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历史粉碎机 > 第四八四章 起航

历史粉碎机 第四八四章 起航

作者:木允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7:36 来源:书海阁

杨丰终究还是没能满足李隆基活着见到天马的愿望,就在他返回碎叶的第二年春天,李隆基在寂寥落寞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遗诏将晚年陪伴自己的那些宫女太监和乐师舞伎,全部赐给了远在碎叶的怀化公主。

当然,实际上是给了杨丰。

不知道为什么,他还将自己手中持有的大量银行股票,全部赠送给了南阳郡王的堂姐杨芷,据说是因为南阳王入朝时候,他这个堂姐曾多次为太上皇歌舞解闷,不仅仅是他,包括在不久后得知他驾崩消息而在朗州自杀追随的高力士,也同样将自己手中的银行股票赠予杨芷,而加上这两份之后,杨丰和他这位堂姐所持有的银行股票超过百分之七十……

好吧,李隆基手中的就是原本应该属于大唐国库的那份。

李辅国找了五年也没找到的。

由此可见太上皇终究是太上皇。

而李亨仅比他爹多活了十天,在李隆基驾崩十天后,这位大唐皇帝陛下也追随太上皇去了,太子李豫也就是原本的李俶继承皇位,当然,这是外面老百姓所知道的,实际上是宫中政变,李辅国和张皇后两派因为李亨病重争皇位而开战,已经病入膏肓的李亨又气又惊被吓死的。

而且这场大唐最高层的政变并没有因李亨的死而结束。

紧接着张皇后被李辅国所杀,李豫继位后拉拢住掌握禁军的李辅国亲信程元振,然后解除李辅国权力,并且派刺客刺杀了李辅国,而以程元振为太监之首,又因为程元振与杨丰有旧怨,担心杨丰入朝会借机会杀了自己,派遣使者以圣旨阻挡了已经到达玉门关,准备入朝拜祭太上皇的南阳王,南阳王一怒之下以兵夺玉门关并称其为大唐之臣非宦官之臣,朝廷好自为之,玉门关以西之地不会再听命于宦官了。

河西节度使仆固怀恩固守酒泉不敢出,好在南阳王终究是对大唐忠心耿耿的,只是留兵守玉门关,尽夺伊西瓜沙四州之地,然后哭祭太上皇之后返回碎叶。

至此西域自成一国。

当然,程元振也不敢再更多的刺激杨丰,相反还让李豫破天荒地加封杨丰为邓王,这可不是郡王,而是类似初唐时候那些归附大唐的隋末群雄的国王,而且还是杜伏威级别的才封的,自大唐一统天下之后就再也没封过的,同样也顺水推舟将伊西瓜沙四州划归安西节度使,以此向杨丰示好,承认其对西域的统治,反正对程元振来说,只要杨丰不入朝,那就没什么不能给的,不就是几个不值一提的小州吗?要不是害怕杨丰突袭长安,把整个河西给他又如何?

至此西域之地完全脱离朝廷,成了杨丰自己的地盘。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杨丰将西域原有的行政体系完全打乱,西域三镇军全部整编,并以安西之名设立三个军,每个军两个骑马的步兵旅,两个弓骑兵旅和一个重骑兵旅,三个军总计七万五千人,再加上一个基地位于绥远城的水师。

此外除了河中及葱岭的几个属国之外,原安西和北庭两镇所护之龟兹,于阗等属国全部改为郡县,各国百姓和原本的大唐百姓一样列入属籍,以原本的各地酋长依旧为太守县令,这些酋长各自拥有的朝廷爵位还是一样保留,但原本那些毫无意义的都督府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直属于邓王幕府的乡兵司,也就是预备役,各地青壮年无论是汉民还是粟特或者其他民族一律入汉籍并作为预备役。

另外在地方实行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无论男女,全部进学校学汉字和汉语,包括草原上的牧民,废止其他文字。

