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北朝帝业 > 第1087章 定势之宝

北朝帝业 第1087章 定势之宝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8:30 来源:书海阁

相对于魏军主力军队的顺利推进,北齐晋阳人马则就比较不顺利。

此间虽然属于齐军的主场,但是魏军的强悍却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之前的退让虽然也成功的将魏军吸引出了沁源,但是齐军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主场优势。

尤其是武兴王和修城王这一对宗室活宝所率领的前锋师旅被击败,使得魏军能够快速的在乌苏城立足下来而且还快速的掌控周边险要之处,更显得这一次弃城诱敌的计谋有点弄巧成拙。

毕竟魏军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胃口究竟止于何处,攻克乌苏城然后主力跟进再继续进攻上党,本来就是一个顺理成章军事前进路线。

将此局面当作计谋成功的表现,多少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最基本的一点,如果魏军的前进是中计所导致的,那么齐军现在应该也不失制约对方的手段和能力。

但事实却是,眼下的晋阳师旅甚至都难以靠近乌苏城。起码在控制乌苏城周边险要据点这件事情上,齐军是没有达成预计目标,局面有些失控了。

这些问题众人当然不敢当着齐主高洋的面说,但就算如此,大军停顿于武乡城多日却都没有什么进展,高洋的情绪近日来也开始变得焦躁起来。

之前那种因为虐杀手足兄弟与统率大军一路南来所营造起来的对人对事的掌控感,又随着对战局面的失控而被冲淡,这不免又让高洋变得敏感暴躁、急于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因此在处斩了武兴王高普之后,高洋对军法便执行的越发严酷,使得整个武乡城中都变得人心惶惶。

但是他在这里弄权使威,固然可以震慑其麾下将士,敌对的魏军却并不受此影响,仍是按照自身的节奏行事,其主力人马顺利的推进到了乌苏城中。

“启禀陛下,羌贼主力业已进于乌苏,上党震荡不安。今我师旅顿于武乡难益于事,是否、是否需要转进南去,与平原王会师击贼?”

得知敌军主力向前推进一大步,其余将士慑于军威而未敢进奏言事,唯资历深厚的安定王贺拔仁受群众推举,硬着头皮向高洋进奏道。

听到贺拔仁这番话,高洋脸上顿时闪过一丝阴霾。接下来的战事对北齐而言最为有利的,自然就是魏军主力盘桓于乌苏城左近,而北齐晋阳与上党两路人马南北夹击,让魏军主力腹背受敌。

可是这段时间战术的执行却受到了极大的阻滞,诸如断梁城这样的重要据点迟迟攻克不了,使得晋阳大军难以欺近乌苏城。

如今敌军主力已经抵达乌苏城,在北面未遭大军威逼的情况下,继续南下进击上党地区自然也是其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如果晋阳师旅再停顿于此,那只能由段韶所率领的上党人马独力迎战敌军,所以晋阳师旅南下会师,共同迎战敌军才是当下最理智现实的选择。

但如此一来,则不异于承认高洋之前的战术思路是错的,这样的错误对于急于重新树立权威、提升掌控力的高洋而言,自然是有些不愿意承认。

“在南在北,皆是击敌。王急求南去,莫非是有什么必胜之计进献?”

在听完贺拔仁的进言之后,高洋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而是眼皮一翻,望着贺拔仁冷声说道。

作为一个已有前科的劳改犯,贺拔仁自知这样的差事有点废命,但眼下情况明摆着的有些不利,如若继续僵持下去,只会更加的贻误战机。

眼见皇帝仍是拉不下脸来承认之前的失误,贺拔仁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前者陛下用计引敌入彀,羌贼果然依计而来。唯因后续诸军交战不利、进取受阻,以致境内险处多为贼所据,致使我大军难以直赴乌苏。前计虽妙,受命者却未能极尽此中精巧……”

刚刚在断梁城受挫返回武乡城的薛孤延听到贺拔仁要将祸水往他们这些前线将士身上引,心中自是不悦,忙不迭侧身而出大声道:“臣等既受所命,皆同心戮力交战,日前还于断梁城下截杀贼众数千,并阵斩羌贼大将数员,虽然未为尽功,但也俱非交战不利!反是前者乌苏城领受前命者未能深辨圣意,将诸形胜之处尽资于贼,给如今大军进取平添诸困!”

