照战而后和,和而后安的模式行事。所以现在赵桓在孙珲首次于东京城下大破金兵后,脑子里想着的仍是议和,和这一次孙珲再破金军大营,金军被迫北逃之际,仍不肯派兵追歼,而是任金军平安渡过黄河天险,也就不难理解了。

“赵官家弄不好还会把完颜真珠那家伙放了,捎些礼物和国书什么的给金国。”孙珲笑着对胡丽英说道,“为了能和金人和谈,赵官家是不会按我说的,把完颜真珠砍了祭旗的。”

“国事仍不可为啊。”胡丽英看着孙珲,眼中满是关切之色,“我觉得,你想搞铁甲骑兵,只怕会犯了官家之忌。”

“犯忌是一定的。”孙珲笑着抱住了她,轻抚着她的后背,示意她不必担心,“不过要看如何对付。”

对于这个问题,他想了有阵功夫了,此时在和狄锋他们谈过之后,已经有了腹稿。

自己现在虽然有“神仙”的超然地位,又因为两次击破金军的大功,军民景仰,威望很高,但想要直接改革朝政,兴利除弊,还是很不够的。

而且从皇帝赵桓现在的表现来看,他表面上对自己很好,但心里其实对自己已经有了忌惮防范的心理。

“你打算如何做?孙大哥?”胡丽英好奇的问道。

“什么都不做。”孙珲诡秘的一笑,冲她眨了眨眼睛,向一个方向微微转了转头。

胡丽英会意,抱住他的同时,向他指的方向望去,赫然发现,在一座山峰上,正有几个小小的人影向这边张望。

深宫之中,皇帝赵桓正自坐卧不安。

在张叔夜要求出兵追击金军残部,在黄河岸边聚歼金军的奏章被他压下不予批复之后,他的心就一直悬着,没有放下来。

而他放掉完颜真珠,也没有通知宰执大臣们。

他担心的,不是何栗、孙傅等宰执大臣和张叔夜、姚友仲等军队将领,而是那个拥有强大力量的“麒麟仙人”。

和父亲赵佶的崇信道教不同,赵桓其实是信仰佛教的。对于父亲的“抑佛崇道”,他在心里早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宋徽宗赵佶统治期间,道教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成为中国正朔朝代里唯一一个****的宗教。而赵佶就是那个合一体。

首先他是皇帝,可他宣称除了神宗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爹。该爹是玉皇大帝,简称上帝。他是上帝的元子,即长子。在天上的官儿叫神霄帝君,因为爱中原这片土地,在天上往下看时,发现茫茫大地上全是光头,即佛教信徒,心里实在有气,才主动要求降生下来,拯救黎民百姓。

在他的嘴里,佛教叫“金狄之教”。金,五行中西方属金,这是方向感,指向了天竺古印度;狄,夷狄外族,带有鄙视性,源于中原华美之族的优越感。

堂堂中华贵嗣,怎能剃光了头,向异族的神灵膜拜?简直是数典忘祖!于是,赵佶以教主加皇帝的合一体身份,给道教信徒加持了若干光环。

先是要学习,赵佶要求全国人民尽一切努力挖掘道教知识遗产,谁能上缴孤本、珍品的道教典籍,立即升官发财。典籍由官方指定人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最后合成一部万寿道藏。

接着还是要学习。宋朝的州学、太学等各级学府从此多加了一门科目,大经,或者小经。学子们任选一经,仔细钻研,学好了有奖。

大经,指《黄帝内经》《道德经》;小经指《庄子》《列子》。

学习中,道士们发达了。他们有了身份,从低到高分二十六阶,品级和朝中士大夫官阶相等。有阶即有权,他们见到官员时,可以不必施礼,不必俯首。这就不只是分庭抗礼了,简直是出乎其上。

有权即有钱。道士们在全国各地大修神霄宫,宫观使不再由官员们兼职,都由教中兄弟们担任,于是宫观职的丰厚工资都成了自留田。

最后是一项终极特权。无论谁犯了什么罪,除了反宋反赵反人类,只要加入道教,立即恢复名誉,重新做人。

在这个过程里,和尚们倒足了大霉。先是名字改了,和尚叫德士,佛叫金仙,菩萨叫仙人,罗汉叫无漏,金刚叫力士,僧伽叫修善。

接着住的地方没了。各地要盖神霄宫,官方的说法是由各地的道观改修,可在实际操作时,有二十六阶官身在手的道士们都是找到当地最大的那座佛寺,把里边的和尚赶走,在那儿改建神霄宫……

再有就是原来的衣服穿不得了。赵佶说过,他在天上时就看着地上密密麻麻的光头来气,连带着袈裟、法冠、锡杖等东西也不顺眼。这些都要改。

改成什么样呢?改成半道士模样。头上要戴星冠,但不许有日月星辰图案,只是一顶乌沉沉的帽子。可帽子下边不好处理,因为正牌的星冠下边是冠巾,配着道士们飘逸的长发,显得潇洒漂亮。可和尚是光头,没奈何只好戴上了假发,并且在假发上梳成发髻别上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