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没你就不行 > 明月清风(198)一更(明月清风(198)一看四...)

没你就不行 明月清风(198)一更(明月清风(198)一看四...)

作者:林木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32:15 来源:泡书吧

明月清风(198)

一看四爷这表情就知道,这必是又出事了!

她就知道,这个大明啊,消停不了!真的,真就是生个孩子的工夫,把四爷惹着了。这事小不了,毕竟到了四爷这个份上,能叫动怒脸上都挂上色的事,真不多了。

这边军队的调整才开始,军事学堂里那些还没教过来呢,这又是哪里出事了?

武将才摁下头去了,冒头别又是文臣?

“哼!”四爷冷哼一声,手里的茶杯重重的放下了。

这还真是?

林雨桐就说,“别气!气不过来了!启明都懂给的好脸太多不都是好的的道理,我看呀,咱们也一样,翻上两次脸,就知道什么叫害怕了!”

四爷揉额头:“这不是翻脸的事。”

还不能翻脸?林雨桐皱眉,给四爷把茶续上,“身份特殊?”

四爷问说:“可知道张溥此人?”

张溥?叫我想想。林雨桐在脑子里拽了半天,想起个人来,“复社?”

对!复社!

林雨桐特别惊讶,“现在还能建起复社?”

四爷摇头,“倒是没有明确的说是什么社,但是张溥这样的人,到底是露头了。”

林雨桐眉头也跟着皱起来,这事它棘手的很。

要知道这事棘手到什么程度,就得张溥是何许人也。

此人要是有的一比的话,林雨桐将他比做是‘学生运|动领袖’,他属于激进的政|治狂热分子。此人生在官宦之家,在家里行八,生母是个婢女,他是家里的庶子。庶子,在家里普遍不受重视。要说被嫡枝欺辱,肯定有!但是此人有一股子狠劲,越是打压,越是要出人头地。于是,幼年乃是青少年阶段,此人好学,肯学、勤学。怎么学呢?凡是读过的书,都要抄录。抄录完了,就焚烧掉。如此再抄,再焚,往复七次,‘七录七焚’说的就是此人。天再冷,哪怕满手冻疮,也没有停止读书。

后来中了进士,没当两年官,就跟不少的读书人成立里复社。他们动辄数千人集会,抨击时政。当时那个阉党为患的时候,他们算是最大的在野党。要是只集会,这本没什么。可到了后期,这个张溥连同复社,已经在干扰朝政了。从科举取仕,到官员任命,没有他们不插手的。当时的首辅阁臣周延儒就是他们推举上去的。

说起来,也是戏剧的很。周延儒还是万历朝的的科举状元呢,张溥是周延儒的学生。但这对师徒,都算不上好!张溥对周延儒颐指气使,直接甩一张名单到周延儒面前,告诉他科举该录取的名单,叫他照这个录。或者是哪些官员该提拔,哪些官员该罢免,名单一甩,叫阁臣照办。

而周延儒被张溥拿住了把柄,他呢,又在朝中跟温体仁党争不断,还有依仗张溥的地方。但是张溥越来越放肆,最后据说是被毒死了。他手里捏着的官员太多了,太多的人容不下他。

但可想而知,当年此人的能耐怕是跟他的狂妄一样的大。

四爷在屋里转圈圈,这会子屋里只两人,四爷才道:“从崇祯二年起,到大明灭亡,十六年间,他们集会二十三次,每次都闹的朝野震动,天下哗然……”

林雨桐倒是不知道具体的数目,可要是这么算,平均大半年就闹一次。上一次的影响朝廷刚应付过去,又是一拨。而这些人想干什么呢?他们就是觉得天启朝的时候,东林执政的时候好。别说现在几乎没东林了,就是崇祯那个时候,东林也被消耗完了。

四爷就道,“这些人出身江南世家大族,多为官宦之后……”

明白,就是那种有钱有背景的愤青。

林雨桐就不明白了,“如今已经变了,没有所谓的阉患,也没有所谓的倾轧党争。便是朝中有争议,但一冒头,也都是尽快在解决。或是叫他们争而不斗,这已然没有他们成立复社的条件了呀!不是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勤勤恳恳任事,不管什么立场,朝廷都在用呀!连黄宗羲那大放厥词的,都在用,这些到底在愤青什么?又拿女子这点事说事?”

四爷摇头,人家的初衷始终没变过,就是攫取权利。

“张溥如今……是什么情况?”她压根就没关注过此人,要不是他冒头,谁还能刻意想起他不成?

“前年科举中了进士……”四爷这么说的。

林雨桐越发皱眉了,中了进士必然是安排了职务呀!虽然说这几年书院的兴起,官员从里面简拔的多。但因着安抚老的读书人,科举并没有停止。该考你去考,考了之后,朝廷一样会简拔任职。现在这读书人才占了几成?啥时候都缺的,“他是对什么不满?”

