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没你就不行 > 明月清风(50)二更【https://www.clewxc.com首发】

没你就不行 明月清风(50)二更【https://www.clewxc.com首发】

作者:林木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32:15 来源:泡书吧

明月清风(50)

四爷能说什么呢?

人家娘娘把话都说的那么透了!他只得往下道:“不留什么质子了……”你要是发现那边好,给我家老祖宗卖命也行,我也不找你的后账的!因此,语气特别诚恳,“不管发生什么事,保重自身为要!朕钦佩苏武,但朕不是汉武,朕不会叫李陵无援而被俘,更不会罪其家人族人……”

“皇上!”石羊重重的跪下去,“臣……遵旨!”

四爷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今儿别的话题没法聊了,就到这里吧。

回去的时候,四爷的情绪颇为沉重。偷偷一眼一眼又一眼的偷看,直到梳洗完了之后,她才磨蹭过去,看着四爷笑:“还不得劲儿呢?”

四爷白了她一眼,然后怅然的躺下,“……我曾经想过,要是能回到这个时候,在白山黑水间骑马肆意该多好!我想着,要是这样,你大概会在蒙古……爷会赶着羊群牛群去下聘,娶你回家……”可谁能想到,会是这样呢?这报应可以跟遭雷劈划等号。

桐桐把头往被子里一蒙,笑出了猪声。

四爷无奈的扒拉了一下被子包:差不多得了!没完了是吧!那笑声好听呀!

不行,等我把这一拨笑完再说。

四爷又扒拉,“头发没干呢,捂着明儿头疼,去熏头发去。”

扒拉出来了,一张笑的粉面桃腮的脸:啧啧啧!瞧瞧,这幸灾乐祸的!早前看见你记小本本,还觉得你彻头彻尾的是我们家人了!可现在呢,呵!看乐子呢是吧?

林雨桐又哈哈出声,而后摆手,“你缓缓……不着急……真不着急……”

熊娘们!这是我缓一缓就能解决的事吗?你那半吊子历史学的,知道过完年会发生什么事吗?

不行了!头疼。

再头疼,转天该谈的事还得谈的。跟林宝文说的话,这才说了一半。还得召进宫,把话往完的说。

并且,还有一件事没办呢!那就是皇后的娘家还没给封赏呢。

按照惯例,大明皇后哪怕出身寒门,但一朝封后,那娘家就得册封,一半就是册封个伯爵。这不册封,好似显得桐桐很没地位一样。

四爷之所以没有册封,那不是朱由校的皇后张皇后的娘家还没来得及册封,就下台了吗?

现在要册封林家,这张家怎么办?

张皇后在禅位这件事上,是立了功的!哪怕是现在,朱由校做道士做的很高兴,张皇后在其□□不可没。朱由校的身边没有了客氏和魏忠贤之后,张皇后成了朱由校最信任最依靠的人,所以,就不能亏待了张皇后。

因此,在册封上,四爷和桐桐商量,张家的爵位得在林家之上,这事也需得林宝文说清楚。

林宝文压根就不在乎这个,不册封他都不会在意的!因此林雨桐开口一提,林宝文就说,“你爹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行!那咱就不说这个。

四爷又把军垦的事跟林宝文提了,事就是那么个事,怎么操作才好,得去琢磨。

林宝文这就明白了,“那我这……长时间可就不在家了。”

辛苦你了,爹!

林宝文摇头,这叫什么辛苦呀!先祖盼了多少年的事了,苦什么呀?

要出宫的时候,他提了一句,“秋山先生想把他的长女许配给你哥哥。”

“不用!”林雨桐就道,“婚姻之事,尊重我哥和我姐的意思,不用为了这些事联姻,没有必要!”

可你要知道,若是秋山先生带着儿女都过去了,那这以后联姻的对象,可就是后金鞑子了。到那个时候,他的忠心又能剩几成呢?

