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457章 京师繁华下的阴影

大明皇长孙 第457章 京师繁华下的阴影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55:56 来源:书海阁

最近的京师,表面上一片祥和,实则通过刑部这边的整理,自大明开国以来,在积压的案件之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什么事情,都是带有两面性,当群英商会带给京师繁华的时候,大量的人口,也在朝着京师聚集。

尤其是商会的兴盛,在逐步放开限制的如今,单单是流动人口,京师今年至少增加了五十万之数。

因为各种工厂的建设,像是水泥厂,造纸厂,印刷厂,还有之前的酿酒,制衣,纺织,糖霜,瓷器等各行业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变换成工人的身份。

在关卡的通行中,原本的限制也变得简单了许多,这也就导致大量青壮年,为了谋求一份稳定的工钱,而选择入厂工作。

因为对于工人这块,朱英立下了保护制度,有着最低月钱的标准,所以对比种田来说,似乎成为工人,也能养活一家老小。

随着摊丁入亩政策的全面实施,这也就导致人口生育受到了刺激,许多中年男子,普遍都有四五个孩子,并且还在继续生育。

像是佃户,在给地主种田的情况下,那点口粮根本不够,对比起来,反而是做工赚的更多。

大量的佃户开始涌入到最近的工厂之中,随着消息的传播,更多人发现,在京师这边的工厂,工钱更加丰润。

有些条件的,干脆就行上百里路程,直接奔到京师这边来。

人一旦多起来,自然这其中的成分,也变得混杂起来。

三教九流,在京师这边也开始逐渐形成圈子。

仅仅大半年的时间里,京师的地下帮派,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了出来。

即便是朱英,在当今这个世道,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目前在京师的人口,已经接近三百万之数。

而锦衣卫加上治安司,也就仅仅不到三万之数。

靠三万人去监察三百万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大量的锦衣卫,并不承担对百姓的监察,只在于官员,勋贵阶层。

五城兵马司就更加不用说了。

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扩充治安司的队伍。

而随着治安司队伍的扩大,更多的良莠不齐之辈,也加入其中,甚至有些帮派成员,也摇身一变,成了治安司的巡捕衙役。

各处的司法衙门,已经面临人手不足的状况。

哪怕是百姓畏于报案,但目前的情况是,所有的司法衙门,都是排着队在报案。

早朝之上,关于京师的治安问题,朱元璋已经发怒数次。

甚至差点把刑部尚书杨靖,都要以办事不力给撤掉。

但依然没有办法。

京师的经济是繁华了,但在识字率这块,依然是上不来的。

各地来的工人,也以老乡地方划分,纷纷抱团。

“大孙,看来对于律法这块,你所说的没错,要单独设立科举,多多寻些人才,才可压制下去这等乱象。”

朱元璋最近有些头疼,因为就京师现在来说,最大的案子,已经涉及到了朝廷官员这里。

就在前些日子,便有一正八品的京官,竟然在去早朝的路上,被人杀害。

虽说仅仅过了三天,就已经抓到凶犯,斩首示众。

但这也代表在京师里,已然有了不少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

朱英回道:“爷爷,目前的京师,急需断案能手,以充当榜样,于竟是邸报之上宣传,震慑宵小。”

“孙儿通过吏部尚书詹徽举荐,在山西地带,招了一名断案高手过来,想来应该有些用处。”

“此人据说是盛唐时期,狄仁杰的后嗣子孙,有着断案如神的名头。”

想要遏制住一些不法之徒的胡作非为,首先要让他们有对于律法的畏惧。

在没有监控的现在,一些犯罪歹徒,很难说将其绳之于法。

逃之夭夭者,不在少数。

一旦尝到甜头,第二次作案,便就成为了定局。

此时,就很需要唐朝狄仁杰,宋朝包青天这样的人物出现了。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既然是詹徽举荐,想来此人定是有些才能。”

“在选拔官员这块,詹徽确实进行着不错。”

如同詹徽这样的尚书,所编纂大明官员人材名单这种事情,当然是瞒不过朱元璋的。

而朱元璋之所以一直恩宠于詹徽,从未调任过其他部门,也是在于詹徽在吏部的所作所为,但是很得到认可。

目前来说,在这一块,还没有发现能够顶替詹徽的存在。

当狄玉森来到京师后,朱英这里,便立即进行了召见。

“臣狄玉森,拜见太孙殿下。”

坤宁宫中,狄玉森跪地叩拜。

朱英道;“起来吧,赐座。”

狄玉森拱手作揖:“谢殿下。”

朱英打量了狄玉森一番后问道:“你可是知晓本宫为何要召你入京师来。”

狄玉森恭敬回道:“臣在断案之上,有些许才能,想来殿下召臣入京,定然是京师这边,需要臣效劳。”

朱英笑道:“很好,果然不愧是狄仁杰后代,颇为自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多的本宫也无须多说了,如今京师,因为繁华日益,以至于混入了不少非法乱法之徒。”

“现如今在单单就刑部,已然是积压了不少大案,各治安司衙门,五城兵马司衙门,应天府衙门等,也都是许多的事务,极难迅速处理。”

“是以本宫现在需要一个断案高手,震慑人心。”

“本宫是在吏部尚书詹徽那里,知晓你的名字,詹尚书跟本宫,如今断案之人才,你便是其中最为佼佼者,所以希望你不要让本宫失望。”

“如若你能达到本宫预期的能力,官职赏赐这些只是其次,本宫将会在京师邸报之上,宣扬你之事迹。”

“如今京师邸报,遍布大明全国,海外诸国,亦是花费重金求购,若你能立于京师邸报之上,也算是名扬中外了。”

对于文人来说,或者说对于所有人来说,很少有人可以逃过名利二字。

狄玉森在山西平阳府,解州下县平陆的一些卷宗,早在其抵达京师之前,便就已经送了过来,给朱英过目。

看到对于案件上的一些处理方式,朱英心中也知晓了狄玉森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不过是受限于生员功名,很难有上升的机会。

现在朱英的行为,便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而对于人才,朱英也懒得说什么匡扶正义之类的话,直接来点实际的东西。

狄玉森闻言极为激动,他之所求,尽皆在此,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当下起身,跪地叩拜道:“臣狄玉森,谢太孙殿下隆恩。”

“必当为京师安稳,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英道:“你也不必高兴的太早,丑话本宫先说在前头,若是你在上任之后,并无太大功绩,可别怪本宫承诺,无法兑现。”

喜欢大明皇长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皇长孙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