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大土匪 >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蜀国的未来

三国大土匪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蜀国的未来

作者:黑风土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6:51: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秋试,在秋收之后如斯举行!此次秋试共有三轮测验:第一轮为州试,旨在遴选出一个州的青年才俊,第二轮为会试,各州郡考出来的优异考生将进行全国会试,会试前一百名考生拥有参加终极殿试的资格。

而殿试的前三甲将会名扬天下,并获得入仕的资格,用自己的一生所学,为国家出力。

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殿试第二名,称为榜眼。

殿试第三名,称为探花。

……

……

参加秋试的考生们,无一不是盯着前三甲而来。学而优则仕,这是蜀国选拔官员的方式之一。

通过读书进入仕途,一展胸中抱负,是许多人的梦想!所以,参加秋试的考生多达几十万人……

第一轮州试,考生们集中在各州府所在地进行会考,五天时间,从各州郡遴选出前一百名参加全国会试。

第二轮是全国性的会试,因为各州都通了马路,交通局直接用中巴车免费接送参加会考的学生。

这种举措对那些参加考试的学生们来说,是顶好的福利。

如果不是会试,要去京都,得自己花钱坐车!如果选择步行的话,不知道要走多久。

……

……

“太上皇,咱们回去吧。这里人太多。”曲阿对吴顺说道。

“不急,我想看看有多少考生会进京赶考,这可是以往很难看到的盛景!”吴顺笑道。

看着从车上下来,神色或激动过平静的考生们,吴顺就想起了自己前世的高考……

在这个时代,开启考试入仕的先河,吴顺也是为国家民族做贡献了。

“太上皇,如今京都内外人太多,太杂了。”曲阿劝道。

人多耳杂,吴顺这么在外面晃荡是挺危险的。

别看现在蜀国一片祥和,暗地里还是有不少仇视朝廷的人在的。

无论什么时代,是好是坏,都有支持和反对的人!曲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无妨,在京都范围,难道还有人敢刺杀我吗?现在刺杀我,作用已经不大了,蜀国人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吴顺道。

以前反对他统治的人或许会一直反对下去,吴顺不会强求他们的认同。

该做的事情,吴顺会坚定不移的做下去,心中的愿望,一定要努力让其实现。

“注意警戒,让将士们暗中观察好了,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劝不动吴顺,曲阿只好给禁卫军下令,加上警戒,加大监视力度以保证吴顺的安全。

……

……

秋试第二轮的会试还有三天就要开始,京城内外已经人满为患。

参加会试的考生数量有限,但是陪着这些考生一起过来的人陪考人员绝对是很多的。

通常一个家族中有一人拥有会试资格,只要经济允许,那绝对会动用大半个家族的人。

去京都瞧一瞧,是很多人的心愿,何况家里出了一位获得会试资格杰出子弟,那可是整个家族都沾光的事。

为了迎接会试的考生们,郭嘉还让人在京都学院旁边临时搭建了简易的帐篷,免费供给前来会考的考生们。

只要出示会考资格便可以免费领取一顶帐篷!

为什么郭嘉要这么做?这完全是为考生们考虑。

京都现在是人满为患,城内的客栈早就住满了人,驿馆要优先供给带考生的各州郡官员,所以考生们的住宿就成了问题。

家里富足的考生只是少数,大多数考生还是缺钱的,毕竟他们的钱,多数要花在读书写字上,基本不会有太多闲钱。

在京都学院旁边设立临时营地还有另外的用意,暂住在这里的考生可以凭身份进入京都学院借阅书籍,与京都学院的学子们相互探讨读书的体会及经验,增长见识。

一般来说,京都学院的学生们的见识,普遍比州郡的学子要好一些。近水楼台先得月,京都学院就在京都内,接触到的,亲眼看到的以及听别人说的事物都比较丰富。

比如东边的韩国被甘宁打得臣服中原,很多州郡的学子就不知道这种时事,而京都学院的学子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一些来得很早的考生,老早就借阅了京都学院藏书阁的书,而且和京都学院的学子们交流得很愉快。

他们谈起在州郡中的一些趣闻,京都学院里的学子们也是很感兴趣的。

“还是有很多徒步进京考生,看来我们朝廷的措施并没有完全的实施下去……”

坐车来的考生数量很多,但是走路来的考生也不少。

郭嘉已经让中巴车全力接送,还是出现这种人多车少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吴顺看到了,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他是蜀国的太上皇,底下人不能过得幸福感爆棚,他是有责任的。

有道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现在整个蜀国都是吴家的,吴家就有责任让所有蜀国人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太上皇,这些考生或许是离得近,自己要走路。”曲阿道。

看到吴顺本来逾越的心情没有了,曲阿也是赶紧劝谏一番。考生自己选择什么方式进京,没人能够左右不是,在曲阿看来,朝廷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得足够好。

给考生晋升的空间,给考生提供各种便利……以前的朝代什么时候走过这种开明的政策?

曲阿的话,吴顺不置可否,在他们面前,一名考生装扮的年轻人匆匆走过,面色很是沮丧。

“这位小兄弟,你为何满脸伤痕?”吴顺快去上前,拦住了那个考生。

“这位先生有礼了,小子的遭遇不提也罢……”那年轻考生掩面道,见吴顺穿着一身长袍,颇为学院教师的风采,考生直接称呼吴顺为先生。

这是敬称,代表自己尊敬对方。

“莫非是路上遇到了强盗山贼?”吴顺问道。

见一个陌生人如此关切自己,那考生鼻头一酸,将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

“先生有所不知,小子乃是益州人士,此次州试运气不错,侥幸得了头名,前些日子与同窗们一同乘车赶到长安,不料长安的车却要收取车费。我们几人的盘缠本就不多,不够缴纳车费,于是小子据理力争,他们倒是不受车费了,谁知过了长安,他们就把小子丢下车还暴打一顿!几个同窗伤势严重,不得不放弃会试,小子带着他们的希望,一路从洛阳赶来,幸好还看得上……”

“年轻人,你难道没有出示会试的资格吗?”吴顺问道。

“出示了,从益州到长安,都是免费乘车。但是从长安到京都,他们说要车费,而且还是平常的数倍之多,我们考生哪里会随身携带那么多钱!”年轻考生道。

他们考生本来就可以免费乘车,他们的陪考人员往往以其他方式先行了,钱大多是陪考人员带着。

“这些人简直混账!私自收取考生车费,把郭大人的命令当儿戏吗?”

