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71章:重启蓝玉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371章:重启蓝玉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1:5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良机,天赐良机!

和其他人所不同的是,蓝玉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初时愣了一下,而后整个人兴奋得都要跳起来。

这是老天爷给他的机会啊。

最近蓝玉的日子,虽然看着还算舒心,但时间一长,心里头也就渐渐的想明白了。

太孙殿下虽然信任他,可兵权的交出,这代表着往后想上战场,已经很难。

像从前那样统帅几十万大军作战,基本上是不可能。

这让蓝玉一度借酒消愁,却又无可奈何。

然此事一出,蓝玉顿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不多时,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纷纷接连而至。

不无意外,个个眼中冒光。

曹震语气中带着激动道:“大哥,我们的机会来了。”

蓝玉此刻已经镇定下来,笑着点头道:“安心静待就好,想来不需要多久,宫里头就有消息传来。”

听到蓝玉这般说,本来还有些忐忑的众人,心里头更加兴奋了。

其实自从太孙正式册封后,蓝玉一系的淮西勋贵武将们,看似地位水涨船高,实则有苦自知。

不仅仅是蓝玉,其他勋贵武将手中的兵权,也是在无形之中被削弱。

大量的精锐将士,都被直接抽走,进入到以太孙玄甲卫为首的掌控中,这让他们手中实力大减。

且不少从玄甲卫出来的精锐将士,也穿插到他们的兵卒之中。

这些有着类似太孙门生光环的将士,让他们开始变得束缚起来。

要知道从玄甲卫出来到卫所之中,最次都是百户级别了,很容易就形成掣肘。

可以说淮西武将们的兵权,正在一点点的被太孙蚕食,且无可奈何。

再过个三年五载的,不用多想,大伙都得被架空。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他们曾经立下的功劳,是对大明,也是对陛下的,可并不是对太孙的。

然现在,机会来了。

各地谣言四起,不用多想,陛下必定雷霆大怒。

常言道,民不与官斗。

这都直接动到了太孙这里,其后果可想而知。

大明律中,有十恶不赦之罪。

其中一罪,为大不敬。

血雨腥风,就在眼前。

蓝玉真的想好好的‘感谢’这些传播谣言之人,是他们给了立大功的机会啊。

果然,就在蓝玉等人商议没多久,门外就有宦官前来。

“太孙殿下令旨,召凉国公蓝玉入宫觐见!”

“臣遵令旨。”

蓝玉接令旨后起身,满面春风。

宫廷中。

压力给到了锦衣卫这边。

现在的锦衣卫和历史上朱棣重建的锦衣卫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如今锦衣卫的职责,多是在京师城内,以监察百官为己任。

于其他地方,虽有行事之权,但人数不多,并没大幅度的扩散开来。

这等事情,并不是在明,而是在暗,需要的就是像锦衣卫这样去打探情报。

朱元璋爷孙俩一番商议过后。

一道谕旨下达。

“着锦衣卫联治安司,行监察天下之职,于大明各地设立卫所,所需所用,由内帑负责。”

终于是提前走到了这一步。

本来在朱英的想法中,是慢慢用退伍军士,各地治安所,逐渐在各地替代锦衣卫的职责。

现在这情况,只能是锦衣卫跟治安所一起干了。

在打探情报这块,那些军中的糙汉子们,干不来这么细腻的活,常年熟悉这道的锦衣卫,才是最佳人选。

蒋瓛狂喜,这意味着锦衣卫的权力,往后将不会被限制在京师以内,而是辐射天下。

“果然是晋商在后面搞事吗。”

坤宁宫中,朱英冷声问道。

叶月清点点头,表示确定。

在谣言传播开来的第一时间,群英商会所有人,不管是在京师的,还是在各个地方的,就开始用本身资源,大力搜寻来源。

现在群英商会的人员,谁还能不知道,自家商会的老大,就是当今太孙殿下,未来大明皇帝。

出了这种事情,都不用等京师的传令,自发就开始全力搜查起来。

这个消息,本来就是通过商帮渠道进行传播,群英商会目前,开了很多小商会马甲用来打探消息。

一番溯本追源后,很快就发现,这些所有的消息,主要就是从晋地出来。

大明如今的晋地,便就是指山西一带。

知道是晋商们搞的事情,朱英也就不意外了。

陕西山西相邻,想都不用想,陕西反贼跟晋商们肯定有着极为紧密的勾结。

随着群英商会携带着官府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朝堂所认可的官商勾结。

一个商会,当他有了官府的助力下,会变得如何强大?

