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北朝帝业 > 第986章 治事治学

北朝帝业 第986章 治事治学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8:30 来源:书海阁

外堂的宴会开始要稍晚一些,尽管绝大多数宾客都已经到来,但唐公仍然没有迟迟宣布宴会开始,一直等到一名身穿戎装的年轻人到来,唐公这才摆手示意开宴。

一些心思细腻的人也注意到这一点,心中不免多有好奇。不过唐公并没有特别介绍,而他们初入关西、对此间人事还比较陌生,自然认不出这年轻人是何来路。

最后到来的年轻人自然便是若干凤,他之前并没有追随李泰北击突厥,而是留守京畿组建骠骑府,如今也已经是一府将主。因其任职所在乃是渭北的咸阳,信使往来虽然快马加鞭,但当返回的时候也已经不早。

李泰招呼着众亲友宾客们一起落座,倒是没有太过刻意的将若干凤安排在自己席旁,着其依年齿坐在一众晚辈后生之中。

“前者兵灾所催,情分东西、人各一方,亲友长别、思之难见。幸在不失天眷,使我众亲友能够相聚关中!久别重逢,人间大喜,会当饮圣,一醉方休!”

待到群众悉数坐定,李泰率先举杯致辞,众人见状后也都纷纷举杯以应,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旋即便又有人不无感慨道:“今日所以欢聚关中,纵为天眷所致,亦是唐公伟力邀得!

旧统西狩,洛下人事尽遭掳东去,受制强徒,清直不容,众亲友束手关东、奉道无计!苍天垂怜,遂使唐公造业关西,仓皇亲友得荫势下,实在是不胜感激!”

读过书的人拍起马屁来都好听,李泰当年初入关中的时候,也是凭着这一手深得宇文泰欢心。这会儿一边微笑着接受恭维,一边扫了一眼拍马屁这人,见是坐在他老舅卢叔虎那一堆中的一个卢氏子弟,之前介绍的时候李泰依稀记得便是卢思道。

于是他便向卢思道略微颔首致意,顺便在心里记下来不能把这种巧言令色的小年轻放在重要的机枢岗位。无论是现在的自己,还是之前把中外府搅得鸡犬不鸣的李植,那可都是惨痛的教训啊!

亲友重逢,该做的叙旧寒暄刚才等待开席的时候都说完了,这会儿再喝酒联络一下感情,不过众人最关心的,估计还是李泰将会对他们作何安排吧。

虽然过去这段时间里,他们也都获赠家宅和各种生活物资,维持正常的生活不成问题。但这种一直仰仗接济的生活方式显然不可长久,他们也是希望能够尽快融入关中的世道、尤其是政治生态当中。

如今他们这一批最近来到关中的人员当中,唯有卢叔虎爵封燕郡公、加衔侍中并以骠骑开府而担任中外府司马,获得了官爵双全的妥善安排。

不过卢叔虎与唐公关系亲厚,众人自然不会攀比、妄想一开始就获得如此尊崇待遇,大抵也都希望能够获得一个发挥自身才力的职位,从而更快的融入时局之中。

李泰当然也知众人各自心中所想,而他的霸府也的确需要一批才力补充,因此在酒过三巡之后,他便也直言不讳道:“日前朝廷新遭板荡**,今虽初定,但人事受损亦颇深刻,亟待修补。王统西狩以来,贼窃关东以自肥,自骄强大悦其群徒。然则朝廷在事群众也未敢有一日懈怠,南征北讨、战果丰厚,尤其江陵一役,南朝礼仪尽归于我。如今治事治学,皆需立功,求贤若渴,不拘一格。”

李晓这会儿也顺势开口笑语道:“关西世风,未以学术见称。诗书礼义,多不长于见识。诸家学说,俱可尽情播此荒土。融会贯通,必有迈于先人、启发后进的名家!此间学馆治学未久,但已经有了许多可称的成果。”

他们父子两一唱一和,将学术与事功并重,也是希望亲友们不要汲汲于权势而一股脑往官场去扎。

后三国当中,北齐的制度、律法与学术文化方面的成果都可圈可点,这显然不是晋阳勋贵们能够胜任完成的。关东世族在政治上虽然处于比较弱势的状态,但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却还是给后世留下了比较可观的遗产。

制度的进步与发展、文化的弥合与认同,虽然不比军事与经济领域的成绩那么直观可见,但也是一个大一统政权所不可或缺的底蕴积累。

之前在整理江陵图书的时候,李泰便有感南朝人士太多,希望吸引一些关东人士也加入进来,让他们能够立足于南北朝分裂数百年各自发展的学术基础进行重新的融合,再次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渊源。

