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没你就不行 > 明月清风(205)二更(明月清风(205)大清的...)

没你就不行 明月清风(205)二更(明月清风(205)大清的...)

作者:林木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30 15:32:15 来源:泡书吧

明月清风(205)

大清的使团并没有耽搁太久,就启程回去了。

因为大明的京报上刊登了,三日后八成的概率要有大雪,请百姓们做好防雪的准备。这雪一下来,一耽搁绝对不是那么几天的事。

因此,抓紧告辞了!能靠谈判谈下来的事都谈妥了,这就可以了。

这一趟,收获不菲,这就足够了,先回去,回去禀明了皇上,再说其他。

因着要下雪,他们的动作很快。路上以急行军的速度,能不停就不停。朱运仓一行将其送出关,就没再管了。

回去之后,歇息了半日,哪怕是夜里了,但也都冒着风雪往宫里去。

夜里的御书房灯火通明,人不少,议事嘛,都听听怎么说的。

那肯定是先说此行可顺利,多铎就说了,“顺利!非常顺利。除了原本打算派遣的人以外,我另外争取了十个名单,单为医科名额……”

军医非常独到?

是!多铎就道,“哈鲁是我打伤的,伤到什么程度我知道,单就在现场立马救治这一点,咱们没一个大夫能做到……该是有非常完整的战场救治办法……”

懂了!如此,就会降低战场的伤亡。

皇太极就夸:“做的好!回头挑选十二到十五岁的孩子……”

范文程忙道:“皇上,十二到十五……这个年龄段,不行!”

这个年纪正是懂事了,又恰好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这个年龄段不行,那哪个年龄段行?再小的话,不懂事,人生地不熟,未必适应。

范文程沉吟了半晌,还是先看多铎,“十五爷觉得呢?”

多铎就想起费扬果,他第一次没有挑拣汉臣,而是说了一句,“臣弟觉得范大人……说的对。”

然后都不说话了,这在以前,是绝对不会从多铎嘴里说出附和汉臣的话来的。

多铎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范文程才接着道:“十五岁之下,尚且不成熟。是能学些东西,但也容易被人引导……”

是说撒出去容易,收回来难。多尔衮就说,“从勋贵之家选人……”他还能跑多远?

多铎就看多尔衮,“跟出身无关。”

多尔衮愣了一下,“费扬果怎么了?心不向着大清?”

不是!是费扬果的身上沾染了许多大明的习气!他身上带着很多的不逊。

多铎就是客观的把见到的费扬果说给大家知道,之后就闭嘴了!反正看你皇太极怎么办吧!那边把费扬果养的骄纵的很,在皇宫里,豪格都不敢那么放肆。你要是也能纵着费扬果如此,那大概说呢,他还是他。可你能那么纵着费扬果吗?不能!

不叫自称奴才,就是你给弟弟们最大的恩宠了。

那么一个养的如骄阳一般的少年,大概说了,他不会习惯大清的。

况且,大明的皇室对费扬果不仅仅是‘宠’,他们真的好好教了,反正该懂的都懂,很机灵。

这要再撒出去一批,回来反而桀骜不好用,那该怎么办呢?

皇太极皱着眉头,连多铎都跟范文程意见一致了,这说明问题很严重。他从善如流,“那就派遣十五到二十岁,有汉话基础的年轻人,不论出身。”走之前,还得格外恩赏其家人。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除了这个,多铎认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该积极跟对方联络做生意,别的就罢了——药,这个东西真不能少。

虽然现在也做药材的生意,成药的也有,但是有些药品咱们一点都没买到。哪怕是买到一点了呢,每年限制一些量呢,咱先有了,然后说不定就仿制出来了呢。

鳌拜就道:“这事怪奴才,是奴才大意了!以为那祖大弼是个憨的,却没想到,他藏着心眼了。比试的时候他来回的纠缠,以至于奴才烦躁之下没注意,叫他把好容易得来的一丸药给摸回去了。”

皇太极摆手,“不打紧!一丸两丸的,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索尼就提议说,“能不能从女眷入手,以前蒙古跟大明合作,好药是能交易一部分的。大明的那位皇后是个能拿主意的,如果能走通皇后的路子,许是能争取一些。”

可那位皇后真的不是等闲之辈!那些将领见了那位皇后乖顺的很,这样的人,想算计她,哪有那么容易的?

多尔衮问多铎,“你没去信王府?”这些东西信王府难道没有?一些药而已!多铎一言难尽,“……信王妃的日子过的挺好,叫她过她的日子吧。”

这是何意?跟大清一刀两断了?

“不是!”多铎憋了半天憋了一句,“日子太顺心了,好几年过去了,跟走时一模一样的。”

多尔衮:“………………”走时啥样?憨吃憨玩?

