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97章 运去英雄不自由3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97章 运去英雄不自由3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8:23 来源:书海阁

甘陵兵不血刃而入成都,但战后的日子却过得比军旅之中还要繁忙。

饱经战乱的益州,眼下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尽管成都城中仓廪、武库的钱帛、军械充足,但放眼全境,遭受战争蹂躏的北境郡县,何处不是满目疮痍。

没有遭遇兵戈的益州南境则陷入了割据自立的局面,郡县长吏、大姓豪强对待成都的新主人忌惮之余,还充斥着各种观望的心思。

退往巴郡的刘备实力不足以卷土重来,但也是处心积虑想要策划益州多地叛乱自立,他连日来派遣使臣携带大批金帛奔走联络,想要将大战初定的蜀地局势再次搅浑。

一些抗拒西凉军的蜀地吏士更是借机打出蜀人自立的旗号,如原为州吏,后逃回家乡的王累就在广汉聚集饥民,攻打城邑,引起了周边郡县的动荡。

就连麾下的关西健儿也不让人省心,大军入城后几天,接连出现兵卒掳掠剽劫的事件,饱经征战之苦的军汉们一进入到富庶繁华的花花世界,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身处漩涡中心、不得空暇的甘陵只能硬着头皮,开始着手处理面前这些棘手的事务。

他首先是将堆积如山的蜀锦、金银从府库搬到军营中,遍赏三军,日日杀猪宰羊,以飨士卒。

等到将这些骄兵悍将喂饱之后,随即下令出兵平叛,将几部兵马派往广汉等地平叛和防御刘备军。

其次是搭建临时的州府行政架构,勉强让迫在眉睫的招降郡县、安抚人心、赈济灾民、劝课农桑等政务依次铺开。

他采纳法正、李严等人的建议,采取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原则,继续辟除许靖、李恢、黄权、郑度等人为州中大吏,还保留吴懿等蜀将的军职,让他们协助关西兵马平叛、驻防的军事行动。

为了安抚人心,甘陵对登门拜访的蜀地大姓献上的财帛、女子来者不拒,许诺关西兵马今后执掌益州,仍然会保障他们的利益。

最后就是要安全送走刚刚落幕的益州旧主刘璋及其亲族等人了。

刘璋虽然无能,但没有弄得天怒人怨,州中仍然有一些士民对他心怀怜悯甚至是感激。之前甘陵为了减少蜀人的反抗,对投降的刘璋和他的亲族厚待有加,但将他们留在蜀中始终是一个祸患,只要广汉的叛乱一平定,甘陵就准备派兵将刘璋等人和一众蜀地珍宝押往长安献捷。

而甘陵没有料到的是,明面上王累之流的起兵终究只算得上癣疥之疾,私底下涌动的暗流才可能将他推向悬崖。

···

州府内。

法正行色匆匆,前来求见甘陵。

身着常服的甘陵神采奕奕,不复最初接手蜀地的焦头烂额,此时正在室中与李严侃侃而谈。

李严尽管在蜀地的战事中行为反复,但本身确实不乏才干和手段。这段时间来,甘陵治理蜀地,许多事情都要向他这个熟知蜀地内情又并非本地大姓的降人问策。

为此,甘陵还许诺要向骠骑将军阎行推荐李严。

见到法正近前行礼,甘陵微微一笑,挥手说道:

“孝直不必多礼,入座吧。腿上的伤可痊愈了?”

法正谢过后入座,沉声答道:

“腿伤得良医诊治,已无大碍。”

注意到法正语气有异的甘陵将目光转到法正的脸上,蹙眉问道:

“孝直有要事禀告?”

法正点点头,不发一言,意思不言而喻。

甘陵转向李严,李严心中一动,瞥了法正一眼,咬了咬牙,旋即起身向甘陵告退。

待李严走后,甘陵摆了摆袖子,说道:

“现下孝直可以明言了吧。”

法正没有在意甘陵语气中的不满,他径直问道:

“将军不知近来可听闻流传在市井间的谣言”

“谣言?”甘陵摇了摇头,本想讥讽法正小题大做,但话到嘴边,心思一动,没有开口。

法正低头从袖中取出一张方纸,起身近前,递到甘陵案前,一边返回落座,一边口中说道:

“近月来城中民作谣言,流传散布,这是正收集起来的一部分民谣,其中一首,正可以当下念给将军听,‘祸萧墙、乱萧墙,兄弟相争引西凉,西凉兵,真正强,紫气升处当称王。’”

“此言何意?”

甘陵本不上心,眼光草草扫过几首,但听到法正念的这一首后,略一思索,当即拍案大怒。

“这些谣言,都是在针对本将的?”

