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侯卫东官场笔记(1-8册+巴国侯氏) > 第184章 领导不说的,自然就别问(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死掉领导就是升迁的机会

侯卫东刚回到办公室,在走廊上遇到了杨柳。杨柳见四周无人,小声地道:“政协刘主席突发脑溢血,正在医院抢救。”

“怎么回事?到我办公室来说。”侯卫东作为周昌全的专职秘书,对这种大事很敏感。

“我和高书记刚从医院回来,听说刘主席因为政协办公楼的事情,与财政局孔局长怄了气。11点,他将几个副主席叫过来开会,骂了孔局长是白眼狼,骂着骂着,突然倒在了地上。”

侯卫东赶紧给周昌全拨了电话。周昌全的电话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放在侯卫东身边,这是对外公开的电话,另外一个电话则只有少数人知道。他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此事向周昌全作了汇报,周昌全听完以后,很平静地道:“我知道了。”

侯卫东暗道:“看来周书记已经得到了消息,黄子堤和我在一起,他并不知情,应该是洪昂报的信,他反应倒也灵敏。”

他起身给杨柳倒水,杨柳很自然地道:“我自己来吧。”

她打开茶叶罐,笑道:“我就猜到侯主任喝的是铁观音,还是在新管会的老习惯。”

杨柳捧着一杯热茶,暖着手,道:“今天秘书长跟郭永国谈话以后,他好像哭过,这人其实挺有才华的,坏就坏在那一张嘴上,好好一句话,从他嘴里出来就变得阴阳怪气。”

郭永国以前在市委办综合科,这是市委机关中的要害科室之一,从综合科里走出来的领导干部比比皆是,他在综合科工作数年,如今被踢到了史志办,前途可谓渺茫。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这两句话说得有道理。”侯卫东与郭永国只是点头之交,两人没有仇怨也没有深交,他只是有些感慨。

说了些闲话,杨柳就离开了,一会儿,她又转了回来,手里拿着一罐茶叶,道:“这是西湖龙井,宣传部到杭州学习,部里送给高书记的,他们说是正宗的龙井。”

侯卫东没有客气,道:“龙井还是不错的,谢谢了。”

两天后,政协刘主席因抢救无效死亡。他是沙州老资格的领导,省政协很重视,派了一位副主席来表示慰问。沙州市里成立了治丧领导小组。周昌全不在沙州,但是为了表示郑重,还是由周昌全担任治丧领导小组组长,市长刘兵为副组长。

出殡那一天,当财政局送花圈来的时候,刘主席的儿子忍着气,还是接受了花圈,却将财政局的花圈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用另外的花圈挡住。

政协刘主席死后第三天,周昌全从美国回到沙州。黄子堤、洪昂、步海云、孔正义、老方、侯卫东等人依然到岭西机场接机。

孔正义在省城的金星大酒店订了一桌,为周昌全接风洗尘。

一行人在酒店坐定以后,周昌全责怪道:“老孔,刘主席就是那个脾气,他是老同志了,能满足的就尽量满足,你跟他拧什么劲?”

虽然是三九严寒,可是屋里空调温度颇高,孔正义宽阔的额头上冒着些汗滴,他委屈地道:“政协的钱,我哪里敢扣?今年政协三位副主席都换了新车,刘主席又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再为办公室换一辆车,还指定要奥迪,这是超标配置。我就说市里经费紧张,能不能暂缓配置,或者买一辆别克,结果刘主席很不高兴了,说些夹枪带棒的话。”

“我最后还是违反原则,同意给政协办配一辆奥迪。要是知道刘主席会有这事,我就一口答应了,反正也不是用我的钱,我还是为政府节约。”孔正义又道,“周书记,我建议调一调体制,以后哪个单位要买车,由市里说了算,财政局只管出钱。”

步海云在一旁道:“刘主席是老市长,大家都给面子,政协的车比政府的车还要好。老孔也难,所有部门都想从财政多掏一些钱,而财政钱就只有这么多,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体。体制的事,我认为老孔的建议有道理。”

周昌全感慨道:“老刘这样去了,想起来让人欷歔。政协为沙州发展还是出了不少好主意的,得考虑让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去主持工作。”说到这里,他有意无意看了步海云一眼。

步海云点头道:“刘主席是老市长,这新一届政协主席至少得让常务副市长担任,这样才符合沙州政协的传统。”

众人都是一副心领神会的表情。

侯卫东稍一琢磨,很快明白过来:“步海云是盯上了常务副市长的位置,现任常务副市长郑儒林如果到了政协,他就极有可能成为常务副市长。”

