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天下诸侯一锅烹 > 第十一章 长与短、生与死

天下诸侯一锅烹 第十一章 长与短、生与死

作者:水煮江山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5:01:2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雨后的《芳阕殿》散发着一种怪味,那是朽木腐烂的霉味与杂草野花的清香交织在一起的味道。

院子里,杂乱无章的野草肆意曼延,被瀑雨催残过的花朵可怜兮兮的东倒西歪,甲士们一脚踩上去,又将它们深深的践入泥泞里。

姬烈跟在甲士的身后,面色平静的弯下腰,将一株幸免于难却歪倒在阶角的野花捧直了身子,这花长得极美,姬烈注意它很久了,它是院中最漂亮的一束,虽然只是含苞初放,却已经是色彩斑斓,它的身茎断了,如果不进行扶茎救治,用不了多久它也会和那些陷入泥泞的花一样腐烂死去。

“侯子,君上在等着呢。”

老宫人在身旁催促着,姬烈却没有理他,而是蹲下身来,寻了两根树枝将它的身茎夹住,再撕烂了衣衫下摆,把它们紧紧的捆在一起。

做完了这一切,姬烈搓干净手上的泥水,站起身来,往前走去。

老宫人跟在他的身后,轻笑道:“侯子真是个善心人,那花经侯子这么一救,肯定能活过来。”

姬烈回头向花看去,在心里说道:‘但愿如此,我能帮你的只有这么多了!’转头继续走。

老宫人笑了笑:“侯子可知这是什么花?”

姬烈摇了摇头,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花,只是看着它挣扎在风雨中,不屈不饶的绽放着自己独特的美丽,这种倔强一下就触动了他的心弦。

老宫人低声道:“这是血信子,咱们安国可没有这样的花,它生长在宋国的映月谷里,只要有它的地方,就再也不会有别的花存在。侯子如此怜悯它,老奴不妨也来凑个景,稍后便命人将它好生打理,过上两年,这个院子里就只有它了。”说着,又笑了笑:“侯子勿惊,这花已经消失七年了,如今突然绽开必然有它的道理,所以老奴才会对它另眼相看。”

姬烈定定的看着老宫人,这才发现他不是宫人,虽然他穿着粗布麻衣,但他的衣袖与袍角都绣着日月暗纹,而这,属于侍奉昊大神的巫官的标志。

有宫人递来蛇头拐杖,那老巫官接过拐杖,柱着它,微笑的看着姬烈。

安国上巫官叔度,姬烈当然见过他,只是每一次见他,这老家伙都在祭祀,头上戴着高帽子,脸上也涂着浓重的彩泥,形同素未蒙面,而他方才的那一番话好像是在说花,但却意有所指,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听出来。

可惜,姬烈是个傻子,一个傻子怎么能听懂这么意味深长的话呢?于是,姬烈嘿嘿一笑,埋头直走,把老巫官丢在了身后,老巫官眯了眯眼睛,不以为意的跟了上去。

出了《芳阕殿》,少台宫的繁华展现在眼前,秀丽的建筑,婉约的宫女构成了一幅幅缥缈如烟的画卷,若不是那一队队巡逻的长戟甲士破坏了意境,雨后的少台宫就是人间仙境。

雕塑耸立祭祀台前,是前往《启蛰殿》的必经之路,所有来到这里的人脚步都会放轻,因为那石头像是安国人的骄傲,每一个卿、士大夫看到它,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一段岁月,数百年前,这一片土地还不属于安国,武英王分封了这里,第一代安君带着他的家臣与幕僚们来到这里,经过数十年血战,赶走了山戎,打跑了东夷,最终将奔日朱雀旗牢牢的插在这里。

安国人向来念旧,于是他们将功绩都书写在这雕塑上,以好让每一个后世子孙瞻仰、铭记。

姬烈站在雕塑前,再一次感受到这种扑面而来的震憾,远处看还不觉得,近看它就是一个庞然大物,高达七丈,分为三个部份,底部基座篆刻着一场场战事,中部是一辆六驱马车,底部则是披着甲胄,雄视八方的第一代安君。

老巫官的声音又在身侧响起:“前人功绩,后世帛书。在昊天大神的注目下,每一个安国人都为此而骄傲,也以此为榜样,才有了今日的安国。如今的安国在八百诸侯中虽然依旧不算强大,但却国富民强。老奴相信,终有一日在神的指引下,安国将会因为英明的国君而崛起于诸侯之林。侯子以为呢?”

姬烈仰接着脑袋并未回答,老而不死的老姜最辣,老而不死的狐狸最狡猾,这老东西字字句句都是话外有音,但却让人抓不住首尾,他倒底想干什么?他不是官叔度么?国君最亲信的人!怎么会暗示我留下来争夺世子之位?他这么急的一再暗示,说明了什么?

嘿嘿,事物反常必为妖,你这样蒙我,当我是三岁小孩吗?我要是留下来,你会帮我?帮我收尸吧?