几成都行!我以赤诚待他,他还我几成,这就看天意了。

林宝文看了她一眼,“你这可有点太随心了!”

林雨桐没解释,亲自送林宝文出门。

只剩下爷俩了,林宝文才低声道:“还是要有防人之心的!之前听他念叨过几句,说是遇上个老道,对天相颇为了解,此人曾说,东北帝王星大亮!这意思还不明白吗?很多人怕是看好那边呢!此人一去,我怕左右摇摆。他也曾多次提过东北那位枭雄,言语里多有推崇之意。”

“那您弄这么一人来,什么意思呀?”

此人呀,确实是有过人之处!可我也没想到,自家这个帝王女婿,出类拔萃的有点多,以至于石羊这样的人,觉得在身边两个位置都找不到。

同他的话说,“估计大臣还都懵着呢,现在为止,没一个能弄懂这位帝王的路数的。”

林雨桐对这个也不纠结,也没多疑到那个份上。她觉得有意思的是那个老道,“父亲知道是哪个老道吗?能请来吗?”

观天象,这个玩意玄幻的很。但是呢,她确实是需要在天文上有研究的人。

这个天文抛开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它其实是跟气候有紧密的关系的。

而今呢,气候条件恶劣,这就需要开启民智。

比如说,小冰河时期,其实跟宋末的情况类似了。但是呢,如今肯定没这个提法!大家对这个的普遍认识就是:帝王昏聩,天意如此。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意识!便是自己和四爷有这种应对自然灾害的决心,可其他人呢?从朝臣到百姓,得叫大家去信才成呀!

要不然,灾情一来,宫里跪一片,得叫四爷下罪己诏。

然后民间各种的宗教兴起,兴风作浪,百姓畏惧大自然,然后就跟着迷信起这些东西来。

所以说,天灾固然可怕,但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上上下下对‘天意’的认识。

她需要对天相、对气候有研究的人,然后得引导民众,叫大家去了解,天地自有规律的道理。

她跟林宝文就说这个事情,“……您细细想想,是不是这气候的变化才是很多事情的根源。若不是天灾,后金那边日子不好过。若不是天灾,咱们这边处处都捉襟见肘。至于两边打起来吗?”

要论起关外那边四爷家的老祖宗,他这会子且没有那个雄心壮志,说咱一定要占据那个花花江山如何如何,那不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呢吗?就是当年入了关,抢一把就走的心态都有。

所以,您再帮我找找那位道士,若是民间还有这种对这些杂学有研究的人,都帮我找来。

林宝文这才看自家闺女,“你若是忙这样的事,那你爹挨点骂也就受了。”

“以后谁再堵在咱们家骂人,您把名字记下来,叫我哥给送宫里来。我关他们紧闭!”

去去去!可拉倒吧!

把人送走了,宫里真要过大年了!各宫的供应都给送进去了,各个宫里自己开着小厨房,自家做去吧!

四爷和桐桐就两人,其实有什么可准备的吗?

真没有!

但是要联络感情,在没有那么多银子赏赐的情况下,总得有点表示吧!四爷给写福字,桐桐呢,做点耐放的茶果糕点之类的,就算是给大臣的赏了。

这日子过的,可别提了。

大过年,在衙门当值的,四爷得表示关心,桐桐更是蒸一锅发糕再一锅发糕的给送去,夜里给加一顿点心。

而且,炭火给的足足的。一些老大人,甚至还被赏了皮子。

文人还就认这一套,这一关怀,一个个哭喊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这话又多少水分咱现在还不知道,反正都挺会做戏的。

要过年了,尚衣局来了几次,要给量体裁衣,四爷都没让做。

林雨桐没法子了,把旧的衣裳拆了,给改一改算了。关键是都在长个子的年纪,衣裳肯定会小了的。怎么办呢?棉衣得拆了,下面续上一段,这么着长短是够了,可宽窄不够。还得在腋下贴两道儿。再给袖子续上宽边。

