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8章 自托无为非士情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8章 自托无为非士情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8:23 来源:书海阁

戏妻回到营中之时,正好看到了脸色阴晴不定的戏志才,还有散落在地上的竹简书籍。

这也是往日里不可想象的。

但是戏妻却不动神色,她慢慢走到了书架面前,弯下身去,小心翼翼地开始捡起竹简。

戏志才看到自家妻子重新整理竹简的举动,心中更生了几分愧疚和怜惜,他尽量控制住心中的戾气,缓缓地说道:

“别捡了,让它们摊在地上也挺好的。”

戏妻听到戏志才的话,淡淡一笑,知道他说的是气话,也没有听他的,继续捡起散落的竹简。

“世人称赞才俊之士时,常喜欢褒言其人才由天授。可你平日里不也说过,哪里有什么才由天授之人,资质或许可以卓绝,但腹中的才华却都是需要自身好学不倦,一点一滴积累的。你少无名师,却能胸怀才学,靠的不就是自己平日里的苦读不辍,阅遍群书么?”

“所以今日又怎可为了一时泄愤,而轻抛这些竹简书籍呢,需知圣贤孔子,年少就已经以博学闻名,可晚年读《易》,也依旧是勤学不殆,韦编三绝啊!”

戏妻的语气轻柔淡然,说出来的话就像春风一样,沁人心脾,发人深思。

往昔在阳城之时,戏志才也曾因为自身怀才不遇的遭遇,而愤世嫉俗、自怨自艾,可每次戏妻都能够善解人意,几句话就化解了戏志才胸中的愤懑之情。

这一次听了自家妻子的话,戏志才不禁苦笑了一下,他也连忙走过去,和自家妻子一同动手,将散落在地的竹简重新搬上书架、并一一整理好。

等放完最后一卷竹册之后,戏志才突然伸手,抓住了自家妻子的手,迎着她询问的眼光,脸色歉然一笑。

“我刚刚决定了,现在去校尉大帐中,向阎君献上平贼安民之策!”

戏妻清澈的双眸眨了一下,嘴唇微微张动,过了半响,才终于开口。

“是因为今日我的事情?”

“不是!”

戏志才毫不迟疑,迅速答道,他松开妻子的手,伸臂揽住了戏妻,让她清秀的脸颊靠在自己的肩膀上,然后才轻声地继续说道:

“秦朝的李斯在功名未显之时就曾经说过,‘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於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我已过而立之年,却依然一事无成,虽有幸娶得了你这样一位贤妻,赖你不弃,一直替我操持家计,可身为七尺丈夫,我又岂能一直这样碌碌无为下去,为市井小人所讥呢?”

“故而在接连看到阳城、荥阳的兵祸,还有河东逃亡民众的疾苦后,我这些天就一直在想着,现在终于下定决心了,效命军中,为阎君出谋献计,助他平定这河东之地!”

戏妻听了戏志才的话,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想了想,又说道:

“你曾经说过,这天下若是大乱,你欲择一明主投效,悉心辅之,以成兴王定霸之业。如今,这天下或许是乱了,可这军中的阎君,是明主么?”

“此人虽然谦逊知礼,又待你为上宾,可西凉兵肆虐残民,也是士民共愤的,天下汹汹,皆为讨董而来,你想好了么?”

戏妻最担心的,就是戏志才因为她今日受辱的事情,失去了权衡时局的理智和耐心,贸然赌上了自己的性命和前程。

而这,绝不是戏妻愿意看到的。

戏志才能够感觉到靠在自己身上的妻子内心的担忧,为了缓解妻子的忧虑情绪,他一边轻抚着戏妻的秀发,一边开始思忖措辞。

最后他索性潇洒一笑,口中哈哈说道:

“你不用担心,如今虽然天下汹汹,皆为讨董而来,但崤函地险,西凉兵精,董卓之势,不可卒除,而阎君其人,我常有观察,志大才高,善谋果断,隐隐有雄主之姿,所以我才要及时抓住时机,积极出谋献策,方能够一展平生的抱负啊。”

戏志才说话的时候,是贴着戏妻的耳边说的,带起的鼻风吹得戏妻的耳根发痒,等到戏志才说完了,戏妻的脸色已经微微转红,她羞涩地低下头,捶打了戏志才的胸口一下,才缓缓说道:

“我才智不如你,你既然是深思熟虑过的,那我一个小小妇人,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恩——你既心意已决,就去吧,我晚些在家中做好饭食,等你回来!”

被捶了一下胸口的戏志才故意“哎哟”一声,缓缓松开了双臂,听完戏妻的话,他大笑迈动脚步,开始动身说道:

“细君之情,为夫铭记不忘。不过晚间的暮食却是不用等我了,我此遭前往,就是冲着我等日后的钟鸣鼎食去的,若是不能够说动阎君,说得他起身移席,邀我共进暮食,然后再秉烛长谈、彻夜相商,那为夫也无颜面再回来见你了!”

