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24章 乱世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24章 乱世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8:23 来源:书海阁

这场大雪确实不久就停了,阎行以偶感风寒的借口推辞了后面还没有去参加的酒宴,重新投入到了冬日里兵马的训练当中,因为冬日里的大雪影响,营中的训练也是要改变了。

首先是阎行亲自带队巡视军营,查看手下的士卒有没有受饥挨冻的,并抽空去看望了随自己潜入三辅那几个伤员的恢复情况。

前些日子自己因为酒宴的事而没有立刻着手这些军务,所幸阎顺在这一些事情上一直做得很好,不仅是对离开前阎行交给他合训的事情认真负责,绝无偏袒,在入冬后,底下士卒的寒衣、被褥,他从选锋军中的军需官处拿到后也及时发放了下去,对新调入的两百人马阎顺将他们妥善安置,一视同仁,安抚了军心。

不过后面的事情就要阎行自己亲力亲为了,首先是将新调入的两百人马重新编排,因为多了两个屯的兵力,所以一直很注重骑兵的阎行就又设立了前屯,全骑兵编制,从新调来的兵马和原先的部曲中挑选了百名骑术精湛的士卒组成。

然后又将新调来的人马中夹杂的老幼孱弱独立出来,编成一个后屯,因为人数不足六十人,暂时交由由阎顺兼领,并从新调来的人马中选拔出副手。

而至于原来的三屯则补齐人数,左屯依然是阎顺在统领,右屯交给了马蔺,阎行则亲领中屯和五十名亲卫从骑,阎兴也被阎行带在身边教导历练。

至此,阎行这个曲才可以说是正式形成了,所欠缺的就是各屯的磨合和训练了。

阎行最重视的队列和行军因为冬日下雪的原因并没有大部分开展,只是在停雪日才进行训练,夜晚则还是召集了手下的军吏进行讲兵,这一次的范围扩大到了队率这一层。

当然在闲暇之时,阎行也会带上从城里买回来的好酒,邀上李、赵二人踏雪寻梅,饮酒作乐。

雪一直在下,但阎行在心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离家时父亲、小妹的期许和自己的雄心壮志,没有忘记自己翻越陇山时马匹倒毙、筚路蓝缕的艰难,也没有忘记潜入三辅后身处敌境险象环生、枕戈而眠的危难,更不会忘记那一支在荒原中呐喊着向自己冲过来的汉军胡骑。

这一切都在促使阎行不敢松懈、枕戈待旦,等待着来年开春的来临。

···

随着时间流逝,很快汉帝国就进入到了太平道起事那场大乱后的第五个年头。中平五年的到来,随着春天的来临,带给汉帝国的却不是温和的春意,而是咄咄逼人的危机、战事。

首先是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事于河东的白波谷,入寇太原、河东一带的郡县,造成了京都雒阳震动,朝廷急忙下令各郡县派兵进剿,却迟迟没有平定。紧接着就是早在中平四年入冬就再度反叛的匈奴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匈奴人的骑兵再次肆虐了并州各地,所到之处郡县为之残破,汉朝廷不得不一面命令并州各郡紧守城池,一面派使臣前往招抚这些凶悍的匈奴人。

而在这一连串的事情中,这是汉朝廷继凉州之后收到的第二封一州方伯殉命的奏章了。

然而似乎上天没有打算让已经百病丛生的汉帝国再多喘一会气,五月末益州传来奏报,益州贼马相、赵祗等起兵绵竹,自号黄巾,杀益州刺史,进击巴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有众数万,自称天子。

这是汉朝廷接到的第三份一州刺史殒命的奏章,而且北边幽州的那个“天子”还没平定,南边的益州又冒出了一个“天子”,这种接踵而来的压力逼得当朝的天子和权贵都心急如焚,各地的叛乱若是再不能平定,只怕天下就真的要四分五裂,遍地王侯了。

不过南边的“天子”终究是容易对付,毕竟充其量也就是黄巾的余党而已,中平元年几十万的黄巾都被朝廷的大军打得灰飞烟灭,筑成了一座又一座炫耀武功的京观。

但是北面的这个“天子”就难对付多了,当初中平二年的时候,张温执节征讨凉州叛军,准备从幽州征发乌桓突骑三千,结果乌桓的部队到蓟县时,乌桓骑兵因为粮饷拖欠不发,多数人叛逃,返回乌桓部落。而随军的张纯则因为张温没有让他统领乌桓兵而怀恨在心,便与同郡人、前泰山郡太守张举逃入乌桓部落与乌桓部落的首领大人丘力居等联盟,出兵抢劫蓟县,一路势如破竹,杀死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刘政,辽东郡太守阳终等人,裹挟起来的部众号称有十余万,驻扎在肥如县。