“臣冤枉啊、臣……之前转出乌苏城之际,臣已经进奏两位大王需从速抢占乌苏城周边形胜,但修城大王轻率冒进、武兴大王贻误军机,致使诸处尽数为贼所拥,实非臣之过错啊,乞请陛下明鉴!”

之前尉摽与武兴王一起败退回来时,武兴王遭到处斩而他却未受责难,心中正自暗存侥幸,却不想这会儿又有一口黑锅罩下来,他自然不敢怠慢,忙不迭叩拜在地大声申辩道,因见皇帝陛下脸色变得越发难看,便又连忙说道:“臣纵有罪,乞请留此一身,来日入阵奋勇杀敌,以期报效主上恩用!”

诸将一番推诿指责,虽然仍未争论出谁应当为此负主要责任,但起码皇帝作为决策者的责任似乎变小了,全都是执行阶段出了问题。高洋的性格本就自负且敏感,而这样的性格向来也谈不上什么绝对的公允理智,尤其重视自我的内心感受。

当他自觉可以免于认错与自责的尴尬处境时,反而变得宽大起来,望着几人皱眉说道:“当下强敌进逼,本应同心应敌。尔等皆国之大将,这样浅显的道理竟然不知!安定王国之元勋宿老,可免刑责。你两人各自行出受杖十,心平气顺之后再来议事!”

与近来动辄打杀的刑罚相比,仅仅只是十记军杖的责罚可就实在是太轻了。那两人因恐皇帝又改变了主意,忙不迭告罪一声而后匆匆起身行出受杖。

斥退互相攻讦的将领之后,高洋又望着贺拔仁叹息说道:“王所进言,我岂不明?唯李伯山顽敌狡诈,非是易于之辈。我虽然初与交战,但也未敢轻敌。前计即定,如若骤作更改,不说士气沮否,贼之后计奸谋亦未可料啊!”

贺拔仁听到皇帝恢复了几分肯与论事的端正态度,心内才微微一松,旋即便又说道:“羌贼狡诈,人所共知。但唯力不如人,才妄图以奸计补足,可若彼此相差悬殊,纵有奸谋,亦难得逞……”

讲到这里,他陡地一顿,待偷眼暗窥皇帝神情并无异常,才又开口说道:“今我雄师巨万,将士俱勇壮之卒、有守土卫国死战之心!此番交战,本就是贼先为挑衅,亢师用老,势必难继。而我则背倚国门、补给就近,但以雄军劲旅、堂堂之众陈列与战,不使贼奸计得于施展,贼又何足为惧!

昔太祖皇帝恃此劲旅败尽时之英雄、造此伟业,天下莫能与争锋。羌贼虽恶,较尔朱氏如何?其所承者,不过关西黑獭残破基业,人心亦未与合。而陛下之所恃者父兄雄业,历位以来更多有弘广。陛下雄视天下时,此獠不过黑獭帐下一卒,破之何难!”

高洋向来都不喜欢旁人在他面前说什么父兄之业,也因此对那些恃着资历倚老卖老的老臣们多有疏远。

可是如今与真正强敌对抗,而他如今又不复早年那么勇壮,心内本就有些患得患失,此时再听到贺拔仁此番说辞,心内的些许不安竟也渐渐消失,心情又变得振奋笃定起来。

是啊,他父兄当年本就恃此晋阳雄兵而兴创事业,而他更是凭此完成篡魏立国的伟绩,更在之后转战诸方、败尽强敌。区区一个李伯山,与此一脉相承的伟壮功业相比,也不过只是一个趁势鹊起之徒,又何足为惧!

“王良言醒耳,当真是太祖遗我定势之宝。来日与贼交战,王当为我领掌一军、独当一面,老志勃发,再创殊勋!”

心境的变化,让高洋望向贺拔仁的视线都变得和蔼许多,不再只是一味的以威凌之,转有几分敬老与倚重。

贺拔仁听到这话后,神情不免微微一滞,但旋即还是连忙点头说道:“但得君王使命,老夫何惧披甲!”

在贺拔仁的一番鼓舞和劝说之下,高洋也不再固执的留驻武乡、尝试从乌苏城北面发起攻势,而是决定南去与段韶会师,凭着强大的兵力与主场优势,通过正面战场的交战以摧毁对手!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北朝帝业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