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151章 开发区征地纠纷引省报暗访(6)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他一边说,一边看表。杨柳立刻明白了侯卫东的意思,对王辉道:“王记者,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吃便饭。”不等王辉推辞,杨柳又道,“我们不吃大馆子,城郊附近有一家渔场,吃农家饭。”

侯卫东紧跟着道:“王记者,吃顿便饭,不违反原则吧。尝尝益杨农家风味,也算是深入基层。”

“我们还有事,就不耽误你们更多时间了。”

杨柳道:“不能走,我们还有一肚子苦水要向王记者说。”杨柳原本就娇小,挡着王辉的路,很有些小女人姿态。

王辉这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在她面前拉不下脸,结果在新管会诸人连劝带拉之下,加上他也想再深入地与侯卫东谈一次,就同意一起吃晚饭。

晚餐地点距离新管会并不远,这是一个50年代的三级小水库,位于一条小山谷前端,面积不宽,平均深度却达到六七米深,由于水寒,农户不愿意在里面网箱养鱼,在遍地网箱养鱼的90年代,这里算一块少见的干净水体。

山风掠过湖面,带来丝丝凉意,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远比县城里高,让王辉觉得浑身舒泰。侯卫东并没有紧跟在王辉身后,而是自得其乐,拿起鱼竿,道:“老杨,你喂老窝子没有?”

老杨是内陆地区的水上人家,常年都在湖边,脸色黑黑的,提了一个小桶,里面装着煮熟的红苕小颗粒以及其他小料。他抓起来往水里丢,红苕和小料进入水里,荡起了一圈又一圈波纹。

侯卫东听到刘瑞雪、杜成龙都称呼王辉为王主任,他也改变了称呼,道:“王主任,天还没有黑,还可以钓几竿,来过把瘾。”

老杨站在岸边,帮着刘瑞雪朝鱼钩上挂蚯蚓,然后叉着腰道:“水库里都是清水鱼,最多喂点粮食,比池塘里的鱼好吃得多。”他伸出手,拿三根手指比画着,“里面都是土鲫鱼,最大三指宽。”

王辉是半个钓鱼爱好者,见水面清澈,就站在了侯卫东身边,两人举着竿站在水边,自然而然地把距离拉近了不少。

“侯主任是当兵回来,还是大学毕业?”

“我是沙州学院毕业的。”

“原先在哪里工作?”

“以前在乡镇工作,后来调到县委办,去年才到了新管会。”

两人聊了一会儿家常,侯卫东推心置腹地道:“王主任在展览厅的话很有道理,在内地,项目和资金总是稀缺的,按照资本的特性,它一定会自动寻找最适合的地方。”王辉明白其中意思,道:“一句话,各地建开发区就是为了筑巢引凤。”

“对,现在各地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建开发区是必然选择,对城郊的侵占也是必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新管会对农民的安置在全省都算得上不错。”

王辉作为省报资深记者,全省基本上跑遍了,在心里基本认同侯卫东的观点,只是他的认识更深一些,道:“中央每年按GDP给各省排座次,各省也用GDP给各县排座次,GDP以及地方财政收入决定着领导的升迁,这些就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各县在这个指挥棒下不顾自身情况,大搞开发区,拼命招商引资,带来了环境污染、农民失地等各种社会问题,迟早会弄得不可收拾。”

侯卫东道:“引入竞争机制,从客观上能够促进各地经济发展,这种机制毕竟比一潭死水要好,相比以前也算是巨大的进步,毕竟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指标。王主任,你认为什么指标更具有操作性?”

王辉道:“我没有这么乐观,持怀疑态度。至于其他指标,我研究得不深。”正说着,他看到水面上的浮子猛地沉了下去。

“咬钩了!”他指着水面上的浮子,大喊了一声。侯卫东早已看得清楚,手腕往上一抖,一条鱼儿被带出了水面,正是三指宽的鲫鱼。

很快,王辉也钓起了一条鲫鱼。

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天色黑下来,大家纷纷收竿。王辉钓了六七条鱼,加上其他人钓的,共有二十来条鱼,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成就感。三人在水库边吃过晚饭,回到宾馆,又集中到王辉房间。