在场这些关东时流倒也并非人人都执着于名利,听到他们父子这么说,顿时也对学术研究生出了兴趣。诸如王松年之前抵达襄阳的时候,便是希望能够编修一部新的《魏书》以对抗北齐朝廷所力挺的魏收。

对于礼义经史的重要性,这些关东世族成员也都有着充分的认识。所以对于李泰要将他们向学术分流的想法也并不抵触,反而还有些跃跃欲试。

接下来李泰又讲起朝廷将要重设国子、太学等等教育机构,自然也都需要许多博士、学士担任教职。而且为了体现朝廷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李泰还特意点明了诸学博士、学士等教职是真正具有实际俸禄的特殊群体,而且俸禄还不低,甚至诸科博士还拥有禄田养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场众人听到这话后,顿时更加意动。他们虽然还未入仕,但也已经在关中居住了几个月的时间,也都了解到西魏的穷横本色,哪怕做官也没有常俸发放,因此心里也都不无忧愁生计何仰。

此时听到还有诸学教职这一特殊的高薪职业,那他们自然也都乐意就职。毕竟就算有再怎么高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也都得先填饱肚子再想其他。关西人寡于学术,这些教职无疑都是唐公为了关照他们生活才特意安排的!

一念及此,众人心内也都感觉热乎乎的,各自起身祝酒,态度更加的踊跃热情。

他们这么想,倒是有点会错了李泰的意。早在之前要对众宗室们釜底抽薪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改革官员俸禄制度的想法。

众所周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西魏官员虽然没有常俸,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只要思路够开阔,到处都是牟利的路子。

李泰就是各种野路子钻空子混大的,对于这当中的道道那可太明白了。而想要厘定模糊地带、堵住那些漏洞,还要保持政权的稳定,那就首先得把官员俸禄制度给正规化。

不过就西魏财政这鸟样子,想要将此正规化无疑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循序渐进的去推动倒是可以尝试一下,诸国学机构便可以当作一个试点,顺便也可以加强一下南方和关东士人对西魏政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用关东时流和陆续北上的南方士人便足以撑起诸国学教育,而且在这些教育之中还可以考察才力,逐步的将这些时流吸引到朝廷行政岗位上来。

如此可以避免突然引入众多才力不配的官员,使得政务处理一塌糊涂,而且越是能力不高的人,越是倾向于结成朋党以掩饰自身的无能、并攫取更大的势力。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投身学术教育,尤其是一众年轻人们,他们更多的还是渴望能够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尤其在唐公事迹的鼓舞下,各自感觉哪怕不比唐公这般天纵奇才,即便打折再打折,封侯拜将那也是不在话下啊!

在回应这些年轻人的诉求前,李泰先抬手指着若干凤站起身来,并笑着对众人说道:“诸位莫因齿短轻此少年,若干达摩旧为其父寄养我处,昔年垂髫小童今已勇壮可观,旧与东贼交战河洛,其亦奋勇作战,不亏其父威名。诸位所以生入关西,其亦有功啊!”

若干凤之前被安排在一众世族子弟当中,本来颇感不自在,这会儿被李泰如此点名夸奖,心情自是激动振奋,在众人注视之下垂首说道:“除却先父所赐筋骨,自冲幼之年我便深受阿兄教诲,即便性愚学成未及一成,已足以临事不畏、处变不惊,再受英明驱使,得创微功亦理所当然,阿兄盛赞实在让我惭于承受。”

李泰闻言后便又笑语道:“此子便是如此勤于立事、拙于表现,其父生前有恩于我,又托子于我,我自当助其扬名立功、成家立室!”

讲到这里,他便望着坐在席中的李纲笑语道:“堂叔观我所蓄养的少壮如何?来日我引之同入户中拜访,堂叔可肯接待?”

李纲倒是没想到李泰当着众人的面便讲起此事,先是微微错愕,但旋即便又起身笑语道:“英壮少年,谁不喜爱?更何况是唐公教养启迪的少俊,登门之日我自扫榻以待!”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指着若干凤笑道:“难得仁长厚爱,还不快入前侍酒!”

若干凤闻言后忙不迭点头应是,迈起步子直入李纲席侧为之倒酒,那魁梧高大不逊其父的体格杵在席间,很是醒目。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北朝帝业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