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北朝帝业 > 第964章 焕然一新

北朝帝业 第964章 焕然一新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8:30 来源:书海阁

地处洛水沿岸的洛川,近年来越发的繁荣。境内除了有在诸稽胡部族中影响极大的师佛大寺之外,还有一座规模极大的洛川大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陕北诸州民众往来此间从事商贸买卖。

哪怕是在水流枯竭的寒冬时节,洛川大市作为陕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商货集散中心,也聚集着大量的人员与商货,繁荣程度甚至不逊于关中几座大城。

洛川境内的洛川防城也是区域内的军事中心之一,日常驻扎着数千甲兵,而且还是陕北牧区战马与各类物资的转运中心,在西魏的军事系统中也拥有着重要的位置。

洛川防城也是李泰当年出任三防城大都督时所建立的三座防城之一,而三防城大都督这一职位则是李泰离开霸府而染指地方军政权力的开始,在他的人生履历中也拥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当他再次率部沿洛水北上,看到洛水沿岸那些熟悉当中又透露着许多陌生的景色时,心内也是唏嘘不已。尤其是当队伍进入洛川境内,看到洛水沿岸建造起来的那些邸铺货栈,还有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客旅商队的时候,李泰心中感触尤深。

回想当年此边由于霸府疏于管制、加上境内稽胡流窜为祸,还有许多强盗恶霸据地为祸一方,境内一片荒凉,与眼前这繁荣热闹的画面已经是迥然有别的两个两个世界,作为带来并推动这一系列改变的李泰也是大感自豪。

“仆等恭迎郎主巡视北州!”

洛川防城外,除了先一步返回筹备物资的西河郡守独孤宾以外,还有守将李到与其他一众督将兵长们一同于此迎接李泰的到来。

李泰看到这一个个熟悉却又许久不见的面孔,脸上也露出由衷的笑容,他迈步走上前去,视线在众人脸上一一划过,口中沉声说道:“前与诸位一同受命、共赴北州欲为兴治,事业框架初成却又转任他方,幸在诸位安守任劳,使此旧日营规不为流水,胡荒北州焕然新生。今日重临故地,观览风物迷人,俱诸位之功!”

说话间,李泰便抬臂抱拳,欲向众人作揖致意。

然而众人见状后却都纷纷俯身作拜,李到更是沉声说道:“仆等本无长才,俱为好斗匹夫,杀人则可,为治无能,幸在郎主拣于麾下、多授良策。北州仁政俱郎主所创,仆等于此不过膺受前命、守于规矩,北州今时之兴盛,非仆等所能预料,俱郎主建事之前功!”

这当中更有一名中年人神态激动道:“仆乃北州土人,最知此乡前后差异。旧年此境荒凉不异鬼蜮,而今繁荣安乐,生民无不感激郎主再造之恩!”

李泰看了两眼这中年人,脑海中略作回忆,当即便笑语道:“你是吕川,当年不肯随从南去,只求留事乡里,如今生活如何?”

这督将吕川听到李泰喊出他的名字,神情顿时越发的激动起来,再作深拜道:“性懒老卒不堪扶就,恋守乡土,大事难成,今又成家,户下已有两儿……”

听到吕川介绍自己的生活近况,李泰也为他感到高兴。这吕川还是他初入陕北与稽胡交战时偶然救下的一名乡士,那时他家人都遭稽胡屠戮,投效李泰麾下后奋力的杀胡报仇,如今又重新组织了家庭并且有了自己的儿女,也当真可喜。

一番交谈之后,众人簇拥着李泰进入防城之中,而在经过一番叙旧之后,故人重逢的喜悦也渐渐收敛,当李泰问起此间战备如何的时候,气氛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为了保持关中的情势稳定,此番用兵李泰并没有在关中大肆声张,只以巡视北州为名先后将人马派遣而来。至于此番出战所需要的军粮辎重,一部分是从山南道运至,另一部分就要在陕北诸州进行筹措了。

虽然李泰如今也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沙场宿将、统兵作战经验丰富,但此番出击突厥却是第一次出塞作战,而且是他入朝执政以来首次对外战事,所要交战的目标还是突厥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所以他心中也是有着不小的压力。

为了保持部伍的机动性,这一次出战所用乃是全骑兵部伍,所挑选皆是弓马技艺娴熟且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卒,其中不乏早年在陇上便投入李泰麾下的军士。

