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大土匪 > 第三百六十五章:益州学院策论考核

三国大土匪 第三百六十五章:益州学院策论考核

作者:黑风土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6:51:45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蔡老可是稀客啊,请上座!”

蔡邕突然过来,吴顺也不知为何,只好客客气气的。

“子轩,学院进行策论考核,需要出一道考题。老夫特意过来问问你的意思。”

落座后,蔡邕把他来此的目的说了出来。吴顺是益州之主,策论考题最能体现学生的才学,所以这考题还得和吴顺商量。

“这么快就要考策论了,不知蔡老可有命题?”吴顺问道。

“考题自然是有所准备,不过你才是益州之主,你出的考题,学生才有一争长短之决心嘛。”

作为院长,蔡邕已经准备了好几道考题,诸如分析天下形式,如何治理益州等等。这都是常规的考题,很难看出学生的真实本领。

如果由吴顺这个益州之主出题就不同了,那代表的是益州对这次考核的重视。学生必定会全力以赴,争取做到最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引起益州高层的注意。

“说起考题,我这里还真有一道。”

吴顺笑道。

“既然有,那还不快说。吊老夫胃口好玩?”

蔡邕佯怒道。

“哈哈,蔡老消消气。我这就说。”吴顺安抚了吹胡子瞪眼睛的蔡邕,接着说道:

“这次策论,便让学生们论一回益州的出路,说说益州的未来!当今乱世,一步错,步步错,不可不小心谨慎。蔡老觉得这考题如何?”

蔡邕仔细想了想,觉得这考题不错,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在学生们的思想碰撞中,给到益州高层们一些启示。

“此考题妙啊,那这便定下了。”

蔡邕大笑道。他来要考题,吴顺直接就给了,小老头心情不错,哼着小曲儿就回去了。

如今益州形式一片大好,西凉战事已平,有魏延待在西凉,马腾不敢有所动作。东面有张雄,赵云扼守函谷关,汉中有徐庶坐镇,统筹益州北部诸事。临沅有玄武军团和水军驻守,文聘和甘宁的能力毋庸置疑。

这时候,吴顺考虑最多的是,待天下风云涌动,如何东出函谷关,横扫天下!

在此之前,出个考题,让益州学院的学生们先发散一下思维也挺好的。

“嗯?蔡琰,你怎么还在这里?”

看到蔡琰没有跟蔡邕回去,吴顺奇怪地问道。

“要你管?”

蔡琰这泼辣的性子,一度让吴顺怀疑,眼前这小辣椒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才女蔡文姬。

“好,我不管。你不就是想去找昊儿玩么?去吧去吧。”

吴顺像赶蚊子一样把蔡琰轰了出去,惹得蔡琰破口大骂。一直在旁观的诸葛亮看到这一幕,只能摇头晃脑,装作什么也没听见。

“孔明,士元什么时候才能来益州啊?”

卧龙凤雏名声在外,现在有了诸葛亮这头卧龙,吴顺还想把庞统给收入囊中。人才,谁都不嫌多。

“还没到时候,主公不必心急。”

摇着羽扇,诸葛亮一副高深莫测。

“我哪能不急?士元如今可还在荆州?我这边便派人去接。”

在前世,庞统还没尽情展现自身才华便死于落凤坡,吴顺一直觉得可惜。

“士元如今在哪儿,亮亦不知。当他回来时,自会来益州拜见。”

诸葛亮其实也不清楚庞统的去向,不过他心中笃定,庞统想辅佐的人之中,吴顺是第一个。

“既如此,此事就此作罢。此次益州书院的策论考核,叫上孝直,你俩一起阅卷!”

吴顺大手一挥,立马就给诸葛亮安排了个阅卷的工作。不过这工作能了解到益州学院学生的水平,诸葛亮便欣然接受了。

蔡邕回到学院后,当天便宣布了策论考题,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考核。

……

“蔡老,这个不错。”

法正拿起一张答卷,递给蔡邕。

考核结束后,诸葛亮,法正,便来到了学院,跟蔡邕一起阅卷,从中挑选好的答卷准备送给吴顺过目。

“嗯,从天下大势分析入题,先留着。”

蔡邕看了一眼,便把答卷放在一边,接着继续挑选。

阅卷工作非常苦闷,也唯有像诸葛亮,法正这等智谋之士能从中体会出乐趣。

一天之后,十分答卷出现在吴顺面前。这是蔡邕他们三人精挑细选出来的。代表了学院学生的最高水平。

“这些学生可以啊,能不能实行不知道,至少很有想法。”

对这些学生,吴顺不吝惜自己的赞赏。年纪轻轻就知道针砭时弊,从中得出启发,已经是很不错了。

只不过学生缺少历练,有些事情太过理所当然。比如其中有份答卷就说了,益州兵强马壮,武陵军随时可以出动,只要后勤能保障,几年内便可扫灭其他诸侯,使得天下重归太平。

“此子太过理想化,须得好好磨练。人之一世,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随便抓起一张答卷,吴顺便能点评几句。

“主公,学院的学生多少有些人浮于事。”

通过阅卷,诸葛亮也发现了这些学生的问题。拿到一个考题便在那里引经据典,夸夸其谈的太多。这类学生日后对益州的作用非常有限。

益州要强大,要一直强大,就得不断地培养出人才。益州学院第一届的学生,实在不尽人意。

“是啊,学习就得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这点我会和蔡老说。多让学生体验一下百姓疾苦,甚至让他们去田间参与劳作,没有参与过就没有权利胡说八道。”

其中一张考卷中就这道,只要益州百姓辛勤劳动,益州便可以不愁粮草。

但是他却没说百姓怎么辛勤劳作,益州如何帮助百姓,如挖渠引水等等,写的太简单。

吴顺看完后,很想让那个学生亲自去田间体验一下田是怎么耕的。

发现了问题,就得解决,不然花了大力气,却得不到好结果,岂不是浪费精力,浪费时间?

“主公,这些学生想法还是有的,眼界都很宽阔,看待问题也懂得从多个角度出发,也不算一无是处。”

见吴顺对这次策论极不满意,诸葛亮连忙替学生们说好话。总体来说,益州学院的学生还是不错的。

“孔明啊,你是否觉得我要求高了?”

吴顺问道。诸葛亮都替学生说话了,也让吴顺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他是穿越过来的,带着后世的思想,在这里,他总会先知先觉。

“主公,学生只要有想法,日后有的是实践机会,不可操之过急啊。”

诸葛亮没有明说,但意思是吴顺确实有点高要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