世界上大多数事情,只要转换角度,都能由坏事变成好事,这符合辩证法,更是一种能力。

回到了沙州,稍事休息,周昌全便去看望刘主席的家属。

出发前,侯卫东提前给刘主席家里打了电话。刘主席爱人听说周昌全刚下飞机就要到家里来,挺激动,放下电话,抹了抹眼泪,对正好在家里的几位政协办同志絮絮地道:“周书记是好人,他记情,不像有些人,用得着的时候宁愿当孙子,用不着就把我们家老刘当块抹布。”

政协办为了老刘家的事情操了不少心,累得够戗,听到这些话都不是滋味,听到周昌全要来,才把心中的怨气压了下去。

见了面,刘主席爱人握着周昌全的手又开始抹眼泪,道:“周书记,你如果在沙州,我家老刘也不会这样,他是被小人气死的,周书记,你要主持公道。”

政协老刘的照片是十年前的照片,那时他还是沙州地区的专员,照片上的老刘,精神抖擞,目光锋利。

周昌全很熟悉老刘这个神态,他握着刘主席夫人的手道:“嫂子,节哀,有什么事情组织上会考虑的。”

侯卫东陪着站在一旁,他心里一直在想着葬礼背后的事情:“刘主席死了,如果按照周书记的想法,将郑儒林弄到政协去,步海云成为常务副市长,还可以再提一位副市长,牵一发而动全身,至少有一大串的干部要因为刘主席之死而发生职务变动。”

从刘主席家里出来,周昌全一直挺严肃,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侯卫东秉承着“少说多看”的原则,也不问,只是看着沿街的风景快速而过。回到办公室,周昌全站在窗边,少有地吸着烟。侯卫东为他泡了茶,放在办公桌上,然后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喂,朱书记,我是周昌全,您有时间吗?我汇报沙州近期工作,只要半个小时。”周昌全给省委副书记朱建国打了电话。

侯卫东低着头看文件,将周昌全的电话一丝不漏地记在心里,这倒不是偷听,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周昌全打完电话,秘书长洪昂走了进来,道:“刘主席的爱人想把她女儿调到税务局工作。”

“她女儿现在在哪里工作?”

“在交通局。”

周昌全略有不耐烦,道:“才解决了儿子的问题,怎么又说起女儿的事?交通局待遇不错,这些人不知足。”说了这话,他转念又想到已经变成骨灰的老刘,老刘曾经在沙州也是威风八面,跺一跺脚,沙州地面就要乱颤,如今静悄悄地躺在公墓里,等待后人在清明时节来上坟。随着时间流逝,上坟的人会越来越少,最后这公墓便会成为一道风景,没有人会记得里面的人曾经显赫的身份。

周昌全心里转了无数个念头,暗自产生了一丝兔死狐悲的情绪,静默了一会儿,道:“算了,老刘对沙州有功劳,未亡人的要求,还是办了吧。”洪昂应了一声,出去了。

侯卫东将这一番对话听得清楚,他这个年龄自然不能体会周昌全的心境,心里想着:“领导子女就是领导子女,比寻常老百姓有更多选择,如果寻常老百姓能到交通局来,就是祖上烧了高香,而领导子女却能轻易地从一个好部门跳到另一个好部门。”又想道,“幸好现在是市场经济,人们的选择多元化了,不能当官还可以经商,否则多数小老百姓永远没有奋斗的激情,只能按照预定的轨道生活着。”

正在胡乱想着的时候,手机又响了起来,是供销社乔主任的电话。

侯卫东礼貌地道:“乔主任,明天时间不行,周书记另有安排,改个时间。”

供销社乔主任道:“春节就要到了,关于春节货源组织和烟花爆竹两个方面的问题,想向周书记提前作一个汇报,请侯秘书帮忙安排个合适时间。”

侯卫东在小本子上记了一笔,道:“我记下了,等一会儿给周书记报告。”

乔主任忙道:“谢谢侯秘,拜托你了,行不行都请回个话。”

侯卫东手里有周昌全书记的另一个手机。当周昌全从美国回来,身影出现在沙州的电视里,他拿着的手机就响个不停。

全市有四个县和三个区,还有几十个局行,另外还有岭西的单位,如果每天接见一位一把手,轮一遍都得小半年时间。周昌全的时间与精力有限,他的专职秘书就显得很重要。侯卫东手里的小本子上记录着一些局行长的电话,他将根据周昌全的日程安排选择性地汇报,这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权力。

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供销社乔主任的电话内容,不过并不准备立刻向周昌全汇报,因为周昌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二天,周昌全到了省委,向省委副书记朱建国汇报了工作。他没有在省里停留,直接就回到了沙州市,然后直接到了小招待所1号楼。

秘书长洪昂一直在小招等待,在1号楼与周昌全谈完事情,来到小招前台。

领导谈话时,小招待所所长朱大江不敢靠得太近,等到洪昂从1号楼出来,他连忙迎了过去,道:“秘书长,我给您开3号楼。”

