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451章 鸡肋之詹徽

大明皇长孙 第451章 鸡肋之詹徽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55:56 来源:书海阁

京师皇城,吏部尚书府。

不是每一个官员,都会住在官舍。

虽说像是到了尚书这等正二品的官级,衙内的官舍也是建得比较精致宽广,但有些功劳钱财的家族,一般也会在京师内城有属于自己的宅院。

如詹徽的宅院,就是曾经朱元璋赏赐给他爹的,这种赏赐,等于是连地契也一并送了。

包括徐达的中山王府,常遇春的开平王府,蓝玉的凉国公府等等,皆是如此。

还有一些就是自己花钱买的,当然在位置上,肯定比不过陛下赏赐。

朱英来的时候,詹徽早已经在大门口恭候多时。

像是朱英这种举动,非私下行走,为了皇室体面,还有给予官员的一些准备时间,在做下决定的时候,便会有宦官前去通知。

詹徽在接到通知后,让府中立即准备瓜果点心,热茶小食,而后自己便在大门口去恭候。

这算是一个必要的章程,倘若直接过去,若是碰上詹徽出门,那岂不是说臣子的罪过。

“臣詹徽,拜见太孙殿下,太孙殿下今日能够前来臣之府邸,当真是让臣这里蓬荜生辉。”

花甲之年的詹徽,已然是两鬓发白,不过身子骨比较硬朗,说话中气十足,眼神亦是炯炯有神。

朱英笑着说道:“本宫也是兴趣使然,便想着来詹尚书这里来转一转。”

听着太孙殿下平和的语气,詹徽心中喜不自胜,连忙躬身在前头引路,至府中大堂,请太孙殿下上坐。

待太孙殿下入座之后,詹徽这才在下首坐下,而后仆从奉上香茗。

随口聊了几句后,朱英道:“本宫若是没记错的话,詹尚书是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兼任的吏部尚书,迄今恰好三年整了吧。”

詹徽拱手作揖:“回禀殿下,确是如此。”

朱英道:“三年吏部尚书之职,本宫也询问过,在詹尚书的管理之下,治理的井井有条,众多官员,无有不服之人。”

“这般倒是让詹尚书多多费心了。”

詹徽连忙说道:“不敢得殿下夸奖,臣只是做好本分之职责。”

看着詹徽,朱英的心中少许有些感叹。

今年已是洪武二十六年五月中,若是在原历史中,二月份蓝玉案爆发,此刻已然是位居太子少保、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的詹徽被牵扯其中。

那时为锦衣卫指挥蒋瓛告蓝玉谋反,朱元璋任命皇太孙朱允炆和吏部尚书詹徽审问蓝玉,蓝玉不服。

詹徽斥责他:‘速说实话,不要白白牵联旁人。’

蓝玉大喊詹徽就是他的党羽,皇太孙朱允炆马上下令拿下詹徽,随后被诛。

现在朱英为皇太孙,蓝玉自然幸存,没有了蓝玉案,自然詹徽也得以存活下来。

或许是跟能力有许多关联,虽然现在的朱元璋,还是有些灭淮西勋贵集团的想法,但是对于詹徽,并没有提及要除掉的意思。

这说明在朱元璋看来,朱允炆是没办法掌控好詹徽这等人才,而朱英作为太孙,完全有能力掌控。

既是如此,便也就没有必要除掉詹徽。

詹徽有着酷吏的名声,吏部尚书掌管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皇帝肯定顾不过来,唯一能干的就是平衡之道。

倘若詹徽名声很好,反倒是不行。

按照惯例来说,一般大臣连任三年,就会进行调动,这也是为了避免权力过于被官员集中的体现。

像是繁华地区的地方长官,基本上也是六年调动一次。

不过直到今年,朱元璋依然没有要动詹徽吏部尚书职位的意思,显然对其目前的工作来说,感官还是不错。

詹徽是有才能的。

这一点朱英也能感受清楚,在人才凋零的如今,大明的官场风气还算是比较正向,虽说有着洪武大帝的威严在前,但詹徽的考核,也是个中关键。

“詹尚书当值三年吏部,应当对天下才子,都有一些了解吧。”朱英问道。

听到太孙殿下这话,詹徽眼中一亮,知道自己是猜对了。

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拍了拍手掌,已然准备好的老奴,从厅堂外走了进来,手中抱着i三本厚厚书籍。

