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154章:朱元璋的豪华马车(年底求月票)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此刻,奉天殿后的谨身殿里,朱元璋正在看书早课。

不过良久,也没见得朱元璋翻过一页,他的心思,早就不在这书籍上,总是忍不住将思绪飞到大孙那里去。。。

就在朱元璋自顾自笑意盈盈的时候,有太监回过禀告。

“陛下,长孙殿下醒来了。”

朱元璋闻言,回过神来,不由问道;“咱给大孙准备的新衣裳,大孙可是喜欢。”

“喜欢,长孙殿下非常喜欢呢,殿下在铜镜面前,看了许久,一直都带着笑。”机灵的小太监回道。

朱元璋闻言,顿时更为开心了。

昨日的朱元璋,睡得是真的香,他不知道多少年,已经没有睡过这么舒服的觉了。

尤其是大儿朱标走后,更是每日每夜都睡不着,只能靠着奏章来麻痹自己,实在困得不行了,这才睡觉。

每天睡眠的时间,不到三个时辰,对于身体的伤害,是难以估计的。

若不是曾经年轻时候,有着良好的身体基础,早就跨了,就是凭借着一口气硬撑。

他知道自己还不能倒下,他一旦倒下去了,这偌大的大明江山,将会陷入一轮巨大的动荡。

早上起来的那一刻,朱元璋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直到看到旁边的大孙,这才明白是真实的。

看着大孙熟睡在自己的身边,朱元璋轻手轻脚的起床,没有打扰大孙。

在询问了刘和后才知道,大孙昨日一直守在自己的身边,很晚才睡觉。

朱元璋嘱咐刘和,不可吵到大孙,这可是十年以来,大孙第一次回来睡觉呢。

自然是要多睡会。

最开始起床的朱元璋,本来想要取消这次的早朝。

但是想到大孙提出的一些建议,朱元璋还是觉得应该和大臣们商议一下。

无论是军政分离的政策,还是关于科举的建议,这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

科举的事情,还是可以延后,毕竟教案的编撰也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

但是关于军政分离,委实非常重要,直指权力的核心。

从起兵到建国的朱元璋非常明白兵权的重要性,若是能让子孙后代的皇帝,都能对大明的兵权,都很强的掌控力。

那么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是不需要担忧,就像是大孙所说的,大不了将文臣换一轮就是了。

这样的治国思想传承下去,大明将会得到极为久远的传承。

当早朝差不多要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再次得到消息,大孙准备前往天界寺,让人备车。

“大孙出行,就坐咱的那个马车吧,坐着也舒坦些。”

“让刘和快些给咱大孙挑选一个好的闺女,咱大孙昨日还怪咱,说是找媳妇的事情,应该是咱这个爷爷的事情。”

“最好就是在近几日内,将名单给咱列出来,咱到时候给大孙看看,看是哪家的闺女他最为喜欢。”

“臣遵旨。”

..........

朱英向乾清门走去,马车已经在门前等候。

“蒋瓛,你要跟我一起过去嘛。”朱英看着蒋瓛一直跟随在身边,不由随口问道。

“殿下,陛下谕旨让臣伺候在殿下身边。”蒋瓛躬身回道。

现在的蒋瓛几乎一门心思都在朱英身上了,虽说还未正名,但瞎子都能看出,长孙殿下丁定然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毫无疑问。

朱英也不意外,很快就到了乾清门前。

然而看着停在下方的马车,整个人都有些懵逼了。

只见在乾清门前,有锦衣侍卫三十名,前后各有四名缇骑。

这点人数不算什么,算起来还算比较少的,其中的关键在于马车。

这哪是什么马车啊,这分明就是房车。

这是一辆四轮马车,通体铜铸,车顶有龙凤,通体还有各类雕纹,如同两个小房子,周边一圈还有围栏。

前架八马,八匹高头骏马通体雪白无一杂色。

从外看去,车内两部分,前方如同茶室,熏香已经点燃,后方有着床榻,上面垫着床垫。

在马车的四周,还有垂蔓,可以遮挡**。

这等座驾,大概便是大明最为顶尖的奢华了吧。

朱英足足看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

“这是陛下出行马车,陛下此刻正在谨身殿准备早朝,知道殿下要去天界寺,特意嘱咐臣安排过来。”