法正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话。

“这些谣言正看过,言事各异,寓意更是深浅不一,但若深究,恐怕背后之人所图甚大。”

“所图甚大?孝直此言,有疑本将之心?”甘陵霍然起身,目视法正,迈步走到中央。

“正不敢,只是人言可畏,将军为自身计,为蜀中计,还需尽早上书自谢。”

这话让甘陵心神一震,皱眉不语,身上凌厉的气势也瞬间消减了。

“多谢孝直提醒,此事我已知悉,你先退下吧。”

甘陵想了一会,重新恢复常态,他当即让法正退下。看着腿脚不麻利的法正消失在庭门后,刚刚强作镇定的甘陵眉间紧锁。

法正把这桩事情告知自己,是因为旁观者清,知道这桩事情的严重性。

其他人或是自己的旧部,或是自己的姻亲,或是有求于己的降将,或是明哲保身的蜀人,无心之人轻视此类谣言,有心之人则多加揣测,在摸清甘陵心意前绝口不提。

少有人能像法正将问题看得透彻。

而成都虽然离长安山高路远,但是军中怎么可能没有风闻奏事之人,还有汉中被自己夺了大部分兵权和功劳的裴辑、阎规等人,想必也对自己的专横咬牙切齿。

这段时间自己为了安定蜀地,所作所为虽说公大于私,但多有逾矩、争议之处,若再加上私底下这些暗流的推波助澜,只怕到了骠骑将军的耳中,这伐蜀之功,反让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或许自己跟那刘璋一样,要在这益州待不下去了。

···

在出了诸多民谣意指甘陵有心割据,收买人心,不甘人下,密谋称王后,甘陵虽下令严查背后策划之人,使得城中谣言不敢再肆意传播,但终究无法铲除有心之人和滋生猜疑的土壤。

心中升起不安的甘陵上书自谢,在处理军政事务时趋于保守,之前谋划的平定益州全境的计划也搁置了。

而当这封上书被送到骠骑将军案前时,阎行放下了其他奏报,认真将甘陵的自谢书看完。

“之前汉中的文衡、正度上书怎么说的?”

阎行没有抬头,向一侧候命的主簿孙资问道。

“裴太守、阎护军都上书弹劾甘侯**益州,按兵自重,大肆任用蜀人,收买士民之心,威权至重,,,据说,,有称‘成都王’之心。”

“法正呢?”

“法参军进言,蜀地初定,人心未安,甘侯行事虽有逾矩,然勤於奉公,只是为长远计,刺史一职不可久悬。。。”

孙资目不斜视,小心翼翼答道。

阎行也对法正的弦外之音有印象,他翘起嘴角,不置可否。

“叔升在书中举荐许靖为益州刺史,法正为蜀郡太守,李严为巴郡太守,东曹推荐了何人?”

“东曹以法曹掾杨君在位明察守正,依制拔擢,堪为方伯之任。”

“杨阜么。”阎行在心中默默推敲人选,东曹推举的杨阜资历、能力出任益州刺史一职是够了,只是杨阜是将军府的掾史,若要外放,这又涉及到了主府内官吏署用的西曹。

“那西曹怎么说。”

“西曹掾裴君称法曹职重,杨君短期不可轻离,还需明公决断。”

阎行闻言哈哈一笑,仿佛听这些幕府内外、东西曹的权力角逐也是一桩不错的趣事。

“孤的这位妇兄,倒是举贤不避亲,铁了心要让自家人上位。”

西曹掾裴辑在益州告捷的露布传到长安后,隐晦向阎行提过裴家的裴俊羁留蜀地,颇得人望,言外之意,就是看上了这益州刺史之位。阎行当时没有给出答复,现在他看到严授的东曹举荐杨阜出任益州刺史,急了眼,千方百计想要阻挠成行。

“孤意,叔升乃我起兵时的旧人,义为君臣,情同手足,为吾披荆棘,定雍凉,何嫌何疑。如今伐蜀建功,宜进殊荣,擢为镇西将军,都督益州军事,加食邑两千户,特赐以珍宝、衣服、钱帛。”

阎行下了决断,随手将甘陵的上书递给孙资,孙资也心领神会,当即动笔草拟文书,准备事后送往东曹。

“益州刺史,孤意由法正出任。蜀郡太守,就由裴俊试守,至于降将李严就依他所请,试守巴郡守,书中还提及他擅治舟师,那就由他负责督造蜀地的舟师战舰吧。”

···

阎行的决议迅速得到幕府的贯彻执行,有关蜀地官职任命的文书也以快马发往成都城。

原先还心怀忧虑的甘陵看后顿时大喜,胸头块垒尽消,他召集群僚,以文书遍示麾下文武,踌躇满志,准备要在蜀地大展手脚。

与此同时,暗中筹备退路的刘备也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经过冗长繁琐的人事调度后,荆州刘表派出了他的长子刘琦率领荆州舟师溯流而上,荆襄大军已过江关。

喜欢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