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 第648章 一换仨干不干?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 第648章 一换仨干不干?

作者:席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4 06:45:57 来源:书海阁

“她真这么说?”姜心柔凑过去看信,盈芳索性把看过的两页信纸递给爹娘。

“敏姝姐还给我寄了一套参考书,说今年是高考恢复第一届,题目不会难到哪里去。让我照着参考书复习就行。就是语文可能会涉及不少时政题,让我有空多向爷爷取取经。”

“这好办啊,老头子天天听收音机,你让他出些题考考你,不用多,每天考一题,保管你把当今时事吃得透透的。”萧三爷笑着提议。

盈芳转而朝老爷子拱拱手,俏皮地说:“那爷爷,时政题就靠您啦。”

“好说好说!”老爷子捋着胡子直乐呵。

姜心柔也看了一遍信,尽管还是有几分不敢相信,但既然侄女儿来信这么说了,且还热心肠地给闺女寄来一套参考书,这事儿在京都高层圈,恐怕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于是叮嘱闺女:

“那就听敏姝的,好好复习备考。她朋友多、消息灵通,没把握的事,不会特地来信交代,更不会大老远给你寄套复习资料过来。肯定是有把握才这么费心费力。等参考书到了,让春妹也跟着你学点儿。恢复高考的事先不告诉她,她初中一毕业就来这儿插队了,平时也不怎么看书,临时抱佛脚也不晓得能不能有效果。大学指望不上,混个中专文凭日后毕业了分配到工厂也好啊,总比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强……”

“嗯。我知道的妈。回头我会留意包裹单,一到就去邮局把书领回来,然后带着春妹、燕子一块儿看。就说我一个人看书没劲,找她们一起来。”

身边交好的朋友,除了春妹、燕子,其他人要么只有小学水平,要么对读书没兴趣。一提读书,就宁可下地干活。

像美芹,初中虽然读过一年,但三年抱俩,如今守着代销点,养着俩娃,日子自认过得安逸又和乐。问她以前学的知识还剩多少,笑答“全还老师了”、“我哪是读书的料”,“白送我去念书都不想去”。

也就春妹、燕子完完整整读完了初中,直接考大学估计难了点,但只要把初中的知识好好梳理梳理,考个中专、卫校应该没什么难度。

恰好燕子在卫生院担着护士的活,卫校毕业分到县医院当护士,那可比公社的卫生院强多了,首先编制就不同。

春妹目前瞧不出喜好,那就等复习上一段时间再看。实在不行,让小李旁击侧敲地问问她喜欢什么专业。

其他人就不是盈芳要操心的范畴了。

不管怎么说,萧敏姝来信提及高考即将恢复的事,盈芳一家捂得死死的。

春妹和小李从北戴河探亲回来后,每天下工就和燕子一起被姜心柔喊到家里。拉着她俩晚饭前学一个小时、晚饭后学一个小时。

燕子这丫头脑筋灵活,接受能力也强,盈芳找借口说师傅留给她的医书,不少需要用到初中知识,让她闲了多翻翻,过阵子给她做个小测试,测试通过就把医书给她。

燕子自然很高兴。就算盈芳不督促,有空也会抱着初中的教材该背的背、该记的记。

春妹就不能用这个借口了,推说自己今年推荐上大学了,可初高中的知识,这几年快忘得差不多了,要是去了大学,被同学、老师耻笑,那多没面子。而且也会让雁栖公社跟着丢脸。所以想赶在上大学之前好好复习。可一个人读书太无趣,就拉春妹一块儿学。

春妹心思单纯,盈芳这一说,她就信了。每天老老实实过来报到,按盈芳的要求,今天看啥、明天背啥。磕磕绊绊地把初中三年的知识重拾起来。

要不是考虑到小李和春妹的喜事将近,两人若是白天晚上都处一块儿,难免被人嚼舌根,盈芳晚上都想把春妹留家里。这丫头以前在学校时的成绩肯定不咋地。复习进度有点慢啊。

只是这么一来,其他知青觉得奇怪,好几次问春妹:“你怎么天天去你姑家啊?你姑家藏了啥好吃的?”