在马车前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郭忠,也算是朱英的老熟人了。

之前朱英在秦淮河畔宅院批阅奏章时,一直都是郭忠在旁边伺候。

朱英沉默。

好家伙,你管这玩意,叫马车?

不过在反应过来后,朱英有些跃跃欲试。

毕竟这马房车,就如今的全世界来说,都算得上顶尖座驾了吧,这是足够奢华。

朱英从容的走了上去,郭忠跟随在一旁,蒋瓛则翻身上马。

“殿下,是否现在出发。”蒋瓛在马上低头问道。

朱英微微点头。

随即在蒋瓛的吩咐下,马房车缓缓动了起来。

一旁的郭忠,开始为朱英泡茶,在桌面上,甚至还有各式各样的点心。

然而就在朱英准备享受的时候,郭忠从马车里拿出一堆奏章,诚惶诚恐的说道:

“殿下,这是陛下带给殿下,路上所看的消遣物。”

朱英拿着点心的手,一下子就顿住了。

好个老爷子,这是时刻都要让我分担奏章啊。

点心加茶水的组合,便算是早点了,不过对于糕点的问道,朱英并不满意。

便对着外面的骑马跟随在一旁的蒋瓛吩咐道:“蒋瓛,派人去我宅院通知张伯,让他给我准备早点送来。”

“遵令。”蒋瓛回完,立即上前对前方缇骑吩咐道。

在蒋瓛的安排下,立即有两名缇骑离开队伍,开始加速,纵马朝着前方奔驰而去。

朱英是个会享受的人。

自从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后,有了足够的钱财,在生活各方面,朱英就没亏待过自己。

哪怕是京师不让穿绸缎衣服,朱英贴身的内衣也是丝绸的,仅仅外面套了一层麻衣而已。

吃喝用度上更是不用说了。

毕竟从北平到京师,朱英也没带多少人,开始茶楼的厨子们,可都是跟着朱英过来的。

像是宅院里的各类美酒,包括调料等等用品,也是在第一时间,由最近群英商会的人送来。

用朱英的话来说,来这大明苦了这么多年,我就不能好好享受一下了?

想到这里,朱英毫不犹豫的把奏章推到一边,说道:“先放着吧,没吃早点,暂时没心情看。”

对此,郭忠唯有苦笑道:“是,殿下。”

豪华奢侈的天子座驾,四轮房车在皇宫内出现,但凡是路上的宫女太监看到之后,都是停下躬身等候,待天子马车离开后,这才继续行走。

包括皇宫内巡逻的校尉,看到之后也是单膝跪地,低头等候。

从乾清门出大明皇宫,是从后左门通过,自谨身殿,华盖殿,奉天殿侧面经过,然后自中左门抵达奉天广场。

当朱英到达谨身殿旁边的时候,马车停了下来。

朱英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从郭忠口中得知,现在老爷子正在谨身殿中,即是路过,当然要来打个招呼。

门口的太监看到朱英,连忙进去汇报,朱英进门自然也无人胆敢阻拦。

实际上来说,在太监宫女这个圈子里,尤其是以朱元璋身边这些,现在对于朱英的出现,已经完全不存在陌生了。

从某个程度上来说,整个大明皇宫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很难瞒过他们的。

不过宫里有宫里的规矩,进宫的第一件事,就会有人教什么叫做守口如瓶。

不是说你知道就能随便嚷嚷,要是查不出来,基本上可疑范围内的宫女太监,都是直接处死,没有半点情面可言。

“爷爷。”

