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67章 兵前先有礼使至(中)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67章 兵前先有礼使至(中)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8:23 来源:书海阁

军中杨丰等将对段煨的怨气,是随着袁、曹出兵,雒阳内『乱』、久持无功等事情,慢慢积累起来的。

到了天子东迁,杨丰等河东系的军将,胸中的怨气算是积累到了顶点。

幸好关东消息在传到军中之前,段煨就已经决定进军,击破马腾了。

于是这场怨气,总算是通过击败马腾、收复长安的一场大胜仗,消弭在无形之中。

不过,这不代表杨丰等河东系的军将对段煨的诟病就消除了。

这一次,一听到段煨还想要向阎行建策“坚壁清野,匹敌击懒”的战术,沉默许久的杨丰终于就开口了。

而听了杨丰的话,段煨哪里不清楚他话中所指,老脸一红,却是抢在阎行发话之前开口。

“老朽岂是不知大局之人,可正是因为关东屡屡出了变故,这定夺关中的最后一战,我等才需要慎之又慎。咳咳,毕竟天子东迁,对民心、军心的影响也是有的。”

“所以,退敌之策,需得是万全之策。疲敌之策看似不顾大局,实际上才是真正兼顾大局的求全之策!”

杨丰面『色』冷峻,想要出言反驳,阎行却是伸手止住了他。

“此战,来时我也与叔升、子起等人商谈过,诸将各言利害,久之不决,我自当内断于心耳!”

既然阎行都这么说了,杨丰虽然还有话没有说完,但却也不好再在这个时候说了,他旋即沉默下来,而段煨在见到阎行表态之后,也不再坚持自己的主张。

在谈论了另外几桩其他军务之后,段煨、杨丰就知趣地告辞了。

等到他们退下之后,阎行这才回到了大帐中自己的胡床上,随手将腰间的佩剑等物解了下来,一一放到了案几之上。

“将军,看来这段征西和杨偏将的分歧不小啊!”

裴绾胡须还没长成,但胆子却是不小,他轻笑着地将几卷军书堆到了案几上,然后一面拿起阎行佩剑放到帐中的兰锜上,一面笑着对阎行说道。

阎行闻言也含笑点了点头,却有些疲倦地眯上了眼睛,没有开口。

诸将或是“勇战派”,或是“慎战派”,各言利害,自然是分歧很大,而身为主帅,他才需要时时谨慎,做到不偏听、不偏信,在耐心听取各方意见后,斟酌考虑,根据情况,做出恰当准确的决策。

至于什么万全之策,那都是骗黄口小儿的,若有那么多万全之策,古往今来,那么多名将也就无需为此愁白了头了。

眼睛虽然假寐眯着,可阎行内心的心思却依然活络着。

其实内心深处,阎行是主张短时间内决战,以求尽快击败韩遂军的。

早在抵达甘陵营中不久,河东留守的严授就遣人将他信中谈到的那一车河东大枣给阎行送来了。

原本按照严授的量入为出,解除了关东危机之后,河东只供应西征大军一面的粮草,是可以支撑到年末的。

可是入秋之后,通晓观星天时之术的严授察觉到了今岁气候骤然突变的异常现象,他说星宿移位、天象有变,很大可能今岁寒冬会提前到来,来年甚至还会有灾荒,所以各郡必须减种宿麦、储备粮食、抽调民力、筑堰蓄流,以备荒年。

严授不好干涉关西兵事,所以在如常供应西征大军的粮草的同时,也千方百计地节流,以减少开支。

阎行一向要求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所以留守河东的严授也不等他吩咐,就将一车河东大枣送来了。

这是严授沉默无声的告诫,也是要阎行提前体验这种将大枣充当成口粮的生活,只要这样,才能够真正设身处地,做出恰当的决策。

想到这里,不由泛起几分苦笑的阎行突然睁开了眼睛。

转身又抱着文书返回的裴绾见到阎行睁开了眼睛,以为他披着铠甲坐着不舒服,询问阎行说道:

“将军,可要解甲先休憩一会?”

阎行摇了摇头,他待会还要再去军营巡视,看看跟随自己到来的歩骑人马是否已经安顿下来,同时也要巡视营盘的守备,慰问军中伤病的士卒,手中这几桩军务还没有处理,他怎么能够解甲休息呢。

他此时突然睁眼,却是要向帐中的贾诩、荀攸等谋臣问策的。

贾诩年纪大了,手中的动作也慢了下来,坐下席上察看案牍的样子慢腾腾的,但若是细心留意,却会发现他的眼睛依旧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贾公、军师,你们都看过河东郡府快马送来的文书了,若是我欲率军速战,如何?”