教材由邓王编写。

货币,度量衡,文字一律统一哈,就连姓氏都统一哈,一律不再使用胡姓,境内无论何族一律汉姓。

实际上这时候本来绝大多数都已经这样了,杨丰只是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西域绝大多数都是粟特,粟特各部都有根据自己的汉姓,少数突厥系的游牧民根本没什么姓氏,而且因为唐朝皇帝爱给他们赐姓,他们本来都姓李,还有跟着杨丰姓杨,也就是语言文字统一麻烦些,但因为胡汉杂居和义务教育,这个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通过时间来完成。

总之杨丰就这样将西域除河中昭武各国,还有葱岭的大小勃律两个山地国,吐火罗,高附和波斯的大唐属国以外,所有大唐疆域范围内的土地全部州县化。

没有反抗他的。

包括那些粟特人的国王也同样没有反抗,实力最强的龟兹王对于自己变身为太守毫不在意,毕竟杨大王的第一军统制是白孝德,再说不满意也没用,在这里谁敢反抗杨丰?索性闭上眼跟他过吧!

就在完成对西域整合同时,安西军水师在绥远城起航,运输第一军跨过里海在巴库一带登陆,然后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彻底征服了高加索山脉南麓,并且以巴库为核心建立了海西郡,而亚美尼亚则变成大唐附庸的马国和巴国,分别由亚美尼亚两大家族马米科尼扬家族和巴格拉图尼家族统治。当然他们的汉姓也分别变成了马和巴,因为杨丰驱逐大食人,保护了他们的信仰,亚美尼亚人对于变成大唐属国还是很开心的,同样一条从海西郡通往黑海的大路也由那些被抓起来的大食奴隶修筑起来,这条大路可以通行四轮马车,并且一直通到黑海边的波季港。后者连同周围大片土地,同样变成了大唐直属的怀远郡,然后依靠那些大食奴隶,一座真正要塞级的城市开始建设。

一座大型的棱堡。

除此之外还有港口,造船厂甚至包括五千唐军和一千多工匠,统统进驻怀远,然后开始砍伐树木准备材料修建船坞,这项工程持续四年,期间杨大王还率军南下天竺远征了一趟印度河下游的信德,连同天竺各国的仆从军一起,血洗了这片被大食人污染的土地,而且将卡拉奇及周围大片变成了大唐直属的郡县,至于剩下的则赏给了一起跟着他干这事情的迦湿弥罗和瞿折罗,同样这两个小国也变成了大唐的属国,成为安西军庇护的大唐疆域一部分。

而一支五千人的唐军和一千工匠也同样进驻这里,并且同样开始修筑棱堡要塞。

七年后,怀远郡。

“马国国王马慕华参见邓王。”

“巴国国王巴向礼参见邓王!”

唱礼声中,这座大型棱堡的码头石板上,两个身穿紫袍的白人带着身后大批同样身穿大唐官服的百人,战战兢兢躬身行礼,用还有点生硬的汉语高声喊道。

“二位免礼平身!”

杨丰端着在宝座上淡淡的说道。

他身旁依然是虫娘,只不过此时他俩的形象更加震撼,因为他们的下面已经不是巨象,而是一座移动的宫殿,而且还是一座既不用马拉也不用人抬,完全自己行动的宫殿,两旁是黑色的车轮,自己就能在三合土的路面上滚滚向前。而这座移动宫殿实际上是一座用完全可以当镜子的银色金属制成,上面镶嵌满了宝石,组成一条舞动于云端的金龙。杨丰和依然带着七彩光华的虫娘,或者说圣女则端坐在一片祥光之中,那光并非来自太阳,因为这是个阴天,而是整个移动宫殿本身就在释放着圣洁的白光。

在他们的脚下,还有一对美丽到仿佛来自神界的鸟儿,不时展示着自己绚丽的羽毛。

呃,那只是两支极乐鸟。

而杨丰的移动宫殿只是一辆小倩给他发动机和零件,然后他亲手组装起来的卡车改装,上面是用航空铝合金制成,里面装了一大堆灯泡,头顶各个角度的射灯,共同制造了无影灯的效果,再加上宝石的反光,还有缭绕的香烟,制造出朦胧而又圣洁的天神形象。