说实话春妹也不明白,反正北戴河一回来就被她姑给逮着去陪表姐读书。

她想不通表姐怎么突然这么抓紧时间看书了。以前去姑家,虽说也经常看到表姐趁三胞胎睡觉时捧着书看,但好像看的都是闲?(在春妹姑娘看来,古籍医书和闲书没啥子区别)。

表姐就和她说:今年轮到她上大学,可这几年光顾着带娃,那些初高中的知识都抛到了脑后,去了大学恐会被来自各地的同学嘲笑、从而丢公社的脸,于是想趁这几个月,抓紧时间好好回顾回顾。可又不想被人知道,怕被人说三道四,因此嘱她别往外说。

村里人的八卦春妹是见识过的,当即表态绝不往外说,因此听别个知青问起,只腼腆地绞着衣摆说:“我姑看我这个年纪了,还不怎么会车衣裳,菜也只会做顶简单的,就让我下工过去好好学学。”

这么说也对,因为在这之前,姜心柔确实有过这样的打算,毕竟和小李处对象了,结婚不过是迟早的事,这会儿不学将来怎么给男人缝补衣裳?俩口子吃饭,总不能天天蒸鸡蛋、炒鸡蛋吧?因此计划今年上半年,让春妹得空就去她那边,由她带着好好学学,只不过被突如其来的高考消息给打乱了。

知青们听春妹这么说,也就信了。至于心里怎么羡慕嫉妒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春妹从不看她们脸色,说完就管自己忙去了。(春妹:睡觉前一点时间,忙着给家人纳鞋底都来不及,哪有闲工夫唠长唠短。)

就这样,盈芳拉着春妹、燕子悄默默地展开了循序渐进的复习备考日常。

那厢,向荣新在跑了第三趟县革委后,终于闹明白了自家公社今年为啥没收到工农兵大学的推荐指标。

敢情真的被侵占了。

向荣新脸色铁青。

“这话就难听了。”和邱海萍有一腿的教育|局政|工科主任抖着二郎腿说道,“什么侵占?咱们可都是按国家规定操作的。罗燕虹同志一是你们公社的人、二在学校期间成绩优异、变现突出,三毕业后参加劳动满两年……完全符合推荐要求嘛。怎么能说是侵占你们公社名额呢?难不成,这指标没下来,你就把今年的名额给出去了?这样可不行啊老向同志,虽说县里给了公社指标,但推荐总该符合要求的不是?我看你们公社,就罗燕虹同志全须全尾地念完六年中学、毕业后回到公社参加了两年劳动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劳动实践,都相当出色,你要能找出一个比她更优秀的,那我没话说,要不然就是对罗燕虹同志不公允。”

向荣新第一趟跑教育|局时,邱海萍就找主任讨主意了。两人一边打情骂俏一边翻找推荐相关的文件,别说,还真被他们找出了一二三点,搁罗燕虹身上囫囵能套上。于是就拼命扯着这几点说话。

向荣新气得老脸通红。

“好了,陈昆你少说几句。老向同志为人公允,一心为公,这点我可以给他担保。”县委领导大致搞清楚来龙去脉,打起圆场。

陈昆这人什么脾性他还能不清楚?多半又在谁面前卖弄他那点权力了。要不是有他那个姨夫罩着,凭这点事就能把他拉下马。可陈昆的姨夫不光教育|局|长这个名头,据说后台老硬了,不仅省城有人脉,京都也有。

但同样的,向荣新背后也有人啊,那就是四五年前搬来宁和养老的萧老首长。虽说退下来了,但儿子、孙子总归还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着。真把人得罪狠了也落不得好。

于是县委领导就以打商量的口吻提议:“要不这样,老向,今年的指标已经落实下去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再想腾个空位出来怕是很难。等明年,明年我做主给你们公社留两个名额,不!三个!明年一次性给你们三个指标,你看咋样?”