四爷看桐桐,觉得她说的知道张溥,也仅仅是知道!因此他就道,“你觉得历史上此人建复社,是对当时他的境况不满?”

难道不是?

“不是!此人野心大,企图一步登天!”四爷摇头,“历史上此人,在没功名之前,干成的事情就不少。组织人冲击过衙门,纵火烧过城,你见过的后来的那些学|生运动……有些是真的,有些是从众,就是偶尔闹个绝食静坐,那不也偷着换班吗?他们闹的那个,跟张溥这种不要命只求名的闹法能比吗?”

那不能!纵火烧城?这他娘的得是一什么人呀!

“后来他科举中进士,当官是要熬资历的!他不想熬,那就继续跟朝廷对着干!接着就是组织读书人,可怎么能把读书人组织起来呢?你知道复社之前叫什么?”

“应社!”

对!为什么叫应社你知道吗?

不知道!我能记住叫应社就不错了。

四爷才道:“你可以理解为,它的全称是科举应试社。”

林雨桐睁大了眼睛,“专门研究科举的社团?”

对!这能不吸引大量的读书人吗?

林雨桐就皱眉,“那后来改为复社……懂了,科举复考社!”

是的!毕竟一次考中的人太少了,没考中不要紧,来呀!咱们一起研究复考怎么能考中。

林雨桐眼里就有了几分敬佩,“这人的脑子真好使。”他们的人多,人多聚在一起抨击时政。他们出身高,家里有钱,朝廷不能一杀了之。为了平息他们,朝廷甚至不得不妥协,私下的跟他们沟通,比如录取的时候,多少人得出自复社。于是,这就成了一个循环。

先聚集,人多就闹事,闹事朝廷就得平事,想平事朝廷的一些官员就得跟他们妥协,然后复社的人员考中的就多,多了就更吸引人,于是人越来越多,于是,又聚集,又闹事,又跟朝廷掰腕子。如此往复,终其崇祯一朝,都没把这玩意给压下去。

当然了,这里面不乏真的单纯就是为了科举学业或是关心时政的人,可这些人相对也简单,成了野心家手里的棋子。

可现在,朝廷已经不太重视科举了,他不管是应社,还是复社,都组织不起来了。

四爷生气不就是生气在这里吗?“人家能打着研究科举的旗号聚集人,难道就不能打着研究怎么考中书院的旗号而聚集人?”

林雨桐:“………………”还真是随着朝廷的指挥棒走呢!朝廷重视书院,他们就专门研究书院的考试,然后帮助想考取书院的学生,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考取的目的。

可若是书院录取的都是他们专门培训过的人,那么敢问,这人是朝廷的人,还是他们的人?

四爷就道:“他们准备的东西已经不单单是科举的东西了,许多是军事学堂的必考科目资料。”

往军事学堂送人?这些人是不是想的有点多?

四爷就说,“所以才说,有些人就是想的有点多呀!”他叹了一声,“董其昌是启明的书法先生……”

就是那个大书法家董其昌,在书院教书,也兼职教导太子书法。

所以,他们认为,进了书院,有董其昌做先生,可以接触到太子。可这跟军事学堂那边有什么干系?

“董其昌和袁可立相交莫逆!”

林雨桐:“……”袁可立是军事学堂那边的先生,教的还都是高级将领。所以,进书院,拉董其昌入伙,进而认识太子和袁可立。可董其昌又不傻,此人很会做官,如今都七十多的人了,万历一朝那般乱,他数次腾挪没沾是非上身,他们怎么就笃定董其昌会入套呢?

四爷就道:“早二十年的时候,相传万历朝的时候,董其昌致仕在家,被同乡的百姓把家给抄了……”

民抄董宅?

“相传是这样,真假不得而知!但能传出这样的话,可见董其昌在老家怕是不得人心。”

是说当官清廉不徇私,把人给得罪了。

四爷就道:“人都说,落叶归根,若真是如此,董其昌难回老家。可若是能修补彼此的关系呢?不是徇私,只是照管几个同乡的后辈,这个要求过分吗?”

好似也不过分!

四爷就摊手,“看!人家这不就把关系网拉起来了吗?”

林雨桐的指关节捏的嘎嘣嘣响:“加入他们这个应试社的,人很多?”

嗯!很多很多。

今年九月这个考试,应考学生里,很多都出自这个应试社?从送来的情报上看是这样的!这个消息是林家送来的,说是觉得情况有点不对。是的!这种单为考试而设立的社团,很多人都没有戒备之心的。

如今,考试就在眼前了,闹出这么个事来。以历史上张溥的战绩来看,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站在这个位置上再去想历史上的复社,有些人说复社是明末最后的璀璨。

璀璨?呵呵!这可太璀璨了!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72//.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