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北朝帝业 > 第1049章 诸方招兵

北朝帝业 第1049章 诸方招兵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8:30 来源:书海阁

当得知魏军进扰晋州的消息后,晋阳城中气氛肉眼可见变得肃杀皆紧张起来。

尤其是市井当中,市场内百货时价飙升,斗谷时价竟达到了数百钱之多。

尽管近年来山东河北多有蝗灾旱灾,田亩歉收以至于粮价升高,但是晋阳作为北齐的军事中心,向来供给充足,斗谷时价最贵时也不过百数钱,可是如今竟然陡翻数倍,足见战争给民生所带来的摧残破坏之深!

晋阳作为北齐最为重要的军事重镇,民风时俗倒也不至于如此难经考验、动荡不安。民间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根源还是在于如今魏军的统帅李伯山,那可是曾经真的杀入晋阳的狠人!

许多晋阳士民对于这十几年的旧事仍然印象深刻,各自告诫户中儿郎并一众亲友们,不要以为晋阳城高池阔、重兵防守便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那羌贼李伯山势力更胜往年,一旦打定主意要再次进寇晋阳城,城中纵有名臣大将恐怕也难免一场兵灾!

因此眼下最为稳妥之计,还是趁着敌军尚未抵达晋阳城下的时候,赶紧入市购买必要的生活物资,然后便各自归家闭门锁户、绝不外出,什么时候灾祸过去了再出门。

且不说民间一通追高购买物资想要囤积避祸,官方也都是肉眼可见的紧张。

齐主高洋刚刚自河北经土门返回晋阳,旋即便收到了魏军进犯晋州的消息,心内之震惊可想而知。须知就在不久之前的邺都会议中,他刚刚作出集结大军于河阳的决定,却没想到转头就遭遇了打脸。

仅仅因为料敌失误而造成自尊受挫还倒罢了,当下最为重要的是晋阳城防卫空虚。

在之前调走数万师旅之后,如今的晋阳城正是兵力虚弱之时,仅仅只有随驾返回晋阳的数千禁军将士,以及定州六州大都督潘子晃所率领的万余甲兵。

这样的兵力连维持晋阳城周边的治安都显不足,更不要说迎战敌军或者奔救晋州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来不及再去追究其他,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将晋阳的武备水平拉到一个安全线以上。因此高洋在抵达晋阳后都还来不及处理别的事情,当即便召来一众留守官员,询问并商讨军队集结问题。

并省掌管军事的主要官员便是唐邕,在被召入晋阳宫中后便奏报道:“启禀陛下,前发六州甲兵同时业已向诸州再下征令,约以下月中旬为期,复聚师旅于晋阳……”

“下月中旬?时间太晚了,不可不可!贼已欺我国门之下,晋阳人心惶惶,若不速往制之,皇威何存!”

高洋眼下正因遭受敌方戏耍而满心怒火,一心想要迎敌交战以洗刷耻辱,听到居然要到下月中旬才能再有人马可用,心情自是大为不满,当即便又怒声说道:“如若更改征令,催令集结,数日之间可以收聚多少甲兵于城前?”

唐邕本身博闻强记,所以深得高洋信任,尽管这要求有些刁钻,但在沉吟默算一番之后,还是开口给出了一个答案:“若当下便作催集,三日之内可得甲士两万余,五日之内可至三万,十日内可以聚众五万有余,二十日内可得八万。唯是如今并府武库多有支用,甲刀或仍足使,弓矢则大有不及……”

晋阳作为北齐的军事中心,晋阳甲坊又是着名的打卡胜地,武备自然非常充足,库中常备的甲械武装足以武装十数万人还要多。

但是不同的武装存储量也是不相同的,甲戈因为常年的积累而储备充足,但弓矢尤其是箭支本身就是重要的消耗品,加上加工的程序比较简单,随铸随用,通常不会超额大量的贮备。

在之前数万大军支取南去之后,当下晋阳诸器坊却还没来得及将储量重新补充恢复,故而当下的储量非常有限,难以足量配给军中。

“这点简单,城中士女眷属尽发器坊使用,削羽铸磨,以补军用!”

对于弓矢的不足,高洋自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征兵的速度却还是有些不满。尽管这样一个效率已经十分惊人,但是要知道如今西魏那是有号称三十万大军正自向北杀来,区区几万师旅,如何能够阻挡?

“诸边镇戍师旅,若是调集返回,须得几日能达?”

