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天下诸侯一锅烹 > 第八十七章 鬼谷子高徒

天下诸侯一锅烹 第八十七章 鬼谷子高徒

作者:水煮江山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5:01:28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晨光熹微。

刑洛骑在马背上,初升的太阳就像温柔的女子羞红了脸,把柔软的光芒投在那犹如马尾一般的青绿色盔缨上。年轻的三等男爵顶盔贯甲,守候在出云城的宫城之外,仿若一具精美绝伦的石雕。只不过,若是细细一看,会发现从那狭窄的盔缝里透出的目光是那般的焦急,隐隐还藏着怒火。

七天了,整整七天了。

他带着一百名士兵来到出云城,起初,那位余君毫不犹豫的便点了头,说是会拿出足够旬日要塞吃上半年的粮食,但是,在他等了七天之后,所等到的并不是救命的粮食,而是一次次的推脱,说什么,所需粮食太多,正在筹集当中,粮仓里的粮食都给了随着雍公南下伐楚的三千儿郎云云。推脱,统统都是推脱,余国虽不是富庶大国,可是国境内却是天然的盆地,又位于东北方向,故而盛产粮食,岂会连区区几千人所需的口粮都拿不出来?若是那样,它早就该灭亡了。

唯一的解释,便是余君不想给粮。谁给他吃了豹子胆?竟敢拒绝代表着景泰王的朝歌青骑。

这时,远远的传来一阵喧哗声,三等男爵骑在马背上回头望去,只见一群余国士兵押解着一批衣衫褴褛的人,那些士兵正在大声的喝斥着什么,而那些被押解的人也在愤怒的倾诉着什么。刑洛心中一震,命身后的一名骑兵前去问问,不多时,骑兵去而复返。

“将军,都是从旬日要塞里逃出来的人,他们擅离领地,会被贬为奴隶。”

“奴隶?旬日要塞里的人?”

三等男爵猛地回过头,看着远方那群黑压压的人,他心中的石头一直往下沉,眼里的怒火却越来越盛。旬日要塞里的粮食一日少过一日,而将士们却不得不饿着肚子去保卫着它,结果得来的却是背叛逃离。上右大夫殷庸不是都安排好了么?为什么我们却要饿着肚子替他们守城?为什么要以我们的血来换取他们的生存?

他想起了临走之时,燕京之虎向他看来的目光,那时,燕京之虎骑在马背上,一句话也没多说,只是定定的看着他,那眼神让他感觉到无比沉重,仿若巍峨的陇山横曳在心头一样。我会拿到粮食的,我会的,就算死,我也要拿到粮食。

年轻的三等男爵抬头看了看初升的日头,勒着马倒退了一步,他冷冷的注视着宫城外的守卫,那些包裹在铁皮里的绣花枕头,既然你视我若无物,那我便让你看看,什么是燕人的血,流的是铁。刑洛高高的举起了右手,突然之间,在他的身后,一百名同袍齐齐勒着马倒退数步,把头压低,平端长戟,迅速的排了冲锋阵型。太阳落在戟尖上,仿若鱼池里跳动的鳞光。

一百零一人,一百零一柄长戟。

一百零一具战魂。

他们没有发出怒吼,只是用眼光死死的咬着宫城外的那些惊慌失措的余国士兵,以及那冰冷无情的宫墙,墙上站着一排弓箭手,他们拉开了弓,手却在不停的颤抖。

“魂归来兮,归故乡。”身为朝歌青骑的三等男爵念出这句话,声音空寂而冷酷,他本来想喊上一句,燕人无惧。

“魂归来兮,归故乡。”

一百名身披青绿色大氅的燕国战士高声回应着他,那嘹亮而沉闷的声音远远的传开。

宫城外的余国士兵口瞪目呆的看着这一幕,怆惶的布成了防御阵型,那薄薄的一层铁皮,难以阻挡铁蹄的蹂躏。

事态,一触即发。

“慢着,慢着……”

一名老宫人从宫墙上冒出了个头,一叠连声的叫着,因为惊惧,他险些从那高达五丈的宫墙上摔下来。但是,准备冲锋的一百零一名铁骑却没有理他,在三等男爵的引领下,他们沿着那条笔直的青石道纵马慢跑,逐渐加速,“蹄它,蹄它,”“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整齐划一的马蹄声仿佛鼓点一般,惊起了树上的鸟儿,震荡着出云城。

那些惊飞的鸟儿扑簌簌窜向宫城,宫城上方盘旋着马蹄声与鸟叫声。

“君上,君上……”

老宫人朝着宫城深处奔去,宽袍大袖慌乱的抖动,样子看上去很滑稽。

余君坐在临水之泱,这是一座木质浮亭,它飘浮在湖心之中,湖中值着硕大的秋莲,微凉的湖风伴着莲香徐徐浸来,娇美的宫女跪坐在两边,其中一人伸出了如雪皓腕,正在培火弄茶。名叫蒯无垢的卫国士子坐在余君的对面,这人约模三十上下,头戴板冠,身披雪白的长袍,腰上悬着一柄细剑,皮肤白净,眉目如画,唇上蓄着漂亮的短须。纵然与一国之君面对而坐,他也谈笑自若,神态怡然。

茶瓮里的茶汤沸了,“噗噗噗”作响,清冽的香气四溢。

宫女执起细长的青竹勺在茶瓮里勾了两盏茶,恭敬的递给余君一盏,蒯无垢一盏。

余君捧着茶碗嗅了一嗅,却未就饮,只是怔怔的看着茶碗中的倒影,仿佛有什么心事正盘恒在他的胸中,让他难以作决。

蒯无垢品了一口茶,赞道:“好茶。余侯可是仍有疑虑?”