家常的袍子,就是这样的。四爷穿上,觉得还成。桐桐还不算太笨,知道不能用新布,这是把旧衣裳的布料也用上了,瞧着颜色差不多,不怪看。

桐桐白眼翻着,“能给接缝的地方镶嵌一道边儿的,想了想还是算了。”反正是要简朴的嘛,直男太多,要是修饰的别人看不来了,咱就达不到效果了。

四爷就冷哼:“可见一个个个的,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林雨桐:“……”今儿这是哪又气不顺了!有点不讲道理了!非得叫人家懂一点针黹女工,你是诚心想找茬的心态。

四爷气道:“礼部,又提祭祀的事!说是祭祀规格不够,还需十万两银子。”

祭祀要十万?

有这十万,城防营够换一批军装了。

可不是这个道理!

“你没答应,礼部又上折子说您不孝。”

是的!这明儿都除夕了,今儿还未这个跟礼部扯皮,好心情全给败光了。

“你怎么说的?”

“我说叫藩王抄写孝经,再不行抄大明律也行!”把人给怼回去了。

不想了,也累了!年三十了,给人放一天假吧。

放了!大年初二再来。连着放两天呢。

林雨桐高兴了,“要不要跟我回一趟林家?”几次都来去匆匆。

四爷看桐桐,“怕是不行!你明儿得跟我一道,去城里转转。”

看百姓的日子怎么过?嗐!不用看,都不咋好过。

不是!四爷就道:“要过年了,灯笼、鞭炮、供奉的香烛,这属于引发火灾的高发时段。得看看五城兵马司的禁火人手和配置……”

火吗?怎么想起这一出了!

四爷摆手,“气候原因,明朝末年,火灾频发。”懂了!京城重视了,由上往下推,也该重视了。

林雨桐就问:“是这过了年,有哪里火灾了吗?”

嗯!四爷点了点地图,“杭州!”

史料上说,三月会有大火,少了六千多家。结果到了八月,大火又起,这次烧了一万多家。

以现在这城市规模,烧毁小两万家,这是个什么规模的火灾,敢想吗?若是把事不做在前面,这小两万人家,数万人口,又该怎么安置呢?

林雨桐算了一把账,“就按照一万五千户算,这肯定是少算了。一家按照五口人算,这也是少算了的。如今这家里大多数子女都多。这么一算,就是七万五千人。按照八万人算,安置一个人,从吃穿住,平均只五两银子算的话……这就得四十万两呢。这又是春耕的时候,不管是耽搁了种地的,做生意的,纺织的还是其他的……这个损失又是一笔。一来一去,小百万两就没了?”

是啊!把这一百万投入到消防上好呢,还是等到真出事了,拿去赈灾好?

行吧!去看看。

除夕这天,亲自去转了转,衙门倒是留了要值岗的,可一个个惫懒的很,很不成个样子。

四爷又在大年三十晚上,宣了知府,这个事情,是他职责内的,越是这种时候,越得都在岗才对呀!一条街得有两个值勤人员,火一起,就得有人组织救火。

人家正过年了,一大子在吃年夜饭,酒都好几杯了,结果被宣来,语气倒是不严厉,但是表情很严肃,这个时间点选的,人心里发毛。

这位知府都想说,“您还小,不好好过年,怕是要长不高呀!您人不大,操心那么多干嘛呀!真要是着火了,周围的百姓比咱着急的!”

但抬头一看,小皇帝那表情吓煞人了。行吧!行吧!臣回去立马就办!但:“臣也祝您,好好过个年!新的一年不惊不吓,平平顺顺心安稳。”

四爷:“……”假装没听见你的话外音。

林雨桐:“……”这个知府很有个性,顶着来的性格——不错!

四爷哼哼了两声,“你要是总跟着在前面就知道了,这样有个性的官员不少。”是吗?林雨桐就笑了:“我觉得,这就是大明叫人觉得可爱的一面了。”

于是,这大年过的,每条街都多了两人来来回回的转悠,小锣鼓敲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神神道道的,大白天的,吃饱了撑的吗?