最近这几年杨丰的主要工作就是装神弄鬼糊弄群众。

当然,效果绝对很好。

眼前这些信奉雅威的亚美尼亚人被震撼地五体投地,就他们那点可怜的想象力,能想象到的神灵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虽说杨丰不强迫他们改变信仰,但随着怀远郡因为同拜占庭人贸易量剧增,汉人数量越来越多,西域般道教圣祠的建成,这种来自东方的信仰也在他们中间有一定传播,而在那些传教士的口中,杨丰这位圣人和虫娘这个圣女一直是昊天上帝在人间的代言,而大唐皇帝则是世俗的君主。

这个体系亚美尼亚人还是多多少少有所耳闻,同样也很理解的,现在圣人和圣女的驾临,让来自东方的信仰更加真实起来。

君士坦丁大牧首肯定没这排场。

“这就是我们的城市?”

杨丰抬头望着眼前城市说道。

这座城堡的布局和荷兰人修筑的巴达维亚城差不多,棱堡式城墙的护卫中,一条五十米宽的河道贯穿正中间,河道两侧都是石头和水泥砌筑起来的码头,建筑材料都是在上游开采烧制出来用船运过来,从这里向东在不封冻季节有两百里水路可通,但从海西到这里还有一千多里陆路。这条耗时四年,累死数万大食奴隶修筑的三合土道路连接里海与黑海,来自河中甚至来自大唐内地的各种货物源源不断运到绥远,然后通过里海运输到北方的可萨汗国和这里,在这里向西运到拜占庭,甚至直接进入顿河,进入多瑙河,一年前第一艘满载东方货物的商船就已经到达拜占庭,这一年里一艘艘悬挂龙抱日月旗分别到达瓦尔纳,康斯坦察,甚至还通过君士坦丁堡进入爱琴海到达了雅典。

贸易的剧增让这里的人口随之也剧增,毕竟这里的财富之地,整个西方的财富都在向这个港口汇聚,第一艘到达君士坦丁堡的商船,带回了整整五万枚金币,同样的货物,这个数字是由可萨人或者埃兰人转手的两倍。

黄金令人疯狂。

这里在短短六年时间里从一座几百人的小渔村,几乎拔地而起变成了黑海的贸易中心。

河道两岸全是新建成的商铺,客栈,酒馆,妓院,澡堂,各种肤色的客商操着各种语言,在这座奇迹之城完成他们的梦想,而那些身穿大唐服饰的商人,和那些穿着半身板甲挎着横刀的唐军士兵,则显示着这座城市主人的身份。

“很好,你们都做得很好!”

杨丰点了点头满意地说。

他面前的怀远太守和唐军怀远守备府将领赶紧拜谢大王赞赏。

“这就是我们的战舰?”

紧接着杨丰把目光转向河面说道。

在那里十二艘战舰纵队排开,但这些最新式的战舰既不同于福船也不同于鸟船,它们都很大,甚至比千吨福船还要大一圈,它们不是唐军商船和战舰上最常见的硬帆,而是西方式的软帆,三根高耸的桅杆上,一面面巨大的白色软帆正在升起,让它们看上去仿佛一座座白色小山。而且不同于那些使用投石机和床弩的战船,这些战舰上看不到一具投石机,看不到一具床弩或者连弩,但在船舷两侧却分别多出了上下两层的窗口,每一艘战船上这样的窗口都超过五十个,窗口内隐然可以看见,一个个黑洞洞的管口状物。

这就是杨丰七年心血的结晶,他的新式战列舰,第一批十二艘,每艘五十六门火炮,因为不需要面对什么战列舰,这批大炮全是中口径,基本上相当于十八磅,十二磅,甚至还有九磅炮。

当然,这就足够了。

毕竟它们的敌人只不过是一些使用弓箭和跳帮作战的小船,事实上此时的欧洲和大食战船,估计连十二磅炮都撑不住,更何况所有水兵手中,都还有最新式的燧发枪,而且甲板上还有小型的弗朗机。

“很好,告诉兄弟们,该起航了!”

杨大王狞笑着说。

(姑姑车祸去世,这几天一章)

喜欢历史粉碎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粉碎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