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女将星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师生

重生之女将星 第二百四十二章 师生

作者:千山茶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8 00:29:12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提供真正已完结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有关徐相在鸣水一战中的证据,越来越多了。

也不止是鸣水一战,呈上去的罪状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卖官鬻爵,任用私人,欺君罔上,接受贿赂……

皇帝态度的转变,令徐党嗅出风向的不妙,朝中上下都浸在紧张的气氛中。原本以为很快能将徐敬甫救出来的人,如今也意识到这并非是一件简单事,或者说,这根本已经不可能了。

石晋伯府上,小厮拦住外头想要进来的人,赔笑道:“诸位大人请回吧,四公子不在府里。”

“楚子兰究竟去哪里了!”一人又急又气,低声问道:“再不让我们见到楚四公子,相爷就没时间了!”

小厮只是苦着脸道:“大人们问小的,小的也不知道啊,四公子已经很久没有回府了。”

见问了半天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人只得悻悻离去。待一行人走后,小厮才关上大门,回到了院子,敲了敲书房的门,走了进去。

楚昭正坐在桌前看书。

“四公子,来人已经全部打发回去了。”小厮道。

楚昭当然在石晋伯府上,事实上,这些日子,他根本没出过府,所以也没人看到他。

“做得好。”

“可是四公子……”小厮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真的不想想办法吗?”

楚昭抬起头来看向他,小厮脸色一白,半晌,听到身前人道:“你出去吧。”

小厮如释重负的退了出去。

楚昭目光重新落在桌上,桌上的这块端砚,还是徐敬甫送给他的。自打徐敬甫入狱后,不时地有人想要找到他帮徐敬甫出来,毕竟徐敬甫待他如亲儿子,本来过不了多久,他也就是徐敬甫的女婿了,于情于理,都应该他去出这份力。

楚昭的目光变得悠远。

楚昭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徐敬甫的时候。

那时他年纪也不大,正是被楚夫人和三位嫡兄欺负的厉害的时候。他长得很好看,楚临风倒是很喜欢带着他一道去应酬,看上去极为得脸,可每次应酬回来,等待他的,就是无数更厉害的折磨。

后院之中的事,楚临风是看不到的。纵然看到的,也只是嘴上说两句,真要为了他和楚夫人离心,那也不可能。

有个冬日,楚临风又有同僚之间的应酬,想着将他带上。这一次是在徐相府上做客,楚临风特意吩咐要楚夫人给楚昭挑件好衣裳,万万不可丢了楚家的脸面。

既是去徐相的府上做客,楚夫人也不敢怠慢,纵然千般不愿,还是给他准备了华丽的衣装。

楚临风颇满意。

但楚昭走得很艰难。

只因为不知是楚夫人,还是他的哪位嫡兄,竟在他的靴子底部反钉了几粒钉子,初时感觉不出来,随着人走动,钉子渐渐的被踩的往靴子里钻,最后钻进了他的脚底。

但那个时候,楚昭已经同楚临风到了徐府了。

当众脱靴是很无礼的,楚临风又格外好面子,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就如炫耀一尊漂亮的花瓶,一尊精美的摆设,拉着他逢人就道:“这是我的三子,楚昭。”

楚昭只得忍着疼痛,脸色苍白的陪着楚临风说话。

到最后,他几乎有些已经支持不住了。

楚临风在宴席上,多喝了几杯,同同僚说话说得得意,终于暂且没有关注楚昭了。楚昭想要去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将靴子脱下来,拔出钉子。可偌大的徐府,他并不认识路,转着转着,就撞上了一个人。

一个穿着长衫的,年纪有些大了的文士低头看着他。

楚昭一怔,一眼就认出来,这位就是今日宴上的主角,楚临风恨不得巴结上去的徐相徐敬甫。只是他一直跟在楚临风身边,而楚临风甚至都没与徐敬甫搭上话,想来他未必认识自己。

“我是……石晋伯府上四公子。”楚昭小心翼翼的开口,“我…..我迷路了。”

徐敬甫只是微笑着看着他,目光微微一顿,突然问:“你腿怎么了?”

楚昭下意识的将脚往身后藏。

徐敬甫看了看周围,唤来下人,道:“把楚四公子背到房里去吧。”

楚昭慌忙摆手:“不必了,我……”

“你这腿,再走下去就要瘸了。”徐敬甫摇头笑道:“我令人告知你父亲一声,不用担心。”

楚昭就被徐府的下人背到了房里去了,不仅如此,他们还脱下了他的靴子,靴子甫一脱开,在场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钉子几乎都要整根没入他的脚心,流出来的血同白袜黏在一起,光是看着都觉得凄惨。

徐相眉头紧皱,道:“叫府里的大夫过来。”

徐府里是有会医术的大夫的,被叫过来后将楚昭脚里的钉子取出来,一边还道:“小公子,您也太能忍了,这钉子没进去可疼,到底是怎么忍到现在一声不吭的?哎唷,回去后,您这几日就不要下地了,好好休养。”

楚昭抿着唇没说话,虽是楚家的四公子,可他活的与下人无异,每日要干活,怎么可能休养着不下地。

徐敬甫挥了挥手,叫他们都下去了。

他起身走到另一头,一边像是随口问:“你叫什么名字?”

