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27章 不善为国善为军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27章 不善为国善为军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8:23 来源:书海阁

阎行一经出现,再加上身边那些亲卫的凝练杀气,原本拥挤密集的人群,就自动自觉地向两边避开,知道来的这些人,非富即贵,不是好惹的。

而原先那个出言挑逗的纨绔子弟,在看到了阎行之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差一点就双腿发软,瘫倒在地上,他在心头暗叫一声惨也,怎么今日一出门就撞了霉运,谁不去碰上,偏偏来碰上这个鬼校尉!

阎行的威名,如今在绛邑已经是妇孺皆知,市井之间都有不少关于他的传闻,说他如何身材高大,力挽奔牛,一剑就砍下了

守绛邑长范镛的脑袋,吓得范归、张朗两人乖乖卸甲认罪,在战场上,如何叱咤风云,杀得白波贼寇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这些都是浅薄无知的小民津津乐道的传闻,这个纨绔子弟乃是城中的大姓子弟,也曾跟着族中长辈,在马前战战兢兢地见过阎行一面,当然知道这些传闻都是荒诞夸大的言辞,那个荡寇校尉就一个粗鲁武夫,跟寻常军士无甚区别。

所以,他们这些城中大姓子弟对于阎行是又恨又怕,私底下都是称呼阎行作“鬼校尉”,恨的是他所到之处,豪强顿首,大姓伏法,怕的是他那凶恶的手段,豪强大姓但有犯法、违逆,随即见诛问罪,绝无幸免。

可是在心里痛恨、不屑是一回事,当面撞上了又是另外一回事,那纨绔子弟在聚焦目光,确认眼前的魁梧汉子就是荡寇校尉之后,已经是脸色苍白,两腿颤抖。

幸好,阎行的注意力从来就不在他的身上,而是落在了那两个卖玉的奇怪老人、少女那边,纨绔子弟暗暗道了一声侥幸,连忙趁着机会,寻空混入人群,连手下都来不及招呼,就惊慌失措地先行溜走了。

···

阎行既然认出了严师和小鹿来,当下自然就热情邀请两人,跟随自己先到城外的军营中去。

临行之时,阎行看向自家小妹阎琬时,颇为愧疚,本来今日说好是要陪阎琬散心的,可恰好又遇上了严师和小鹿两人,这忙里偷闲的时光自然也就中途戛然而止。

幸好,阎琬虽是心中郁闷,但终究没有在人前给他这位大兄难堪,只是默默点点头后,就先与阎行告别,然后跟着几个阎行的亲卫,先回城中的内宅去了。

阎行则牵着马,也跟竹杖芒鞋的严师一同步行出城,小鹿跟随在身后,再后面则跟着阎行的诸多亲卫。

“严师大才,既来绛邑,为何不来军营寻行,反而匿迹于市井之间,自托于卖玉之事?”

听着阎行的询问,严师笑了笑,也不见外,笑道:

“前汉朱买臣居吴县时,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时人以之为奇事,今日老朽若不以卖玉相邀,只怕轻易还真见不到大汉的荡寇校尉咯!”

严师的特立独行,在牛尾聚时,阎行也已经领教过了,今日他不愿意去城外的兵营求见自己,反而在城中的市集中卖玉,惹出好大的阵仗来引自己相见,阎行想了想,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自然不再多言。

两人也就边走边说些河东的见闻,以及牛尾聚的往事。

在得知了牛尾聚的山民在逃过了一劫之后,那些幸存下来的山民已经另择一地,重新恢复生产,繁衍生息后,阎行也不禁唏嘘不已,往日自己指出地道逃命的弊病、在角楼上箭斗群骑、击退徐琨的轻兵到牛尾聚陷落、被西凉兵付之一炬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重现。

生者苟全于乱世之间,死者长眠于尘土灰烬,在这个世道,谁又能说谁是幸运的,谁又是悲哀的呢?

