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天下诸侯一锅烹 > 第三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天下诸侯一锅烹 第三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作者:水煮江山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5:01:2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血信子,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它的样子,它像血一样的红,孤零零的盛开,花束极其雍容,像是昊天大神不慎从天上扔下来的一团云彩,有它的地方,就不会再有别的花,因为它会霸道的吸走附近所有的养份,百花凋残,唯有孤芳自赏。

不过,现今却有人正在默默欣赏着它,审视着它,这人是安国的国君姬狄。

它的身茎已经完全好了,可是缠在它身上的布条却没被卸下来,或许是照顾它的宫人怕它太过娇贵,承受不起太大的风雨。

寥寥娜娜的香从陈旧的熏香炉里升腾而起,慢慢的充盈着同样陈旧的殿堂,安君站在《芳阕殿》的窗前,从他的角度看去,正好可以看到远方那雄伟的雕塑浮在层层节节的宫庭海洋中,而血信子便在那海底,就像是侍奉着雕塑的礼花一样。乍眼一看,还颇是协调,可细细一看,意味却又突然变了,那花就像一束火焰正从雕塑的底部燃起。

高大的雕塑上有人爬上爬下,像一只只蚂蚁一般,那是宫人们正在擦拭着雕塑的身体,它已经有数百年没有洗过澡了,以至于它竟然瞎了,而这,显然是安君不愿看到的,于是,宫人们只能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顺着一根根绳索往上爬。

三天前,有名宫人成功的爬到了雕塑的脖子上,正准备把它的眼睛洗干净,突然一阵风来,将那宫人像吹纸片一样刮走,当然,结局是悲哀的,可是安君却没被吓倒,他派了更多的宫人,并下了严苛的命令,如果三日之内不能让雕塑睁开眼睛,那么这些宫人便将为它陪葬。

陪葬人殉的传统自古就有,但却从未听说活人给石头陪葬,一时间,朝野内外议论纷纷。

议论吧,你们就议论吧,我倒要看看你们倒底想干什么?安君紧紧的抿着嘴角,神情极其坚毅。

近来,安国不太平,哪怕是处身于这森严的堡垒中,安君也能时刻的体会到那隐隐的风浪正在无声的搅动着。自从将两个儿子逐出安国,这一片温暖而又静谧的港湾便不再安静了,从水面下冒出了一个越来越大的声音:该换世子了,该换世子了!

是啊,该换世子了,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就连安君也这样认为,可是为何他却会如此的愤怒。

有人说是安君老了,贪图国器,以为可以长生不老。也有人说,安君在等待奇迹的发生,希冀世子姬云能从床上爬起来。更有人说,安君觉得身强体壮,完全可以再生一位侯子。

荒谬,这是何其的荒谬?他们难道都堵上了自己的耳朵?也蒙上了自己的眼睛?或许他们以为自己是傻子,而我也是傻子,傻得不知道流渊河上的船消失了,一个人也没回来!

是的,一个人也没回来。

安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心里复杂万分,有愤怒,有心悸,有恐惧,难言的火焰在他的胸口燃烧,他真希望这把火能把胸膛烧得更明亮一些,以好使自己可以睁开眼睛看清楚倒底是谁把手伸在了安国的上空。

他有些后悔了。

“君上!”

老巫官拄着蛇头拐杖潺潺危危的走来,他的身旁换了个贴身小巫官,不像以前的那个那样黑。

安君没有睁开眼睛,微昂着脖子,仿佛在嗅着风中的花香,也好像正在沉思,这使他看上去没有半点破绽。

老巫官匍匐在地上,拱着的背像条蠕虫一样难看。

半晌,安君睁开眼来,问道:“可有消息?”

老巫官答道:“回禀君上,前几日流渊河上起了风,暴雨足足下了半日,掩盖了一切的痕迹,而横州渡至今没有等到它泊岸。”

安君道:“起来吧,下去吧。”

连续两个命令,简短而有力,老巫官废力的爬起来,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借着作揖的机会,向窗边的安君看去,但却看不出任何一点情绪,他只能转身离去,心想,看来,国君对我的信任也同那流渊河一样有了起伏,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君上!”

老巫官方去,下右大夫姬糜又来了,这家伙眼睛无比晶亮,再不像以前那副模样,以前的姬糜可是成天昏昏欲睡的,是什么使他焕发了生命力呢?

在姬糜的身后还跟着一群人,大大小小都是安国的重臣,他们来到这个森冷的院子里,就像在《启蛰殿》一样齐齐拜揖。

“君上,后日便是黄道吉日,宜祭祀,宜废立,臣请君上早作决断,勿使国器梁悬,君上应知,昔年齐国之变故,正是储君不明,妖姬祸乱……”

呼……我还没死呢,哪来什么国器梁悬?安君暗暗深吸一口气,只觉太阳穴两侧的那根筋跳得特别厉害,要不是看在这个姬糜是同父同母的胞弟份上,他真会命人将这满嘴胡言乱语的家伙给绑起来,然后让这不学无术的东西顺着那根绳子爬上去,去替雕塑开眼。

不过,安君倒底是安君,以仁厚著称,他并没有让自己的胞弟去爬绳子,而是让他带着群臣快快的消失,至于废立世子一事,需得三卿六御共同商议后,再行决定。

“君上三思,臣等告退。”

众臣去了,他们都知道,安君扛不住了,用不了多久,残废的姬云便会被换下,正值壮年的姬绡会被封立为世子,成为下一任国君。

安君自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只是他却感到一阵无力,看着外面那束血信子,他情不自禁的走出殿来到它的面前,蹲下了身子,想要用手去抚摸一下它的娇艳,可是就在即将触手的那一瞬间,他却又猛地缩回了手,像是被蛇咬了一口一样。

“君上!”

