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16章 诏令收取河南地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16章 诏令收取河南地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8:23 来源:书海阁

次日,阎行将小鹿接回后院后,得知了阎琬带着亲卫外出游猎,彻夜未归的消息。

他有些诧然,却没有到动怒的程度。他有些事情上,对阎琬很严厉,但对于这唯一一个妹妹,他还是宠溺有加的。

诧然是因为,自从遭遇家门变故之后,阎琬大多时候就一直闷闷不乐,却是不知道为何又突然变得如此活泼了,都跑到城外狩猎,只是性子却是野了些,竟然敢彻夜不归。

阎行佯装不过问这件事情,等到午后,才特意回到后院,迈步往阎琬居住的院子而来。

阎琬的院子里,阎琬和董黛两人神采奕奕,丝毫没有疲倦之色,正在比试剑术。

两人身着剑士服,手持木剑,各站一侧,来回攻防,剑影重重,斗得难分难舍,急切之间分不出胜负来。

但若是仔细一看,却能够看到阎琬主攻,董黛主守,阎琬占据主动,接连进攻,剑走偏锋,招式多变,可任凭阎琬的招式如何变化,董黛却能够屡屡规避她的攻击,并适时发动突刺,逼迫阎琬后退躲避。

在又进攻了三次无果之后,阎琬终于自己跳出圈子,放下了手中的剑,口中佩服说道:

“阿姊果然好剑术,刚刚任凭我怎么进攻,都不能够刺中你分毫,这般技艺娴熟,想必以往是有名师指点过的吧!”

董黛闻言也收剑浅笑,董家曾经权倾一时,依附董卓的谋士材勇不在少数。她也曾贵为封君,自小就好武艺,剑术自然得到过诸多剑术名师指点,只不过这件事她却不愿意深谈,只是淡淡说道:

“我不过是偶得名师指点一二,略窥剑术门径而已。”

“哈哈,好姊姊,那你快来教教我!”

阎琬眼睛一亮,轻笑一声就跑到董黛面前,让她来指点自己。刚刚两人比剑看似不分伯仲,但身在其中的阎琬却能够明显感觉得到,董黛是有意在让着自己,否则不可能过了这么多招后,自己还是毫发无损,以平手收剑。

她生在边塞豪强武宗之家,自幼也跟族中的叔伯兄长们学过剑术,可在她看来,哪怕是教过自己剑术的那些族中的叔伯兄长们,也未必比得过面前这一位少女。

而这个少女,来历当真不寻常,与她相处的这些时日,阎琬愈发发觉她的与众不同,这让阎琬心中新奇、警惕交杂的同时,更加想要接近、了解她了。

董黛将目光投到阎琬手中拿的木剑上,停留片刻,继而才看向阎琬。

“你可知道刚刚为何刺不中我?”

“为何?”

“剑术之道,讲究的是一招一式,一击制敌,这看似朴实无华,但却也少了其他多余的动作。刚刚你的剑花舞得再迷乱人目,可我只注视你手臂、手腕的变化,后发而先至,你自然就刺不中我了!”

“可不就是剑走偏锋,攻敌软肋么?”阎琬眨了眨眼睛反问道。

“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善用剑者,剑锋到处,就能够劈头、断颈、封喉、刺胸、斩腰、扫足,又何必拘泥于剑走偏锋,攻敌软肋呢?”

说着话,董黛已经在阎琬的面前刺出了三剑,剑风凌冽,虽然只是一把木剑,可看在阎琬的眼中,木剑在了董黛手中,就像是有了生命的灵蛇在吐信一般。

“那若是我也学会了如同阿姊一样的本事,是不是也称得上是剑术名师了?”阎琬好奇地笑嘻嘻说道。

“还早着呢!学会了用剑伤人,能够劈头断颈、封喉刺胸、斩腰扫足、攻敌软肋,又能如何,别的会用剑伤人的人,不也一样可以伤害到你。”董黛在意着手中的木剑,没有收纳阎琬的吹捧。

说到这里,董黛停顿了一下,开始移动身形,脚步如飞,剑随身走,左右横击,继续说道:

“故而剑术的精华还在于步伐,擅长剑术之人与普通击剑者的区别就在于步法。擅用剑者,能够通过精妙的步伐,来控制敌我之间的距离,即使面对着十个敌人,也能够使得自己在一瞬间只面对一个敌人的进攻,然后将自己控制在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外,而将敌人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剑的攻击范围之内,毫发无损,一招制敌。”

“啊,阿姊的剑术真是妙啊,若是真能做到这样,那日后就算面对再多敌人,也不怕了。”阎琬看着董黛的身法步伐,眼中异彩连连,赞叹说道。

董黛听了阎琬赞叹的话,苦笑一声,却是收剑停住了脚步。

“再好的剑术,也不过是十人敌罢了。真要做到千人敌、万人敌,也只要像越女那样,将她的越女剑教成虎贲三千,才能够兴越灭吴,报了国仇家恨了吧!”

