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34章 虎啸返山雍凉惊(7)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34章 虎啸返山雍凉惊(7)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8:23 来源:书海阁

方略已定,兵分三部。

一部主力由甘陵统帅,继续围困冀县、防备汉阳、南安各城援军;一部分卒由张辽统领,负责守住攻取的城邑和陇坻的山道隘口;最后一部,则是杨丰引军六千,向西北方的大河上游赶去,拦截可能已经在回援路上的韦康州兵。

从冀县越祖厉,抵达大河,与从姑臧返回鸇阴,前往大河,这两条道路的距离相差不远,杨丰军提前出兵,花了七的时间,抢先一步赶到了大河渡口。

驻守渡口的州兵不堪一击,纷纷投降了汹汹来袭的杨丰军,只是河津附近的船只都被征集到了对岸渡口,杨丰军无法趁机摧毁州兵的过河船只,将州兵阻隔在大河彼岸。

一旦韦康的州兵返回,拥有舟楫之便的他们就拥有更大的主动权,他们可以沿河搜寻其他渡口摆渡过河,而统兵拦截冀县援军的杨丰,如果采取沿河布防、拦截的保守方略,则需要修建烽燧、营垒等大量工事,并且在拦截过程中也难免会陷入耗费时日僵持不下、被动防守捉襟见肘等困境。

主动截击韦康的州兵,则不存在这方面的困境。

但杨丰军却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毕竟兵法有云,“穷寇莫追但、归师勿遏”,面对人数众多、归家心切的凉州州兵,以劣势兵力悍然截击,难以避免会陷入一番苦战,而这种苦战不下的巨大风险,也是杨丰诸将不愿意贸然尝试的。

眼下唯一值得一试的,就是杨丰佯装放弃占据的河津渡口,实则暗中埋伏兵马在渡口附近。待到韦康率领的回援州兵半渡之际,再一声令下,鼓噪杀出,将首尾不能相鼓凉州州兵杀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这既契合“半渡而击”的兵法之道,又符合大军围城打援、速战速决的用兵思想,作为主将的杨丰思索过后,当即决定采取此计,并火速派出骑兵在东岸搜寻适合兵马埋伏的隐秘之处。

马超、麹英、麹义,这一批凉人出身的少壮派军将,俨然也在其郑

···

大河东岸,带着一队骑兵搜寻地点的马超与返回的麹家兄弟碰头了。

当得知马超同样一无所获的时候,麴光不禁揶揄一笑,自顾自地道

“我们找遍了这一段大河,找到了好几处适合斥候埋伏眺望的地方,但适合用来隐蔽大军的地方却寥寥无几,要么就是距离太远,要么就是太容易被敌军的斥候发现。”

到这里,麴光就忍住不看了马超一眼,继续道

“我等兄弟是长处河北,对于凉地的地理知之甚少。可马君不是久居凉地、熟知边情么,怎么也会找不到合适大军埋伏的隐秘之地呢?”

“光弟。”经历起事诸仗剧烈变故之后,整个人发生蜕变的麹英察觉到了麴光话里的异样,他狠狠瞪了惹是生非的麴光一眼,制止他再去挑衅马超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

马超是不受其他将领的待见,但是他们麹家子弟初来乍到,又岂是能够处处惹事的主。

马超倒是没有立即动怒,他瞥了一眼麹英,冷峻的脸上突然浮现一丝笑意。

“地方我是找到了,就怕你们不敢去罢了!”

“呵,我等有何不敢去的?”麴光见到马超面露不屑,他哼一声,也不甘示弱地回应道。

马超见状,冷然一笑,当着麹家兄弟的面,他手举马鞭,指着一水相隔的对岸道

“在那里有一段废弃的河堤,堤下适合埋伏大股人马,而且地势较低,刚好被山丘挡住,不仅在这里看不到一丝痕迹,站在对岸河津的敌将,也一样看不到伏兵的动静。对岸那里的堤下,才是最好的大军藏伏之地。”

“荒唐,我等只听过、在河津附近埋伏、等到敌军半渡再出兵袭击之,还没听自己是先跑去对岸伏击敌军的,一旦大军暴露了行踪,那不是自寻死路。”

麴光听到马超的话,不以为然,当即反驳道。

马超却懒得理会他,继续道

“在东岸设伏,就算恰好有合适的地方又能如何?敌军渡河的斥候又不是瞎子,指望敌军仓促回援、不探明前路来取得‘半渡而击’的胜利,还不如自己悄悄渡河,迂回绕后,跑到渡河敌军的背后发起突袭!”

“那这么多兵马,缺少船只,如何暗中渡河过去对岸?”

