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历史粉碎机 > 第五五六章 进击的忽必烈

历史粉碎机 第五五六章 进击的忽必烈

作者:木允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7:36 来源:书海阁

就在土地国有化和改革科举制度的同时,杨丰也开始对大宋官制和军制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首先内阁制确立。

宰相只留一个,左右相,参知政事之类统统取消,各部尚书为内阁成员,但部的数量大幅增加,同时原本各部的职能重新确定,比如刑部事实上变成了司法部,而大理寺就是最高法院,刑部不再拥有管审判权,就连抓人的权力都归了新成立的警察部。总之就是将大宋朝廷完全转入现代化,而那些莫名其妙的官职统统滚蛋,尤其是三公之类早就变成领工资而不干事的官职都彻底取消,以后大宋朝廷不再有那些除了刻在碑上几乎不会被用到的虚职了。

枢密院还保留着。

但枢密院事实上变成专门的军事机构,相当于最高统帅部,下设总参谋部等各部,各部首脑做为枢密使直接服务于女皇,枢密使由女皇从军队将领中任命并且列入内阁。

度支改为财政部,各地总领及转运使归财政部。

盐铁使撤销。

铁业不再专营,而盐业归国营的盐业公司,不仅仅是盐业,国营的还有一大堆垄断企业,比如说粮食公司之类,而这些国营的垄断企业归女皇直属的国资委,话说女皇直属的不但有国资委,就连发改委都有呢!不过这两个机构这时候还很不起眼,顶多相当于女皇的内臣性质,呃,实际上这两个机构的官员也的确是太监,他们只负责管理那些国企,另外就是以计划经济方式带对这些国企的发展进行规划,准确说就是一个女皇的管家。

但民间经济爱怎么发展是与这两个机构没有关系的,它们只负责管那些国企。

总之杨丰改革的大宋实际上……

实际上就是一个怪胎,君主立宪与封建专zhi的混合体,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混合体,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与社会主义共存,但却共存在一个封建的帝国中,这边义务教育的小学里学着天文地理,那边诗书传家的书斋里念着四书五经,这边县衙门前枷着示众的,那边公立养老院里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一切都是那么诡异地共存着。

倒是军队方面杨丰没有做太大的改革,毕竟宋军战斗力差只是因为文官指挥军队,但论起本身并不差。

改造枢密院,各地置制使同样变成枢密院体系的军职,而宣抚使也无权干涉军队,各地那些已经无用的节度使取消,明确军队编制,以各军的统制指挥军队,以置制使为战区司令,以枢密院为最高统帅部,这样一个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基本就差不多了。有合理的指挥体系和完善的后勤及优抚措施,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有了能打的骑兵,再把宋军的重步兵盔甲逐渐板甲化,这就足够凭借人口和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碾压敌人了。没必要非得上火枪大炮,神臂弓加战斧棹刀的重步兵足够应对这个时代,尤其是还有黑火药手榴弹,火球箭,甚至三眼铳之类初级火器的加成就更如虎添翼。

大炮什么的真没必要。

主要是这些年杨丰得罪人太多害怕哪天有人偷偷给自己一炮。

更何况造大炮得要铜,而铜对他来说至今还是很宝贵的,整个大宋都缺少这种流通货币,在有多余的铜之前就拿来造大炮还是过于奢侈了,至于火绳枪没多大意思,杨丰准备过些年直接进化到燧发枪。

总之大宋进入和平发展的时代。

宋元之间的和平状态,一直维持了整整二十年。

而这期间忽必烈一直向西扩张。

他和旭烈兀结成了同盟,伊尔汗国作为他的属国,在旭烈兀死后其继承人阿八哈接受忽必烈的敕封,并且合作击败了试图染指察哈台汗国的别儿哥,后者是拔都的弟弟,术赤系和拖雷系的围绕察哈台汗国的控制权展开持续多年的战争。而窝阔台系的海都支持术赤系,包括被忽必烈击败的阿里不哥,但最终结果依然是术赤系失败,金帐汗国暂时退出了对察哈台汗国的争夺,海都以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做交换,和察哈台汗国的八剌一样成为忽必烈的藩属,阿里不哥病死,金帐汗国的忙哥帖木儿也象征性承认了忽必烈的大汗地位。

蒙古各部的内战就这样结束。

而忽必烈终于得到了蒙古各部共主的身份。

虽然只是象征性的。

而在结束内战之后,元,伊儿汗国,察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组成的联军紧接着从阿富汗南下攻入德里苏丹国,之前击败过一次蒙古军的德里苏丹国这一次没挡住蒙古铁骑,毕竟之前他们不过打败了一支偏师,而这一次是蒙古各部的精锐。