且行且言,不自觉间已经到了城外的军营。

当年在牛尾聚,自己延请严师出山为自己谋主时,严师先是用“君子既知力有不济,何必劳身焦思,与世强争,须知‘至刚易折,上善若水’,收敛羽翼,安身保命方为上策!”来规劝阎行莫要逞强。

尔后更是直言“‘六国蚩蚩,为嬴弱姬’。汉室虽衰,天命未改,人心向背,非你等人力所能动摇,强力施为,只怕还要反受其害!”径直拒绝了阎行的招揽。

当时的阎行没有深思这其中的意思,但却有着一股不信命、不服输的精神气,于是和严师打赌约誓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救世之人死天下,无憾也!”

阎行当时还坦然回应“自古兴亡更替,虽云天命,实系人谋。”,而他回去之后,还要“修文备武,再图兴复。”并暗示说日后自己和严师两人必有再见之日,到那个时候自己就是要设宴相款,而不是以避难山林的姿态,再来跟严师谈论一番天下大势。

昔时谈话的一幕幕,阎行还历历在目。

如今虽然他没有选择在凉州起家,但至少也在河东站稳了脚跟,手中拥有的兵马近万,能够控制两县之地,虽说暂时还比不上董卓、韩遂、马腾等人的实力,但也有一股蓬勃发展的势头,而且实力还在不断增强。

不再是往日那副兵败逃亡山林,还要与山民寻求合作的狼狈姿态。因此,阎行也有意要带严师去看一看自己营中的精兵强将,不是为了炫耀他的武德,而是要让严师看到自己当年的约誓已经在逐步践行。

所以,他们一行人,并没有直接去阎行的校尉大帐,而是先去了军营的校场上。

军中的曹鸢所部,目前正在驻防刚刚打下来的临汾城,翟郝所部也被派出去袭击平阳、襄陵等地的白波贼,马蔺、阎兴两部也各有差遣,故而在校场操练的,是徐晃所部补充的新卒。

徐晃所部虽然在强渡汾水、夺取临汾的战役中立下大功,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虽说真实伤亡没有这么恐怖,但数量也超过了三成,因此不得不返回绛邑,补充恢复兵力,以图再战。

校场上,虽然训练的是新卒,但是徐晃的练兵有方,首要抓的就是这些新卒的纪律和服从,在号令森明的营地里,这些新卒受到那些久经战阵的老卒的氛围感染,在出操的时候,也是一丝不苟,看起来,倒也颇有几分精兵的模样。

现下,虽然校场上多了阎行这些不速之客,但站在土台上的徐晃却不动声色,只是派了一名军吏前来询问,有徐晃的以身作则,他麾下的兵马自然也是岿然不动、目不斜视,一副不动如山的样子。

今日遇上的正好是徐晃带的士卒,若遇上的是马蔺或者是翟郝的士卒,却是还没有这样的严整森明,阎行看着这些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心中也生起了一股自豪感,他笑着对严师问道:

“严师,你观我这麾下的将士,如何?”

严师笑吟吟地捋了捋自己颌下的柳须,迎上阎行的笑容,说道:

“老朽虽不知军争之事,但也听过,自古精兵强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今日虽然不见风火山林、天阴雷震变幻诸事,但仅从不动如山而言,校尉麾下的兵马,确是一支强军!”

得到了往日自己招揽不得的严师的赞许,阎行心中也多了几分得意,他正想要开口谦虚一下,然后为严师解说一番徐晃领着兵马操练的阵势。

却听见严师又开始悠悠叹道:

“《孙子》言,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今日见校尉麾下将士,精力充沛、甲衣齐整,可知校尉平日之善养士卒也。”

“不过,《管子》也曾言,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老朽想起沿途见到的,绛邑、临汾皆百业蔽寥,民多饥色,而校尉耳中只闻兵马喧嚣之声,不听民众哀嚎于道,营中将士饱食而路有饿殍白骨,校尉又首谈兵事而非民生。”

“由此可见,校尉仅善为军,却不善为国!”