听完这考生的话,吴顺非常生气!

郭嘉已经明令,会试期间,所有考生都可以免费乘坐中巴车,无论是来是回。

如今有人顶风作案,吴顺想不生气都难!

“先生,您别生气,为那些宵小动怒实在不值得。”见吴顺听了自己的遭遇而动怒大骂,那考生反过来安慰吴顺。

“你被他们丢下车还暴揍一顿,你不生气?”吴顺奇怪道?

他没想到这个满脸伤痕的考生,心态居然这么好。

“生气,为何要生气?他们违背了郭嘉大人的命令,早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蜀国的律法,可不会让这些宵小逍遥法外。而且我是本届秋试的考生之一,如果有幸进入殿试前三甲,人生际遇就此改变,到时候一展胸中所学,功成名就,又岂能让这些宵小继续肆无忌惮?”

这个考生说到会试,眼里精光闪闪,对自己似乎有极大的自信。

“进入前三甲可不容易,往届考生的前三甲,几乎都被朝廷各部吸收了,没有一点真才实学可是不行的。”吴顺笑道。

口气大的人,如果没有真本事,那就是笑话。

“小子知道先生不信,今日也不便多说,待放榜之日,自见分晓!”那考生对吴顺行了一礼,就要离开。

“敢问名讳?”

“姓杨,名不疑!”

“杨不疑?”

现在的人取名字都是一个字,这个年轻人竟然用两个字,正是奇怪。

杨不疑离开,吴顺当即派人喊来交通局的局长,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

当天夜里,那些胆敢私自收受考生钱财的人全部被关押,遭到最严肃的处理!

耽误考生的考试,不仅耽误考生的前途,还耽误国家的未来!

因为你不知道那些个被他们祸害的考生,是不是最有本事的那一批。

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吴顺这才让交通局的人去休息,自己也可以睡个好觉。

……

……

“臣郭嘉,参见太上皇!”

距离会试开始只有一天,郭嘉突然求见吴顺。

“奉孝,会试马上要开始,你怎么有空过来?。”吴顺问道。

这段时间,郭嘉应该很忙才对。

“回太上皇,臣这次来是想向您请求一件事。”郭嘉正色道。

“哦,还有你郭奉孝不能决定的事情?”吴顺道。

全权负责此次秋试的郭嘉,权力还是有的,因为秋试事关重大,各部分的配合度本身就挺高的。

所以郭嘉说有事要请求的时候,吴顺是很惊讶的。

“你不去找皇帝?找我能成吗?”吴顺笑问。

“太上皇,这件事皇上说了,您说了算!”郭嘉起身道:“您之前给殿试出的策论踢是:蜀国的未来,臣想将其用在会试上,考察考生们对蜀国有什么展望和想法。”

“可以啊,你拿去用好了,一个策论题而已。”吴顺道。

一个用来讨论的策论主题,放在哪里讨论不是讨论,放在会试上,参与的考生更多,得到的答案也会更多更丰富。

得到吴顺的应允,郭嘉开心的退下了,他还要主持会试以及殿试的各种事项,最近是忙得脚不沾地。

会试时间为三天,第一天考察考生们的基础知识储备,第二天考察考生的应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天,所有考生一起畅想蜀国的未来,并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未来的那种成就。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考生们的卷子也都被考官收了上去,开始进行评比。

阅卷方式,为了安全平等起见,采用的是封卷交叉式评比,考官并不知道考生的具体姓名。

这样可以防止考生和考官以及阅卷人员相互串通作弊!

闲来无事的吴顺,突发奇想,主动加入了阅卷行列当中。

太上皇要参加阅卷,谁敢反对?

不过吴顺甩手掌柜当惯了,阅卷阅了一天就直接撂担子不干了。

蜀国的未来,这个考题出的似乎有点偏门,考生们的答卷写的是百花齐放,说什么的都有。

当然大部分是说蜀国会越来越好,国力越来越强盛云云,持这种观点的考生,很多写不出具体一些的举措来,他们所举的例子空泛而没有根据。

当然考生中不乏一些特立独行的考生,他们觉得蜀国目前的繁华只是表面现象,抨击现阶段蜀国的施政纲领,他们危言耸听,说是蜀国要强盛下去,必须得听从他们的见建议,改变现阶段实施的举措。

这些特立独行,想博人眼球的卷子,吴顺直接丢掉!

蜀国不需要那么多野心家,一个国家要强盛,不能靠危言耸听。而是需要实打实的实干精神!

……

……

……

……

这些特立独行,想博人眼球的卷子,吴顺直接丢掉!

蜀国不需要那么多野心家,一个国家要强盛,不能靠危言耸听。而是需要实打实的实干精神!

这些特立独行,想博人眼球的卷子,吴顺直接丢掉!

蜀国不需要那么多野心家,一个国家要强盛,不能靠危言耸听。而是需要实打实的实干精神!

这些特立独行,想博人眼球的卷子,吴顺直接丢掉!

蜀国不需要那么多野心家,一个国家要强盛,不能靠危言耸听。而是需要实打实的实干精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