又来人了,安国什么时候如此多事?这回来的却是上左大夫姬英,安君起身见是他来了,心头微微一松。

姬英是安君同父异母的胞弟,而这位胞弟与方才那一位可是有天壤之别,姬英文武双全,能征善战,自从他十五岁以后,凡是安国的战事都会看到他的身影,因为安君不善武事,他更是多次代替国君出征,如此一来,他的功勋领地自然也是安国境内,除国君直属领地外最为广袤的,是侯族屏藩的中坚力量,有他在,安国就不会大乱。并且,这位胞弟向来不热衷于国内政事,安君对他很是尊重与欣赏。

看见了他,安君的心情都好了一些,笑问:“上左大夫所来何事?”

姬英道:“回禀君上,南楚越江后继续厉兵秣马,导致江北各诸侯惶恐不安。日前,郑侯号召江北二十八国齐聚郑国都城玉丸城,共商抗楚大策。”

“郑国?郑侯?”

安君眉头皱起来,郑国紧临大江沿岸,是千乘大国,是江北二十八国里面最强大的,在南楚没有越江之时,经常欺负他国,五十年前更是因为一件稀奇古怪的事,与安国爆发了一场战争,所以,一听到郑侯这个名字,安君心里便有些抵触。

姬英道:“是的君上,江北二十八国之中,屈国已为南楚所灭,虽然我安国离大江较远,但是前车之鉴,不可不虑。况且,景泰王得知南楚越江后,也颇是忐忑不安。依我看,雍、齐、燕、宋也不会坐视南楚北来,想来,雍公不日即会召开诸侯盟会,共驱南楚,而我安国与其旁观静待,不若早日置身于其中。”

安君想了一想,说道:“说得也是,昔年,因苞茅缩酒一事,先王为惩戒南楚之不诚,率北地各诸侯越江伐楚,不想船至江中,却为风浪所裂,先王与大军也一去不归。这事,景泰王与众诸侯可都记着呢。嗯,以下犯上之辈,定为天下人所不耻,驱逐南蛮的事,安国不能落后。至于郑国玉丸城,稍后我便与上卿协商,还是让上卿跑一躺吧。”

姬英犹豫了一下,回道:“君上,上卿前日抱病,听说卧床不起。”

“抱病?”

在这个时候卧床不起?安君闭了下眼,心中明亮如镜,看来,老上卿孟于溪还在与我置气呀,这是在无声的抗议我令他的女婿姬风出使宋国啊。

想着,安君心中一阵烦燥,冷声道:“既是如此,便请英弟代表安国前往玉丸城。”

“君上?”

“就这样吧。”

安君举步走出院子,朝雕塑走去。

姬英满以为安君会选择让即将成为世子的姬绡去,再让他从旁协助,没想到却这样的结果,而安君做下如此的决定,说明了什么?

姬英怔怔的看着安君逐渐远去的背影,良久,似乎心有所知,翘着漂亮的小胡子,笑了一笑,可是,转眼他便看见了院中的那束孤独的血信子,他脸上的笑意渐渐凝结,叹了一口气,轻声问自己:“一条船,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消失?莫非,你的在天之灵,也遗弃了他?”

……

天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来,自然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去。

燕十八正在凭栏望远,他是燕国的侯子,安君待他自是不同,他虽然不住在少台宫中,但他所住的院子却是整个少台城景观最佳,装饰最为华丽的。

子英站在他的身旁,身上穿着甲胄,手下按着剑,这个年轻而自信的将军也在眺望远方,或许他的目光已经穿透了千山暮水,飞到了极北之地的燕国。

燕使却在他们的身后喃喃自语:“怎么会消失了呢?就这么平平静静的消失了?那可是一条船啊!若是真消失了,那黑白剑也就消失了,那可是墨家的剑!”他的眉头越锁越紧,拳头也拽了起来,显然内心很激动。

燕十八唯恐自己的老师在激动之下,做出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来,于是,他转过头,平静的看着燕使:“老师,狂风暴雨将要来临之前,往往表面很平静,这样会让人失去防备,如此方为狂风暴雨。可是,它到底会来,自然会留下蛛丝马迹让人捕捉,所以也并不平静。”

“侯子的意思是?”

燕使想了一想,却想不明白,也越来越看不透自己的这位学生,在燕国时,他寡言少语,但每每说话都会引人深思,而如今,这现象就如同山洪爆发,让年老的燕使一时半会跟不上他的节奏。

燕十八微笑道:“消失了,并不代表沉入深渊,反而,我认为他应该已经上岸。至于安国,山雨欲来风满楼,当然也就不平静了。”

……

注:山雨欲来风满楼出自唐诗,但是江山写的架空,这些大家就不要去计较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