“兴越灭吴,国仇家恨?”

阎琬收敛笑容,眨着眼睛,细细体会这话中的意思,正待再问,却听到了院门外传来的声音。

“好剑术!”

院子的人纷纷循声望去,看到是阎行正踏步走了进来,院子的婢女还有董黛当即下拜行礼,只有阎琬欣然一笑,跑到了阎行的面前行礼笑道:

“大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看到开朗了许多的阎琬,阎行心中也多了一份欢喜,可是想要她纵意游猎、彻夜未归,又不得不敛容收笑,板起脸来,呵斥她说道:

“兵营有军法,郡府有刑法,这后院莫非就无家法不成。你肆意妄为、彻夜未归,我今日定要好好责罚于你,你可有辩词?”

听到阎行的呵斥,阎琬柔肩微微一颤,她自小亲昵这位大兄,可也害怕这位少年老成的大兄的怒火。阎行如今身居高位,身上自有一股威严的气势在,他肃颜厉声,阎琬知道做错了事情,心中自然感到害怕。

只是在想到昨夜董黛有意无意说出的话后,阎琬心中的害怕却是随即消减了许多,她有些委屈地拉扯着阎行的衣袖,轻声说道:

“大兄日理万机,从绛邑到临汾,再从临汾到皮氏,再到临晋、安邑,忙于军政之事,小妹虽是女流之身,不能为兄长解忧排难,可也想着外出射猎,既是散心,又能习练弓马,强壮体魄,故而才会一时忘了时辰,日后当以此为戒,不敢再犯了。”

看到阎琬委屈低着头的模样,阎行呵斥的话再出不了口,阎琬自幼不习女工,落到还夹杂有后世思维的阎行眼中,以天性看待,也没像阎父那样恼怒,念着自己的妹妹年幼,总是会回忆起相处时那孩子气的天真无邪,在遭遇后来一系列变故之后,更是一直心存内疚。

但是种种这些,都不能够再成为惯着她的理由了,毕竟自己的妹妹已经长大了。

“这些时日,安邑还不安定,你就暂时不要出府了,前院的卫士没我手令,也不会放你出去的,上一次跟你说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阎琬低头依偎着自家的兄长,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听了阎行的话,她知道阎行这次没有真的责罚她,但却是要先将她禁足了。不过还好,如董黛所言,只要自家兄长不怪罪,这后院之中就还是由着自己的,解除禁足一事日后可以再缓缓谋划。

可是阎行末尾提起的那一件事情,却是让阎琬皱眉,扭起粉鼻,她敷衍应付着说道:

“我还要再考虑着时日,兄长,我也有些乏了。”

说着话,阎琬知道游猎事泄,也不再强打着精神,就掉头小跑离开,往室内跑去避开阎行,顺手招呼还未起身的众女离开。阎行看到董黛也要跟着入室,随即开声说了一句。

“董娘子,你且等一下。”

董黛闻声止住了脚步,她似乎早有预料,当即笑盈盈地转身走向阎行,笑问道:

“君侯有何吩咐?”

“你能够让琬儿释怀舒心,出乎我的意料,倒是多谢你了!”

董黛柳眉微微一动,她知道这“出乎意料”四字已经盖过了后面的道谢,阎行在说的是她以前那些骄横跋扈、罔顾法纪的行为,她也不在意,露齿笑道:

“我等不过是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罢了,琬妹妹赤子之心,与她相伴,我也忘了许多忧愁。”

“你能记住现下的身份,忘了以往那些是最好。”

阎行轻声告诫董黛,看着回头转身、望向自己的阎琬,他言尽于此,也不再多言,转身离去。而看着阎行渐行渐远的背影,董黛嘴边的笑容也慢慢收敛。

“忘了?是要我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曾经贵为封君?还是忘记自己阖族老少皆死于那班汉臣之手?忘了如今的吕布,正提着自己父亲的头颅,跑到关东袁家子那边邀功请赏?”