说完之后,戏志才哈哈大笑,摆了摆衣袖,出帐而去。听着戏志才远去的笑声,戏妻也不禁莞尔一笑,只是笑过之后,心中那一丝淡淡的担忧却始终没有消散。

“钟鸣鼎食,非妾所愿,只愿你此番前去,终获明主,一展胸中抱负,那妾就算继续粗食淡饭,也是心里甘愿的。”···

戏志才不知道自家妻子最后的这一番心声,阎行也不知道戏志才会来得如此之快。

听到帐外大牛的通报,正在帐中的阎行愣了一下。

按照周良的计划,虽然他谋划的事情早有端倪,但戏志才也是智谋之士,因而行事可缓不可急,稳重为上,最忌急躁,少则十天,多则半月,戏志才定然会来求见阎行,献上胸中的才学谋略。

可没想到,这才隔了一天,戏志才就找上门来了,想起了戏妻的娴静端庄和戏志才的才智,阎行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

莫不是周良行事过急,惹出了什么大麻烦来,亦或者谋划直接被戏志才看了出来。

心中转过百千种念头后,阎行才收敛思绪,不动声色地拿起一卷竹简,然后出声下令,让大牛放戏志才进来。

“在下参见校尉!”

戏志才一改往日不拘言行的形象,迈步进到帐中,就认真严肃地向阎行见礼。

阎行慢慢放低竹简,眼睛还落在竹简上,口中笑道:

“戏君可是稀客,怎么今日得了闲暇,到我帐中了?”

“在下听闻校尉患了病,特为校尉医治而来!”

“哈哈,胡言乱语,我日食二斗米,力能开两石之弓,上马杀敌,视如常事,我这若叫病了,那这世间还有何康健之人?”

阎行闻言冷笑,呵斥了戏志才一句,随手将竹简扔在了案几上。

“校尉之病,不在身表,而在胸中,乃是心病!”

戏志才被呵斥之后,还是不依不饶,依旧认定阎行是有病的。

只不过,听到“心病”二字之后,阎行却没有再出言呵斥,也很快收起了冷笑,转而将炯炯有神的双眸紧盯着戏志才,口中严肃地问道:

“什么心病?”

面对阎行严肃的表情,戏志才依旧镇定如素,他淡然笑道:

“校尉的心病,根源是气急攻心,急于讨贼安民,行事太急,谋划不周,就会酿成大病,不仅功亏一篑,而且还有性命之忧!”

“哦?这又从何说起。”

阎行听到戏志才的话,就知道了他是通过那些账簿猜出了自己的心思。对于戏志才的危言耸听,阎行也不在意,他缓缓起身,来到戏志才身边,在他的旁边轻轻问道。

戏志才对于阎行来到身边,还是脸色淡然,轻轻一笑,开始说道:

“平贼要务,首在安民。民众若是不得安生,潦倒困顿就会转投贼寇,那这白波贼,就会剿灭了又再生,驱逐了又复返。”

“河东之地,兵马不可谓不多,士卒不可谓不精,可为何牛中郎将进不能平定贼寇,退不能守住城池,还不是因为众人的眼睛都只看到了白波贼,却没有看到白波贼背后那数以百万计的逃亡流民,只想着驱使兵马在战阵上剿灭贼寇,却不去管治下缺衣少食的民众。”

“所以,郭太白波之徒,往往登高一呼,就会有万千无所依存的流民千里相投,然后裹挟民众,众至十万,啸聚山林,攻城略地。河东兵马与之交战,屡战屡胜,却人马疲乏、死伤众多,而白波贼寇,屡战屡败,却淘涤老弱,愈发精锐。”

“此消彼长之下,才有了今日白波贼寇肆虐河东,势大难制,朝廷王师力不如人,仅得自保的局面。校尉知兵势、晓民情,于是才会一到绛邑,就体察民生,想要安民除恶,可是。。。”

“可是什么?”

戏志才刚刚这一番话可是当真说到了阎行的心里去了。

阎行驰援河东之前,就已经详细思考过这河东的战事。

为何兵强马壮、横行陇右的西凉兵,对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白波贼寇却屡战不胜,还损兵折将,连临汾、平阳这些重要城邑都丢了。

仅仅是因为牛辅不擅兵事么,答案显然不仅仅是如此的。

仔细思索再三后,阎行最后得出总结,根源是在于河东乃至这天底下的民生。

河东北境的城邑残破不已,邻近的太原、上党两郡的情况也仅是勉强自保,上郡、西河就更不要说了,已经大半沦入羌胡手中,加上河内郡战事胶着,夹在中间的河东郡有大量逃难的流民和本土家园被毁的难民。

在这种情况下,轻易就能够裹挟大量民众的白波贼才会屡遭征剿却又死灰复燃,还继续不断地坐大,成了今日尾大不掉之势。

所以,认识到这一点的阎行才会一到绛邑,就要急着除去残民之贼,安定这一城一地的民生。

可是刚刚,戏志才不仅说中了自己的心思,还说了自己急火攻心,行事太急,谋划不周,已经有了心病变大病的迹象。

到时自己不仅会功败垂成,而且还会有性命之忧!

喜欢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