刘瑞雪道:“原本想找一支麻雀来解剖,找出开发区存在的问题,从今天调查的情况来看,益杨新管会并不典型,没有突出的问题,也没有突出的成绩。我觉得益杨新管会没有典型性,挖不出有深度的稿子。”

王辉站的角度不同,道:“开发区问题是报社的重点课题,我们开了头就不能放弃,下一步暗访临津县、吴海县。”

第二天,新管会办公室主任杨柳将最新印刷的新管会宣传册送了过来,另外还有益杨明前茶和上青林望日村风干野鸡。这些都是上好的土特产,不是现金。王辉略为推辞,也就收下了。

侯卫东最初想送些红包,又担心直接送钱会引起反感,商量之后,便改为土特产,既表达了感情,又显示了新管会问心无愧。

杨柳代表新管会将王辉送到了益吴公路口,分手前,她特意要了王辉等人的电话。

侯卫东此时已经明白了王辉意图,他是吴海县人,对那边的情况很熟悉,知道其开发区运营情况除了土地大片抛荒问题,污染也特别严重。他原本想提醒任林渡,转念又想道:“省报记者既然是来调查问题,就让他真实地看一看各地开发区真实情况,免得把新管会当成靶子。何况任林渡只是委办副主任,并不是开发区主任。”想到这里,侯卫东便放弃了打电话通报情况的念头。

侯卫东给段英打了电话,准备表示感谢。段英正在编辑室谈事情,低声道:“我还有事,等一会儿给你打过来。”等了五六分钟,段英就把电话回了过来。

侯卫东也没有隐瞒,将对付王辉的小方法给段英讲了。段英捂着嘴笑个不停,道:“以前总认为你一本正经干大事,没有想到肚子里也有这么多花花肠子。”笑过之后,又道,“王辉是资深记者,带队采访例不空回,这一次在益杨没有挖到炸弹,恐怕其他几个县要受到牵连。”

侯卫东当时并没有重视段英所说,十几天之后,段英所说变成了现实:一份《开发区到底要去往何方?》出现在岭西省《要情通报》之上,并且加上了编者按。岭西省委书记蒙豪放看完当即批示:“开发区过多过滥的问题,各地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近期省委将对开发区进行检查,符合条件的将优先扶持,不符合条件的则立刻关闭,还田与民。”

在王辉文章中,特意提到了益杨新管会在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上的六点做法,正因为此,益杨新管会在第一时间接待了省级检查组,恰好此时益杨县政府与发展银行正式签订贷款合同,检查组受邀出席了签字仪式。检查组对益杨新管会印象不错,一致认为益杨新管会符合要求,只是向省里提出了“合并益杨新管会与开发区”的建议。

省里检查组分为八组。一个星期就将全省开发区走遍,最后,以省政府的名义关闭了十六个手续不全、规模偏小、交通偏僻的开发区,益杨新管会则继续保留。

秦飞跃得知这个消息,心里犯了难。开发区与新管会合并,则意味着两套班子要合二为一,他知道侯卫东与祝焱关系深厚,不敢与之竞争,痛快地向侯卫东表态愿意调离开发区,同时积极开始活动。

侯卫东在新管会刚刚上路,自然也不愿意将一把手位置拱手让人,当检查组提出建议以后,他立刻赶往岭西省委党校,向祝焱汇报工作。

祝焱在党校天天坚持运动,一律不喝酒,有推不开的应酬,就坚持只喝红酒。几十天下来,他原本略有规模的肚腩不知不觉消了下去。

他听了侯卫东汇报,道:“省委检查组建议很好嘛,我离开益杨之前,也曾经有这个想法。新管会与开发区合并以后,两区实际上就连为一体,东部的新管会高科技园与开发区可以成为新管会工业园区,靠近高速路这一部分土地,则可以将银行、医院、学校、商贸中心和高档住宅区集中在一起,这样城市功能分区就很明确,中等城市的骨架也就搭起来了。”

侯卫东明确地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新管会与开发区是同级单位,现在合二为一,就要重新任命班子,我刚刚上路,还想继续干下去。”

祝焱心中有数,轻描淡写地道:“这事你不用考虑了,现在只管抓工作,工作出了成绩,自然就有了位置。”

聊了一会儿,祝焱道:“祝梅这小家伙最近发传真上瘾了,经常给我发过来。”他内心深处对祝梅有很深的愧疚,如今见落落寡合的女儿居然快乐起来,他的高兴发自内心。他没有想到电脑和传真机会给一个聋哑小女孩带来如此多的快乐,念及此,看侯卫东的眼神更多了几分亲切。

