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北朝帝业 > 第853章 天命难违

北朝帝业 第853章 天命难违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7 21:59:44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北朝帝业 !

“湘州的使者引来没有?”

案头上事务处理完毕之后,李泰才抬头问道。

直堂备问的记室参军闻言后连忙站起身来回答道:“禀告大王,湘州使者正在前堂等待召见。只不过当中一员乃是府下韩郎中因战乱失散的兄长,不意今日重逢此间,兄弟两人都是悲喜交加……”

“竟然还有此事?”

李泰听到这话后不免也是心生好奇,便又认真打听了几句。

“那暂时还是不要打扰他们骨肉团聚,去告韩郎中,让他与兄长款叙别情,今夜府中设宴招待一番。城中文武官员也都入府参宴,共睹一下这一份失而复得的人间真情。”

李泰看了看天色,便又吩咐说道。

对于王琳的请降,他心里也明白是个什么情况,并没有将之当作什么大事看待。原本打算趁着距离天黑还有段时间召见一下使者,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和要求略作表达。

但当听到还有这样一桩插曲之后,他便又改变了主意,打算正式招待一下这一行人。当然也不是对王琳投降的态度有了什么转变,而是因为亲人历劫之后重逢这样一件事听着就让人感到高兴。

李泰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也并没有就此泯灭常人的情感,听到这种亲友团聚、破镜重圆的人间喜事,心中也是颇有感怀。尤其是在这个战乱纷繁的后三国末期,这样的事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人间的传奇。

既然暂时不打算召见湘州请降使者,于是李泰便又继续将一些不甚要紧的事务也一并处理一番。等到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天色已经擦黑,直堂中也点亮了灯火,又有府员登堂告是宴席已经在别厅准备妥当了,随时可以开始。

李泰听到这话后这才放下了手中的笔,笑着对在堂众人笑语道:“案牍劳形,使人精神疲倦。你等案头若无剧要之事,不妨同往一闻别家喜事洗耳提神。”

在堂众属员们也都在等着大王这一句话,因此闻言后也都纷纷起身笑语应是,拱从着李泰一起出了门往宴会厅而去。

此时的厅堂中已经有许多官员到来,彼此分席坐定后正闲聊着。为了活跃人事氛围,这段时间李泰一直经常公廨赐宴,因此府中在事群众无论出身南北,如今也都逐渐熟悉了起来。

当听到李泰正向此而来,众人又都纷纷起身行出厅外迎接。

李泰挥手回应众人的礼见,视线则在人群中搜索一番,最终落在了受赵刚力荐而出任行台郎的韩勰身上,笑语说道:“韩郎中,哪一位是你历劫失散、今又重逢的至亲啊?”

“启禀大王,这一位便是家兄1

韩勰这会儿也早已经从与兄长重逢惊喜中缓了过来,只是脸上仍然还洋溢着浓郁的化不开的笑容,听到大王问话之后,忙不迭将兄长推到自己身前来作介绍。

“在下韩劭,本淮南乡民,经乱不死,今从镇南将军王湘州麾下任事,共长史裴侯奉王湘州命北行渡江、来请王命1

韩劭也连忙弓腰叉手向李泰见礼,并且顺势将被忽略在了一边的长史裴政也引了过来。

李泰闻言后微微一笑,向着同样入前见礼的裴政略一颔首,旋即便示意众人一起入厅参宴。

待入厅堂中,众人依次坐定,酒进一巡,李泰便又问起了韩家兄弟从失散到重逢的各自经历。乱世之中除了王侯将相的纷争之外,无疑是这些普通人的亲身经历才最能代表乱世的本质。

韩勰率先开口讲起当年遭遇侯景乱军洗劫乡里,自己与兄长失散后一路流浪、辗转来到原荆州军府的势力范围,并受到了赵刚的赏识教导,就事军府一路做到了如今的行台郎。

众人在听完后也都不免唏嘘不已,虽然韩勰的遭遇最开始这一段的确是有点悲惨,但后续却越来越好,其个人境况的好转正好切合荆州军府的一路发展壮大,也让许多人都不免心生感触。

李泰原本对此还只是心存好奇,但在听完韩勰的讲述后,对这个年轻人也不免印象更加深刻,算是将其记在了心里。

韩劭就没有自家兄弟这种好运气了,他的经历要更加的跌宕曲折和残忍,同时也更加的吸引人心。当他讲到自己被侯景乱军裹挟到江南建康城外时,整个厅堂中都已经是鸦雀无声,众人全都停下了自己的言语动作,静静倾听韩劭的讲述。