荀攸身子动了动,却没有急于开口,在关西的兵事政务上,熟悉雍凉风土民情、洞悉各家势力的贾诩才是阎行最倚重的谋臣。

贾诩见状,也知道荀攸不会率先开口,之前段煨和杨丰的争论分歧,他也有耳闻,但却没有表态去支持任何一方。

此时阎行表态并主动询问,贾诩沉『吟』了一会,就开口对阎行说道:

“老子曰: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将军若想取胜韩遂,当知韩遂其人其军!”阎行点点头,也不避讳自己的出身。

“我本是金城的武宗豪家出身,韩遂之名,久闻在耳。他名着西州、出仕郡中,也曾交游雒阳,跟随凉州叛军之后,更显文韬武略,而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王国等凉地豪桀则一一折在了他的手中,可谓是西州翘楚人杰也!”

“至于其麾下之军,无外乎三部。一部乃是金城韩家的家兵部曲,一部乃是金城、陇西各家豪强的扈从,剩下一部则是响应跟随他出兵的羌胡部落了。”

贾诩微微颔首,阎行身处韩遂的对立面,能够中允地看待韩遂的文武才能,确实是做到了“知人者智”的境地。

不过还有一些没有点明的地方,却是需要自己来补充了。

“韩遂名着于西州,老朽也曾与其相交,观其成事之道,老朽以为在于两个字:‘狡’和‘厚’。”

阎行目光炯炯,聚精会神地听着韩遂的话,听到了“狡”和“厚”这两个字,顿有所悟,但并不急于开口附和,而是继续认真地听着贾诩说道。

“韩遂之‘狡’,在于其用兵多变、阴险狡诈,韩遂之‘厚’,在于其恩结羌胡,深得人心。因此边章、王国虽然也是士人名家、能得人心,但逊其多狡,故折在韩遂手中。北宫伯玉、李文侯羌胡之『性』,狡诈暴戾,却不结人心,所以反被身居下位的韩遂戮杀。”

贾诩对韩遂的判词,阎行很认同,他随即又想到了马腾。

观马腾的行事,他其实也是占了“狡”和“厚”的两字。只不过在狡诈多变和深得人心上,还是不及韩遂这位义兄,才会在凉地屡屡受制于韩遂,由此不得不率军东入关中,寻求机会。

收回思绪,又听贾诩继续说道:

“两家军力相当,将军想要速战取胜,无外乎‘用诈’和‘分力’二途,虽说兵不厌诈,但想要在多狡的韩遂的面前‘用诈’,还是困难重重的。唯一可行的,也就只有‘分众’一途了。”

“但是长史刚刚说了,韩遂也是占了一个‘厚’字,是深得人心的啊!”

刚刚阎行没有向赵鸿问策,但是赵鸿却是对这场与凉州联军的战事格外上心,听到贾诩说到这里,自觉发现了破绽,不由脱口问道。

贾诩看了赵鸿一眼,淡然笑道:

“的确,韩遂恩威并施、以厚驭下,所以子弟部曲愿效死力、各家豪强俯首听命、羌胡部落云集影从,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图谋取胜的。因此老朽所说的‘分力’,并不是去分化瓦解联军,而是分其心力、『乱』其军心!”

“这——”

赵鸿一时噎言,不过心中还是存在着怀疑的。

贾诩既然说了这韩遂军不是短时间可以分化瓦解的,那为什么就能够笃定短时间内可以扰『乱』韩遂军的军心呢。

阎行心中也存着好奇,他看着贾诩,没有开口,以目光相询。

“短时间内扰『乱』韩遂军羌胡部落最容易见效,计谋老朽已经想好了,而扰『乱』由金城韩家子弟、宾客组成的部曲军心则是最难的。至于扰『乱』各家豪强武宗的军心,是难是易,则要看将军了?”

阎行闻言不由笑了,也没再急着询问,而是转头看向荀攸询问道:

“荀军师以为呢?”

荀攸感觉到贾诩说完后还意犹未尽,心知他是有心保留,同时也留给了自己余地,心中想到这一点的荀攸笑了笑,才回应阎行说道:

“贾公之言,谋国之论。攸也只能拾前人之良言,为将军决胜再添几分胜算。一是‘足食’,一是‘强兵’。”

听到荀攸的话,阎行笑了。还未待再开言,却已经有一名幕府佐吏从从帐外奔到了帐门口,大声向帐中众人说道:

“将军,杨偏将派遣士卒前来通报,说是槐里城的张中郎将遣吏士护送几骑敌骑前来,说是韩遂派来的使者,想要前来拜谒将军!”

喜欢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