将领的配备方面也是堪称豪华,除了先行出发的李允信和杨忠之外,还有宇文贵和李贤这两个对边情非常熟悉的大将。还有之前从山南道调回的贺若敦、史静等数员将领,包括从南朝投来的吴明彻,本着让其见世面、刷经验的目的,也被李泰安排在了部伍之中。

因为出塞作战征程遥远且变数诸多,因为之前没有与突厥作战的经验,李泰也不清楚交战之后会面对怎样的情形,所以在出征以前尽量的准备周全。

此番出战,一人双骑乃是最基本的,所以除了上万将士之外还有两万多匹战马,哪怕是秉持着一个速战速决的原则,往来河套最少用时也得旬日光景,而为了更加稳妥,便起码需要筹备大军一个月所需要的粮草。人的口粮方面倒是还好,李泰之前使人制造的军粮粮饼逐年都有改进,到如今口味也已经是咸甜适宜,易于保存运输,最适合用在这样的长途征战当中,三十斤重的粮饼每一名将士携带两张,便足以支撑一个月的消耗。

为了稳妥起见,李泰还又安排加带了一万张,足以维持四十五天的消耗。当然,这些粮饼都是之前山南的储备,关中府库空空,是难再提供了。

相对于人的口粮,马的饲料则就比较麻烦。骑兵作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宁亏于人,莫亏于马。如果战马因为饮食不继而无从维持马力和状态,那所造成的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战马饲料分为粟粮与干草,当其全程赶路时,每天就要消耗粟料一斗、草料两围。两万多匹战马加上配给的驮马,每天就要消耗一千多石的粮食与数万围草料,所以马料在辎重当中占有的比例极高。不说数量多少,单单体积就难以运输。

所以说骑兵出塞作战,必须要在沿途设置好足够的补给点并存储足够的粮草物资,而这样的补给线在之前的西魏是并不存在的。

为了确保所需要的粮草能够及时到位,李泰便安排独孤宾先行返回筹措粮草物资,而之前陕北所进行的方方面面的营造效果便体现出来了。

虽然之前中外府东征将陕北诸州库藏也都搜刮一番,但是仍然可以就市采买。之前李泰为了将商原乡亲们的布帛花出去换取物资,便在陕北建立起了一套官市沽货的章程,后来到了沔北后还将这模式继续发扬光大。

而且陕北以库利川为中心的一系列屯垦工作,就是为开中法而服务的。之前李泰虽然离开这里,但是相关的工作也一直在推行,夏州、绥州等各地诸军补给也都已经仰仗开中法在供给。

此时独孤宾讲起相关的战备工作,也算是心里有底:“如今统万城所收聚草料已达一百余万围,诸地仍在陆续输送,待到三月中旬,有望可达三百万围。余者诸类物料,也都有所补充……”

陕北诸州本就存在着众多的官牧和私牧,而储备草料也是民间惯常的行为。每当冬末初春时节,还会将一些陈积的旧料烧为草灰以增加土地肥力。

由于陕北开中和官市的存在,命令虽然才只下达了旬日光景,但已经聚集起了数量可观的物资。如果没有这些前期的建设在,李泰这一万精骑甚至都不敢轻出关中,更不要说奔赴塞外与突厥交战。

唯一比较遗憾的,便是这些物料最远只能输送到夏州统万城,再往更北便没有了西魏的稳定据点。而从夏州抵达河套地区,仍有六七百里之遥,骑兵大队即便全速奔袭也需要几日光景。

除了粮草等最基本的军需物资之外,此番出战所需要的弓矢甲刀与毡帐戎服、还有各种行军工具也都在洛川补充一番。李泰又在此间逗留两日,然后便又率部直赴夏州而去。

当李泰来到统万城之后,先一步抵达这里的宇文贵已经安排斥候游弈打探好了几条可供选择的行军路线。

自统万城向北到河套平原之间虽然还有广袤的空间,但这片区域多是荒碛地带,大片的不毛之地。后世大唐曾经于此设置六胡州以安置突厥降人,但就连那些突厥遗民都受不了这恶劣的环境而作乱频频,可见是真的环境恶劣。

不过大军为了避免被突厥斥候提前察觉,最稳妥的做法还是从这些人迹罕至的荒碛边缘穿插前进。所以只要途中能有勉强维持人马消耗的地表流水存在,其他的要素也不必计较太多。

于是李泰一行在夏州放开肚量的吃饱喝足之后,便迎着风沙策马一头扎入夏州北面的荒碛中,向着目标地艰难行军。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北朝帝业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