差不多吧!差不多也就那样了。

哥俩对视一眼,多尔衮就明白了,之前交代的事情没法办,而且这两年闹不好是犯蠢了!把信王妃当个大人用的,可谁知道那就是个憨憨。

两人的视线一触即分,怎么能弄到药这个事,谁都没有再说。

有点一筹莫展。

皇太极跳过这个话题,看索尼,“朕看你几次想言语,说!有什么尽管说。”

索尼就说起了大明意图废除科举这个事,把在大明的见闻都说了,还带回来几份京报,放在皇上面前,“……复古和白话之间,争执不休。这便已然是废除科举的一个前兆了!这个事情上,在杂学上不擅长,而在科举上又一直没能出头的读书人,就已然是无路可走了。因此,臣觉得,大清该开科举……招揽这些读书人。”

一直没说话的豪格都快睡着了,这会子就道:“开科举?重用汉人?说的轻巧。若是给汉人开了科举,满人当如何?一个在战场上搏命才能换前程,一个摇摇笔杆子就高官厚禄,没有这样的道理!那么长此以往,是不是主次就得颠倒了。”

索尼忙道,“大阿哥误会了,怎么会只给汉人开科举呢?满人也该有自己的科举。”

嗤!满人里有几个识字的?同场竞技,你觉得能比的了?

“满汉分榜,本就学的不同,怎么会考一样的东西呢?满人应该学一些汉话,咱们治理的不光是满人,对吧?满人考些翻译一类的东西,这就可以了。也是鼓励满人多学汉文汉话的意思……”

豪格这才没言语,也算是两全之法了。

所以提了推广汉文,又加之满文一直在修订阶段,他的意思是,“能不能全面的引入汉文……”

什么意思?

就是以汉文代替满文的意思。反正最早的满人也是由蒙文改进而来的,不算全是自家的东西。与其纠结那个,就不如用完整的更系统的东西。

这话一出,都没有言语。

好半晌皇太极才摇头,“不成!满汉并行,是可以的。但彻底摒弃掉属于咱们的东西,这个不行。”若是把满文舍弃了,就已经是输给大明了!哪怕满文不完美,哪怕是借鉴别人而来行成自己的东西,但绝对不能舍弃。

那剩下的就是怎么操作了?

怎么能把大明的读书人吸引过来。

火盆里的火噼里啪啦的,外面的狂风怒号,大清的皇宫里,君臣对坐议事。那大明呢?能闲着吗?

还不都一样,说不完的事情。

林雨桐靠在椅背上,腿上盖着毛毯子,也还是觉得凉风嗖嗖嗖的,她就说大清和大明的差别,“他们从无到有才多少年,锐气正胜。咱们呢?大明传到到现在多少年了?二百六十五年了!西汉多少年?二百一十年。东汉多少年?一百九十六年。而后,晋朝一百五十六年,南北朝一百七十年,就是唐朝,不过也就两百九十年。宋朝呢,虽说国土不完整了,可颤颤巍巍的,也不过是延续了三百二十年而已。元朝,把北元都加上,一共多少年,二百一十九年。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数据放在这里,又做不了假。意思就是,每个王朝,到了这个份上,差不多就到了末年的样子。自皇上登基这个时间算,其实,大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皇上登基之前,那一段是属于上一个大明的。而自登基之后,说皇上变法也好,说是整顿也行,但不得不承认,而今的大明和过去的大明孑然不同了。皇上不同,施政不同,理念不同,处处都透着不同,可依旧有人保守残缺,那怎么办?今儿,也不是朝堂上,就是私下议事呢,我提个建议,诸位看看可合适。”

这话说的吓人!好似一个不好大明就要亡国似得。但以史为鉴,结合近些年的天灾**,历史上改朝换代,确实跟当下的各种境况特别相似。也就是皇上把情况稳住了,可如今叫皇后这么一说,再回头去看,确实是后怕的很。

因此,娘娘说她有提议,那就说嘛!也对,这不是朝堂,便是不合适了,也无所谓。

四爷端着杯子,没言语。桐桐要提议什么,事先并没有说,她是话赶话赶到这里了,非说不可,那就说嘛!

是什么东西,叫她不能忍受了,非要变一变。

结果就听桐桐说,“我提议,换国-号。”

啊?换国-号?

怎么就好端端的换国-号了呢?这不是儿戏呀!

不叫大明了吗?这不是开玩笑呢吗?没这道理呀!武则天上位,换了个国-号。但其实,那还是属于唐的一个阶段。

哪有好好的传给朱家的子孙了,您闹着要换国-号的?自古也没有这样的事。

简直荒唐!

不是!娘娘,您咋想的呢?

林雨桐转着杯子,就说了一句:“我是想着,新朝能有新气象,旧的踹开没负担!”说着,就打着哈欠,“你们议吧,我困了。”然后走了。

可大臣们得疯:这话听着有杀气!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72//.html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