察哈台汗国可汗八剌率领的十万联军横扫印度河流域。

德里苏丹国以象阵与蒙古军决战于旁遮普,但却被随行的元军以火药炸开了象阵,德里苏丹国二十万大军崩溃,蒙古联军追杀并攻破德里,然后血洗这座城市。尽管因为距离关系无法控制,再加上德里苏丹国从东部和南部调集的军队陆续到达,最后八剌的大军仍然不得不撤回河中,但在德里城内洗劫的无数财宝,依然让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好事的蒙古各部陷入一片亢奋中,传说中印度的富庶已经被证实。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伊尔汗国和察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的联军,不断一次次通过阿富汗这条战略通道南下打草谷,恒河的血就这样不断地流淌,甚至察哈台汗国还完全控制了印度河上游,也就是白沙瓦一带。蒙古人的入侵使得德里苏丹国和大宋成为天然的盟友。

而那一艘艘不断下水的新式商船,也使得两国之间有了稳定而可靠的连接,为了大宋女皇承诺的,一旦拥有足够骑兵,就从东方向蒙古人进攻以缓解德里苏丹国面临的压力,后者对大宋商人在自己境内采购马瓦里马大开绿灯。这种丝毫不逊于阿拉伯马的优秀战马源源不断到达河北和四川的军马场,再加上杨丰之前从河北获得的阿拉伯马甚至欧洲马,宋军终于彻底摆脱了缺少战马的尴尬局面,而且他们还有了远超蒙古人的高档战马。

不仅仅是马瓦里马,杨丰也同样在采购阿拉伯马,他甚至为运输马匹专门制造了特种的商船。

而马瓦里马当然是从埃及买。

他那个东西方合作围殴蒙古的画饼不光吸引了德里苏丹国,马木留克同样被吸引了,因为埃及黄金国和南方梦幻草原的诱惑,得到忽必烈支持的伊尔汗国可汗阿八哈,恢复了对新月沃地的进攻。虽然马木留克还能顶得住,但也很艰难了,当初他们也不过战胜了蒙古一个万人队,如果不是蒙哥死了旭烈兀撤军,双方继续打下去马木留克肯定得输,双方的实力不是一个级别,马木留克是精英化的骑兵,他们那点数量不可能挡得住源源不断的蒙古铁骑。

这样他们也希望看到大宋从东方向蒙古人的后背进攻,他们同样对大宋商人采购优质阿拉伯马大开绿灯。

不过有件事他们不知道。

就在这些大宋商人从海上而来和他们进行贸易的同时,几个身份特殊的商人,也在东非登岸,并且以重金收买了当地酋长,然后一直向西到达非洲内陆,到达了那片传说中的梦幻草原……

他们去的时候是雨季。

东非大草原就这样以一种震撼的方式展开在他们面前,然后通过其中一名画师的画笔,变成了一幅壮观的画卷,并且经过了数万里的辗转后展现在了大都的忽必烈面前。这幅画的结果是忽必烈西巡,并且在锡尔河畔召集各部大会,在这场大会上忽必烈以海都阴谋行刺他为借口,斩了一直和他关系不好的海都并吞并其领地窝阔台汗国。另外以兵威逼迫察合台汗国向其献上大片土地,然后在楚河上游开始建设他的西都,而且放弃了对大理的占领,大理境内的蒙古军撤回北方并转向西,另外从关中,山西和辽东等地大量迁移人口向西域……

他是在谋划后路了。

毕竟他也很清楚,他和杨丰之间的和平不是无限期,后者终究还是要对他动手的,在没有能找到对付杨丰的方法之前他挡不住杨丰。

既然挡不住那就躲得远一点好了。

而他想躲远点,就必须向西然后明确他的全蒙古大汗身份,毕竟能供他征服的只有西方,无论是传说中富庶的欧洲还是南下那片梦幻草原,他都必须不断向西进攻,好在除了马木留克外,向西根本没有能够对抗他的敌人,而马木留克抵挡不住几十万蒙古大军,西征肯定会成功。但在这之前必须使那些汗国和自己的那些堂兄弟侄子侄孙们都真正接受他的统治,而最有效方法就是在西方建立一座都城,并且向西方最大限度迁移自己最忠诚的臣民。

这座西都的建立代表着元帝国战略方向的彻底改变。

同样也意味着和平的结束。

喜欢历史粉碎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历史粉碎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