在现如今的大明中,群英商会的势力,膨胀之快,超乎所有商人的想象。

尤其是各种买卖,群英商会百无禁忌,全都参与。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利用官方驿站的便利,从而使得货物的运输价格变得极为低廉,所以群英商会的货物买卖,往往要比其他商会低上很多。

如此内卷之下,很多商会也只能是跟着降价处理,从而导致利润变低。

那些囤货居奇的商人,就更加不用说了。

比如西北某地缺粮,商人们哄抬粮价,然而不出半个月,就会有群英商会的大宗货物抵达。

以平价粮出售,那可是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

那些囤了不少粮食的奸商,本想趁此捞上一笔,结果亏的那叫一个血本无归。

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大明各地发生,因为收购力度大,粮食的运输变得更为低廉,很多小灾荒,根本不会出现大面积饿死的情况。

并且在当地官府没有钱财购买的粮食的时候,群英商会还可以提供给官府无息借贷,渡过难关。

更因为群英商会乃是太孙麾下,有半官方的背景,即便有些地方长官,想要有其他的小心思,也不敢真的去实行,只能是乖乖的处置饥荒。

而随着番薯,土豆,玉米等作物的大面积传播,显而易见的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明将不会出现严重缺粮的可能。

那么整体的粮价,都是在呈现平稳下跌的征兆,很难有涨幅。

这便是朱英目前所采用的以商治商,在这个时代效果显著。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洪武三十年才会造反的陕西地区,足足提前了五年,就开始反了。

因为再不反,就没机会了。

等到百姓们个个都能吃饱喝足的时候,谁还跟着你造反呢。

哪怕你白莲教再是蛊惑人心,大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谁特么跟你去干把脑袋别裤腰带的差事。

晋商们底蕴很强。

蒙元之乱,使得整个大明一片荒芜景象,可长期跟草原打交道的晋商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蒙元百年,分诸等级。

汉人也被分为北人,南人。

被打击得惨烈的汉人,多是指南方汉人。

这些晋商们,却在日益壮大。

虽然没有满清时期,八大皇商那么高的声势,可整体而言,财力都是在上涨阶段,许多晋商,更是随着蒙古人入主中原一波暴富。

“咱们在晋地的商会,可是有消息传来。”

朱英沉思片刻问道。

叶月清摇头道:“各地皆有传信,唯独晋地一点消息也无,不仅仅是商会分会,包括其他的小商会,也无消息传来。”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晋商们联合起来,将其他商会几乎是一网打尽。

可见这其中,已经将所年多攒下的人脉资源,全都爆发了出来。

即便是晋地各官府长官,也被以利诱之。

陕西反了,看这情况,山西很快就会联动起来。

“看来有些人,吃硬不吃软呀。”

朱英冷声说道。

他一直在尽量避免大规模流血事件的发生,因为在朱英看来,每一个大明子民,都是极为珍贵的。

可是有些人,虽然领着大明户籍,可从心底里,就不觉得自己是大明人。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去说什么善待呢?

暴力不是最好的手段,但在解决事情的时候,却是最为快捷有效的。

恰逢此时,官宦来报:“凉国公蓝玉求见。”

来得正是时候。

朱英道:“召。”

很快,蓝玉一身武将打扮,入了宫来。

“臣蓝玉,拜见太孙殿下。”

蓝玉表情肃穆,神色坚毅,更是以军中之礼单膝下跪,抱拳作揖。

“凉国公请起。”朱英抬手道。

蓝玉恭敬起身。

“外界谣传之事,凉国公应该知晓了吧。”朱英淡淡的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