县委领导并不知道萧老首长的孙女儿也在等着上大学的排队名单里,要不然敢这么说?这不老虎头上撸毛么。正因为不知情,所以自认为这么操作还挺合理的,起码没欺负雁栖公社。

向荣新听后也愣了一下,一个换三个?这要是排着队等上大学的人里面没有盈芳,他一准答应。能给公社多拉两个名额,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找去?

可因为盈芳本来去年就轮上了,再让她等一年,未必肯乐意。

“这事儿我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给我几天时间,回去和大伙儿商量商量。不过,陈主任这事终归做的不地道。陈主任你也说了,罗燕虹是咱们雁栖公社的人,那么推荐她上大学的事,是不是该由咱们基层来操作?咋能你们政工科说了算?这不违反了文件精神吗?我咋记得文件里是让基层推选的?”

“没错!是基层啊!学校老师算不算基层?居委会算不算基层?都他们推荐的啊。”陈昆厚着脸皮接腔。

县委领导眼瞅两人又要吵起来,抽了抽嘴急忙把两人拉开。

一个有后台老硬的姨夫罩着,一个有京都退下来的开国元勋撑腰,都不能得罪。想他堂堂一县之长,竟然只有劝架的份,好不憋屈啊。

先是好声好气地把陈昆劝走,再拉着向荣新开导了几句。

向荣新以往哪里敢和县委领导叫板?那不老寿星上吊——活腻了么。今时今日,一是心里确实有气,二是盈芳的身份不一般。

“书记啊,我也不是不肯退让,而是今年本该推荐上大学的,是萧老的孙女儿。人家从头到尾都没仗着身份占便宜,一直都和村里其他人一样,规规矩矩地排队,好不容易排到了,你说名额被人占了,这让我回去怎么交代?你说明年给我们公社三个名额,其他人或许高兴,萧老家可未必会啊。人家说不定还会以为我们故意欺压他们呢……”

县委领导一听懵了。回过神,猛一拍大腿:“这事儿你早不告诉我!”

“我这不一发现事情不对劲就来找您讨主意了么。”向荣新真想翻白眼。

城里人真会玩,睁着眼睛说瞎话。自己这都跑第三趟了,才问咋不早点告诉……好气哦!

县委领导急得团团转,随即拨内线问负责这个事的小干部:“查查哪个公社的推荐表还没交上来?立即和他们联系,看能不能腾出个名额……啥?都交上来了?一个都没落下?嘿!这帮兔崽子!交粮交棉的时候咋不见他们这么积极,交个报名表、推荐表倒是跟时间赛跑似的……”

挂了电话,县委领导苦思冥想好一会儿,搓着手和向荣新打商量:“老向同志啊,你是咱们县公社干部的领头羊,我对你的工作那是十分满意。这次的确是我疏忽。要不这样,你回去以后,尽量以柔和的方式,跟萧老的孙女儿说说这个乌龙,看她能不能再等一年?放心!大学一年给学生多少伙食补贴,咱们县来掏,不仅学校补贴,还有早一年毕业了的工人工资,也咱们出。总之除了迟一年读大学,经济上的损失,都咱们县来承担。”

这么一说,向荣新心里舒坦不少。何况还答应明年给雁栖公社三个名额呢,这么一算,似乎也不吃亏。

但再舒坦,面上依然不能表现分毫。

万一盈芳家不同意呢?毕竟人家不像村里其他人那么缺钱缺票。

只能说“尽量尽量”。

“好好好,那劳烦老向同志尽量帮这个忙。对了,今年的先进人物评选,我一准推你,你且安心回去工作。”

得!临走还给颗糖安抚。

向荣新心酸酸地想:往年在这位子上干得再苦再累,也没见县里给个口头表扬,更别说书面表彰了,今年就因为名额被占、不仅给公社多拉了两个名额,还要给他表彰。这社会啊,真让人看不明白。

看不明白也要回家。再不回去要赶不上末班船了。

喜欢重生七零美好生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