“回禀殿下,此三册文书,是臣对于天下文人之记录,借吏部之便利,将其一一记载清晰,以省为划分,姓氏为别类。”

“还请殿下过目。”

詹徽的语气之中,无疑是带着几分得色,他早便猜测太孙殿下肯定要来找他,且找他就是为了官员的事情。

朱英看着詹徽如此神情,心中感叹史书记载果然没错。

国榷评论詹徽:‘徽才敏果决,上所最委任。然好窥上旨,终及于祸。’

可以想象,在之前的任职之中,詹徽必然多次,甚至是经常猜测老爷子的心意。

这等行为,当真是如同三国之杨修,论古至今,窥探上位心意者,又有几人得过善终。

史上朱允炆只因蓝玉一句话,直接就把一位吏部尚书当场诛杀,这背后,说到底还是朱元璋的意思。当一个皇帝的心思被臣子摸透,身为皇帝者,可并非是欣赏,唯有忌惮。

当皇帝都在忌惮一个臣子的时候,臣子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这个情况下,唯死一途。

不杀,心不安啊。

到了现在这种情况,朱英算是明白当时曹操的选择,也懂了老爷子为何借朱允炆之手斩杀詹徽。

不得不说,在见到目前的情况后,朱英的心中,都有一丝杀机浮现。

只是这一丝杀机,在翻看詹徽送来的三册文书之后,便就消失了。

文书之上,对于每一个官员的才能,喜好,性格,甚至包括专长方向,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记录。

随便翻翻,便有数百人之多。

三册文书内,至少有着近两千人的记载。

可见在吏部尚书这个职位上,洪武十五年中秀才,四十九岁才入仕途的詹徽,为何能平步青云,不断得到老爷子的重视。

才一入仕,便就升任监察都御史,只用了八年时光,便成为太子少保、左都御史、吏部尚书,位极人臣。

这一切和老爷子的看重有关,但这份才学,还真不是嘴上说说,确有真材实料。

“这三册文书,爷爷当是没有看过吧。”朱英翻看一段后,放下文书开口问道。

詹徽道:“回禀殿下,此官员记载之文书,臣目前尚未完成,只有部分。”

“臣便想着,等到大体完成之后,再上交陛下查阅。”

对于詹徽来说,这等记载之册,于国有大用。

他哪怕今年已然六十,但心中志向远大,致力于为陛下发现人才,提拔人才。

且这也是他呕心沥血之作,心中骄傲。

朱英有些感叹。

倘若原史之中,老爷子看到这三册文书,还会执意要处死詹徽吗。

恐怕不会见得。

只是老爷子杀人,从来都是谋而后定,如雷疾风,不给人丝毫反应之机。

这可成为救命宝物的三册文书,怕詹徽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已经被砍下头颅。

心中思索一番,朱英道:“詹尚书当知晓,我之詹士府,如今人才短缺,偌大的詹士府,唯独大小猫两三只,是以想要请尚书帮忙,引荐一些人才。”

“想来以詹尚书对我大明天下人才之熟悉,应该可以更为了解,不必我亲自去这文册之中挑选了。”

到了这里,朱英没有自称‘本宫’,而是自称‘我’。

这是对詹徽的一种尊重。

对为大明奉献,尽忠职守之人才的尊重。

即便已经是年岁六十,但詹徽心思依旧敏捷,察觉到了太孙殿下称呼之变化,便就清楚了太孙殿下对于自己所着之文册,极为满意,故而心中欢喜。

当下开口问道:“不知殿下着重于何等方面之人才,让臣少许有些方向可寻。”

喜欢大明皇长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皇长孙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