随后张举更是称皇帝,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他们发布公文通告各州、郡,宣称张举将取代东汉政权,要求当今天子退位,命令各地官员奉迎张举,并带领着乌桓骑兵寇略青、徐、幽、冀四州,引狼入室,烧杀抢掠。面对彪悍的乌桓骑兵,汉朝廷除了催促骑督尉公孙瓒加快攻打外,也不得不暗中下令刘虞用厚金引诱乌桓部落大人,加快叛军内部分化的趋势。

当然,纯粹依靠各州郡就想平定各地蜂拥而起的叛军、贼寇,汉朝廷已经彻底没有了这个信心。攘外必先强内,坐了二十年明堂的汉天子刘宏虽然做了不少的糊涂事,但到了内忧外患的这个危机节点,却是不能再任性下去了。于是刘宏狠下心来,利用在西园卖官鬻爵得来的钱帛组建了一支独立于北军五校之外的中央军,并设置了八校尉,为首上军校尉由天子刘宏的贴心心腹小黄门蹇硕担任,袁绍、曹操这两位在未来叱咤大河南北的双雄赫然也在其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组建完新军的汉天子一时间也踌躇满志,幻想着要“手执天子剑,讨平天下贼”,于是就在雒阳的平乐观大规模地进行新军的校阅。看着盔甲鲜明、甲坚兵利的西园新军,刘宏顿时得意忘形起来,在宦官们的阿谀奉承下,更是飘飘然要飞上天,指着军队对朝中大臣炫耀不已。幸好朝中还是有知兵的人在的,讨虏校尉的盖勋见状出奏,以“臣闻‘先王燿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只黩武耳”的说法劝谏了天子刘宏的这种纯粹为了炫耀的愚妄行为

而事实也确如盖勋所言,天子刘宏的这种炫耀行为丝毫起不到彰显武德的行为,阅兵刚完,坏消息紧接着就传到了朝廷。

原本因为太平道的唐周叛变而起事规模不大的青州,在这些年天灾**的接连打击下,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青州境内黄巾遍地、横行州郡,动乱还波及到了徐州,造成徐州的黄巾也趁势响应,于是帝国东面的几个州随即也陷入到了动乱之中。

当然,相比起这些此起彼伏的乱事,最让汉朝廷头痛的还是来自凉州的叛军。随着入秋之后,王国、韩遂领兵大举入侵三辅,从长安到雒阳的羽檄飞骑就接连不绝、相望于道,而且这一次叛军的规模和声势比之前几次都要大得多,单单凭借三辅的兵力已经是无法抵挡的了,若是不能及时派兵支援,让叛军的兵马攻占长安或者破坏了皇陵,那到时候就真的是丢掉汉室最后一块遮羞布了。

可是派兵又要用谁为将呢?太尉张温早在去年凉州再次大乱的时候就被弹劾罢免了,现下要从朝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也是极其困难的。要知道现在驻扎在右扶风的汉军中不乏一批骄兵悍将,中平二年,出身名门、位居三公的张温以车骑将军之尊、假节钺之权,升帐聚将,底下的将领哪一个不是服服帖帖、谨遵将令的。唯独时任破虏将军的董卓不给张温好脸色看,言语之间对不知兵的张温还暗含讥讽,也由此董卓在三辅汉军中名气大涨,以骄横跋扈著称。

而后面事情的发展恰恰印证了董卓的讥讽,进讨的各路汉军在榆中城被截断了粮草,仓皇撤退中途遭到羌胡骑兵的追击,唯独董卓这支军队全军而返。

因此派出的这个人必须得是知兵善战的,又能够压服董卓这等悍将的,思来想去,朝中的天子和权贵只能将中平二年被贬职的皇甫嵩再次启用,加封为左将军,征调北军五校、三河骑士和州郡兵马两万多人,即日领命讨伐入侵三辅的凉州叛军,同时也将被加封为前将军的董卓归到了皇甫嵩的麾下。

而就在汉朝廷为领军人选苦恼时,大举进犯的凉州联军在进入三辅就不断攻城略地,接连攻陷了汧县、千阳、雍县各个城池,兵锋直达陈仓城下,而联军的游骑更是深入到了美阳、武功一线,与汉军的斥候发生了短促的交战,驻守右扶风的董卓果断放弃了西边的城池,在这个时候出城和来势汹汹的凉州兵马野战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一边收缩兵力防守各个军事据点,一边向东边接连派出告急求援的信使。

面对这种迫在眉睫的危机,三辅境内又出现了物价飞涨、携家带口向东逃难的末日景象。

当真是三辅为之震动,长安城内一日三惊!

喜欢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