他兴致勃勃地道:“今天下午是政治经济学,那个老夫子与时代脱节了,只会死搬红色经典,与现在结合不上,不听也罢,我到沙州去看祝梅。”

坐上了王兵开的三菱,一路风驰电掣,坐在车上却感觉极为平稳。祝焱道:“卫东,这位师傅是从哪里调来的?车开得好。”

老柳开车技术也是一流,不过年龄大了,精力比不上从前,手脚也慢了一些,祝焱早有换司机的想法,只是一时没有找到人品和车技都好的驾驶员。

侯卫东闻弦歌而知雅意,详细介绍道:“王兵师傅原来是交通局下属驾校的教练,被我挖过来的,水平高,他当过兵,为人很忠诚。”话到此,已经将主要内容表达出来了,侯卫东亦就不再多说了。

到了聋哑学校,走到学校操场,又见到了杨校长背着手在操场里转。杨校长见到祝焱,将脸上愁容换成了笑意,穿过操场走了过来,道:“祝书记,您来了。”虽然侯卫东来了数次了,他还是记不住侯卫东的名字,只知道他是祝焱的秘书,只是点头,算是打招呼。

今年春节,祝焱找来一家企业,为聋哑学校赞助了五万块钱。有了这五万块钱,杨校长才勉强过了轻松的春节,给每位教师发了五百块钱过节费,给聋哑学生换了厚实的棉被子,同时,买了两头猪,请杀猪匠到学校杀了,让二十来个回不了家的聋哑孩子痛痛快快地打了好几天牙祭。为了让这个学校教师和学生过上好日子,杨校长是百般算计,但是由于经费紧巴巴的,许多想法也就无法实现。

“祝书记,每次都想麻烦你,我都不好意思开这个口了。”杨校长陪着祝焱上了楼,还是开了口。

“别说客气话,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祝焱心情好,客气地道。

“我们这个聋哑学校是沙州甚至是岭西最大的聋哑学校,师资基本凑齐了,现在缺教材。北京出了一批盲文书,教师们都想买回来,只是没有钱。”

侯卫东暗道:“沙州一年财政收入有十七八个亿,怎么就不能多挤一些钱来帮助这些聋哑孩子们?财政局的人也应该到聋哑学校来看一看。”他清晰地记得,前几天新管会财务科请了财政局行财科长吃饭,行财科长其实并不是正宗科级干部,说白了就是财政局的股长。为了争取资金,他甚至放下架子亲自去作陪,这一顿饭,喝了四瓶茅台,拿了烟,送了东西,总共花了好几千。

想着这顿饭,又看着孩子们,侯卫东心里有些发堵。

这时,祝焱扭头对侯卫东道:“你有没有渠道解决这笔经费?”

“没有问题。”侯卫东又对杨校长道,“买这批书到底要多少钱?我来想办法。”

“三万。”

“好吧,过两天我给你送过来。”

杨校长握着侯卫东的手,道:“感谢你,太感谢了,这下孩子们有教材了。怎么能麻烦你送钱过来,我和财务到益杨来领。”他仍然没有能想起侯卫东的姓名,不好意思地问道,“同志贵姓?”他从口袋里取出电话本,仔细地记下侯卫东的姓名、职务和电话。

祝梅见到爸爸和侯卫东两人出现在面前,自是很高兴。

祝焱兴致也高,带着祝梅特意去坐高速路,一不留心就开到了岭西,他带着女儿祝梅去商场买东西,两人都玩得高兴。

在岭西德克士吃了饭,三菱车回到了沙州。祝焱亲自将女儿送回沙州,然后,侯卫东又将祝焱送回了岭西。

分手之际,祝焱颇有感触地道:“沙州聋哑学校在岭西也算是一流,但是依然经费紧张,设施陈旧,说到底,还是经济不发达。”

侯卫东道:“三万元我明天就送过来。”

祝焱点了点头,又交代道:“回去以后,什么事情都别想,一门心思抓工作,要记住小平说的话,发展才是硬道理。新管会与开发区合并以后,职责增加了,任务更重了,这副担子交给你,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希望明年见到一个崭新的新管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