“楚昭,字子兰。”他克制而谨慎的回答。

“好名字。”徐敬甫笑着,将一双崭新的靴子放到他面前,“这本来是我夫人打算送给我学生的,你的靴子不能穿了,这一双应当能穿。”

楚昭将靴子抱在怀里,许是面前的暖炉很热,布靴被烤的暖融融的,他道:“谢谢徐大人。”

徐敬甫打量着他,楚夫人给他的这身衣裳,确实华丽而精致,只是寒冬腊月的,薄薄的锦衣里,并无棉绒,看着好看,却并不实用。他在外面走了一遭,早已被冻的脸色苍白,手脚冰凉。

“你府上还有三个哥哥?”徐敬甫笑着问。

楚昭身子微微一僵:“正是。”

徐敬甫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倒是不曾见你父亲带他们出来过。”

楚临风好脸面,总觉得他自己是大魏一顶一的美男子,三个嫡子却生的如母亲,容貌平平,怕旁人在背后笑话他,便只带楚昭应酬同僚。楚昭低着头不说话。

徐敬甫问:“可读过书?”

“读过一点。”他轻声回答。

“哦?”徐敬甫稍感意外。大概是想着楚夫人居然会让楚临风这样的外室子读书有些不可思议。楚昭想了想,小声开口:“从前跟母亲学过一点,后来回府后,偷偷藏了些书在屋子里。”

徐敬甫素来爱才,看着眼前这个生的格外漂亮的孩子,笑道:“既然如此,你日后,就来我这里读书吧。”

楚昭一怔,下意识的抬起头,嗫嚅着嘴唇:“我……”

“我有很多学生,不过他们都年纪都大了,我也很多年未曾再收门下,”文士容色温和,如慈爱的长辈,“我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教的了你几年,你如果愿意跟着我学,就叫我一声老师吧。”

老师……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可惜的是,在他过去的那些年里,从未有一个人教过他应该怎么做,为何这样做,而眼前这个人,是大魏权倾朝野的丞相。

他埋下头,不顾自己刚刚包扎好的伤口,下了地,对着徐敬甫恭恭敬敬的磕头,唤了一声:“老师。”

他是被徐敬甫的马车送回来的,一同回来的,还有徐家的下人和一件厚厚的棉衣,以及脚上崭新的靴子。

楚临风酒醒之后得知此事,亦是吓了一跳,连忙对徐敬甫道歉,徐敬甫却道不必放在心上。楚临风回府之后,第一次为了楚昭一事真正的与楚夫人发生争吵。他们争吵的声音落在院子窗外的楚昭耳中。

“那可是徐相!日后子兰就是徐相的学生了,徐相此举,难道你还看不明白,日后不要再欺负子兰了!”

“谁欺负他了?我若真欺负他,岂能让他做成徐相的门生。说来说去都是你偏心,否则为何是他,而不是我的孩子!”

“谁让他们自己不争气?徐相就是喜欢子兰,你好自为之,莫要丢人现眼了!”

争吵声充斥在他的耳中,楚昭低头望着自己脚上的那只布靴,靴子很合脚,鞋底很软,似乎连钉子刺入血肉之中的疼痛感,也被这柔软给抚的一干二净。

那之后,他就成了徐敬甫的学生。

徐敬甫待他确实很好,他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拼命地念书,人都说他才华横溢,年少有为,殊不知又是多少个夜晚挑灯夜读,才能在人前漫不经心的“谦逊”。

师生之谊,不是没有过的。

桌上油灯里点燃的灯火,在墙上投下一面阴影,他看了一会儿,站起身来。

“来人。”

小厮进门,道:“四公子有何吩咐。”

“备马,”他看向前方,“去太子府邸。”

……

空旷的寝殿里,文宣帝靠着塌边,低头就着妇人的手一口口喝着熬好的参汤。

自打徐敬甫的案子一出,帝王怒极攻心,身子日渐不好。他本来年岁也大了,只是过去每日过的闲适,倒也看不出来,朝中生变,事情一样样的堆积着朝他砸过来,不过短短十几日,看起来便老态顿生。

一碗参汤喝完,兰贵妃让婢女将空了的小碗捡走,柔声道:“陛下要快些好起来。”

“好起来又有何用,”文宣帝苦笑一声,“只怕现在外头都巴不得朕早日……”

一根手指抵住他的唇边,堵住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兰贵妃不赞同的摇头:“陛下,此话可不是能随便说的。”

文宣帝看着面前的妇人,她虽这般说,神色却仍然温柔,并未如别的宫妃那般,惊恐大怒,也不会像张皇后那般,板着脸训责。兰贵妃并不是整个后宫里,最美的那个,但他宠爱了眼前的女人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在兰贵妃面前,他可以做自己。