余君道:“不论如何,他们毕竟代表着景泰王。”

“诚然。”

蒯无垢微微一笑,把手上的茶碗放在案上,拂了拂盘着袍摆,笑道:“景泰王是天下共主,朝歌青骑是景泰王的近卫军。但是敢问余侯,朝歌城离余国有多远?”说着,不待余侯说话,又续了下去:“两千八百里,雍国离余国多远?五百余里。齐国离余国又有多远?六百余里。”

余君冷声道:“若是因此惹得景泰王震怒,那便是余国的末日。”

“那一天,永远也不会来临。”蒯无垢接口道:“余君何不想想,东夷人早被齐侯赶入了大海,那面世代相传的荆棘花大旗也被齐侯焚毁,如今的东夷人就如丧家之犬,他们飘浮在海上,躲藏在暗无天日的岛屿里,东海之滨有万千岛屿,他们各占一处,时而内战,时而入侵东土,如同一盘散沙。这样的东夷人,怎会从齐侯的眼底下来到了郇国?而郇侯又是何等作为?眼睁睁看着他们纵横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无动于衷。”

“郇侯?”

余君眉头皱起来,握着茶碗的手背上冒起了一条青筋,余国与郇国比邻而居,数百年来相互征伐不断,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自从大雍与齐国强盛之后,余国与郇国的敌对,更多的是一种象征,私底下,甚至余君与郇侯还保持着暗通有无。而此,便是在大国的逼压之下,小国的一种自保手段,互相敌对,背后有人撑腰,反而不会轻易的被大国吞噬,毕竟,大国之间也需要缓冲地带。这是多么可笑可悲,而又充满智慧的手段啊。

不过,此刻余君却没有心思去想那些不相干的事,他想的是,那个留着一把络腮胡的郇侯,那厮面相粗鲁,实际上却狡猾如狐,他为什么不怕景泰王的怒火?竟敢冒天下之大不违纵容东夷人行凶?事后,若是景泰王震怒,命齐侯教训教训他,齐侯正在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急需要得到景泰王的认可,肯定是不会手软的,会毫不留情的将郇国抛弃,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何这一次不与我互通有无?

余君有些头痛,呼吸也有些急促。

这时,那位卫国的士子,鬼谷子先生的高徒,蒯无垢抿了一口茶,慢悠悠地道:“以日月为镜,可以证心怀,以人为镜,可以证将来,郇侯之所以纵容那所谓的东夷人,必然有郇侯的原因。而如今,天下大势犹如风云变幻,朝歌城早已不是天下的中心,数月前,又有妖星临空,司主伐楚与不祥。蒯无垢敢断言,传承数百年的大周王朝或将经历生死磨难,而那被埋藏在朝歌城下的中州九鼎,必然会换一个地方。”

“大胆,放肆。”余君下意识的喝道,宫人与宫女匍匐一地。

在这一刻,温文儒雅的余君身上透出一股凌厉绝伦的气势,压得整个浮亭里的人喘不过气来。这便是一国之君,纵然再小,他也是一方诸侯,景泰王的封臣。

“哈哈。”

蒯无垢却笑了起来,笑声平和而不张扬,笑容温和,就像这湖心里的风,虽然浅凉浅凉,但却无处不在。在这笑声之中,本已站起身来的余君又悻悻的地坐了下来,冷声道:“此言,仅出先生之口,入本侯之耳。本侯不会放在心上,先生也勿要多言。本侯已然作决……”

“余侯多虑了,如今之天下,倒底是以何为主,余侯心知肚明。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付之东流,湮没于长河之中,蒯无垢概之有三,其一,不知天意,其二,不得人心,其三,不明局势。诸此三种,是英雄冢。余侯,慎重。”蒯无垢微笑着打断了余君的话,真诚的看着余君:“齐侯欲为天下霸主,雍公岂会不知?齐侯纵容所谓的东夷人,谋了这场局,雍公岂会不动?依余侯看来,雍公之所动,动在何处呢?”

“莫非,便是……”

“正是。”

蒯无垢突地挺起身来,拢着双手朝着余君深深一揖:“雍公之所动,在于以不变应万变,余国若想存,旬日要塞必失无疑,然则,失则失也,却非失不可得。余侯,三思。”

余君沉默了,良久,沉声道:“蒯先生,你倒底是来自强齐,还是大雍?”

“蒯无垢乃是卫国人。”

“君上,君上……”

恰于此时,老宫人踉踉跄跄的奔来,站在湖岸上,大声的呼喊着。余君眉头一皱,命人拉动绳索,将这浮亭拉到岸边。余君与蒯无垢一前一后的出了浮亭。

“何事如此慌张?”余君心中怫悦。

老宫人满头都是汗水,样子狼狈之极,颤声道:“回,回禀君上,朝,朝歌青骑冲撞宫城。”

“你说什么?”余君脸上神上蓦地一变。

“余侯勿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