姬烈心头冷笑一声,脸上神色却半点不改,慢慢放下搭在眉上的手,说道:“姬烈听不懂。”说完,转身向《启蛰殿》走去,走得又快又疾。

老巫官愣了一愣,抓着拐杖追了上去。

……

“君父,君父……”

《启蛰殿》内,安君的另外两个儿子姬风与姬绡泪流满面的跪在案前,把头磕得震天响。

安君神色木然的坐在案后,对两个儿子的悲声哭诉充耳不闻,从矮案下摸出一个竹筒往案上一搁,冷声道:“到底是谁,我已不再追究,你们哭天抢地的做给谁看?事已至此,便让昊天大神来决定吧,你们谁先来?”

冰冷的声音不带半点温情,两名侯子听得身形一震,次子姬风抬起头来,直勾勾的向那竹筒看去,只见里面放着一根根竹签,有长有短,而这长与短便将决定他们兄弟俩的命运。

三次姬绡抬起泪水纵横的脸,声嘶力竭的喊道:“君父既然如此猜疑孩儿,为何不干脆赐孩儿一死?待孩儿死后,君父定知何为清白!”

“清白……”

安君神色更冷,伸手把那竹筒一推:“数百年来,安国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你们还知道羞耻与清白为何物吗?如今,为父不愿有违人伦,你们却仍不知道感恩,莫非真要为父辣手无情?长者留,短者去,各安天命吧!”说完,闭上了眼睛。

“君父啊……”

次子姬绡朝着安君深深一拜:“儿子不为自请清白,但请君父三思,儿子已为侯门屏藩,自有封臣领地。若是君父定要儿子前往宋国为质,儿子不敢违逆,但唯恐一旦离去,封臣无人管束,领地荒废。”

安君道:“不论谁去,侯族不会收回领地,你们的领地与封臣将由各自的长子继承!”

“谢过君父,儿子先来!”

姬风惨然一笑,正欲把那竹筒捧起,姬绡却唰地起身,怒道:“君父不公,既是听天由命,怎地不见四弟?莫非,他不是君父的儿子?”

到了这个时候,总算有人把傻子给想起来了,也总算有人称呼姬烈为四弟,而不是宋姬之子!

姬风的手一顿,也向安君看去。

安君眼皮跳了跳,睁开眼来,眼神却更冷。

“他,自有他的去处!”

……

“布谷,布谷……”

梁上的鸟儿跳来跳去,烛光摇动着安君阴晴不定的脸,案上的竹筒空了,地上散乱着一堆竹签,两个儿子捧着各自的竹签离开了,有人欢欣,有人痛哭。

七天了,所有的蛛丝马迹汇聚在一起,却仍未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果,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安君已懒得去追究,既然问题出现在源头,那么便解决源头的纷争,留下一个、流放一个,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只是,他却不止三个儿子,还有一个……

而这一个,最让人头疼。

就在安君头疼不已的时候,最后一个儿子来了,安君振作起精神,端直腰身,看着最小的儿子跨过了门坎,一步步向自己走来。

殿门的上方有一轮彩虹,将斑驳的光影投入铺着朱红布毯的廊道,柱头也反着光,每根柱头上都雕刻着攀云朱雀,用的是上好的齐漆。安国确实富庶,这样富丽堂皇的布置,怕是只有富甲天下的齐国才能做到。

姬烈走在光影中,目不斜视。

青铜玉树灯摇来摇去,却摇不清安君的脸,姬烈并没有去打量自己的这位君父,他的目光随着自己的脚尖移动,直至来到案前,默然跪下,按膝不语。

“抬起头来。”安君道。

姬烈抬头,安君细细打量。

‘真是与她一模一样啊……’

七年了,自宋姬亡后,安君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审视这个傻儿子,他的眉锋浓挺,眼睛温润,鼻子如刀削,薄薄的嘴唇一抿如刀,若论长相,四个儿子中属他最英俊,但是安君却看不惯他嘴角的弧度,似乎在嘲笑,又好像骄傲的朱雀看不起凡鸟一样。

这种感觉令安君仿若回到七年前,那个骄傲的小侯女居高临下的看着他,嘴角也是这样,略略上翘。

过了一会,安君回过神来,直视着姬烈:“有人说你是傻子,也有人说你在装傻,是不是在你的眼里,天下人都是傻子?”

安君的声音并不大,甚至梁上布谷鸟的叫声也能掩盖它,但就是这样的声音,却像一支冰冷的箭直直的射入姬烈的胸膛,猛烈的炸开。

刺痛,一点点的深入。

心里越痛,姬烈越是沉稳,按着自己的膝盖,微仰着脑袋,注视着那位高高在上的国君。他的眼神空洞,却又像是水纹一样,你看进去就能看到自己在里面荡漾。

良久,安君居然眯了眯眼,避过了姬烈的目光,指着案上另一枚竹筒,冷然道:“你抽一根,长者去,短者留。若是短竹,我若不死,你不得归。”

长者去,短者留,你若不死,我不得归!哈哈,你到底还是希望我是个傻子啊,可惜事与愿违,我终究让你失望了,我的君父!

姬烈嘴角弱不可察的一沉,松开按着膝盖的手,伸向案上的竹筒,竹筒很大,里面只有两根细细的竹签,一根长,一根短……

安君皱眉凝视着他,等待他的选择。

殿外,老巫官脸色凝重,宽大的衣袍在晚风中荡来荡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