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北朝帝业 > 第389章 韦氏求助

北朝帝业 第389章 韦氏求助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8:30 来源:书海阁

第390章 韦氏求助

离开杨家后,李泰并没有继续在长安逗留,而是跟李礼成一起直接离城回到了龙首原庄上。

如今的龙首原庄规模又有扩大,几乎大半塬上土地都被囊括进来。这自然得益于李孝勇眼下所担任的积弩将军禁军官职,禁军在长安城中本就是欺行霸市的存在,就算是明摆着违规侵占土地,基本上也都是民不敢举官不敢究。

被圈占下来的土地上,除了原本的庄园建筑之外,还有一座仍在建造的城堡。只看这城堡的规模,等到建成之后容纳三五千人不在话下。

李泰也并非已经勇的肆无忌惮,敢于直接在长安城附近建城蓄兵,这座城还是以禁军积弩营的名义建造起来。至于城中居住的都是他的部曲人马,这也没办法,只怪朝廷为啥不给积弩营配给足够的营卒。

昨日入驻此间的陇右将士们在得知这座兵城同样属于李泰的产业时,不免都惊诧不已,原来自家将主也是造城有瘾。

这座城堡虽然不及陇右四方城那么格局宏大,但却地处于京畿长安的近郊,这显然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

李泰之前构想这座城堡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完整具体的计划,如今随着陇右一些人事关键捋顺了,这座城堡若只用作驻扎部曲和自己入京时的临时歇脚地显然有些浪费。

返回龙首原后,他也并没有即刻入庄,而是在塬上又游走一番,选择几个地点用于建造一些功能不同的区域,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人事集散地。

当然,他只是敲定一个大体的计划,具体的工作还是得留守长安的李礼成和李孝勇等亲信家人们负责执行。他又将陇右带回的人员在这里留下一部分,用以接应后续进入关中的陇右人事。

如果陇边事情发展顺利的话,那么最迟在年底就会有河西陇右的人事源源不断输入关中,当然前提是东魏大军被困阻在玉璧以北。

只有做好了接应工作和后续的商贸市场的开拓,他这一盘布局才能被完全的盘活起来,并且与陇右豪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成为一个真正的利益同盟。

李礼成如今担任太府少卿,能够调动相当一部分京畿周边的皇家园囿和宫造产业资源,哪怕并不搞什么以公肥私的勾当,仅仅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对陇右的商贸也能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李泰原本还打算趁着有粮在手,在下半年招募一部分京畿周边的流人亡户穿凿渭水、在龙首原上建造一些渠池之类,用以改善塬上的水文地貌。

但在想了想之后,他还是决定暂时不要搞这么大的动作,因为实在是太显眼了。哪怕是想以工代赈、救济一下京畿周边的贫苦流人,也最好还是选择别的方法,尽量避免招惹麻烦上身。

如今的龙首原也是因为自然环境不够优越而不受此间豪强重视,才让李泰得以掏个空来大肆圈占,可如果环境资源变好起来,就算是李泰出人出力改造出来的,必然也会引来各种垂涎。

毕竟他所依仗的权位和部曲势力,这些京兆豪族们也同样具有,而且他们还占了一个地头蛇的优势,真要硬碰硬搞起来,李泰也得投入更多的人事资源,难免就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塬上巡视一番后,李泰才返回庄园中,打算稍作休息后明天便上路返回华州去。毕竟如今他的身家势力不同以往,每在一地停留一天、人吃马嚼的消耗就非常巨大。

李礼成这一桩婚事基本算是敲定下来,但时下大族谈婚论嫁若非特殊情况的事从权宜,各项礼程进行下来随随便便几个月就过去了。再加上大战将起,起码也得到了年尾才能结婚。

李泰自然没有时间帮李礼成筹备婚礼,但是作为他们陇西李氏在关西第一桩喜事,他这个大行台钦定的金印小家主当然也得有所表示,于是便将京畿周边无涉大计的一部分产业划归李礼成名下,托人在京中置办一座大宅。

就算他们家在长安不比弘农杨氏独霸一片闾里那么人多势众,也不能让自家兄弟结了婚还寄居在丈人家里受人白眼。

顺便表哥卢柔那里也给安排一座京南的田庄,只要耕织不废便能衣食有继。卢柔不比崔谦他们历事内外,家境向来清贫,李泰如今既有余力,周济一下亲戚们也是应该的。

他这里尚自盘算着接济一下表兄的生活,转头家人便入告卢柔来访。李泰闻言后连忙起身出迎,见到来访者不只卢柔一人,在其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人与一个年轻人。