就连李泰也不例外,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从乱军下层的视角讲述侯景之乱的细节经过,因此也是听得很认真。

当听到这壮汉为了给遭到血洗的亲人报仇、仅凭一己之力便杀了一营的乱军,李泰也不免为之动容,带头鼓起了掌。他虽然也有乱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勇猛事迹,但是这种明知几乎必死但仍义无反顾的行为也是他不敢去做的,对于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便不免心存几分敬意。

不同于专注倾听韩氏兄弟各自讲述过往经历的江陵群众,同为请降使者的裴政心情要更焦灼的多。原本见到韩劭与失散的亲人重逢,他也颇为之高兴,并且盼望着能够有助于接下来的请降。

但现在看来,情况跟他所想的有点不一样,江陵群众自这位太原王以降明显对韩氏兄弟的事迹更感兴趣,对于他这前来请降的使者则就比较冷落,似乎根本就不急于快速解决大湖以南的战事。

既然不受重视,裴政便打算主动争龋等到韩劭终于讲述完毕,不待宴会中其他人抒发感慨,他便率先站起身来,向着李泰长揖为礼道:“大王德被江淮,今日信矣!韩氏昆仲今日历劫重逢于大王府下,亦是深得大王庇佑,才有如此佳话感动人间!如今大湖以南亦多无辜群众渴望大王垂怜,长沙一城之众便有数万徒卒恭仰大王恩赐得活……”

裴政这一番抢白顿时将众人的思绪给重新拉回了现实,李泰有些不悦的望着裴政皱眉说道:“之前江陵城中勾结贼齐欲谋害我使员之裴畿,与裴侯有何瓜葛?”

裴政听到这有些不善的语气,心绪顿时一沉,脑海中思绪流转一番后便又拱手道:“裴畿正是在下同族堂兄,大王若以此罪某,某亦不敢申辩。前事所以行险,因恐力难匹敌,若是不加补救,江陵旧治或将不存,忠君为计,不得不行。

今事果然应于前忧,旧所思谋,于旧日为许国尽忠,于今时为罪不可赦。某纵因此获死,亦是理所当然。唯今来拜,所请非此一身荣辱,而是湘州万众生机。若是大王肯于垂怜包容,裴某死而无憾1

李泰听到这话后,皱起的眉头隐有舒展,对这裴政的印象也隐隐发生了一些改变。

他一直以来对南朝的征抚都持有一种比较温和的态度,数百年的分裂想要弥合,纯粹暴力的使用只会适得其反,对江陵如此,对湘州同样也是如此。

但温和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忍让包容,尤其南朝那些病入骨隨的积弊,他也绝不会为了一时的统战效果而不加甄别的全都接收过来。像是王琳与其核心部众们,就是李泰所不能包容的存在。

王琳这个人怎么说呢,不像是南朝土壤能培养出来的人,更像是北镇那窝镇兵当中涌现出来的狼崽子,贪乱好祸、残暴不仁、反复无常又唯利是图,比较可夸的就是义气驭众与对梁祚的忠诚,但观其行事这后一点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好。

可就算是没有问号,这两点对李泰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尤其王琳部下军纪之败坏,在整个后三国都是出了名的。

其他的豪强军头部众武装多是亲属和同乡子弟,而王琳的部众差不多是把整个江淮之间最为狠恶的江匪路霸全都笼络到了麾下,这些人从乱年久、桀骜不驯,对王琳的依附和忠诚度又极高,甚至都不存在什么整编感化的价值。

尽管李泰也有快速结束湘州之战的诉求,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心的变迁,关中说不定还会有进一步针对自己的举动,长期将大量部伍放在湘州也不是个事。但并不意味着他就要容忍王琳与其所部人马继续存在于自己治下,这个隐患当然是越早解决越好。

略加沉吟后,他便望着裴政说道:“梁祚衰亡,天意也!萧氏老翁引狼入室、祸乱江南,昔年治功毁于一旦,唯有孽业满盈人间。此间梁主中下之才,因群众之功而暂成中兴之势,毕竟难为守业之主。这一点,裴侯是否认同?”

“事实如此,唯惭于不能死国。大王赐教,未敢轻忤。”

尽管被如此数落故国让裴政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今受制于人,也只能点头承认你强你说啥都有理。

听到裴政点头承认,李泰便又说道:“王琳虽强,能违天命?或败或亡,已是注定,若当真有趋道归义之心,当自缚渡江,城南请罪,其竟不行,唯遣尔等,是何道理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