高洋半生要强,向来都是想打谁就打谁,如今却在兵力上落了下风,心情自是有些紧张急躁,当即便又皱眉发问道。

唐邕闻言后便又继续作答道:“自西山长城诸戍南朔州、西汾州至于肆州等各城戍,驻卒四万八千有余,另朔州、显州、恒州等六万三千甲卒,幽燕瀛等亦可有戍卒五万余……”

通过唐邕的一番数算,也显示出北齐整体军事力量之强大,哪怕不作更大规模的征发,仅仅只是现役在戍的人马便有几十万之多,足以称得上是后三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

可问题是,这些人马因为分据各方,虽然听起来数量非常庞大,但实际上能够灵活调度使用的却非常少。诸如西山长城至于肆州的军队,需要用以防备一众稽胡部落和西魏在陕北朔方等地的扰寇,而朔州等地则需要防备漠南诸胡以及突厥,幽燕之间的驻军则是防备库莫奚、契丹等辽东诸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还有河南、山东等地的驻军,则就因为北豫州的反叛以及南陈过江攻打淮南而需要加以防备,同样不能调使他处。

高洋在听完唐邕的奏报之后,眉头也是越皱越深,很多账目都不耐细算,他一直都觉得他们北齐国力雄厚,所以在做出一些军事攻伐决定的时候都是率性而为,很少瞻前顾后、斤斤计较。可是如今遭受强敌进逼的时候,才发现真正能够动用的兵力竟然这么少。

略作沉吟后,他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准备扩充人马数量。

他先是望着勋臣代表的安定王贺拔仁等几人说道:“当下贼兵来寇、情势危急,王等皆与国休戚与共之元勋之臣,值此时节正应慷慨赴难。王等诸家各聚集子弟士伍,以参晋阳宫宿卫,两日之内不能引众参与宿卫者,王等为我查实除名!”

无论心中对于一干晋阳勋贵是何看法,当此危难之时,高洋也是需要这些勋贵来出人出力以共渡难关。

而贺拔仁等人闻言后也都无作推诿,忙不迭恭声领命。且不说他们与高氏政权一荣俱荣的亲密关系,单单旧年李伯山进犯晋阳城的时候,在晋阳城中所造成的混乱与伤害便让他们深恶痛绝、不愿再经历一番,如今自然是要尽力自保。

晋阳作为勋贵大本营,而一众勋贵们各自也都有着数量可观的亲兵近从,单单将这些人员给武装起来,就起码能给晋阳增加上万人的防守力量!

接着高洋又转望向担任并州刺史的赵郡王高睿,口中沉声说道:“当下州府牢狱之中有多少在监囚徒?其中壮力但非罪犯大逆,一概释出,编成营卒。”

晋阳本就繁华之地,官府刑令严明、民间诉讼事多,故而牢狱中也常常都是人满为患。高洋之前还没有昏聩怠政的时候,还曾亲自在晋阳宫中听讼断案。

高睿听到这话后却皱眉说道:“州狱罪徒若加收编,或可增得数千徒卒。然今情势并非万难,此诸徒众依法俱是有罪,收用其力却毁我律令威严,使人更生奸猾好斗之欲,殊不可取。”

“此痴人,不识轻重!贼已犯我国土,犹以律令自裹手足!”

高洋听到这话后便冷哼一声,对高睿训斥一句,但也并没有再继续坚持此计,倒不是被高睿说服,而是觉得几千刑徒杂卒也难当大用。

略作沉吟后,他便又交代唐邕道:“着朔州刺史南安王引两万精兵,经肆州加督两万师旅,回撤晋阳!”

之前错误的安排让他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尽管漠南与朔方防务也比较紧要,但是眼下为了保证晋阳万全,只能从这两处较近防线中抽调一部分人马回防。

在做出一番征调人马的指令之后,高洋便又望着众人说道:“逢此危难,需仰群力。你等各自何计,俱可献来。”

在场众人听到这话后,便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也不乏人讲到之前段韶在邺都对敌情的分析,认为需要防备敌人围点打援的用心,诸军协同共进。

本来依照高洋的性情,他当然是容忍不了坐望敌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叫嚣自扰,可是现在实在是实力不济。哪怕是诸方抽调,单凭晋阳当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聚结起足以胜过对手的兵力,故而对此建议便也只能点头听从,按照晋阳师旅征集的节奏,着令河阳方面诸军回撤以共击敌军。

就在众人各自进言告一段落,一名年纪在十六七岁、相貌英俊的年轻人迈步出列,向着高洋作拜道:“臣孝瓘进奏至尊,贼势虽然凶恶,需以诸军共击之,然则进退枢机亦不可不为深查。

雀鼠谷、千里径俱我进出要道,今贼兵既至,因畏我强援,必然会抢据扼守。若待诸军毕集再作争抢,难免大军困顿于途、士气懈怠。臣无名小人,贼必不为警,请引千卒先往邀击,存续要道,以为后手。”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北朝帝业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