严师这样一席话说完,阎行原本还想要和他谈论兵事的热情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瞬间熄灭,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他是大汉的荡寇校尉,首职在平定贼寇,安民的事情还有地方长吏,绛邑、临汾的难民多是范镛、白波留下来的烂摊子,阎行接手之后,虽然实力有限,只能够招抚难民中的丁壮及其家眷,但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为此,郑多、黄颇等人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

可如今,严师一口气,将就这些职责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好像这两县的难民,没有及时、完全安置,就是他的罪过一样。

这个锅,阎行还真不想背。

可是,阎行在沉默了一会之后,又想了想,觉得严师虽然语气过重,但话中也并非没有道理。

自己若是想要凭借河东之地崛起,那除了解决境内的白波军之外,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味地推诿、撇清责任,这既不是谋大事者的胸怀,也只会在重逢的情景下,又让自己和严师、小鹿等人多了几分生疏和见怪。

“严师之言,行已受教,为国为军之论,发人深省,行亦当谨记,嗯,远足劳顿,还请先到帐中,容行设下酒宴接风洗尘,再向严师请教!”

说完之后,阎行就派人先领着严师、小鹿往自己的军帐方向去,自己落后一步,想了想,转身向身边的一名亲卫说道:

“你速去将戏、周二君召来!”

···

大帐中

酒宴已经设下,阎行身居主位,严师落座在客位,而戏志才、周良两人也陪坐在席。

小鹿知道他们要谈的事情,自己一介女流,在场难免不当,于是先行退下,跟随士卒,往别帐之中歇息了。

酒席虽然是用来款待严师的,但阎行刚刚已经略微摸清了严师的脾气,因此倒是没有大加操办,而是军中简简单单的普通饭菜,只是多了新打到的獐肉和寻常薄酒。

严师在看到这些普通饭菜之后,果然并不生气,原本严肃的神情反而还有所缓和。

酒过三巡,就在薄酒淡食之间,严师也毫不隐瞒,将自己的来历跟阎行等人浅谈了一番。

他姓严名授,字公予。本是京兆杜陵人,颇有家赀,性好游历,曾游学于王符、马融门下,自己又遍览众书,少有声名,曾受征召,出任京兆尹府中大吏,后因感于时局昏暗,自家妻儿幼子又先后感染瘟疫而死,性情大变,散尽家财,遁入山林,游历四方,不再过问俗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牛尾聚的事情之后,严师这一次原本是要带着小鹿,最后一次游历中原,然后就隐入蜀地,以避乱世。

正好在河东地听到了阎行的事情后,于是又折道绛邑,赶来见阎行一面。

戏志才和周良面面相觑,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周良清了清嗓子,口中笑着说道:

“先生大才,既然遍览群书、游历四方,又眼见河东民生疾苦,胸中自有为国安民之策,不知可否不吝赐教?”

在周良看来,任凭这位严师说得如何哀悯民生,可如今愿意接受阎行的邀请,多半就是眼看乱世将近,内心不愿彻底归隐山林,也存了重新出仕的念头,才会有了这般说辞。

当今之世,不仅君择臣,臣亦择君。眼看天下纷纷扰扰,大乱不休,乱世的势头愈演愈烈,只要是自诩胸中有才学的,又不愿意消极避世的士人,哪一个不是在待价而沽,寻觅明主。

君不见,袁绍屯兵河内,仰食韩馥,却有一大批关东士人,争相投奔,曹操奋勇讨董,独力进军,中牟以任峻为首的各家豪强,也纷纷举家相投。

既然这位严师自诩大才,又颇为高傲,那周良身为阎行身边的文吏,自然就要先替阎行这位主公试一试对方胸中的才学,看他的本事能不能当得上阎行对他的厚礼,能不能让自己和戏志才两人也心悦诚服。

安坐在席上的严师闻声也看向这个首先向自己发问的黄脸文士,却也不慌忙,轻启嘴唇,就开始侃侃而谈。

喜欢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