当朱英走进去的时候,朱元璋已经起身迎了过来。

“睡得可还舒服,咱起来的时候,没有吵醒到你吧。”朱元璋笑呵呵的问道。

整个人显得十分的精神,眼中的浑浊之色,都要褪去不少,甚至面色都极为红润健康。

“舒服呢,就是早上起来没看到爷爷,差点以为自己还在梦里。”朱英笑着回道。

也没提关于昨夜长梦的事情,就现在来说,他们爷俩间的感情,不需要其他东西去辅助了。

“咱的马车可不错吧,够不够威风。”朱元璋看了看窗外说道。

“威风,真威风,这般豪华的马车,孙儿见都未曾见过。”

朱英忍不住感叹说道。

哪怕在后世,他都未曾见过这般豪华的马车,要知道,这玩意可是属于纯手工打造。

甚至于在马车上坐着的时候,朱英没有感受到很强的震动,说明这马车在设计上,绝对是有特殊的减震技巧。

这般大的四轮马车虽然转向很麻烦,完全需要依靠车夫的驾马技巧达成。

其实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几乎一直属于直行,会感觉比较舒适。

“好了,咱这早朝也快差不多开始了,咱待会就在早朝上,讨论一下关于大孙你之前说过的,关于军政分离的策论。”

“看看大臣们是个什么想法,到时候咱爷俩再好好讨论一番。”

朱元璋说道。

朱英点点头,回道:“行,那孙儿就先去天界寺了。”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问道;“今夜还过来睡吗。”

朱英闻言,稍稍思索后说道:“便是过几日吧,孙儿这边也需要把麾下商会处理一下。”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遗憾,不过也没多说。

朱英从谨身殿离开,而后坐在马车上,一路朝着天界寺过去。

洪武二十一年天界寺遭火焚,朱元璋在城南凤山重建寺宇,距离大明皇宫,大约二十里地左右。

哪怕是比较好走,一个来回也得差不多大半天过去了。

就在朱英乘坐豪华马车,穿过奉天广场,差不多抵达奉天门的时候。

朱允炆刚好从中左门出来。

春和殿,便就是东宫。其坐落在奉天殿右侧东边。

从春和门到奉天门,不算太远。

身为目前的皇太孙,朱允炆当然是卡点上朝,基本上是文武百官到奉天殿后,这才不急不慢的过来。

“咦,今日皇爷爷不打算早朝吗,这般早就出去了。”

皇爷爷的马车他当然是认识,不过皇爷爷自己用得少,他也没坐过。

看到马车往奉天门去,朱允炆有些疑惑的说道。

旁边的黄子澄听到这话,也有些疑惑。

按理来说,一般陛下取消早朝,都会有太监前来通知,不会和其他群臣一般,还需要等候。

“不对,殿下你看,群臣都已经入殿了。”

黄子澄抬头看向奉天大殿前,那里已经没有大臣了。

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陛下开启了早朝。

如若是陛下不在,不早朝的时候,就会有司礼监的太监出来宣读,今日早朝暂缓。

既然能够进去,那就说明肯定是开了早朝。

“那刚刚出去的是谁?这可是皇爷爷的马车,谁敢私自乘坐。”朱允炆有些疑惑的问道。

就刚刚马车周边的情况,四周还有缇骑跟随的样子,明显是有人乘坐才会如此。

黄子澄眉头微皱,不由对旁边跟随朱允炆的太监问道:

“你可知道,昨夜皇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小太监听到这个问话,声音有些发颤的回道:“回禀黄翰林,奴婢什么也不知道。”

听到这话,黄子澄和朱允炆对视一眼,立刻就察觉到不对劲。

这此地无银三百两太过于明显了吧。

朱允炆厉声呵斥说道:“说,昨夜皇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那乘坐马车的,又是何人。”

-----

ps:日万达成,月票速来,快点,明日醒来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