麹英倒是眼前一亮,没有像麴光那样不屑一顾,而是紧接着追问马超渡河的细节。

马超也不藏私,又道

“对岸的少量敌军能够守住渡口、船只,就自认是万幸了,只要大军佯装撤离,哪里还会留意大军的其他动向。而羌人擅长搭建一种羊皮大筏,它们比汉饶竹木筏具相比,使用起来要更加轻便和快捷,只要寻找几处大河水流平缓的河段,再将全军兵马分散成几批,暗中使用皮筏渡河,一的时间就足够渡完大军人马了。”

听完马超的话,麹英默然。

他想了想,心里也觉得,马超的计划比起因循守旧的“半渡而击”要更具成功的优势,虽然一开始大军分批使用羊皮筏子暗中渡河,实在有些冒险,可是杨将军想要以寡击众、速战速决,这种以搏大的战事又怎么可能会没有风险呢?麹英相信,马超不会无缘无故地跟他们这些话,或许地位尴尬的他是想要先私下服他们,然后再和他们联合诸将一同向杨丰建策,建议杨丰改变作战方略,遣兵暗中渡河,将伏击地改在大河的对岸。

无论如何,这其实也是自家的一个机会。

只是,若是他们联合建策,身为主将的杨丰是否会起疑心,又是否会接受,并且临时改变方略呢?

···

一日后,从鸇阴口通往大河西岸河津的官道上。

“杨从事,你是不是过于谨慎了,进入鸇阴境内后就刻意压慢行军速度,还在鸇阴城中休息了一夜。你可知道,东岸的河津渡口,已经被关中兵马攻占了!”

在行军途中,得知了东岸河津渡口沦陷后,急于回师救援冀县的韦康终于和谨慎起见的杨阜生出了间隙,他召来了州从事杨阜,埋怨着向他道前方的军情。

杨阜听完韦康的话,沉默了一会,才接着开口道

“将军,我等回师救援确实是当务之急,可关中兵马孤军深入,一样是急于求胜。眼下双方就如同以角相抵、急于求胜的牦牛,那一方越急,就越容易出现差错,一旦出现差错,就会给对手有可趁之机、难逃丧师杀将之辱。”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等谨慎行军,才不会给敌军有可趁之机,接下来我等只需一路安全撤往冀县,会合各城援军,进迫孤军深入的关中兵马,冀县之围就可以不战自解。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此乃稳中求胜之法也!”

“而且渡河的船只已经被集结到了西岸渡口,就算敌军占了西岸渡口,只要船只还在我军的控制之下,我等依旧可以另寻河津,渡河迎担”

“若是敌将分兵布防大河,那才是置身于‘孤军深入、分兵力弱’的危境,我军大可先佯渡扰之,再出其不意,一举渡河击破敌军!”

杨阜的话得完整透彻,就算韦康心中再急,也无法再埋怨他什么,他也只能够继续埋头行军,赶往河津渡口。

只是眼看着大军已经抵达西岸的渡口,在前面领军的赵昂却又突然派人传令,想让全军都停下来,抓紧时间休整人马。

韦康以为对岸的敌军有什么新动静,连忙催马赶往前军,寻找领军的赵昂询问对岸的情况。

“赵从事,可是对岸占据渡口的敌军有了新动静?”

拍马赶至前军的韦康一眼就看到镣头沉思的赵昂,他赶忙上前,向赵昂了解最新的对岸敌军情况。

赵昂见到韦康赶到,连忙行了军礼,然后禀报道

“将军,根据渡口的守卒禀报,对岸的敌军已经弃了渡口,率军撤走了!”

“啊?”韦康吃了一惊,他又急忙问道

“那这支抢占渡口的敌军,不拦截我军,又跑去哪里了?”

“这暂时还未获取相关的军报。”

“那,那可以先派兵将对岸的渡口先拿下来啊!”

“已经派兵坐船渡河占据了。”

“好,渡口附近可有伏兵?”

“渡河的斥候已经搜索过了,暂时没有发现可疑的敌军藏匿之地。”

“那太好了!此处是赶回冀县最近的渡口,一定要保障它的稳妥通船。夺取渡口的敌军想必是无法摧毁渡船,麾下兵力又不足,不敢分兵布防大河,索性回师合围冀县。此乃授我也,赵从事,你可尽快安排大军渡河!”

经过杨阜之前的分析,韦康对当下的敌我形势也有一定的了解,在得知列军弃守东岸渡口后,他也迅速做出了“敌军孤军深入,分兵力弱,回师合围冀县”的判断,当即也催促赵昂尽快渡河,回师救援被围困的冀县。

只是见到韦康脸上的喜色,赵昂却面露沉思,看着韦康谨慎地表达了相反的意见。

“将军,这支敌军与往日凉地之地殊为不同。军中获报,当下进军雍凉的这支关中兵马,乃是阎行麾下的劲旅,跟随其东西征战,所向披靡,敌将甘陵、杨丰、张辽等,又非无谋之辈,去岁韩遂大军尚且败于他们之手,万万心存轻敌之意。”

“如今敌军来而复去,弃守渡口而走,为防有诈,大军还需谨慎渡河啊!”

喜欢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