···

阎行确实没有太多工夫去管后院的事情,但是他估计,若求亲纳彩的事情顺利的话,岁末就有一位聪慧贤淑的女君入住后院,来替自己管理这里面的大小事情了。

而他眼下要关注的,是来自长安朝廷的诏书。

一封刚刚抵达河东,下令让自己和张济一北一西,共同夹击河南朱俊的诏书。

阎行为此亲自在军营召开了军议,戏志才、阎兴、杨丰等幕府心腹也赫然在列。

因为都多是军中的老人,少了诸多的顾忌,戏志才也当着帐中众人,坦然直言说道:

“这多半是长安的李傕想要用此诏书来试探将军,长安朝会之后,郭、樊等将留恋长安城中酒色财帛,不肯轻易离去,固然会引起李傕的不满,可我等与张济、段煨等人,引军归镇,毫不拖延,一样也引起了李傕的忌惮。”

“因此,李傕在听闻将军平定了河东叛乱之后,屯田练兵,有意要试探将军的心思和实力,就以朝廷诏书之名,下令我等和张济去征伐河南的朱俊!”

阎行听了戏志才的分析之后,点点头,接过话头继续说道:

“这像是李儒的筹划,故而我等眼前的抉择,就是要顺着李傕的心意,去攻打河南地的朱俊,还是违逆李傕,假言推脱,按兵不动。”

这两个选择,各有弊端。河东当下的情况帐中的人都清楚,劝农桑、兴屯田、沙汰老弱、训练屯卒,在眼下的时节动兵,对河东来说是不利的,况且河南的朱俊,在如今割据州郡、群雄林立的关东,算是一股不大不小的势力,朱俊也是知兵之人,真要派兵打起来,恐怕就不是一部兵马、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能够解决得了的。万一将好不容易有所恢复的河东民生,再一次拉入战争的泥潭之中,那就是让阎行等人前功尽弃了。

可要是按兵不动,就是违抗朝廷诏令,也可能落入到了李傕、李儒等人的算计之中,给了他们攻打河东的借口。

看起来,这像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不过好在,戏志才事前考虑周祥,很快也有了河东的应对之策。

“依在下看来,这朝廷的诏书我们应该接下,这出兵河南,我等也可以出兵。不过,大军在外,有临机决断之权,却可以不必事事仰仗于朝廷的方略用兵,我等干脆派遣使者联络张济,和他合兵一处,从西面进攻河南的朱俊。”

戏志才出谋划策,侃侃而谈,他认为和张济合兵有三个好处。第一是避免从北面出兵,独自应对朱俊的兵锋。不管是用舟楫从砥柱天险运兵入河南地,还是从陆路经过张杨的河内郡,再渡河进攻朱俊,都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旦舟船倾覆、张杨突袭,派出去独自应对朱俊的大军都有可能有去无回,全军覆没。

第二就是合兵一处,不必单独出兵,能够减少河东出兵的数量。这河东河南虽然邻近,可朱俊终究也不是软柿子任人拿捏,这战事还不知道会持续多久,一旦大军曝师于外,不仅河东本土空虚,容易被人所趁,而且还可能因为上万人马在外的粮草军需,拖累甚至拖垮了河东其他方面的建设。

第三则是可以借此机会,也试探一下强邻张济的心意。河东郡和弘农郡仅有一河之隔,虽说阎行和张济并无恩怨,暂时也没有利益冲突,可强邻在侧,西面还有更强大的李傕、郭汜在窥视,若是能够借机试探、结好弘农的张济,那也是一桩好事情。

仅从这道诏书的用意上看,李傕担忧的不止是河东的阎行,连带着弘农的张济,也在他的提防范畴之内。

若是张济是有意联手同盟,那合兵东进攻打河南朱俊一事,对他也是有利而无害,他定然也会同意。

听完了戏志才的利害分析之后,阎兴、杨丰等心腹也相继颔首附议,而阎行一番思索后,也果断地赞同戏志才的谋划。

“我与张济虽无深交,可也听闻他原在董营之中多有功勋,位居于李、郭之下,但麾下兵马众多,还有张绣、胡车儿等骁将,既然谋画已定,那可尽快派遣使者渡河,去谒见张济,和他商议这合兵东进一事!”

喜欢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