而不是做一个帝王。

文宣帝以为,自己或许是唯一一个,认为做帝王很累的人了。

他生病之后,张皇后只来过一次。文宣帝清楚张皇后的娘家与徐敬甫走的很近,如今徐敬甫出事,张皇后的娘家人不敢公然给徐敬甫求情,后宫又不可干政,所以这段日子,她应该很忙。

文宣帝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因为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时间或许是不多了。

很奇怪,徐敬甫一事未出之前,他还认为,自己尚且精力旺盛,能活的比他的父辈更长久,可徐敬甫案子一出,他就明白,他是真的老了,老到或许活不到下一个冬日。

所以在他看来,有另一件重要的事。

“自打朕登基以来,徐敬甫辅理多年有功,”他缓慢的道:“朕待他宽容,知晓他虽有私心,但也并没有追究,只是如今来看,他辜负了朕的信任。甚至通敌叛国……”

“肖仲武死了,这些年朕听信徐敬甫的话,如今大魏可用的武将,竟无几人。那飞鸿将军禾如非还是个假的。乌托人早有预谋,只怕日后必成大患,太子那个德行,朕要是将这个位置交到他手中,”文宣帝苦笑一声,“他还不如朕呢。虽然朕优柔寡断,到底也算仁民爱物,他……有什么!”

最后一句话,既是失望,又是恼怒。

如果广朔是太子的话,该有多好。

那他可能早早的就将这把交椅,交到了广朔手中了。

帝王虽然平庸,却也不算特别愚昧,他深知自己的嫡长子无才无德,这么多年,不肯拟下传位诏书,是因为他心中本来也就矛盾。一方面,他很清楚,广延坐上这个位置,对大魏来说是一种灾难。另一方面,大魏从未有过君王废长立幼,他一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想做那个“第一人”,也害怕承担起这个责任,于是一拖再拖,一忍再忍,终于将事情弄到了如今这个不可挽回的地步。

“兰儿,”他看向兰贵妃,“朕很后悔,没有早一点做决定。”

而如今,无论他怎么做,都将会在朝中上下掀起巨浪,流更多的血,死更多的人。而广延与广朔,无论他更青睐谁,都是他的儿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兰贵妃温柔的握着他的手,只道:“无论陛下做什么决定,臣妾都明白陛下的苦心。”

文宣帝望向她:“这宫里,唯有你是朕的知心人。”

……

兰贵妃回到清澜宫的时候,广朔已经在殿里等她了。

见她回来,广朔站起身,“母妃。”

兰贵妃让他坐下,问:“你怎么有空在我这里?不去大理寺?”

如今徐相的案子到现在,若无别的变故,应当就算大局已定了。肖怀瑾手中的证据一个接一个的往外抛,过去曾被徐党打压的官员也忙不迭的抓住这个机会,树倒猢狲散,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广朔的推波助澜。

“儿臣今日已经去过了。”广朔想了想,“这些日子,儿臣为徐相一案出力,不过,在宫中见到肖都督的时候,他也并未显出亲近之意。”

他不明白,肖怀瑾究竟是有没有承他这个情。

兰贵妃笑了:“他不理你,才是对的。”

“母妃的意思是……”

“你关心徐敬甫的案子,原本就是因为身为大魏皇子关心朝事而此,你若与他走的太近,反倒太过刻意。”

“儿臣不是不知道,”广朔眼里闪过一丝焦急,“可是太子那头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父皇如今身子不好,儿臣听闻有御史已经上奏父皇,早日立下储君……母妃,你知道父皇的性格,”广朔自嘲的笑笑,“若无他事,必然会立太子为储君。正如母妃多说的那样,一旦太子登上皇位,别说是儿臣与母妃,只怕连五弟都不能活下来。”

“而且……”他眼中忧色重重,“眼下乌托人野心未明,随时可能进攻大魏,到了那时,若是太子登上皇位,难道母妃认为,太子会令人与乌托人相抗吗?就算是为了拉下肖怀瑾,他也不会说出一个‘战’字。”

兰贵妃静静的等他说完。

广朔看向妇人:“母妃觉得儿臣说的不对?”

“你说的很对,”兰贵妃笑了笑,“今日我见你父皇时,你父皇已经流露出要拟传位诏书的意思了。”

广朔心中一动,有些激动的问:“究竟……”

“其实你父皇决定将皇位传给谁,并不重要,”兰贵妃道:“这世上,一张圣旨,有时候并不能决定什么。广朔,民心比权力更重要,你一直未曾光明正大的参与朝事,隐在太子身后,这是你的弱点,亦是你的长处。”

“你现在心中焦急,只怕广延心中比你更焦急,还有那些乌托人……肖怀瑾愿不愿意亲近你,拥护你,现在说这个,没什么意义。倘若他自己没有争权夺利之心,他迟早都是你的人。”

广朔问:“因为太子?”

“对。”兰贵妃的眼里,闪过一丝悲悯,“广延如此暴虐无道,肖怀瑾这样的人,定不愿为他驱使。”

“大魏,已经无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