在小招里面,1号楼是周昌全平时所用,2号楼是市长刘兵所用,而3到6号楼都没有固定领导使用,秘书长洪昂是朱大江的顶头上司,所以他格外的殷勤。

洪昂很不客气地道:“朱所长,你别整天想着给我开房间,我就在这里与侯秘书聊天。一点半我来检查会场,鲜花别摆得太多,三盆就够了,别摆水果,摆了水果就像茶话会。”

他又道:“把空调打开,开到二十三度左右,别太热了。”

等到朱大江走后,洪昂就走到了侯卫东在底楼常睡的房间,坐在窗边,看着窗外含苞欲放的梅花,道:“小招最得意之笔就是屋外的梅花,没有这几株梅花映衬着,小招就是很寻常的院落。”

侯卫东道:“确实很香。”

洪昂站在窗边看了一会儿梅花,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今人都喜欢梅花,很有道理。”

侯卫东听洪昂的声音有些感慨,却不便多问,只是站在他身旁,一起临窗看梅花。

下午3点,省政协主席马云栋准时来到沙州。

周昌全、黄子堤、洪昂以及政协的几位副主席在高速路口迎接,然后在小招待所会议室进行了工作汇报。

首先由沙州市政协常务副主席汇报了政协工作,然后由市委书记周昌全发言,最后由马云栋讲话。

从程序上来看,这只是一个例行会,对于在座的同志来说,这些事情就如工厂里的流水线一般顺畅。但他们心里明白,马云栋真正要谈的事情并不在会场上。果然,座谈会结束以后,在餐宴开始之前,马云栋与周昌全一起到了1号楼,两人在里面坐了约半个小时,等到市长刘兵从临津县赶回来以后,晚宴正式开始。

晚宴之上,气氛热烈,宾主言谈甚欢。

马云栋到沙州视察以后,沙州市就开始流传小道信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儒林要升为政协主席,副市长步海云将成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这消息无疑是准确的,虽然市委、市政府都设有保密机构,但是这些应该保密的事情总是如X射线一样穿破了层层迷雾,将真相提前公布于众。

小佳回家问到此事,侯卫东态度很好,道:“天天谈公事太烦,这事,或许吧。”

小佳早就习惯了他的作风,嗔怪道:“就你嘴巴稳,这事早就在市委各大机关传遍了。”

“我不说就没有违反纪律,至少求得心安,而且,市委决策层的事情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小佳撇了撇嘴,道:“我有一件事情还是得开后门,我们张局长要在春节前给周昌全拜年,你要穿针引线,至少要提供准确情报。”

“这事,春节以后再说。”

看着小佳准备伸过来的九阴白骨爪,侯卫东忙道:“看在小佳乖乖的面子上,我尽量找机会。”

小佳提醒道:“春节,你要给哪几家拜年,先把名单拟好,若是漏掉一家,就要得罪人。”

侯卫东想了想,除了跟着周昌全拜年以外,自己还需要给祝焱、蒋玉楼等领导拜年。由于需要拜年的户数多,时间又紧,他实在安排不过来,不禁愁容满面,骂了一句:“我操,狗日的春节。”

现实生活确实很现实。春节,没有实力的官员就只能打扫自己门前雪,与家人一起过春节,享受天伦之乐,而有实力的官员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四处活动。活动了,有可能一无所获;不活动,天上绝不会掉馅饼。春节变成了比加班还累的日子。

怕过春节,可是仍然躲不过春节,时间如风,将日历翻得哗哗直响。在沙州市新春团拜会之前,侯卫东忙得团团转,刚刚完成了团拜会筹备会,坐在办公室休息,便接到了季海洋的电话。

“卫东,我是海洋。”季海洋平常也很客气,但是他以前与侯卫东打交道的时候,一般不自称“海洋”,而是自称“季海洋”,去掉一个“季”字,显得既平等又亲切。

侯卫东在语言上、态度上一直对老领导季海洋保持着相当的尊重,道:“季书记,有何指示?”

季海洋打了个哈哈,道:“卫东,我哪里敢指示你。”

“季书记,你在我心里可是永远的领导。”

“益杨县的新春茶话会,请你抽空回来参加。”

“季书记,茶话会请的客人都是在外工作有成就的益杨人,或是在益杨工作过的有成就的同志,我回来是滥竽充数,算了吧。”

季海洋直言不讳地道:“你的位置不一样,马书记特意交代,一定要请你回来。”

侯卫东问道:“市里领导有谁要参加?”

“高志远主任、省委组织部易中达等领导都要回来,还邀请了张木山、李晶等企业老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