“表兄来的真是巧,我方自堂中思念,转眼兄长便已经入户。”

李泰大步上前,望着卢柔便笑语说道。

卢柔听到这话后便也笑起来,摆手道:“哪里是巧,先去杨氏府上寻而不见,这才一路追踪来了这里。”

说话间,他抬手指了指同行的中年人并其身后的年轻人又说道:“柳仲盘柳参军你想必是认识的,这一位是他婿子韦孝固韦郎,也是新任并州刺史韦使君户中亲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中年人名叫柳虬,本是独孤信州府司马,后来归国入府奏事时被宇文泰给扣留了下来担任霸府记室参军,也是李泰旧在台府的同僚,他当然是认识的。

可在知道这年轻人的身份后,李泰不由得多打量了两眼,独孤信与韦孝宽之间感情深厚,而他的旧属柳虬则是韦孝宽弟弟的丈人,足见他们这些故旧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

眼下镇守玉璧城的韦孝宽情况正值风头火势,卢柔将柳虬和韦孝固引来见自己,而且听这意思还找了不短的时间,显然不是为了串门这么简单,李泰也能隐约猜到他们的意图。

他先抱臂向柳虬见礼并笑道:“柳参军别来无恙?前后继事两府,今又相见此间,真是让人高兴。贵客登门,使我蓬荜生辉,快快入堂!”

柳虬脸上露出几分笑容,先向李泰欠身回礼,然后才又说道:“相别几月,伯山你风采更盛。今日冒昧登门,是有一事相扰,希望伯山你能仗义相助一番。”

“若我能有助纾解柳参军忧困,这是我的荣幸。”

李泰闻言后便笑语说道,柳虬跟随他丈人独孤信颇久,也算是心腹旧人之一,还有自家表哥将人引入,看在他们的面子上,他也不能将人拒之门外。而且看样子还是为的韦孝宽来向自己求助,那他就更加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于是便大气表态道。

这翁婿俩听到李泰这么敞亮,眉眼间也都有舒展,当即便跟在李泰身后入堂坐定,那韦孝固稍沾坐席便又起身对着李泰长施一礼道:“家兄受命镇守河东玉璧城,东贼大军又将来扰,玉璧首当其冲,恳请李开府能为援助二三。

久仰开府贤声大名,前无事由来拜,今日首登厅堂便是告困,心实羞惭,但今关西之内实在想不出还有何人堪为仰仗。若能得济解此危困,我家上下感激不尽且必有后报!”

虽然说之前彼此乏甚交情,第一次见面就是要求助的确是有点不妥,但因目标是韦孝宽,李泰非但不觉得不爽,反而还颇感与有荣焉。

如今的情况也的确是,如果霸府不明确表态不遗余力的救援玉璧城,那韦孝宽能在关西获取到的人事资源帮助还真的很有限。

历史上韦孝宽虽然因玉璧一战成名,并且给西魏政权赢得了巨大的战略转机,但事实上从宇文泰开始、包括他的子侄们对韦孝宽一直不咋滴,他们始终对韦孝宽这个关陇土着中的军事领袖人物充满警惕。

李泰自己便亲身参与之前的军事会议,明白霸府一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明确的要对玉璧城进行大规模人事增援的计划。柳虬虽然未与其会,但既然官居霸府记室参军,必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必然是清楚这一点的。

京兆韦氏虽然也关中大姓,但正如历史上宇文护反对汾北筑城时所言“韦公子孙虽多,数不满百。汾北筑城,遣谁过之”,即便其举族之力,也不足以被一个政权放在眼中。

韦孝宽的人际关系中,独孤信并其旧部们都分散各边,即便有心也是无力。而诸如弘农杨氏等关中大族,也都被排斥在核心军事系统之外,就连杨敷还要循由李泰而入事。

所以韦孝固这么说也不算错,当下在整个关西既有能力又有动机给予韦孝宽实际帮助的,大概也就只有李泰了。

李泰其实也早就有给韦孝宽提供一定帮助的想法,此时听到韦孝固的恳求后便连忙起身表态道:“韦使君悬师河东,为国守边,无论是出于情理还是道义,若有所求,我不敢不应。

若非身受职事所限,我甚至都想共使君并肩据守于玉璧。无论人事上有什么不足,只要在我能力之内,一定尽力做到!”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北朝帝业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