还有更撑着的事呢,大年初二,得大朝。今儿无论如何得定下年号的。

这事糊里糊涂的几个月,今儿无论如何得有个结论了!

但四爷觉得真讨厌!内阁送了几次来,一律认为,‘崇祯’这个年号是最好的,最贴切的。

崇,崇高的、尊崇的,这里面含着尊贵的那一层意思。另外呢,也有兴盛的意思。

这个字,听着没毛病。

祯呢,咱更知道了。这字没别的意思,就代表吉祥。当然了,看见这个字,他瞬间就不觉得吉祥了。

这两个字连起来,代表的意思更不吉祥。

朝臣就觉得这个小皇帝很神奇,他总是在该坚持的时候很随和,很容易接纳大家的意见。但在这种坚持起来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地方,跟朝臣犟起来了。

反正说死说活,你就是拿崇祯两个字说出话来,对不住,我觉得不好。

叶向高皱眉:“皇上可是有别的更好的……”

没有!叫什么都行,就崇祯不行。

叶向高松了一口气,这就有点孩子样儿了!之前瞧着少年老成的样子,叫人心里发毛。这种闹着脾气就不乐意的样子,有点符合他这个年纪了。

于是,他的语气也缓和了,“礼部还送来几个……”

拿来看看吧!

叶向高:“……”行吧!

拿过来叫四爷选,四爷扫了一眼,勾了一个,就它吧。

叶向高一看,“泰平。”其实也还行!

之前觉得这几个泰平和‘太平’音同,有点不好。

太平这个词吧,太平了些!一个帝王若是只祈求太平,是不是太没出息了些。

但现在想想,真要是天下太平,是最切实际的想法。

而泰平这两个字呢,其实比太平宏大的多。它的意思是安宁的、平安的,极盛之世!

四爷就叹道:“太平是这二十年要做到的事!泰平是二十年后要做的事!”

这话声音不高,但叶向高听见了。他愣了一下,恭恭敬敬的下去了,原来这不是胡闹!而是年轻的帝王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什么时候要做到什么。

于是,这算是有年号了。

今年便是泰平元年。

泰平元年,朝廷下的第一道旨意,跟城池的治理有关。尤其是对于天气变化之下,水、雪、旱灾多发的时候,城池里的井、危房等等,都该在排查的范围之内。尤其是火灾,尤其得注意。

四爷甚至是点了杭州这个地方,他召见了杭州籍的官员,跟他聊当地的情况。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杭州的房屋非竹即木,房屋毗连、桥梁巷门,每通复阁。

总结起来就是盖的稠密,且板壁多,砖土少。

“……再有就是信佛者多,佛堂大多设在家里,烧香拜佛,这火烛不断……到了夏天呢,蚊虫多,烘草熏蚊子,一个不小心,确实是会引发火灾……”

四爷下旨,亲自给杭州知府。告诉他,小灾得控,谨防大灾为祸。

然而,就是这般的郑重,四爷也不确定能不能防微杜渐。

反正,四爷表现的很忙。林雨桐一直悄悄的,她好似也很忙。忙着叫人从宫外买荆条的筐子,买残次的水缸罐子等等,怎么着了呢?开始在宫里育种,准备把红薯种到这些大臣的眼皮子低下来。

宫里议论纷纷,成了大家的谈资了。

福王跟郑贵妃母子关起门来说话,福王嗤笑一声,“肯定没发现,防着那个小皇后又怎么样?她忙着种那个什么番薯呢,能注意什么呀?母妃你也忒的小心了。”

不是!你没吃过亏不知道!

福王低声道:“儿子保证,这俩忙着的事,跟咱们那个事无关。”

那就好!那就好!

三月眨眼就到了,能不能变天就看这次了……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72//.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